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

⭐灵魂的拷问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灵魂的拷问》,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灵魂的拷问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题记
  我喜欢踏寻古迹。定居沈阳二十多年,凡是在历史上有点名堂的地方,几乎我都到过;唯独龙王庙的遗址至今还不知其确切所在。翻遍了各种书,也问过许多人,最后还是茫然不晓。这也难怪,因为它原本是清代初年布满盛京的几百座庙宇中最普通的一座,而且,可能坐落在城外的浑河岸边,料想也是非常简陋的。只是由于一位名人在里面寄宿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使它与众有所不同,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字。
  我说的这个人名叫陈梦雷。他是有清一代赫赫有名的大学者,康熙年间的翰林院编修,编纂过著名的典籍《古今图书集成》。在一次突发事件中,陈梦雷被他的知心朋友李光地出卖了,结果,人家吞功邀宠,步步莲花,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他却险些脑袋搬了家,后来亏得同僚说情,圣上开恩,被判作戴罪流放,流落到此间给一户披甲的满族之家当奴隶,干苦力。
  提起这类背信弃义,卖友求荣的勾当,心里总是觉得十分沉重,郁闷杂着苦涩,很不是滋味。看来,它同嫉妒、贪婪、欺诈、阴险一样,都属于人性中恶的一面,即便算不上常见病、多发病,恐怕也将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世代传承,绵延不绝。啊,朋友!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朋友。亚里士多德的这番话,未免失之过激,但它肯定植根于切身的生命感受,实为伤心悟道之言。
  远的不去说它,只就我们这辈人的有限经历来讲,大概很多人对于过去一些政治运动中的投机、诬陷、倾轧,直至出卖朋友的行径,都不会感到生疏。而当这种种恶行发生于那种政治异化过程中,则更是花样翻新,变本加厉。有些人竟然以革命的名义,在打倒走资派、批斗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堂堂正正的旗帜下,有组织有领导地大张旗鼓地公开进行。在这种情势下,那些充满个人的无助感、卑微感、绝望感的受害者,迫于当时的强大攻势,不大可能进行绝交、申讨之类的直接对抗。加之在所谓群体性的历史灾难中,个人的卑劣人性往往被时代悲剧、体制缺陷等重重迷雾遮掩起来,致使大多数人更多地着眼于社会环境因素,而轻忽了、淡化了个人应负的道义责任。充其量,止于就事论事,辨明是非,而很少有人能够烛隐抉微,透过具体事件去进行心灵的探察,灵魂的拷问。
  世事驳杂,人生多故,我们究竟应当如何面对这类问题?轻轻地放过,固然不可取,但简单的牙眼相还,睚眦必报,也只是一时痛快而已。我以为,不妨参照陈梦雷的做法,坚定地守护着思想者的权利,在痛定思痛,全面披露事实真相的同时,能够深入到心灵的底层,从人性的层面上,揭示那班深文周纳、陷人于罪者居心之阴险,手段之龌龊,灵魂的丑恶。这样,不仅有功于世道人心,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宝贵的人生教训;而且,可以净化灵魂,警戒来者,防止类似的人间悲剧重演。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我们拂去岁月的埃尘,翻开三百多年前的史页,旧案重温,再现陈梦雷上当受骗,沉冤难雪,终于痛写《绝交书》,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的血泪交进的历程,确是不无教益的。
  难友
  陈梦雷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诗书门第,父亲教子有方,管束极严,在他的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因而,他得以年少登科,刚刚十二岁就入泮成了秀才;八年后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又过了一年便高中庚戌科的二甲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即授翰林院编修。真是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康熙十二年,由于母亲在京师不服水土,他临时请假护送南归,返回原籍福建侯官(福州),从而结束了三载安富尊荣的京宦生涯。这一年刚刚二十五岁。他万万没有想到,此番南下竟成了他运交华盖的人生转折点。可怜一枕还乡梦,断送功名到白头!
  陈梦雷回到家乡不久,就赶上了三藩之乱爆发,靖南王耿精忠拥兵自重,据闽叛清,一时间闹得人心浮荡,满城风雨。为了网罗名士,壮大声威,硬逼着陈梦雷改换门庭,出任伪翰林院编修,由于本人拒不接受,而降授为户部员外。陈梦雷无奈,便披缁削发,躲进了僧寺,托病不出。叛军还是不依不饶,三天两头地催逼就道,他脱身无计,只好虚与委蛇,准备寻觅机会一走了之。
  就在这时,与他同为福建乡亲,同年考中二甲进士,同为翰林院编修,而且有很深交情的李光地,也因为探亲返回了家乡。由于李光地是著名的理学家,在当地名气很大,耿精忠想要借助他的声望招摇作势,便派人到他的安溪故里,召他出仕。他趁着耿精忠亲自接见的机会,悄悄来到了侯官,暗地里与陈梦雷会面。两个知心朋友好久没在一起谈心了,而今难里重逢,自有诉不尽的衷肠,说不完的款曲,足足倾谈了三个晚上,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对待面临的艰危形势,筹谋应付叛军的对策。
  他们考虑到,陈梦雷已经陷身罗网,轻易脱不了身,只好因势乘便,暂时留下来出面周旋,同时做一些了解内情、瓦解士心的工作,待讨耿清军一到,便做好内应,以应时变;而尚未出任伪职的李光地,则赶紧藏匿起来,并且尽快逃离福建,然后设法与朝廷取得联系,密报耿军实情,剖白两个落难臣子的耿耿忠心。
  握别时,陈梦雷激动不已,当即向李光地誓约:他日如能幸见天日,那时我们当互以节操鉴证;倘若时命相左,未能得偿夙愿,后死者也当会通过文字来展示实情,使天下后世知道,大清国养士三十余年,在海滨万里之遥的八闽大地,还有一两个矢志守节的孤臣,死且不朽。李光地听了这番情辞恳切的内心剖白,颇有一番感慨,在点头称许之余,趁便向陈梦雷提出代为照料家中百口的要求,并嘱咐他安心在这里留守:光复之日,汝之事全部包在我的身上。
  这样,李光地便放下心来,返回安溪,然后遁迹深山,筹措出逃之计。由于此间远离侯官六百余里,消息十分闭塞,为了更多地掌握耿军内情,了解其发展态势,他又几次派人专门到陈梦雷那里去打探虚实,进一步摸清底细,以便北上之后,向朝廷进献讨逆破敌之策。
  过了不多日子,李光地就顺利出逃了。在陈梦雷的多方周旋下,叛军对李潜逃一事没有加以深究,其家口也赖以保证了安全。这壁厢的陈梦雷,身处叛军之中,如坐针毡,度日如年,日夜翘首北望,企盼着挚友有信息传来;那壁厢的李光地,脱开虎口之后,则鸿飞冥冥,杳无踪影,再也没有只言片纸告慰别情。原来,他已经把由陈梦雷提供的耿军内情和行阵虚实全部整理成文字,用蜡丸封好,作为密疏上报给朝廷,并提出建议:南下清军应以急攻为主,不宜迁延岁月,以免日久生变。而密疏上却只署了自己的名字,丝毫没有提及陈梦雷曾经参与其事。康熙皇帝得报,如获至宝,真是欲渡河而船来,立刻将它遍示群臣,同时命令兵部抄寄前方,使将帅知之,采取相应的对策。康熙帝满口称赞李光地:真忠臣也!很快就加以厚赏重用,超授李光地为侍讲学士。
  康熙十六年,清军收复福建,叛将耿精忠率众投降。这时,李光地又以平叛功臣和接收大员的姿态再次莅临福建,声威赫赫地出现在侯官衙署。在接见陈梦雷的时候,亲口告诉他:你做了大量尽忠报国的事情,不是一样两样,吾当一一地向皇帝禀告。并且题诗相赠,有李陵不负汉,梁公亦反周之句,赞扬他身在伪朝,不忘邦国,像投降匈奴的李陵、身仕北周的梁士彦那样,能够苦心孤诣,勤劳王室。一番经过刻意构思、措辞美妙的甘言旨语,说得满脑袋书呆子气的陈梦雷,像是泡在蜜糖罐里,身心舒坦地回到了家里,静候着回黄转绿、苦尽甘来的佳音。每天每日,他都可怜巴巴地向往着:朝廷如何重新启用他,给他以超格的奖掖;纵不能如此,退出一万步去,圣上也必能体察孤臣孽子在极端困苦处境中的忠贞不渝的苦心。
  萁豆相煎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也是合该着陈梦雷倒霉晦气,福建之乱中偏偏有一个叫做陈防的人主动投靠了耿精忠的叛军,并被授为翰林院大学士,由于他们同姓,又同在叛军中供职,结果,京师中就把这个人误传为陈梦雷。为此,他受到了刑部的传讯。紧接着,收降的叛军里又有人举报陈梦雷曾经参与倡乱。这样,刑部便以从逆的罪名逮他入狱。陈梦雷万万没有料到会有这一遭儿靖逆的功臣没有当上,反倒成了祸患不测的阶下囚,正是有怀莫剖,负谤难明。
  当然,尽管他的深心里非常痛苦,但还抱有足够的希望:一是他认为康熙皇帝洞悉其中内情,最后总会公正、客观地对待他(他满以为李光地已经如实上报了);二是身为朝廷命官、皇帝宠臣,又对事实真相一清二楚的李光地,更会不忘前情,践履旧约,鼎力加以营救。可是,他哪里知道,事实恰好相反,那个满口应承必定予以厚报的李大老爷,早把这个昔日的知心朋友、患难中的救命恩人丢在了九霄云外。对于面临灭顶之灾的陈梦雷,不但避之唯恐不远,未置片言只语以相救援,反而在其著述中,借着叙述当年在福建的那段遭遇,把陈梦雷写成甘心事敌还不算,并且企图陷害朋友于不义,要把他也拉下水,用以表白自己的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这么一撇清儿不打紧,可就把陈梦雷送上了绝路进一步坐实了他的从逆罪证,使之成为一桩铁案,结果是以死刑论斩。而最后拍板敲定这个死刑案的,恰恰是康熙皇帝。
  对于完全出于无奈,被迫就任伪职的陈梦雷且不说在被拘中他还有立功表现科以如此重刑,许多与此事毫无瓜葛的局外人,都觉得量刑过于酷峻,未免有失公允;尤其为李光地的背信弃义、卖友求荣深致愤慨,因而明里暗里站在陈梦雷一边,帮助他说了一些好话。与李光地同为侍讲学士的徐乾学,出于怜才惜士之殷,劝说李光地应恪尽朋友情谊,勇于出面,上疏营救,不要坐视不顾。而李光地却以恐怕无济于事为辞加以推脱。在徐乾学一再催促之下,才勉强答应以他的名义上疏,但呈文要由徐乾学来代拟。与此同时,明珠太傅也上殿说情,奏请康熙皇帝从宽发落。最后总算免除了一死,把陈梦雷流放到盛京,给披甲的满洲主子为奴。李光地则在紫禁城里独享富贵,稳做高官,声望日隆;视陈梦雷如同陌路之人,未曾有过片纸通问,什么往日的深恩,当面的承诺,早已淡忘如遗。
  对于陈梦雷来说,这场奇灾惨祸如果也还有什么裨益的话,那就是从中认识到仕途的险恶、人事的乖张,也擦亮了眼睛,看清了所谓知心朋友的真面目。他是一个心实性善的厚道人,虽说通今博古,满腹经纶,却未免过分迂阔,带有浓重的书生气。他真正识破李光地的心术与心迹,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而长期的过程的。当他开始得知李光地并没有在蜡丸中如实披露事实真相时,虽然有些震惊,深感失望,但还觉得情有可原,李光地有其难言之隐,主要是为了回护自己,洗清干系,以免横生枝节;当时他绝没有料到,李光地竟会趁机倾陷,落井下石,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已。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心胆俱寒的事实亮了出来,才完全暴露出李某人的嘴脸,这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也痛恨到了极点,正所谓不救之失小,而下石之恨深。
  他长时期沉浸在极度苦闷之中,有时甚至不想再活下去。平素他是最尊崇孔圣人的,懂得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道理;他也十分欣赏庄子,对于《南华经》中所倡导的心斋、坐忘的超人境界,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人生理念,从小就谙熟于心,而且经常说给别人听,讲得头头是道;可是,真正临到了自己头上,却无论如何也修炼不到那种火候。他曾经幻想过,哪一天喝上一杯孟婆茶,或者饱饮一顿忘川水,把过往的一切愤懑、忧烦、伤心、气恼,统统地丢到耳旁脖子后去;也曾想,学学那位华山道士陈抟老祖,连续睡上一百天,架构一场梦里乾坤,换来一个全新的自我;可是,一切都是徒劳,不要说沉沉地睡上一百天,就连一个晚上也未曾安眠过。那噩梦般的前尘往事,无日无夜不在纠缠着他,困扰着他,直弄得他千辛百折,寝食不宁。
  经年的困顿已经习惯了,沉重的苦役也可以承担,包括他人的冷眼、漠视统统都不在话下,唯独知心朋友的恩将仇报,背信弃义,是万万难以忍受的。如果说,友谊是痛苦的舒缓剂,哀伤的消解散,沉重压力的疏泄口,灾难到来时的庇护所;那么,对友谊的背叛与出卖,则无异于灾难、重压、痛苦的集束弹、充气阀和加油泵,已经膨胀到极点了,憋闷使他片刻也难以忍受;如果不马上喷发出来,他觉得胸膛就会窒息,或者炸开。因而,在戴罪流放的次年秋天,他满怀着强烈的愤慨,抱病挥毫,写下了一纸饱含着血泪的《绝交书》。
  拷问(之一)
  《绝交书》全文四千余言,大体上包括四层内容:开头以少量文字交代写作意图;接着叙述他和李光地面对叛军逼迫,筹谋对策的原委;三、四部分揭露李光地背信吞功、卖友求荣的事实真相,并对此予以痛切的谴责,进行灵魂的拷问,为全文的重心所在。下面,摘要引述《绝交书》中的部分内容:
  自不孝(陈梦雷自称)定案之后,游历寒暑,年兄(指李光地)遂无一介,复通音问,其视不孝不啻握粟呼鸡,槛羊哺虎,既入坑阱,不独心意不属,抑且舞蹈渐形。盖从前牢笼排挤之大力深心,至是而高枕矣。
  然奏请者有人,援引释放之例者有人。年兄此时身近纶扉,缩颈屏息,噤不出一语,遂使圣主高厚之恩,仅就免死减等之例,使不孝身沦厮养,迹远边庭。
  老母见背,不能奔丧;老父倚闾,不能归养。而此时年兄晏然拥从呜驺,高谈阔步,未知对子弟何以为辞?见仆妾何以为容?坐立起卧,俯仰自念,果何以为心耶?
  夫忘德不酬,视危不救,鄙士类然,无足深责;乃若悔从前之妄,护已往之尤,忌共事之分功,肆下石以灭口,君子可逝不可陷,其谁能堪此也?
  
  向使与年兄非同年、同里、同官,议论不相投,性情不相信,未必决裂至此!
  回思十载襟期,恍如下梦,人生不幸,宁有是哉?
  引文的大致意思是:
  自从我罪案判定之后,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你老兄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过,再也不复过问,看来我在你的心目中是没有丝毫地位的,简直如同手里抓着一把米就可以随意吆喝的小鸡,如同圈里的随时准备饲虎的绵羊。既然我已经落入陷阱一般,系身牢狱,你不但完全不把我放在心上,而且,高兴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果说,从前你还有所顾忌的话,那么,到了现在,过去对我进行牢笼、排挤的大力深心,就完全放了下来,高枕无忧了。
  案发之后,许多人都对我表示同情,给予关照,有的给皇帝上疏,奏请圣上法外施恩;有的援引已往的成例,要求将我无罪开释。那么,此时正飞黄腾达、身近内阁(明清时宰辅所在之处为纶扉)的你老兄又是怎么做的呢?你在一旁缩着脖子,屏住气息,噤若寒蝉,不发一语。致使圣上虽然施恩高厚,也仅仅依照罪行减等之例,免除了我的一死,结果造成我沦为卑贱的奴隶,流放到辽远的边庭。老母去世,我不能前往奔丧;年迈的父亲整天地倚门伫望,我也未能归养。而你老兄,此时却晏然处之,心安理得,出行时,骑卒传呼喝道,前呼后拥,坐下来,高谈阔论,意气扬扬。我不知道,对于了解情况的子弟们,你将用什么言辞来交代?见到仆从和妻妾们,怎么去雕琢粉饰?行走坐卧,辗转思量,如何才能安顿下这颗心来?
  那种知恩不报,见危不救的行为,如果发生在鄙陋不堪的俗人身上,固然不足加以深深的责备,而你身为堂堂的理学名臣、一代道德冠冕,竟然这样掩饰自己从前的过失,不仅独吞两人合作共事所获得的成果,而且心怀嫉恨,暗中落井下石,企图灭口销赃。士可杀不可辱,可以从容面对死亡,却绝不能忍受这种无端的倾陷。
  
  我也曾想过,如果我们不是同年登第、同乡,又同在翰林院供职,如果相互间素无情谊,没有共同语言,性情也不投合,彼此不相信任,今天大概也不至于决裂到这种程度。你的所作所为实在太令人痛心疾首了!回想我们十载交情,相互期许,于今恍如一场梦境,全部化作虚无。人生难道还有比这更不幸的吗?
  作者是清代的学问大家、文章巨匠,《绝交书》写得声泪交进,震撼心扉;即事论理,层层剖断,极富说服力、感染力;而且,在叙述策略上也十分考究:他考虑到此文必将流布天下,并能上达宸听,因此,充分利用哀兵必胜的心理,采取绵里藏针的手法,以争得广泛的同情,占据主动地位。当然,也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素来讲究交绝不出恶声的传统礼仪有关。就是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肯撕破脸皮,把朋友间的龃龉彻底张扬出去;即使公开决裂了,也还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
  晋代的嵇康写过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这在文学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山涛,字巨源,原本竹林七贤之一,后来丧失操守,投靠司马昭当了选曹郎,他在调升散骑常侍以后,想举荐嵇康来充任这一职务。当时,司马氏篡魏自立之势已成,嵇康在政治上与之处于对立地位。山涛却要举以自代,拉着他一同下水,在嵇康看来,这是对他的人格的蔑视与污辱。于是,投书加以拒绝,并断然与之绝交。
  而陈梦雷的这份《绝交书》,则着眼于剖白蜡丸密疏真相,彻底揭露李光地面诺背违,下石飞矢的伪君子面孔。这对于满口仁义道德、孝悌忠恕,以理学名臣彰闻于世的李光地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因此,一当《绝交书》面世,李光地便立刻授意子弟,组织人四处查收、销毁。然而,效果不佳,反倒欲盖弥彰,流传更为广远,直至分赠诸师友,转相抄诵,而使万人叹赏了。以不畏权势名重当时的黄叔威,有一篇评论颇具代表性。他说:《绝交书》前面多少含忍,后面则痛心已极,无复可奈。不知是泪是血,是笔是墨?其文气一往奔注,有怒浪翻空,疾雷破柱之势。赞扬陈梦雷慷慨激烈之气,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后死有人,当不令如此大节,遗落天壤也。反过来,对于李光地则痛加鞭挞,竟至呼出:噫!安得立请上方斩马剑,一取此辈头乎!
  拷问(之二)
  看到这里,我想,读者一定会循着《绝交书》中质问的何以为辞、何以为容、何以为心的线索,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李光地如此丧心昧良,难道他就没有丝毫顾忌吗?
  首先,他将如何面对陈梦雷这个过去的知心朋友?
  其实,对付的办法说来也很简单。当陈梦雷对面责问时,他只是唯唯而已。这样一来,你也就拿他没有办法。在当红大佬李光地的心目中,陈梦雷,一个永无翻身之望的戴罪流人,不知哪一天就将填尸沟壑,即使勉强得以苟延残喘,也是有若无,实若虚也,不啻握粟呼鸡,槛羊哺虎,是可以随意摆布,甚至完全否定他的存在,连正眼都无须一瞬的。
  那么,作为著名的理学家,孔圣人的后学嫡传,二程、朱熹的忠实信徒,他总该记得孔夫子的箴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能什么也不怕吧?他总该记得曾子的训导: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在清夜无眠之时,总该扪心自问:为人处世是否于理有亏,能否对得起天地良心吧?难道他就不怕良心责备吗?
  三畏、三省的修养功夫,孔、孟、颜、曾提出的当日,也许是准备认真施行的;而当到了后世的理学家手里,便成了传道的教条,专门用以劝诫他人,自己却无须践行了。他们向来都是戴有多副人格面具,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至于所谓良心责备,那就只有天公地母知道了,于人事何干?你同这类人讲什么天地良心,纵不是与虎谋皮,也无异于夏虫语冰、对牛弹琴了。
  那么,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你李光地可以不在乎陈梦雷,也可以不去管什么天地良心,难道就不怕社会舆论、身后公论吗?
  那他也自有应对的办法反正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厚起脸皮来,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有道是:身后是非谁管得?青史凭谁定是非?
  私谊、公论全不在乎,身后是非也尽可抛开不管,对付这样的人也真是毫无办法。不过,能够直接决定他的命运的康熙皇帝怎么看他,那他还得认真考虑吧?康熙老佛爷可是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
  康熙皇帝精于世事,这不假,但他也要分别情况。对于这类狗咬狗的琐事,他老人家才不会作兴去管哩!在这个雄鸷、精明的最高封建统治者眼里,汉族官员都是一些奴才胚子,一些只供驱使的有声玩具,是无所谓义,无所谓德的。恨不得他们一个个斗得像乌眼鸡似的才好哩!互相攻讦,彼此监控,那就更容易加以驾驭、钳制了。
  本来,对于李光地的心术、品行,万岁爷也好,一般僚属也好,上上下下都看得十分清楚,若犀燃镜照而无遁形。全祖望说得更是直截了当:榕村(李光地号)大节,为当时所共指,万无可逃者。可是,由于皇帝的百般回护,尽管告讦、揭发者不乏其人,他还是仕途顺畅,一路绿灯,后来以七十七岁高龄卒于任所。康熙帝深情悼惜,无限感伤地说:知之最真无有如朕者,知朕者也无有过于李光地者。雍正帝对他也十分赏识,即位之前即曾亲笔赐赠昌时柱石的匾额,表彰李光地的劳绩;登基后,在日理万机的劬劳之余,还记怀着已经作古多年的李光地,特予追赠太子太傅,并恩准其入祀贤良祠。
  原来,在这些封建帝王脑子里,社会伦理学是服从于现实政治需要的。他们所关心的是,你是否效忠于朕躬本身,是否效忠于大清王朝,你为捍卫家天下的帝统和巩固皇权做出过什么贡献,是否算得上一个够格的忠顺奴才。在这方面,应该承认,李光地是无可挑剔的。连陈梦雷都曾对康熙帝说过:李光地虽然愧负友人,但千般万般,要说他负皇上却没有。对于李光地来说,只这一句话就够了,等于加上了千保险、万保险。这也就无怪乎康熙皇帝对这位真忠臣也,恩波浩荡,褒赏有加了。从这儿也可以看出陈梦雷的忠厚而憨直的书生本色。这样的直巴头来和八窍玲珑、鬼精鬼诈的李光地过招儿,自然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了!你看人家李光地怎么说他:自甘从逆,辜负皇恩。专拣要害的地方叼,用语不多,却字字着硬。
  不算结尾
  西哲读史使人明智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不过,我觉得,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切入。读史,也是一种今人与古人的灵魂的撞击,心灵的对接。俗话说,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这种替古人担忧,其实正是读者的一种积极参与和介入,而并非以一个冷眼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它既是今人对于古人的叩访,审视,驳诘,清算,反过来也是逝者对于现今还活着的人的灵魂的拷问,拉着他们站在历史这面镜子前照鉴各自的面目。在这种重新演绎人生的心路历程中,只要每个读者都能做到不仅用大脑,而且还能用心灵,切实深入到人性的深处,灵魂的底层,渗透进生命的体悟,那么,恐怕就不会感到那么超脱,那么自在,那么轻松了。

【责任编辑:男人树】  

                         

发布时间:2019-08-02 06:46

上述文字是💠《灵魂的拷问》✨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火柴燃起你的魂,星光点亮你的眼

火柴一根,燃尽了往日的辉煌,还是火柴一根,送归了一个绝望的魂,就是这根火柴铭刻在每个人心间。题记 夜,无尽地飘落,人吹走了风的脚步,却吹不走你的孤独。你在寒风中听雪...

[经典散文] - 2021-12-18 15:54:53

雪夜醉墨飞白初中散文

乱了季节的雪花,逢春趁夜悄然而至,蕴含丝丝忏意向久违的塞北荒漠细说着爱语春情... 日暮阴山,瑞雪略施粉色,便将群峰勾勒出绒白的晕痕,载负着银色的信息遥寄天际;云近丛林...

[经典散文] - 2024-02-14 08:08:58

《范献子自伤不学》浅说古文的剪裁

古时人们学习作文,有这样一种说法;文必秦汉。如果说西汉以后的文章都一无是处,那么这样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但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那就是提出这口号的学者们见到了秦...

[经典散文] - 2019-09-16 09:08:55

亲密有间情感散文

在外面跑完业务坐车到了温州书城,刚好是下午3点,晚上7:30在附近还有安利公司提升化妆技巧的讲座,于是我有这个空挡去享受这份悠闲,便拿起一本周国平的《内在的从容》到书城...

[经典散文] - 2023-12-30 22:06:43

古风红颜殇

风住沉香倦梳妆,君在何方?流水西去燕已还,目光隔青山。翘首盼,盼归郎,何时还故乡。再相见,哽咽无语。为君忧,为君愁,暗夜白发思君郎。 --题记(文,樱水寒) //人生当只若...

[经典散文] - 2019-09-08 00:15:23

化蝶为茧

他是我的世界,像太阳。我在他的世界,像蝴蝶。 梦醒了,看到桌上干净的Freesia。我想,有关十一月,我们同样。 又是一个的清晨,人们向往在早晨醒来的时间,亲吻枕边爱人的脸,...

[经典散文] - 2022-01-03 14:36:09

写写暖风散文

最能感受到暖风的时刻,一定不是白昼。我爱在夜间晕黄的路灯下停驻,会久久的凝望,光幕与黑夜的边缘,总让人幻想,总让人痴迷。暖风,会在春天的夜里真正来到,随着寂寥降临...

[经典散文] - 2024-01-09 12:21:05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

[经典散文] - 2019-08-31 01:37:55

徜徉在春天里优美散文

一夜东风吹柳绿,满塘碧水映桃红。 车行山水之间,山高水低,放眼望去,层峦叠嶂,满目葱茏,一条碧色的河流蜿蜒相随。山是驻留千古云的山,水是李白曾为之动容的秋浦河。 我...

[经典散文] - 2024-03-13 07:32:33

我们的生活

生活终将把我们锻造成一个过程主义者 ——题记 有人说,幸福的生活是,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我很喜欢这句话,生活中有了这三样元素,再加上一个良好的心态,还怎能不幸...

[经典散文] - 2019-06-23 21:50:47

窗前的母亲

我每次从母亲家里出来,走到楼底下的时候,只要抬头望一眼母亲的那扇窗户,就总能看见母亲在深情地望着你。如果是开着窗户,母亲一定会探出头来,微笑着冲你频频地摆手,母亲...

[经典散文] - 2022-01-05 18:32:31

文化偏至论

文化偏至论 中国既以自尊大昭闻天下,善诋諆者,或谓之顽固;且将抱守残阙,以底于灭亡。近世人士,稍稍耳新学之语,则亦引以为愧,翻然思变,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

[经典散文] - 2019-07-30 00:51:34

高老夫子〔1)

高老夫子〔1〕 -------------------------------------------------------------------------------- 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他的工夫全费在照镜,看《中国历史教科书》和查《袁了凡纲鉴》〔2〕里;真所谓...

[经典散文] - 2019-07-31 16:46:08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到阳明山看樱花,春日的樱花一片繁华,恍如昨夜未睡的红星携手到人间游玩,来不及回到天上。 在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恋恋,隔个两三天总会到山上与樱花见面。 我喜...

[经典散文] - 2022-01-04 13:00:48

失望

人生中可能会经历很多失望。可是,我最经受不住的却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贴心慢慢变成凉薄。曾经紧密无间,如今渐行渐远。当初恨不得掏心挖肺,现在却万箭穿心。昔日的缱绻...

[经典散文] - 2021-12-23 08:51:34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别那么早放弃励志散文

1 前不久,表弟第三次对我说,他要放弃考研了。 半年前,复习了6个月的他第一次做完真题,拿到错得一塌糊涂的试卷,他觉得自己天分不佳,想要放弃。 三个月前,他和室友一起聊...

[经典散文] - 2024-03-18 02:33:49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