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唐朝的科举考试中进士和现在的高考考入清华北大哪个难度系数更大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唐朝的科举考试中进士和现在的高考考入清华北大哪个难度系数更大》,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唐朝的科举考试中进士和现在的高考考入清华北大哪个难度系数更大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中国古代,也有“高考”,那时候叫做科举制度,如果从隋炀帝设进士科算起,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被废除,科举因其相对公正的选举形势,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随后,高考制度取代了科举制度,成为了新的人才选拔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正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高校招生制度,相比起拥有1300年历史的科举制度,“高考”更加公平公正,也给了更多人出人头地的机会,同时更加适应新时代选拔人才的需求,不得不说是一大进步。

隋炀帝设进士科之后没几年隋朝就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李唐王朝,唐承隋制,包括科举这种先进的选拔人才方式,也被唐朝继承下来了,但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到完善,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完善的科举,在唐朝是怎样的呢?

唐朝的“高考”

唐朝科举分设很多科别,其中最基本的科目是明经科与进士科。

明经科顾名思义,就是通晓经史,如《礼记》、《周易》这些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类,考生可以根据规则自选所考经典,但《孝经》和《论语》是必考内容,因为中国古代以孝和儒家思想治天下,科举考中的人都是未来的栋梁,当然得精通治国核心思想啦。

进士科在唐朝的主要内容就是诗赋了,唐高宗时期还假模假样地考过杂文,后来也名存实亡,诗赋的分量越来越重,所以诗歌在唐朝能发展到巅峰,你想啊,国家级考试选拔人才都要考的科目,其发展能不繁荣吗?

明经和进士是唐朝科举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两科,相比之下,明经容易得多,毕竟都是考书本上已有的知识,只要熟读并背诵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而进士科就困难了,考诗词歌赋这要看考生平时的积累以及天赋。

《全唐诗》中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说30岁考中明经,你就已经是个老年人了,但50岁考中进士,你还算是个年轻人,可见两者难易差别之大。

由于进士科难度实在太高,唐朝的科举考试又在初期,还没有十分完善的制度,读书人为了取得好成绩,就流行开了一个不成文、甚至有些败坏风气的做法:行卷。

行卷

所谓行卷,就是指考试前把自己最得意的诗词文章拿给一个声望地位都很高的人,如果能得到他们的青睐,这位考生就会迅速获得名声,自然就会受到主考官的特别关注,取得功名的道路就平顺了很多。

唐朝很多著名的大诗人都是通过这条路走上仕途的,比如陈子昂,他曾经两次科举落第,最后在京城通过“伯玉毁琴”成功把自己的文章送到了朝廷大官手中,得到了“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的评价后,陈子昂第三次参加科举,就顺利地考中了进士。

诗佛王维也曾经干过行卷之事,而他行卷的对象就了不起了,是玉真公主。王维投递的作品是自己最满意的诗和画,另外他还带上了琵琶,结果王维用一支琵琶曲就俘获了公主的芳心,再看了诗画后,公主当时就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替王维举荐。

后来,王维真的考中了状元,这可就苦了当时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因为在此之前,内定的状元就是他。

当然,行卷也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大多数时候需要多次投递文章才能得到关注,这一行为叫做“温卷”。

说起来,行卷并不是科举本身,但却与科举密不可分,基本上就是考前作弊的一种形式,虽然不太光彩,但也大大地促进了唐朝诗歌的发展——考生们在行卷之前,肯定要绞尽脑汁发挥出自己十二分水平,才能写出最好的诗歌,那些毫无本事的人,别说公主,哪怕皇帝有心举荐,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行卷之后还没完,因为行卷的人那么多,名额却有限,总得从这些人当中选出最出色的那些人才行吧,于是就有了通榜。

通榜

行卷是考前“作弊”,是公开的秘密,通榜则是正大光明的了,考生们在行卷之后,如果具有真才实学,都会得到引荐,原本没有名望的普通考生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然后主考官再通过考生的社会知名度和才德来制定的候选名单,作为考试录取的重要参考,基本上从隋唐到北宋初期,考中的人都出自于通榜中。

这种开诚布公的内定作弊得以施行,主要是因为唐朝科举考试不糊名,谁的答卷一目了然,就给了某些有关系的人可乘之机,相对的就让那些没有关系的人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前面说的陈子昂,他在炒作自己之前,就是“通榜”的受害者,炒作之后,又成了受益者。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在考试之前的通榜上便已经预设了有名人士,也相当于是一种作弊,苏轼曾经就在讨论科举考试的时候抨击过这一形式:

“ 唐之通牓,故是弊法。”——《议学校贡举状》

苏轼毫不留情地斥责:唐朝的通榜,是不好的,是作弊!

行卷和通榜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北宋初年,直到仁宗年间对科举进行了改革,首先取消了通榜,其次考卷要糊名了,可操作空间就小了很多,直到我们今天的高考,依然采取考卷糊名的规则。

关试

考生们通过行卷和通榜,终于进士及第,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得到官职了,由于唐朝对进士十分重视,宰相基本上是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做,所以人们又把已经考中进士但还未获得官职的人称作“白衣卿相”。

在白衣卿相的等待过程中,礼部就会把他们的个人简历和试卷送到吏部,再由吏部筛选,进行下一步考试,称为关试。

关试十分严格,要考四门功课,第一门叫“身”:就是检查考生是否相貌端正、身体无疾病;第二门叫“言”:国家官员代表着国家形象,言行举止一定要得体;第三门叫“书”:特指楷书,因为唐朝公文多由楷书书写;第四门是“判”:就是审批公文,这是为官者的基本盘,诗文再好不会审批公文,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如果考生通过了以上四项考核,那么恭喜,在通过后面一系列形式上的流程后,就可以正式成为大唐官员了。那没通过关试是不是就彻底没希望了呢?也不是,考生可以继续通过权贵的门路,得到官职,或者自愿到下到地方做一段时间幕僚,如果工作表现出色,也有再次得到举荐的机会。

总而言之,唐朝科举由于其不完善的制度,在可做操作空间上具有非常大的弹性,虽然些不公平,但万事分两面,这也让更多有才华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更重要的是,科举中对诗词过度的侧重,才让我们有幸在1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读到那么多美丽的唐诗。

发布时间:2021-07-15 14:57

上述文字是💠《唐朝的科举考试中进士和现在的高考考入清华北大哪个难度系数更大》✨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草根出身 更不懂兵法 为何能屡战屡胜 成为明军正副统帅?为什么说徐达和常遇春一个是帅才 一个只能是将才呢?

朱元璋建立明朝离不开手下人的帮助,而在明初建立大功的将军中,徐达和常遇春是其中最杰出人物。然而徐达常遇春没读过兵书,又生在底层,为何能成为明军正副统帅?为什么说徐...

[历史] - 2022-06-01 04:40:50

程昱是什么人?赤壁之战后程昱起到什么作用?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

[历史] - 2021-08-11 20:29:21

曹操为何不杀关羽?仅仅是因为欣赏关羽的忠义吗?

在历史上,同样以忠义而闻名的沮授也曾经被曹操擒获,结果截然相反,他在坚持离开时便惨遭曹操杀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曹操不杀关羽,难道真是因为欣赏他的忠义吗? 在这...

[历史] - 2022-09-16 16:19:23

宦官误国的开山鼻祖赵高是怎么做到祸国殃民的

秦朝国力强盛,但是却二世而亡,与秦始皇的暴毙有很大关系。综合各种分析,秦始皇很可能是被赵高谋害,因此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很大可能是由于权臣赵高作乱引起的。 赵高是赵...

[历史] - 2022-01-23 03:48:13

嗜杀成性的白起,究竟该如何客观评价?

在我国古代,衡量一个将军价值的就是其战功,那些常胜将军总能流芳百世,而那些未尝败绩的传奇将领则被后人视为战神,白起就是这样一位将领,那么为什么白起在后世有着这么大...

[历史] - 2022-01-14 10:44:55

诸葛亮为什么要马谡来守街亭?谁才是守街亭的最佳人选?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处死马谡?

街亭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得失陇右安危关中的战略地位。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于蜀汉建兴六年部署了北伐曹魏的街亭之战,因参军马谡违亮节度,依阻南山,被...

[历史] - 2022-06-10 19:51:01

大唐盛世李世民执政期间全国一年死刑犯为何只有十余人?

导读:大唐盛世李世民执政期间全国一年死刑犯为何只有十余人?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人民生活富足,轻摇赋税,国富民强,这与李世民的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历史] - 2021-07-12 10:35:41

冰淇淋的起源,最早是那个国家发明的?

马上到夏天了,在夏天酷热的天气,人们都喜欢吃冰淇淋,在酷热的天气吃着冰爽的冰淇淋,一下子就感到透心凉。 那么,你们知道冰激凌是哪个国家的吗? 很多人肯定会说是外国人发...

[历史] - 2022-10-19 19:11:30

文景之治真实目的并非休养生息,而是加强统治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他能够大展拳脚实现各种远大政治抱负的基础,是先代帝王留下的雄厚国力,其中文景之治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沉淀时期。 文景之治时间是公元前167年至1前...

[历史] - 2022-02-04 07:56:53

占据一切优势的袁绍为何会打烂满手好牌?袁绍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袁绍是汉末群雄之一,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曾指挥诛杀宦官。他不但地广兵强,在社会上声望很高,势力极大,即论其才具,在当时群雄中,亦当首屈一指。然而,占据一切优势...

[历史] - 2023-04-10 13:55:44

抗战时期一日本士兵偷偷给中国士兵留有十万子弹 留下一封信之后便自杀了

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惨无人道的手段,特别是在南京展开大屠杀的时候,甚至直接用活人来研究病毒,但在抗战期间却有一位日本人深深的得到我方的尊重,后来和烈士...

[历史] - 2022-07-30 13:56:52

战国名将吴起,与兵圣并称“孙吴”,因杀妻被后世诟病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战国名将吴起,与兵圣并称“孙吴”,因杀妻被后世诟病。 吴起出生在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幼年生长在卫国左氏,典型的纨...

[历史] - 2023-04-12 10:29:20

南宋时期的一些士兵为什么宁愿饿死也不肯吃小米?这是什么原因?

在古代的时候经常会缺兵少粮,人在饿极了的时候什么能吃的不能吃的都会拿来果腹可为什么宋军中的江浙、福建人,宁肯饿死也不吃小米呢?这不是很奇怪吗?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

[历史] - 2022-06-14 04:47:32

诸葛亮的七星灯之谜:为何七天七夜灯不灭

诸葛亮率10万大军,进驻五丈原,与魏军相持了5个月。 网络配图 蜀国丞相诸葛亮足智多谋,神鬼莫测,他能有这些本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通晓天文,也就是占星术,诸葛亮占星的...

[历史] - 2023-05-30 03:02:25

揭秘:乾隆禅位嘉庆,背后的真正原因,禅位后的乾隆三年里,都做了些什么?

众所周知,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顶层,可以说大部分的皇帝都继位后,都是老死后让后人来继承的,可是清朝就有一位例外,他就是乾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乾隆禅位嘉庆,背...

[历史] - 2023-06-28 15:05:16

为什么说鲁智深最后成了佛?

鲁智深是一个非常受广大水浒迷喜爱的人物形象,他力大无穷战无不胜,同时在厌倦了杀戮之后,他也逐渐参悟到了佛法的更深层次。 征方腊会老,梁山众将十去七八,战死者、病死者...

[历史] - 2022-04-02 15:49:31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