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是为了追杀朱允炆吗?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是为了追杀朱允炆吗?》,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是为了追杀朱允炆吗?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成功篡位登基,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几年后朱棣便下令郑和下西洋,名义上是彰显国威,实则是为了寻找并追杀失踪的建文帝也很有可能。

为什么明成祖朱棣会派遣郑和下西洋?流传最广的解释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明史·郑和传》透露了有关信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惠帝即建文帝朱允炆,继承了祖父朱元璋的皇位,成为明朝第二代皇帝。但是朱允炆仅做了四年皇帝,便被他的叔叔朱棣取而代之。“靖难之变”时,宫中一场大火,使得建文帝的下落成了一个谜,有人说他自焚了,也有人说他逃匿当和尚,还有人说他跑到海外,总之是“不知所终”。对于建文帝的失踪,明成祖一直耿耿于怀,听说建文帝有可能流落海外,明成祖就动了到海外寻找的心思,于是便有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然而,当明成祖得知建文帝在云南一带活动后,这个疑问实际已经消除了。因此明成祖几次三番去海外探寻其下落的说法不足为信。

如果说寻找惠帝为虚,那么向海外“示中国富强”、沟通彼此往来则是无可置疑的。当时的明朝,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帝国。在大明朝的东南,是汪洋一片以及一些半开化未开化的岛屿。西北原是帖木耳大帝的领土,帖木耳曾一度希望远征中国,但未能如愿。帖木耳去世后,其继任者势力远不如前,已重新向明朝遣使朝贡。西方的欧洲此时战乱不断,瘟疫流行。印度也已衰落近千年。此时,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种势力可与大明帝国争锋。明成祖统治下的明帝国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军事技术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此时农业发展,手工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矿冶、纺织、陶瓷兴盛;造船业,包括罗盘针的使用、航海水手的培养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明成祖朱棣又是一位颇具雄才大略的皇帝,扬威海外、夸示富强、树立声望,已是势在必行。

为了宣扬国威,明成祖还专门昭示:“今遣郑和赉敕普谕朕意,尔等只顺天道,恪守朕言,顺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虏诚来朝,咸锡皆赏。”明成祖之所以能选中郑和,除了认为他勇敢、机灵、有胆略之外,还因为郑和本身是伊斯兰教徒,有利于同西洋各地的教徒进行交往,以实现敦睦外交的愿望。当然也不排除这样一个意图,郑和身为宫廷内官,也可以兼为明皇室从海外采购奇珍异宝。

明成祖的理念通过郑和的远航得到了传播。同行的马欢在《纪行诗》中说:“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郑和在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推行的都是“和平外交”政策,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仅有在锡兰(今斯里兰卡)的一次,那也是在被迫无奈情况下进行的防卫性还击。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读赏赐”——宣读大明皇帝的敕谕,是为“宣教化”,包括“颁中华正朔,宣敷文教”。所谓“正朔”即中国历法,还包括中国人民对季节、气候的认识和伦理道德、礼仪习俗等。客观上,大航海对外传播了中华文明,输出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郑和远航,“宝船”带往各国的,都是华夏文明瑰宝,无论丝绸、瓷器、药材、工艺品、金属器物等,都十分精良,堪称极品。郑和的船队把它们带到了三十多个国家,对促进各国的文明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在在海外还流传许多郑和的故事,在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很多地方都保留下了郑和的遗迹,以表达当地人民对这位传播中华文明的先驱的敬意。

郑和的远航带来朝贡的繁荣,当时各国来明使臣络绎不绝,以求得到明朝的庇护,同时还可以得到丰厚的赏赐。据统计,明成祖在位的二十二年中,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一十八次,最多的一次有十几个国家的朝贡使团同时来华,出现了“诸番臣充斥于廷”的盛况。勃泥(今文莱)、满剌加、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古麻剌朗(今属菲律宾)等国的国王甚至亲自率团前来,可谓盛况空前。明朝的接待极为隆重,赏赐丰厚。据史书记载,永乐二十二年(1424)三月,满剌加国王率团来华回国时,明成祖在玄武门设宴饯行,赐予金百两、银五百两、钞三万多锭、锦六段、彩段五十八表里、纱罗各二十二匹、绫四十六匹、锦五百多匹、绵布三百多匹、织金罗衣一袭、素罗衣十三袭;赐王妃素罗衣十二袭、绢女衣十七袭,赐其随从衣物不等。隆重的接待和丰厚的赏赐,使得异域各国对明帝国都心悦诚服,有的使臣甚至愿意长留于此。勃泥(今文莱)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在访问期间因病客死中国,临终上表,愿“体魄托葬中华”,足见其对中华礼仪文明的景仰。明成祖以王礼将他葬于南京城南石子岗。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国(在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东王、西王和峒王率家眷官员三百四十多人来访。返程时,途经山东德州,东王不幸染病身亡。明成祖命在德州北部择地厚葬之,并亲书石碑。

即使在明成祖去世后,继位的明宣宗在宣德五年(1430)给郑和的“往谕诸番国”的诏书上也说:“兹特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赍诏往谕,其各敬顺天道,抚辑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仍然在贯彻成祖的旨意“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并且就在这年,郑和船队从福建长乐泛海南下时,特地在长乐南山寺立了一块碑,在碑文中写道“宣德化而柔远人”,表明了远航的意义所在。

带着“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示中国富强”的目的,郑和率领着大明朝的船队,扬帆南下,出现在从南中国海到印度洋的广阔海域。世界南方海域从未出现过如此壮丽的景象:上百艘大船人字形排开,上千面帆张起,旌旗招展,异常绚烂。只有一个富强的帝国,才能支持这样盛大的远航!只有凭借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充足的食物补给,这样的远航才能成为可能。

郑和所处的时代,中国科技成就达到了一个顶峰。著名郑和研究专家郑一钧指出,郑和船队的造船术和航海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宋、元两代的造船技术和造船能力,已经为明初造船业的鼎盛奠定了基础。北宋初年,已设有专门的造船机构,名曰“造船务”,当时就可造“楼船百艘”。除了楼船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战船,车船也得到广泛使用。当时海商船大小不等,大的可载五六百人,小的叫“钻风”,有“八橹”或“六橹”,可载百馀人。从南海出发的远洋巨船“浮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重天之云,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蔚为壮观。宋代的远洋海船向西已沟通了直达红海和东非的亚非航线,向东对日、朝的航线也有进一步发展。元代的造船业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技术日趋成熟。至元二十二年(1285)为济州河运粮,一次造船三千艘,造船能力之强,可见一斑。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说,在黄河入海口见到“有属于大汗之船舶,逾一万五千艘”,他估计长江“每年溯江而上之船舶,至少有二十万艘”。至元二十八年(1291),忽必烈送公主远嫁波斯,“命备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

发布时间:2022-01-03 22:21

上述文字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是为了追杀朱允炆吗?》✨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秦朝秦始皇最宠爱的女人是谁?叫什么是什么来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秦朝时期的历史,说到秦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谈到秦朝大家就一定会想到秦始皇了,说到去秦始皇那可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都是非常高...

[历史] - 2021-09-17 06:30:28

《江南百景图》中沈周是文征明的老师吗?沈周跟文征明人物原型介绍

导读:《江南百景图》中沈周是文征明的老师吗?沈周跟文征明人物原型介绍。 沈周跟文征明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大师,而且两人都是明代人,沈周跟包括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在内的...

[历史] - 2021-05-29 20:46:11

诸葛亮对刘备和蜀汉如此忠心,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现存的诗歌中很多都是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忠心耿耿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说的诸葛亮,那么他能够对蜀汉如此忠诚,是什么原因呢? 相信有不少人都非常崇拜...

[历史] - 2021-12-15 07:10:05

第一位女皇不是武则天?她还与武则天颇有渊源

说起女皇,我们脑海中想到的可能只有武则天一人,确实如果说是正统皇帝的话,历史上只有武则天一位女皇,但要是说那些掌握皇帝实权的女性,则就不止武则天一位了,唐朝时期的...

[历史] - 2022-03-01 14:28:09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靠一首诗保住性命流传至今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任谁也逃不脱这个“真香定律”,尤其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据《明史》所载:“明初四大案”后,...

[历史] - 2021-05-21 22:55:08

李清照晚年改嫁之争:再婚后因何又迅速离婚

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是宋代文人口中的才女,也是现代人口中的才女。但是李清照的人生却并没有那么顺畅,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在晚年又再嫁,当时引起非议,但是这段婚姻...

[历史] - 2023-07-02 00:18:39

太子李承乾被贬为庶民后,父亲李世民为什么想要自杀?

太子李承乾被贬为庶民后,父亲李世民为什么想要自杀?李世民在历史当中的评价可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一位帝王,可能是不应该有亲情。太子李承乾涉嫌谋反,直接被变为庶民。在...

[历史] - 2021-07-10 19:23:55

武则天七十多岁竟然还长出了新牙 武则天回春之术的秘诀是什么

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很低,加上当时重男轻女的风气非常严重,所以在古代,女性是不被重视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女性当权也是天方夜谭,可是在古代,就有一位女性她...

[历史] - 2022-12-15 09:34:14

乾隆时比和珅更得宠的权臣,和珅都不敢得罪他

中国历史上谈论到清朝最大的贪官,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和珅,和珅深得乾隆的喜欢,可是你知道么,有一位比和珅还得宠的权臣,和珅都不敢得罪他。 这个人就是阿桂,阿桂(1717年9月...

[历史] - 2022-07-04 03:00:04

赵武灵王:怎样摆平反对派?我比商鞅高明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现在看来无非就是换了套衣服打仗,然后装备了弓箭而已,但在当时却受到了很大的阻挠,且看当时的改革家是如何处理的。 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遭遇强大...

[历史] - 2022-04-30 23:57:41

万历皇帝是如何一天娶九个老婆的?

一天娶九个老婆,这等好事恐怕只有皇帝才能啊!列位看官,您猜对了,在明朝,万历皇帝朱祤钧就做过此事,很多人就以此为据,认为万历皇帝荒淫好色,也就是所谓的“万历置九嫔”...

[历史] - 2023-05-27 02:59:30

李世民不杀李元吉和李建成的老婆,反而收入后宫,不是因为美貌,而是不敢杀?

众所周知李世民的皇位来历,并不正统,他为此杀死了两个兄弟,引发了玄武门之变,那么他之后为何不杀他们的妻子,反而收入后宫,不是因为美貌,而是因为不敢杀! 很多人说是以...

[历史] - 2022-07-23 22:44:05

晋军打赢淝水之战靠的是运气,并不是全靠谢家兄弟的能力

很多人都知道,晋军打赢淝水之战靠的是运气,并不是全靠谢家兄弟的能力。那时,谢琰的表现也还不错。可他并没有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个史上有名的战役,而是以为真的靠他们打赢了...

[历史] - 2021-10-02 19:14:25

中国古代高考如何严惩作弊者:轻者罚款 重者充军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完全称得上是古代的高考了。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真可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面对如此诱惑,古人为...

[历史] - 2023-06-25 19:19:54

此人忠勇不输岳飞,以一己之力抗起一盛世,堪称隋末第一名将,却不被历史重视

乱世出豪杰,在隋朝末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武将,如程咬金,神拳太保,秦叔宝等人,但还有一位虽然不如前者广为人知,可是其忠勇不输岳飞,以一己之力抗起一盛世,堪称隋末第一...

[历史] - 2023-07-02 20:12:51

清朝灭亡后为什么不不学元朝跑路?

晚清时期,中华人民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清朝在被推翻后为什么不逃跑呢?按理说清政府的人都很腐败,一遇到事情跑到比谁都快啊,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 - 2022-09-19 07:02:28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