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号称“大汉永无和亲”,西汉却为何 与匈奴和亲了?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号称“大汉永无和亲”,西汉却为何 与匈奴和亲了?》,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号称“大汉永无和亲”,西汉却为何 与匈奴和亲了?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大汉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在当时世界上有着绝对强势的霸主地位,但在王朝的初期和晚期,这些并不强盛的时期,面对周边国家的威胁,或者要达成某些政治目的,和亲就成了一种很重要的手段。

所谓和亲,一般是指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缔结的婚姻关系,这种关系是从汉高祖与匈奴的和亲开始的。后来,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也利用和亲来达到其某种政治目的,逐渐成为我国各族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外交政策。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好坏和军事力量的强弱,西汉时期的几次和亲的内容和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为了叙述的方便,西汉的和亲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期来谈。

和亲是不同民族间的政治联姻,双方通过嫁娶公主来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西汉同匈奴的和亲就是早期的典范。汉初,天下初定,士卒疲于征战,刘邦采用娄敬建议,以汉朝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为阏氏,岁送一定量的絮、缯、酒、食等给匈奴;双方约为兄弟;开放“关市”,两族人民互通贸易。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及汉武帝初年都采取了和亲政策。这一政策相对缓和了军事冲突,有利于汉朝休养生息,促进了汉初经济的发展,加强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两汉后期,恢复和亲,“昭君出塞”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西汉王朝不断依据自身的实力调整对匈奴的政策: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以前,实行“和亲政策”,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前119年),实行“征讨政策”,不但没有征服匈奴,反而使汉朝国力衰退。元狩四年以后,对匈奴实行“绥抚政策”,又使经济恢复发展起来。从西汉王朝对匈奴民族政策的演变过程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才能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一、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弱为出发点来决定是否和亲。这一点又包含了两种情况:一是当中原王朝实力薄弱时期,为了求得边境安宁,不得不与少数民族和亲,如汉初刘邦与冒顿单于的和亲;二是当中原王朝势强力大时,少数民族为了寻求中原王朝的认可和支持,或由于向往中原先进生产及生活方式,主动向中原王朝请婚,如唐代西突厥的多次请婚。

二、通过和亲政策,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如唐代就通过与突厥的和亲,使突厥贵族进入皇族,优待他们,利用他们比较熟悉本民族的优势,给他们封官加爵,从而达到对突厥的统治。

这是中国历史上西汉王朝对当时的北方民族“匈奴”采取的一种外交政策。和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朝主动送公主和大量的财物给匈奴,使他们停止对汉朝的骚扰,第二个阶段是汉武帝时期,是匈奴主动请求和亲。

“汉匈和亲”,是西汉政府对匈奴的最主要策略,影响深远。中国历史上的和亲之举,最早始于西汉王朝。它是在美人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西汉初年,刘汉王朝刚刚建立,历经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数年的楚汉相争之后,社会经济受到惨重破坏,人民嗷嗷待哺,国库已经空虚。而此时北方匈奴军事力量却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发兵南下汉境抢掠骚扰。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刘邦亲率33万大军北击匈奴,结果反被围困在白登达7天7夜。刘邦和将士们无计可施,最后陈平施美人计,欲献美人给匈奴单于,匈奴阏氏怕汉美女与之争宠,遂劝冒顿单于撤兵,“白登之围”由是得以解脱。但是,强大的匈奴与虚弱的西汉力量鲜明的对比,使西汉统治者的威胁感并未减轻多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娄敬鉴于美人计的效用,便向刘邦提出与匈奴和亲的主张。他解释说:把汉朝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并多多陪送嫁妆,匈奴必然慕汉钱财而立汉公主为阏氏。这样,生子必为太子,接替单于。

冒顿单于只要活着,则即为汉女婿;冒顿死,则由外孙为单于。还没听说过外孙敢于外公分庭抗礼者。刘邦听从了娄敬的建议,乃派娄敬为使者与匈奴缔结和亲,并每年送给匈奴许多絮、缯、酒、米和食物等等。这就是西汉与匈奴的第一次和亲。娄敬也因此被刘邦赐姓刘氏。后来的惠帝、文帝、景帝继续执行这一政策,先后向匈奴单于冒顿、老上、军臣遣送公主,并奉送大批财物。从汉高帝九年至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是属于西汉和亲政策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和亲,意在以汉匈姻亲关系和相当数目的财物来换取匈奴停止对汉边境的掠夺,以便争取时间休养生息,增强国力。

然而,汉初的和亲政策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匈奴的南下入侵并没有停止。文帝三年(前177年)夏,匈奴入居河南地,侵上郡,杀掠人民。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14万人入朝那肖关,杀北地都尉,掳掠人民畜产甚多,其前锋部队甚至进至雍、甘泉附近,并烧毁回中宫。从公元前166—前162年间,匈奴日骄,每年入侵汉边境,杀戮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余人。景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逐步强盛,匈奴经常小规模入侵,但无大规模的南下行动。

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70余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史称当时人民富足,国库充盈,社会安定。汉武帝加强了中央专制权力,军事力量也强大起来,已有足够的力量与匈奴抗衡,于是,汉武帝废和亲政策,而集中力量对匈奴进行军事打击,它意味着汉匈关系开始发生新的转变。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大行王恢建议以诈献马邑的办法,将匈奴主力诱至马邑包围歼灭,武帝准许,遂派30万大军在马邑周围设伏。然而被匈奴识破计谋,围歼计划破产。由此,汉匈关系恶化,双方激战开始。从元狩四年(前119年)开始,汉军与匈奴多次交战,而最关键的战役有三次:第一次是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率兵由云中郡出击,横扫河套南部直至陇西,赶走匈奴白羊、楼烦王,占领河套南部地区。汉军在与匈奴的历次交战中第一次取得大胜。第二次是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等两次由陇西、北地出击匈奴各部,深入河西走廊,捕斩匈奴混邪王子、相国、都尉等百余人,士兵4万多,大胜。第三次也是决定性的一次大战是在元狩四年(前119年),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10万精骑及数十万步兵,辎重队伍,越沙漠寻歼匈奴主力。

匈奴经过几次沉重打击,尤其是第三次打击,更加远离汉区,以至“漠南无王庭”,西汉建国以来近百年的匈奴边患问题基本解除了。汉匈力量对比的这种剧烈变化以至递转,使汉匈和亲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匈奴经过连年的军事打击,人口增殖和畜群藩息皆大受影响,因而希望息战和平,重建和亲,即汉仍像以前那样向匈奴称臣纳贡,匈奴兵不南犯。汉武帝不反对和亲,但他希望的和亲则是要匈奴臣属于汉,遣子入侍为质,与其他藩国一样待遇,汉匈地位完全颠倒。双方为此僵持了数十年。

汉宣帝时期,匈奴遭邻国多次攻击,“人民死者十三,畜产十五”,属国解体。又因内部五单于争立,战乱不已。呼韩邪单于战败穷困,为郅支单于所逼,乃决计归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韩邪遣子右贤王入汉作“质子”。甘露三年,呼韩邪亲自到长安入朝宣帝。宣帝对他优礼相加,仪节高于其他藩国和诸侯王。又从经济上和军事上给他以帮助,使呼韩邪部渐渐恢复发展,至元帝初年重返北庭,恢复故土,收集余民,政权开始安定下来。

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副校尉陈汤等率屯田士兵与西域诸国联军攻杀远逃别康居的郅支单于。呼韩邪既欣喜又害怕,喜的是多年的对头已灭,怕的是汉王朝下一个消灭目标指向自己。思来想去,终于于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入朝长安,提出愿与汉室通婚结为亲戚。元帝应允,即以宫女、待诏掖庭的王嫱(昭君)赐予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即以其为“宁胡阏氏”。又上书元帝,愿意承担为汉王朝守边的任务,建议撤除汉王朝边塞吏卒,以省减汉民徭役负担。虽然汉元帝没有答应呼韩邪的建议,但双方和平相处,史称汉朝“边域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西汉末。

昭君和番,给汉匈双方都带来了边陲和平,生产发展、生活安定,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的良好结果。但是应该注意到,这时的和亲已与汉初的和亲根本不同了。汉初是汉王朝向匈奴求和亲,以汉宗室女和大量财物奉献匈奴单于,意在以暂时的屈辱,换取宝贵的休养生息时间,是一种被动的、迫不得已的措施,即使如此,其后果仍然是阻不住匈奴历年的南下杀戮抢掠。而此时的和亲则是匈奴在自身虚弱,慑于汉王朝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情况下,主动向汉王朝臣服和求婚的。汉王朝已不是以庄重的对等婚姻形式嫁公主于匈奴单于,而是以高傲的姿态赐汉室宫女于匈奴单于。其目的则是要在其恩威的情况下,使匈奴永远臣服于汉朝。所以说,汉朝对匈奴的和亲基本上可以说是处理敌对国家间的一种政策。

发布时间:2022-03-01 07:02

上述文字是💠《号称“大汉永无和亲”,西汉却为何 与匈奴和亲了?》✨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宋神宗赵顼为扭转宋朝困局,努力很多,效果不佳

赵顼(1048年一1085年),宋朝第六位皇帝,于1067年至1085年在位18年,史称宋神宗。宋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英宗逝世,其时年不满19岁的长子赵顼继位。 当时,北宋建国已有百余年,...

[历史] - 2021-07-01 22:33:33

“三藩之乱”手握重兵的靖南王耿精忠为第一个什么投降?

这个说起来真的很讽刺,看看耿精忠这个名字,“耿”、“精”、“忠”;这三个字,哪一个不是“至情至信”的字眼?“忠心耿耿、精忠报国、忠义无双”,耿精忠一样也没做到。 耿精...

[历史] - 2021-05-13 02:05:58

西域楼兰古国真的存在吗?为何又消失了呢?

最近在逛街的时候,偶然听到一首歌《我的楼兰》特别好听,这让我对楼兰古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翻遍资料才发现其实楼兰古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后来为什么消失了呢? 根据史料记...

[历史] - 2022-07-21 05:04:45

宋朝为何衰败无能?只因它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存在过很多王朝,其中,就有着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宋朝。可是,一提到宋朝,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究其原因,可能大家都认为:...

[历史] - 2022-11-12 05:33:38

年轻的皇子“生理卫生课”是由谁负责教授的?

皇室的血统传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古代皇帝娶妻往往都比较早,年轻的皇帝不懂得这种事情,因此教会皇帝男女之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自古就很重视传宗接代这个问题。而在...

[历史] - 2022-03-21 20:13:38

清代河道总督、漕运总督这样重要的官职,为何要设在小小的淮安府

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交通要道,对于现代没有多少重大意义,但是在当时可是有着重要的地位,淮安就是这样一座水运重镇。 在中国历史上,淮安是一个独特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

[历史] - 2022-03-18 04:08:13

三国中比诸葛亮厉害的谋士有许多,为何唯独诸葛亮更受后世敬仰?看看古人的评价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中比诸葛亮厉害的谋士有许多,为何唯独诸葛亮更受后世敬仰?看看古人的评价。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诸葛亮周瑜都是其中的...

[历史] - 2023-04-13 02:00:23

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为何单独留下了他?他最终下场如何

开国皇帝基业稳定之后,开始铲除功高盖主的大臣,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将这件事做得非常好,但是有一个人却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 朱元...

[历史] - 2022-05-04 21:46:40

赵匡胤转世为金太祖灭了宋,只为向弟弟赵光义复仇?

赵匡胤的离奇死亡,嫌疑最大的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同时还有传言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与赵匡胤长相极其相似,因此,赵匡胤转世成为金太祖,向自己弟弟的后代复仇的故事就流传...

[历史] - 2021-12-16 11:01:08

败北是什么意思?“败北”一词的由来

败北是什么意思?“败北”一词的由来,“败北“一词我们经常会听到、用到,但很多人对败北含义的认识并不是很准确,这里的“北”并不是指北方,而是指“背”。古代两军交战,...

[历史] - 2021-11-04 08:10:56

成吉思汗的遗产:蒙汉之争如何撕裂元朝

公元1189年,当28岁的铁木真被21个部族尊为“可汗”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事业会做到多大,一不留神,就打下了一个横跨东西方的帝国世界,然后给后代留下一个永久性的难题:一个...

[历史] - 2023-02-27 05:08:06

揭秘杜甫死因:并非贪吃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相反,杜甫的命运很不幸。与其文学才能相比,他的经世能力堪成反比,中年之后只能不断投靠他人来维持生计。而且他的个人性格似乎也有瑕疵,时人评价他“性褊躁,无器度,恃恩...

[历史] - 2023-04-01 12:24:51

揭秘明朝官员工资:海瑞连两斤肉都买不起?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所有研究明史的人都有类似的观点:明代官员很穷,贪污是低薪制导...

[历史] - 2023-06-09 23:22:16

秦始皇唯一真心爱的女子,阿房女,为其建立阿房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听说这是秦始皇给自己心爱的女人而建立而成了。其实大家可能都发现了,...

[历史] - 2022-07-13 09:24:41

朱由校和朱由检兄弟情深,一对患难兄弟的不同人生

对任何工作都是有两面性的,正如硬币一样,他也是有两面的。那么人更是杂乱,或许在某个特定的人物和几个人物里边都没有扮演好,但是不要去否定他其他的人物上面的肯定。关于...

[历史] - 2021-06-17 00:02:27

此人一生忠心耿耿 为何结局却是被刘备赐死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不少的不少的传奇,其中三国演义是最具色彩的,三国演义中的尔虞我诈,英雄战迹可谓是非常的精彩,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刘备的义子刘封,刘封为刘备立下了...

[历史] - 2022-09-26 03:24:26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