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宋太祖赵匡胤的这个举措,是封建民主的巅峰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宋太祖赵匡胤的这个举措,是封建民主的巅峰》,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宋太祖赵匡胤的这个举措,是封建民主的巅峰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宋太祖赵匡胤武将出身,深知战乱对于国家的危害,因此大力提倡以文治国,重视士人,达成了中国封建帝国民主的巅峰。

这块不杀士大夫的誓碑传说,首见于宋·叶梦得的《避暑漫抄》。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勑有司,自后时享(四时八节的祭祀)及新太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靖康之变,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间,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上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开国皇帝发的誓,对其继承者应该是具有绝对权威和约束力的。

九百年前的赵匡胤,敢立这块不杀士人的石碑,固然出于他万世基业的考虑;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势所必然的,符应社会发展的行为。中国人好说“时事造英雄,英雄造时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赵匡胤要结束军人对政治的干预,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位。

实行文官制度,政治家治国

“枪杆子出政权”,此乃我们大家都熟知的真理,这句话只是半句,另外半句,应该是枪杆子固然可以出政权,但这个政权绝不能再被枪杆子左右。早在一千年前,赵匡胤就身体力行做到了。实行文官制度,由政治家治国,而不是军事家治国,便是赵匡胤执政的奋斗目标。

誓碑虽小,意义重大,因为它极其明确地刻出了“不杀”二字,也就给了实行这种文官制度的最起码保障。

在此之前,中国的士人,包括文人、读书人、知识分子,是被统治者视为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的“跟班”,是被权力拥有者视为用得着时用之,用不着时甩之的“抹布”。然而,在这块深藏于密室的誓碑上,居然有一行字,写着:士人不可杀。在此之前,没有一位皇帝这样说,在此之后,也没有一位皇帝这样说,所以,这个赵匡胤,了不起,你得给他竖大拇指。

虽然,赵宋王朝,并非没有杀过士人的纪录,虽然,赵宋王朝,并非没有文字狱的恶政,但是,宋朝确实是杀士人较少的一朝、文字狱较少的一朝。因此,这誓碑意义非凡。

中国之文化精神,其辉煌灿烂,其博大精深,其传统悠久,其生命力蓬勃,是有超越历史而万劫不灭的能量。视文化为民族生命,视文人为国家栋梁,乃有史记载的三千多年以来中国人的精神传承。中国没有西方世界奉为国教的宗教传统,政教合一的统治架构,中国人从来持泛神论的实用主义,信仰不一,供奉不专。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五千年来,中国人无信仰,无宗教。其实,中国人的信仰,就是文化,中国人的宗教,说到底也是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败弱过,穷困过,破碎过,被人侵略得亡国过,但之所以得以亡而不灭,灭而重生;得以筚路蓝缕,走出绝境,全在于支撑着我们精神的这颠扑不破,历久弥新的由方块字组成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也许一段相当时间内,文明,会被抑制得喘不过气;文化,会被扼杀得了无生气;文人,会被箝制得万马俱瘖,文学和文艺,会被整肃到寸草不长,颗粒无收。但是,这种誓碑上的精神传承,犹如横亘在中原腹地的长江大河一样,枯水期再长,也不会断流。中国人经过千年以上的摸索,由昏沉蒙昧的黑夜,走向启迪觉醒的黎明,赵匡胤顺应了这样的潮流。故而王夫之在《宋论》中曾经说到这块誓碑,“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内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一个受到压迫的人,方知不受压迫之可贵,反之,一个压迫惯了的人,要他收手不压迫人,也难。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深知文人在压迫下,难以为文,难以为人,所以,他对赵匡胤的这项措施,评价极高。他为什么说“不谓之盛德也不能”?因为人的脑袋,只有一个,不等于韭菜。因此,赵匡胤这块誓碑,基本能够约束他的继承者,给文人这点最起码的安全保证。中国封建社会,一共有过三百多个皇帝,只有他发了不杀士人的誓,而且,大宋王朝三百年,勉勉强强也还是按照他的誓言去做,不杀,或者尽量不杀士大夫,所以,他真是很了不起。

赵匡胤的这块誓碑,有论者以为,不仅达到中国封建王朝全部历史上的“民主”高峰,更有论者谈及,还说明了昏君、庸君也许不把这种精神传承放在心上,不等于明主、英主不把这种精神传承不当回事。秦始皇焚书,医药的书,农林的书,他是不扔到火堆里去的。这说明,即使暴君在下手屠杀文人,灭绝文化时,他作为一个中国人,这种血脉传承的精神渊源,也还在起着作用。除非他已经是畜生、是野兽,否则,总会存有一丝一缕的考虑。

两宋王朝对文化人的优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宋一代,对于文人比较优容,也比较信任,其人事政策的始源,是与这块在建隆三年(963)所立的誓碑分不开的。

关心文学史,对于唐宋文人稍有所知的读者,一定会了解宋代对文人授官之高、任职之崇、地位之隆、声名之炽,胜于前朝。以唐宋八大家为例,唐授韩愈、柳宗元的官位,也就是刺史、侍郎等职,相当于省市一级,甚至不过地市一级。而欧阳修、苏轼的官位,大抵相当于省部级,而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等人,更是进入中枢决策层面的要员。这就是王夫之对赵匡胤所赞美的“不谓之盛德也不能”了。

崇文抑武,在赵匡胤前,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做不到;以儒冠为尿壶的汉高祖做不到;动不动拿文人祭刀的魏武帝做不到;甚至连唐太宗也做不到;因为,李世民征讨一生,武是第一位,文是第二位,这是他必然排序,也是历代最高统治者的必然选择。而赵匡胤能作出历朝历代都未有过的改变,应该是他总结了唐末至五代的二百年间频仍战乱的历史经验。

陈桥兵变当上皇帝以后,如何改变唐末至五代以来,各地藩镇节度,相互割据,军人统领行政,胡作非为的弊端,如何消除动辄刀枪相见,兵燹成灾,中央操控不了,天下大乱的败象,成了他念念不忘之事。他曾经对赵普感慨过,“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在他眼中,一百个文臣的贪浊,其危害性也不如一个将领的作恶。所以他下决心要用文人治国理政,于是,就有这块誓碑,虽然是最低程度的安全保证,但却给文人从政为官、发挥才干、敢于直言、恪尽厥职,创造出宽松的氛围、良好的环境。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科举以后,站在午门城楼上看新科进士鱼贯进入朝堂,对左右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其实唐朝每次科举的录取率仅为宋朝的十分之一。唐二百多年,进士登科者三千多人,宋朝三百年间,进士登科者十万多人。这充分说明赵匡胤是下决心要实行文官制度的,为此,他在选拔人才上、储备人才上,采取兼收并蓄,多多益善的政策。而且直接取之民间,实施最公平的择优录取的方针。

两宋王朝对于文化人的优容,这块誓碑起到极大的作用。第一,因系太祖所立,具有国家法律的权威;第二,赵匡胤为赵氏家族的开国之君,他所立的誓碑,自然也就有箝束整个家族的契约力量;第三,围绕誓碑的神秘设施,神圣仪式,以及谶语咀咒,对后世继承人的阻吓作用,是毫无疑义的。在中国,在世界,如果不是唯一,也是少有这样器识的最高权力拥有者,敢于作出以碑刻这种不易磨灭的方式,作出誓言承诺,不得杀文人士大夫以及言事者。

发布时间:2022-01-13 22:35

上述文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这个举措,是封建民主的巅峰》✨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吴三桂为什么会投降清朝?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开元建国,国号“大顺”,并进行东征,兵锋直指大明的国都北京。不到十天就到了北京城下,大明王朝的国都被攻破,明崇祯皇帝自尽殉国。...

[历史] - 2021-06-07 10:27:29

一代明臣袁崇焕因为谋反被凌迟,真的是冤枉的吗?

袁崇焕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安排在关外防御清军的大将,但最后却被崇祯凌迟处死,后世对这件事的解读大都认定这是一起千古奇冤,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朱由检为什么杀袁崇焕,...

[历史] - 2022-02-12 11:47:49

宋朝皇帝画像:宋仁宗赵祯,宋怀宗赵昺像某企业家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北宋开国皇帝。在“陈桥叛乱”中登上帝位,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使国家逐步走向一致。一起经过采...

[历史] - 2021-07-01 11:30:31

位列五虎上将的黄忠究竟有多厉害?年过60仍冲锋上阵,锐不可当勇挫刘璋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将领,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位列五虎上将的黄忠究竟有多厉害?年过60仍冲锋上阵,锐不可当勇挫刘璋 。 黄忠,字汉升,蜀...

[历史] - 2023-05-21 00:40:43

一场大病后的慈禧一直坚持喝人乳30年 这是真的吗?

慈禧很会养生,过着奢侈的生活,相信每一位读者对其奢侈的生活都有所听闻。据说,慈禧坚持喝人乳30年?这是真的吗?除此之外,喝人乳对奶妈的要求也是格外的严格,下面随小编一起...

[历史] - 2023-03-24 13:18:42

明武宗的身世之谜,令人匪夷所思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按照史书的记载,他是明孝宗与张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可是明武宗即位后,却与母亲张皇后的关系非常冷淡,明武宗在宫中只住了一年多,就搬到了宫...

[历史] - 2022-11-01 04:56:05

冲冠一怒为红颜 —— 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详细介绍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煤山(今景山)自缢。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只为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去,就怒发冲冠,拒降李自成,引清兵入关。结果清廷入主中原,奴役中...

[历史] - 2021-05-13 20:11:09

三国老将黄忠,他究竟有多厉害?最终怎么死的,又死在哪?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武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老将黄忠,他究竟有多厉害?最终怎么死的,又死在哪? 黄忠本来是荆州刺史刘表的手下,家是南阳本地人,一开始是刘表手下的...

[历史] - 2023-04-16 03:42:54

荀彧荀攸之死,为何两人的结局竟然如此之相同?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军师以及谋士,说到曹魏势力中著名的谋士,那么除了郭嘉,最为出名的非荀彧莫属了,然而他的侄子荀攸和他的结局竟然极其相同,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

[历史] - 2023-06-05 00:56:36

若刘备统了一天下 关羽赵云诸葛亮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核心提示:无论关羽、赵云、诸葛亮等多么劳苦功高,还是逃不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宿命悲剧。越是挣扎,命运之网收得越紧。 网络配图 鸟尽弓藏 《汉书》中有一段从韩信嘴里说...

[历史] - 2023-05-18 00:06:29

项羽不在鸿门宴除掉刘邦,是因为他不想做皇帝?

我们都知道,鸿门宴上项羽本有机会杀了刘邦,但是他却白白放走了这次机会,因此才导致了后来的失败。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其实这个问题三观不正。 但千百年来,人们总...

[历史] - 2021-12-15 21:12:56

宋朝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武器装备,为什么还打败仗?

北宋的历史,可谓是一部财富和屈辱的发史展。北宋的文化发展非常好,这个时期的中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宋词的出现也使中华文化走向了新的辉煌。但是在军事上就不...

[历史] - 2022-09-27 13:57:33

看着曹操的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刘备不禁哭出了声

细数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领袖继承人,曹操文有曹植武有曹彰,还有个几乎没有短板的曹丕,可真是馋哭了隔壁的刘备和孙权。 在三国里,曹操最后进爵为魏王,刘备则登基称帝。对于...

[历史] - 2022-03-29 06:54:08

战国名将吴起有什么功与过?吴起是个怎样的武将?

说起战国时期的全能型人才,吴起应该是最优秀的一名了,他文韬武略,真正做到了出将入相,是一员非常著名的将领。 吴起是集兵、法、儒三家思想于一身的战国政治家、思想家、军...

[历史] - 2022-01-13 04:54:16

“闯王”李自成起义称帝后,为何迅速兵败身亡?论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王朝,“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可以说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那么为何在李自成起义称帝后,却迅速兵败身亡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

[历史] - 2023-06-13 00:26:52

为啥说帝王心术在雍正面前一文不值?他背下所有骂名,所为何物?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如星辰一般耀眼的帝王比比皆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大帝,哪一个不是当世人杰,哪一个不是英雄盖世?然而相比于这些用武力开创历史的人物,我更...

[历史] - 2021-05-06 21:41:15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