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江南对历史的影响及江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位置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江南对历史的影响及江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位置》,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江南对历史的影响及江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位置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江南,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我国历史上,江南拥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很多朝代在末期都会退守江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江南的位置一直在变化。

江南地区的开发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春秋末期,吴越争霸,两国对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此后,中国的历代统一政权都为当地的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每次的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和封建政权的内部动荡,都造成中原百姓的大量南迁,都为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这就使得南方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如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乱。都促成了江南华南地方的大发展。再加上北方自然环境之过度破坏,也客观上迫使人们把开发的焦点由中原逐渐转向南方。这样,多种因素促成下,中国经济重心终于在南宋初年正式南移,南方成为了经济中心。而且是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中心。此外运河运输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要通过运河向北面运输粮食和商品。

江南的地理位置,江南是指地理区域,顾名思义,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时期,江南属汉地九州,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乡、繁荣发达等著称。江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终代表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物链齐全,是中国综合水平最高的发达地区。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澃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摘自央视纪录片《何处是江南》)。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

现代认知上的“江南”其实是唐宋人的认知,一般指的是吴语(俗称“江南话”)区,但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江南的地理区域一直在不停的变化。

唐前:从江东到江左

“江南”是一个历史地理的概念,,它是一个变化的地理概念,起码一开始和今人认知里的长三角。战国以前,“江”甚至不是长江的专称。

“吴王起师,军于江北,越王军于江南。”(《国语·吴语》)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从未以长江为界,两军对峙之“江”,自然不是长江。《国语》韦昭注:“松江也。”在今天浙江嘉兴附近。

吴越争霸

在秦汉之际,江南更多地是指长江中游的南部,为诸侯国楚国故土,主要是湖北和湖南。“春,王正月,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左传》昭公四年)昭公四年,楚子、郑伯田猎的“江南”,据我国历史地理学创始人谭其骧考证,在当时郢都附近为今长江南岸的松滋、公安一带。屈原《九章》中有诗句:“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个江南也是荆楚江湘之地。秦汉时,个别文献也会把长江中下游以南之地都算作江南,如《史记·始皇本纪》:“王翦遂定荆、江南地, 降越君,置会稽郡。”

战国末期楚国、越国

不过,相对于长江中游的江南而言, 秦汉时人指称下游的江南地区用得最多的还是“江东”。长江在自九江往南京一段为西南往东北走向,于是将大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最早出现“江东”一词的是《战国策·楚策》,“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察濑胡而野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楚一》)“园女弟承间说春申君曰: ……君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奈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 (《楚四》) 句章是宁波的古县名;春申君封地在吴,位于今天的苏州一带。在秦汉之时,相对江南而言,今江南地更多地被称作“江东”。

秦江东诸郡

古江东最为有名的典故当来自西楚霸王项羽。吴越唐宋以来给人的印象是阴柔风,上古却是尚武地区,项羽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横扫秦军,在巨鹿之战威震天下。《史记·项羽本纪》提到了“江东子弟”“江东父老”等典故,“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渡江而西”,它是指与“江东”相对的是“江西”,这个“江西”当然不是现在的江西省。它是指长江以北的安徽、江苏,即今人所称的“江北”。“江东”“江西”的概念一直沿用到东汉和三国,孙策托孤张昭就提到“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三国志·张昭传》)虽然孙策是吴郡富春(今杭州市富阳区)人,但是他们家是从江北打过来的,江东大族并不全服他们,才有“西归”的想法。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但是江东极早就被孙策、孙权控制,孙吴政权长期保持了地区的稳定发展。280年西晋攻吴,东吴投降,又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战争的损害。从此,经济逐步发展,为东晋和南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图

古人地理左东右西,东晋、南朝之时,又常称江东为“江左”。东晋、南朝偏安于江左,故而常把江左当成它们的代词。热门电视剧《琅琊榜》背景为萧梁时期,于是主人公梅长苏就有了符合时代特色的外号——“江左梅郎”。

梁、东魏、西魏时期全图

东晋以后,“江左”最为重要的地理范围,又出现了“三吴”这一名词,它的说法有很多种。最早应该也是最正确的说法,来自南北朝时期的《水经注·渐江注》(“渐”通“浙”),“汉高帝十二年,一吴也,后分为三,世号三吴,吴兴、吴郡、会稽其一焉。”“一吴”即秦朝就设立的会稽郡,郡因今绍兴市南部的会稽山得名。由于郡治在吴县(今苏州城区),汉初别称又叫“吴郡”,如“春正月丙午,韩王信等奏请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汉书·高帝纪》)从此,“吴”“会”关系如同春秋的“吴”“越”一样,为可同义替换的地理名词,如《滕王阁序》“目吴会于云间”。

西汉会稽郡(吴郡)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浙江以西置吴郡,治所在吴县;会稽郡治所移至山阴县(今绍兴城区)。东吴宝鼎元年(266年),分吴郡之阳羡、永安、余杭、临水,丹杨郡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乌程九县置吴兴郡,治乌程县(今湖州城区)。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郡也越来越多,此时的会稽郡辖地也大为缩小,基本只剩宁绍平原一带。可见,东吴以来的“三吴”基本为后世江南的核心区域,即地理上的太湖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东汉会稽郡、吴郡

西晋会稽郡、吴郡、吴兴郡

唐宋:独占江南美名的两浙

明确的“江南”概念是从唐代“江南道”开始。

贞观元年(627年)二月,唐太宗按照天下山川形势,分为十个“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故每道各辖若干州。江南道范围极广,治所在苏州,辖境包含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苏、安徽、湖北、贵州长江以南之地。之后江东、江左等词汇也逐渐不再为人所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范围更大的江南。

唐贞观江南道

唐太宗的道实在是太大,于是他的曾孙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贞观十道的基础上,重新将全国进一步拆分为两直属区京畿、都畿及十三道。江南道被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唐天宝年间江南东道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之势已成,开元十五道名存实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 江南东道又析为浙西、浙东(浙东与浙西时有分合,合称两浙)、宣款、福建四道。虽然“浙”和“浙江”作为政区名很晚出现,但在民间很早就作为地名使用了。东吴、西晋时期的名将周处,为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他的《风土记》记载了家乡的风俗:“浙江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这里的浙江显然等同于后来的两浙。江南西道亦被一分为二,即湖南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 成为湖南、江西两省名称的起源。

《风土记》

中唐长江以南藩镇(方镇)图

上述诸道,只有江南西道还保留“江南”之名;但中唐以来,“江南”美名却逐渐被两浙所独占。文人墨客诗词中的“江南”基本上指的是两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这是白居易回忆浙西苏杭二州任职时的诗词。北宋词人王观在越州(绍兴)送别回家乡明州(宁波)的好友鲍浩然,写了首至今流传在语文教科书上的名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指的是浙东明州的春景。这说明,在外人(王观是淮东泰州如皋人)眼中,“江南”已经是两浙的同义词了。而江南西道的后身江南西路和宣款道的后身江南东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北宋两浙路

古代的美名,往往是经济带来的,经济发达,才有话语权。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说:“苏州唐以前不盛。”此语正面理解是:在唐代以前,以苏州为中心的两浙并不比全国的其他地区更发达更富庶,而从另一角度理解,即为自唐代开始,两浙则成为了中国最为经济繁荣发达的地区。盛唐以来,北方战乱严重,而两浙地区没怎么受到战争的影响;后来的吴越国还坚守保境安民的国策,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杭州的发展就符合这一历史的进程,作为江南经济发展的典型,它从浙西和浙东的交界小州,一跃成为东南第一州。柳永为其写出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豪言。南宋陆游说:“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这说明北宋的税收已经主要依靠东南地区,全国经济中心转移到了江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也从南宋时期开始流传。从此,两浙地区有了“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的美名。

两浙这一地名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吴”“浙”与“三吴”“两浙”也成了同义名词。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在乌镇官人桥西设立的“督捕同知署”,又称“江浙分府(署)”,衙门两侧楹联即为“屏藩两浙,控制三吴”。“吴浙”这一名词也不能好事占尽,设立江浙分府的目的就是为了抓捕太湖流域的湖匪,当时“每聚至千人,劫掠于吴,而逃庇于浙”,这便是“吴盗浙窝”典故的由来。

江浙分府

唐宋两浙政区对方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方言是语言发展在地域上的反映,它的分布,也大致可以看出旧政区的边界。除镇江因扬州移民演变成江淮方言外,两浙的方言基本为统一的“吴越语”,简称“吴语”(徽语往往被当成吴语的次方言,是否为独立片区,学界至今无定论)。

吴徽方言分布图

明清:再次混乱的江南和名不副实的江南省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朝设立江浙行省,辖区大致是南宋的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和福建路。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以南京应天府和老家凤阳府为核心,打造了一个州府直接向中书省负责的政区(后因胡惟庸案废置中书省,改为直属六部)——京师,俗称“直隶”。这个政区囊括了宋代的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两浙西路,跨越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横跨江浙、江淮、中原三个方言区,是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的前身。后来,朱元璋自己也觉得京师着实大得离谱,浙江又小得可怜,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将浙西的湖州、嘉兴两府还属浙江省。但这么一来,他把传统政区给搞坏了,原属于浙西的润州、常州、苏州等地从此彻底脱离了浙江。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燕京,改京师为南京,相应地,俗称由“直隶”变成了“南直隶”。

明南京(南直隶)、浙江

南直隶的设立,使原本比较清晰的江南概念又糊涂了起来。《明英宗实录》正统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载:“巡按浙江监察御史俞本奏:江南、浙西带地广民稠,税粮浩繁, 国用所资……是以永乐中特命大臣于苏、松、嘉、湖、杭、常六府治水劝农,催督粮税。近年亦命侍郎巡抚:苏、松、常则周忱,嘉、湖、杭则王瀹。二人各守方, 民情不能相通,水利不能兼济。”这里的江南仅指苏、松、常三府,杭、嘉、湖则属浙西。江南和浙西变成了对立的关系。明朝对“江南”概念的混乱远不止于此。明末长洲县人卢泾才《上史大司马东南权议四策》提出:“联苏、松、常、镇并浙之嘉、湖、杭、严八府,属一督抚,以保江南腹心……然其腹心,则在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之地。”这里,浙西又成了江南。福建长乐人谢肇淛所认为江南则是这样的:“今之巫觋,江南为盛,而江南又闽、广为甚。”转了一圈,“江南”概念比先秦还南了。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平定江南诏》载:“江南要地如广德、衢州、赣州、九江等处,或控引上流,或扼处形胜,应设镇守官员及水陆兵马。”这里的江南至少包括长江以南的南直隶、浙江、江西等明朝省级政区。不过,江南概念的混乱日子也在当月到头了。是月,清廷改明南京为江南省,设江南省承宣布政使司,驻地为由应天府改名的江宁府。由于以“江南”为名的省级政区的出现,清人更多从政区名角度来理解“江南”的范围。

这个滑稽的江南省八成以上领地在长江以北,出现了“江南扬州”“江南徐州”等莫名其妙的政区名词。既然江南省的很大一部分在黄河以北,叫“河北”不也一样?荒唐故事还没完。1649年,清廷设立两江总督,总管江南和江西两省的军民政务。江西得名来源于“江南西”道,如今却和“江南”成了并列关系。

清两江总督辖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从江宁府迁往安庆府。巡抚也逐步取代了布政使成为一省之长,江苏、安徽实质上实现分省。但在官方书面文件上,江南才是正式的政区名,江宁布政使司和江苏布政使司的全名,分别为“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和“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江南省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主要职官分布图

江苏泰兴一块清嘉庆八年的石碑仍有“江南扬州府泰州”字样

咸丰四年正面盖“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之印”的户部拾两官票

由于江南省督抚分治,江苏巡抚和江苏布政使驻苏州府,称苏州府为“江苏省城”或“苏州省城”;两江总督和江苏布政使驻江宁府,称江宁府为“江南省城”或“江宁省城”。但是,从地图上看,这个“江南省城”管的地域基本在长江以北,真可谓名不副实。

江南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主要官员实控区示意图

“江南”省名甚至一直使用到北洋政府时期,当时成书的《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这个“江南”铜山人还把《李卫当官》的编剧给坑了。剧中一众贪官要把冒充钦差的小伙子李卫给找出来,这小伙的特征是“江南口音”。清代,铜山县属黄河以北的徐州府,那里分明是中原官话区。

《清史稿·李卫传》

江苏方言图 黄色中原官话,绿色江淮官话,粉色吴语

近代开埠以来,上海逐步发展成了江南第一大城市。伴随着城市的扩大,临近地区大量移民涌入上海。民间常用方言来区别移民族群,浙东的宁绍和苏南的苏常被称作“江南人”,方言为“江南话”;与此相对的,扬州为代表的淮语区移民被称作“江北人”,方言为“江北话”。

民间层面上,江南的概念又基本等同于唐宋时期的两浙了。吴语又有了“江南话”的俗称。作为吴语区最大的城市,上海的文化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从上世纪30年代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开始,“江南话”有时又特指上海话。

所以,现在的江南地区它是长三角地区,而古代的江南一直在变化,如在秦朝指的是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但那时的江南并不知名,直到唐代才慢慢兴盛起来,唐代的江南指更多的是两浙地区,是我们现代认识当中的江南,也是诗词当中的江南。

发布时间:2022-01-06 10:36

上述文字是💠《江南对历史的影响及江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位置》✨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才人武则天为何被李世民冷落12年?其中有何原因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分,还是个才人。这足以阐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 有一个女人是...

[历史] - 2022-12-30 07:01:47

揭秘:嘉庆皇帝上任第一把火为什么就烧到贪官‘和珅’头上?

揭秘:嘉庆皇帝上任第一把火为什么就烧到贪官‘和珅’头上?乾隆皇帝在1799年的正月初三驾崩。两天后,嘉庆就下旨逮捕和珅,三天后抄家,十天后赐死。这是嘉庆皇帝亲政后的第一...

[历史] - 2021-04-10 06:22:07

神医扁鹊一生治病救人,为何最后却不得善终?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的有名的神医,他出生在一个医者世家。扁鹊的一生中遇到了许多患病的人,他让这些人得到了康复,减少了疾病的痛苦。 其实扁鹊的原名不是扁鹊,而是叫秦...

[历史] - 2022-08-24 23:34:03

“挥泪斩马谡”是什么意思?背后又有哪些不能说的秘密

相信大家对于历史这一块来说,最熟悉的应该就是三国时期了吧。《三国演义》也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也有很多出名的故事。像“挥泪斩马谡”,那这是什么故事呢?背后又有哪...

[历史] - 2023-06-21 10:56:48

中国古代三大变法,为何唯独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失败了?商鞅、张居正变法成功最后却得到清算,为什么王安石变法失败却可以安度晚年?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英雄豪杰辈出,变法改革从主张到实施应该说不下数百次。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次:1.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2.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3.明朝万历年的张居正改革...

[历史] - 2022-06-11 18:10:12

为何在晚清时湘军的战斗力最强悍?湘军战斗力强悍的原因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为何在晚清时湘军的战斗力最强悍?湘军战斗力强...

[历史] - 2022-06-12 11:26:23

文景两帝和刘邦都没有解决的匈奴问题 汉武帝又是如何做到的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朝汉武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汉朝是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而最为大家熟知和引以为傲的的是汉武帝大破匈奴,这不仅解了中国几千...

[历史] - 2021-08-27 01:14:39

贴面无私的包拯是如何断案的?

导读:贴面无私的包拯是如何断案的? 电视剧《包青天》、京剧《铡美案》以及二人转《包公赔情》里面的故事情节都非常精彩,但都不是历史事实,均取材于演义小说《三侠五义》,...

[历史] - 2021-06-26 14:58:30

皇太极身为八阿哥,为什么被称呼为四贝勒?

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从小就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皇太极本人生来面色赤红,眉清目秀,行动稳健,举止端庄。他聪明伶...

[历史] - 2022-11-03 22:43:11

皇宫秘史:帝王真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导读: 每当谈起古代帝王,人们总会说起一句话:三宫六院二十二嫔妃。从一夫多妻制推论出每个帝王都有数不清的妻妾,至少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三宫...

[历史] - 2023-06-02 19:46:18

当年八国侵华,慈禧外逃时究竟有多惨?未带御林军,就连钱财也未带,一碗小米粥吃得又香又甜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晚晴末期经历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时间,八国侵华就是其中一件,那么当时慈禧外逃究竟有多惨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她未带御林军,就连钱...

[历史] - 2023-05-25 22:39:01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虚伪还是坦荡?十分钟读懂三国之白帝城托孤

刘备白帝城托孤表达了主公对心腹大臣的信任,如果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也是一桩美谈。 三国这段历史我们说了十多期,有点乱。我们撸一下,先是黄巾起义乱天下,阉戚相争引董...

[历史] - 2022-05-11 01:32:45

明朝为何不到三百年就灭亡了?加速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导读:明朝为何不到三百年就灭亡了?加速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鼎盛时期的大明朝疆域版图 明朝疆域版图 明朝自朱元璋开朝,本来有600年国运,但是因为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

[历史] - 2021-05-25 16:19:50

秦始皇陵中有大量未成年少女的尸骨_先秦时期的人殉有多血腥

始作俑者今天成为了一个贬义词,但是最初的时候却是因为人殉而提出来的一种替代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兵马俑的原因,先秦时期的人殉实在是太过残忍,作为最早的一...

[历史] - 2022-12-27 03:15:06

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平均每天要做四十多件错事

西汉汉武帝死后,权臣霍光掌控朝中大权,历史上最早的大臣废立皇帝的事情就发生在这个时候,要说霍光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这个历史第一人呢,还不是因为按照继承顺位...

[历史] - 2022-02-26 11:20:07

发动陈桥兵变的宋太祖赵匡胤,他是忠是奸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公元960年,七岁的后周皇帝柴宗训禅位给赵匡胤。赵匡胤即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 公元959年,三十九岁身患重疾的周世宗柴荣,想着年仅只有七岁的四儿子柴宗训,忧心忡...

[历史] - 2021-06-30 16:25:08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