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登飞来峰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登飞来峰》,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登飞来峰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自缘 一作:只缘)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

韵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散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⑸缘:因为。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发布时间:2019-11-23 04:49

上述文字是💠《登飞来峰》✨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融春雪

《融春雪》平水韵上平四支五绝 作者 李博雅 白絮化春池 嫩芽结玉枝 花开终有日 泪落始成诗...

[古词风韵] - 2019-08-10 12:13:00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

[古词风韵] - 2019-12-01 22:06:23

塞鸿秋·春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

[古词风韵] - 2021-05-30 09:36:51

忆儿时

骄阳似火烧, 河边打猪草。 家中粮已尽, 肚内饥荒闹。 长竿系竹篓, 捉得鱼儿跳。 无以孝父母, 池物做佳肴。...

[古词风韵] - 2019-08-30 04:47:12

中实来人

长江江水武汉游, 中国湖北襄阳留, 襄水之阳襄阳市, 风日好在汗江求; 支水汉江小中游, 襄阳山水城田畴, 小水山缘农地花, 兰绿黄来雅农家; 汉江不大工业事, 闲敲云雨吃锅...

[古词风韵] - 2019-09-09 03:10:30

飞来双白鹤

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 俱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 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 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 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 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 何言别俦侣,从...

[古词风韵] - 2022-09-16 01:57:14

越女(《乐府诗集》作《采莲曲》)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

[古词风韵] - 2019-12-11 19:32:03

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 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

[古词风韵] - 2020-08-20 17:20:30

寻戴处士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 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

[古词风韵] - 2021-12-08 07:15:01

南望

风萧瑟, 北雁南飞; 雁南飞, 独流相思泪; 相思泪, 枫叶飘落成灰; 叶成灰, 他乡谁知谁是谁。...

[古词风韵] - 2023-03-31 19:31:21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

垂衣临八极,肃穆四门通。 自是无为化,非关辅弼功。 修文招隐伏,尚武殄妖凶。 德炳韶光炽,恩沾雨露浓。 衣冠陪御宴,礼乐盛朝宗。 万寿称觞举,千年信一同。 宋若昭(761年-...

[古词风韵] - 2022-05-28 19:17:33

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朱淑真(约1135~约...

[古词风韵] - 2019-11-30 13:30:06

别诗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嘉会难再遇,三...

[古词风韵] - 2019-12-10 19:24:47

水调歌头·定王台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 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 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 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 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

[古词风韵] - 2021-08-19 00:53:03

秋颂—诗里埋名,何殇

涅槃树间依他处,菀葶双花洒满天。 寒蛰隳殛凄萧落,榭风夕影冷云残。 雨空楼散银絮,乱空愁,势寻孤芳隐欲消。 雨初歇,释凤阙,草迷烟渚魂似觉。...

[古词风韵] - 2023-04-03 10:51:47

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自从欢会别后,终日叹息,整日相思。 我的心就像春天蓬勃生长的黄檗树,越来越苦。 黄檗(bò):落叶乔木,树皮入药,味道很苦...

[古词风韵] - 2023-04-11 18:58:51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