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归园田居 其三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归园田居 其三》,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归园田居 其三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作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鉴赏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如果要找相类的表述,读者可以在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平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发布时间:2019-03-27 07:48

上述文字是💠《归园田居 其三》✨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满江红词牌

《乐章集》、《清真集》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 【定格】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平仄仄、仄平平...

[古词风韵] - 2023-04-14 20:22:00

富平少侯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

[古词风韵] - 2020-06-14 10:42:44

予居苕溪上与白石洞天为邻潘德久字余日白石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仙人食罢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 真租只在南山南,我欲从之不惮远。 无方煮石何由软。 佳名锡我何敢辞...

[古词风韵] - 2022-02-12 14:15:15

瑶林仙境

瑶 林 仙 境 作者:心泰身宁 奇景洞天别有天,瑶林仙境美空前。 风光百态胜雕琢,秀美千姿落广渊。 溢彩缤纷增瑞色,天成怪异引诗篇。 八方游客融人海,乐享归真万象妍。...

[古词风韵] - 2023-04-10 01:18:43

题落叶

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 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 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

[古词风韵] - 2022-01-21 06:49:03

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

[古词风韵] - 2019-12-08 18:37:37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

[古词风韵] - 2020-02-07 20:18:38

寄邓道士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 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 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古词风韵] - 2021-09-25 02:14:03

学子吟

板凳短,书声长。 坎坷泥泞村学路,庙台神龛土讲堂。 灯焰摇摇苦读夜,纺车嗡嗡十年窗。 屋漏每遭连阴雨,被薄偏遇雪拥床。 三九饭团硬似铁,炎伏窝头霉如霜。 抠蛋只缘凑学费...

[古词风韵] - 2023-04-11 19:58:03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

[古词风韵] - 2021-04-21 05:37:29

赠友人其三

慢世薄功业。 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 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 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 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 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 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

[古词风韵] - 2021-05-06 00:04:51

红茶花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

[古词风韵] - 2020-05-11 16:38:31

豫让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

[古词风韵] - 2020-04-28 19:49:05

玉连环影·何处几叶萧萧雨

何处几叶萧萧雨。 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 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

[古词风韵] - 2020-01-12 05:49:25

古风《山南赋》

山南立秋,风雨入户;经夜未息,淅沥不住。 清晨眺望,纳新吐故;窗含远山,帘外绿树。 高山初雪,惊艳入目;新冠银冕,腰缠云雾。 银练横空,宛若尺素;山有所持,仙桥鹊渡。...

[古词风韵] - 2019-08-22 19:10:40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峰 一作:回乐烽)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

[古词风韵] - 2019-11-24 14: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