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古代科举奇闻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古代科举奇闻》,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古代科举奇闻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我国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为几千年来中国输送了无数优秀人才,也为底层阶级的跨越实现了通道,一方面解决了朝廷的用人问题,一方面解决了民间的百姓需求。

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那么,古代人如何参加“高考”?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又发生过哪些奇闻逸事?

(纪录片《科举》剧照之太宗宣称英雄尽入彀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举考试的内容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项目院试乡试(秋闱)会试(春闱)殿试考场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京城贡院(礼部)皇宫(宫殿)主考人各省学政中央政府特派官员钦差大臣皇帝参加者童生(儒生)生员及监生举人贡士中者名称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日期三年之内两次子、夘、午、酉年八月桂榜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会试同年四月金榜第一名案首解元会元状元第二名/2-10名为亚元/榜眼第三名///探花

时间最长的考试

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纪录片《科举》剧照之宋太祖重文抑武。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

当时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

(纪录片《科举》剧照之阿拉伯进士。图片来源于网络)

功名得来非易事

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题,夜晚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但因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3米),人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而且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作门帘以防风雨。

在考试的九天七夜里,考生答题和食宿全在号舍里。在每排号舍的尽头有一间粪号,谁去上厕所不能说话,只能用牌子来表示,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现在还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指上厕所,就是由科举而来。

(川北道贡院(四川贡院)。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秋闱时天气非常炎热,考生们吃住全在狭小的号舍里,因此,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咬死。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福建乡试时,由于天气酷热,考生中暑生病,头场就有四个人死在考场,第二场又有三个考生还没有考完就病死在号舍中。咸丰年间某次浙江乡试,一名山阴考生突然发疯。他不答题,只在试卷上题了两首绝句,其中一首是:“黄土丛深白骨眠,凄凉情事渺秋烟。何须更作登科记,修到鸳鸯便是仙。”署名是“山阴胡细娘”。“胡细娘”回到寓所便死了。光绪十一年浙江乡试第二场即将开始的黎明,一个考生用小刀在自己的腹部猛划了十几下,被抬出了贡院。光绪壬寅科(1902年)浙江乡试,有的考生不堪忍受考场的巨大压力,直接在考场中自杀。

(纪录片《科举》剧照之监考官巡视科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受到社会的尊重

在古代,科举是读书人的进身之阶,也是宗族和地方政府的大事。因此科考士子所受的厚待主要来自这两方面。

科举时代,宗族是族中士人读书应试的支持者、赞助者,甚至是救助者。具有一定底蕴的宗族,一般都会设义庄,在历史文献上,最早有记载的义庄是北宋范仲淹在苏州所致置。义庄之中包括学校、公田、祠堂等设施。宗族从义庄的收入中抽出一定比例的钱物资助与救助贫困族人的。

(清代科举殿试场所。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代对上书、应举者有“公车待诏”的优礼,即汉代贤良方正科的考试选拔,考生由公家车马接送。宋代的礼部试和殿试的费用,朝廷拨有专款以“资费用”。凡远道来京应试的举子,都给予“公券”以保证贫寒士人往返住宿等费用。清代进京应试的举人的路费,由地方财政支付。

明清时还有地方上的助学助考机构,名叫“宾兴会”,“宾兴”一词源于《周礼》“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宾兴会专为贫寒之士提供资助,无数贫寒之士得其救助而跃龙门。士绅捐资是宾兴会最普遍的经济来源,有的官府也会拨出部分公帑资助。不少宾兴组织还要求本籍士子考中出仕后,应饮水思源,捐银回报本籍的宾兴组织以奖掖后人,这通常被认为是成功者之义务和责任,一般要求按官阶大小出相应金额。

名字取得巧:“无名”变头名

先天元年(712年)依照举行了科举考试,在最后确定状元的时候,有个考生,因为名字取得好,与道家颇有关系,凭这一点独占鳌头。他叫常无名,姓常又以“无名”为名,虽然非常奇特,但却来历不凡。他出自《老子》这部道家经典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按他的文章,根本不可能取为状元,但由于有了这么一个道教味很浓的名字,在信崇道教、尊崇老子的当时竟特别讨巧,被主考官们看中,取为新科状元。

(清代科举钦定榜。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举行会试,有个举子名字叫李忱,也参加了考试。当朝天子的名字也叫李忱,这人与天子同名,人们都把这些事当作新鲜事,议论纷纷。有些人暗暗担心这个人与天子同名,犯了皇上的名讳,恐怕不会有好结果。有些人则认为也许他的造化来了,这回一定会走运。消息传到了宣宗的耳朵里,他得知有位考生与他同名,感到很新奇,并没有因这个人犯了他的名讳而不高兴,倒觉得这人既然与我同名,就得让他有出息,否则,岂不是失了我的脸面。思讨已定,立即提笔写了一张批条给主考官,说是推荐一个与朕同名的人做进士。唯皇命是从的主考官哪敢怠慢,连忙将这名考生录取为进士。

科举作弊奇观

入场糕点切成一寸见方。为防考生在食物中夹带作弊答案,在进考场时,卫兵会用刀将糕点全部切成一寸见方。最后一道叫龙门,如果最后查出夹带违禁品,则前面两道门的兵丁都要被治罪。而违禁的考生则将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辈子不可以再做官,还要被捆绑在贡院门前的木柱上示众两个月。 但由于科考事关仕途官运,作弊就成了科考挥之不去的阴影。江南贡院发现过飞鸽传书,当时有考生家里训练了只鸽子,鸽子晚上就飞进考生的号舍,考生把考题写得很小,拴到鸽子腿上带回,家里请了答卷高手,然后让鸽子再送进考场。家人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还有”几个小字,哪知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误,结果被考官发现。

(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卷。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衣服“做文章”只是其中一个手段,使用小纸条也是自古就有的。清代的考场上就曾出现过15块长43厘米,宽42厘米特制的黄绢,抄录内容极其丰富,约有40万字。它的第一块黄绢竟是整个抄本的目录,每条目录还都有编号,利用它可以十分快捷地找到其余14块黄绢抄录的资料。

南京江南贡院陈列馆中,有一本《五经全注》,长约5厘米,宽4厘米左右,厚度还不到1厘米,书上的字简直如跳蚤一般,小小的一粒米就能盖住8个字,这可算得上作弊奇书了。据说,小纸条上抄大段的文章还有特殊的工具——老鼠须,而且得是精选韧度极好的鼠须才能胜任,现代的笔是怎么也写不出那么小且清晰的字的。

考生的夹带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清稗类钞》中记载:“入场者……私藏于果饼及衣带中,并以所携考篮酒鳌与砚之属,皆为夹底而藏之,甚至有帽顶两层,靴底双屉者。”

(写在衣服上的科举夹带。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年长的考生为103岁

读过《儒林外史》的,应该都会对“范进中举”印象深刻。其实,古代由于对士子参加考试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政策,无论什么年龄层的都可以报考。但因考试所涉“四书五经”等海量诗书典章,因此,能通过预试到江南贡院进入乡试的,极少有“神童”,相反“范进们”倒是常见的。在江南贡院的考生中,曾有年龄最大的考生是广东103岁的陆云丛。而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朝的尹枢,“应试时年已七十有余”。

续诗两句登龙庭

宋徽宗一天闲得无聊,来到夫人阁游玩,忽然诗兴大发,提笔在一面扇子上写了两句诗:“送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写完后,续不下去了,就推说累了,要休息,命侍从找一个人续完这首诗。侍从仓促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就临时拉了一位太学生帮忙。

(中国科举制度最后一科金榜。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学生看了这两句诗,心里琢磨开了。“不喜餐”,即厌食之意,必是消化不良,要用点开胃助餐的东西,皇上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失了胃口,只有一样东西能起作用,这就是“酸梅”。于是提笔续了下面两句:“人间有味都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

侍从赶紧将诗扇呈上,徽宗见后龙颜大喜,觉得这两句续得不错,说出了他想说而未说出的话。他得知续诗人是个没有功名的学生,不由得动了悯才之心,决定破格提拔。这个太学生连参加会试的资格都没有,宋徽宗却特批他直接参加廷试,并特赐他床第。

白捡一状元

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又逢大考,会试结束之后,前三名依次是黄子澄、陈子宁、花纶。接着进行廷试,廷试完毕,第一与第三的名次又颠倒了一下,眼看着花纶要做状元了。可是,在拆号唱名的时候,当朝皇帝朱元璋却发话了。他说:“我夜间做一梦,神仙告诉我,本年的新科状元姓丁,而不是姓花。”皇帝金口一开,花纶的状元当然泡汤了。那么,姓丁的状元又是谁呢?这下可忙坏了主考大臣,他们翻阅考卷,找了许多,总算找到一个名次较后的叫“丁显”的人。朱元璋说:“此人姓丁名显,自然要‘显’,状元就应该他做。”结果,本来毫不沾边的丁显一下跃居榜首,花纶又被挤到了第二名,而黄子澄只好屈居探花了。

(纪录片《科举》剧照之科场舞弊。图片来源于网络)

穷途末路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二日,朝臣们步履匆匆地来到紫禁城,觐见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此次他们只为奏请立停科举之事。

晚清的教育改革始于1901年,清廷曾设想用十年时间,完成从废止科举到学堂办学的逐步转换。如今,两年时间已然过去,改革却起色不大。朝堂上,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言辞恳切地奏请慈禧:朝廷如果还想继续之前设定的从科举到学堂的逐步转变之法,那么,二十年后学堂办学方可见效。然而,几次战争中国惨败,割地赔款,国运不济,王朝已没有二十年的时间可等。为补救时局艰危,朝廷必须痛下决心,马上停废科举。

(纪录片《科举》剧照之奏请停废科举。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群臣的呼声,慈禧思虑再三之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正式废止科举。至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终止了。

你对科举制度有什么看法? (单选)

发布时间:2022-04-23 23:11

上述文字是💠《古代科举奇闻》✨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从被人看不起的边陲小国到一统天下的庞然大物

很多朋友有一种情结,我们戏称为秦王朝情结,有人爱始皇的霸气,有人惋惜公子扶苏的陨落,不管怎么说,秦王朝是一个奇迹,从被人看不起的边陲小国,到一统天下的庞然大物,离...

[历史] - 2022-10-24 17:14:58

武王伐纣时杀掉一位商朝的一员大将 八百年后此大将的后人推翻周朝

在我国本土的宗教理念中有一种思想叫因果报应,然而悠久的历史上也发生过这样的巧合,武王伐纣时杀掉一位商朝的一员大将,八百年后此大将的后人推翻周朝。 据史记记载,商朝末...

[历史] - 2022-08-04 07:56:12

揭秘历史上的纪晓岚与和珅,他们的关系究竟如何?

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因此我们对它的了解要相对多一些,关于清朝的各种影视作品也是有很多,《铁齿铜牙纪晓岚》就是广受欢迎的一部。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

[历史] - 2022-03-10 13:53:51

唐朝的这二位作家因为写作成为富豪,韩愈擅写墓志铭

唐朝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民间百姓有更多的资本去完成精神层面的享受,因此诗词写作蓬勃发展。很多当时的著名文人因此成为大富豪。 以平庸时代人的眼光去打量,伟大的时代总是...

[历史] - 2022-03-01 02:14:54

湘军的重要首领​胡林翼和曾国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为何说没有胡林翼 湘军难成气候?

胡林翼是湘军重要首领。湘军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挽救了清政府,还挽救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成就了一大批人才。世人只知道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功劳,而不知道胡林翼在曾、左之前。...

[历史] - 2022-06-05 03:46:13

皇太极为何不喜欢海兰珠的姐姐大玉儿,是因为多尔衮吗

孝庄太后大玉儿是大清朝传奇的女子,她一生辅佐了两位皇帝,为大清江山奠定了几百年的清明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女子,她在丈夫皇太极那里得到的宠爱几乎很少,说到皇...

[历史] - 2021-05-17 19:55:06

若是街亭之战主将换成王平 还会失守吗?

街亭之战在蜀国北伐的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马谡失街亭,致使大好形势付之东流,几乎导致诸葛亮后面的北伐都无功而返,那么,如果诸葛亮把主将马谡换成王平,街亭还...

[历史] - 2022-06-30 02:24:00

作为魏国人的范睢,究竟是如何当上秦国的宰相,他到底多厉害?

在战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人才,其中武将白起,廉颇等,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文臣中的人物代表范睢,作为魏国人的范睢,究竟是如何当上秦国的宰相,他到底...

[历史] - 2023-06-10 03:56:02

身为皇储的赵廷美真谋反了吗?真相令人难以想象!

古代封建社会,权力的顶端统治者就是皇帝,可以说这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位置,然而在宋朝时期发生了一件怪事,就是身为皇储的赵廷美居然谋反了,那么这是真的吗?今天就小编来说...

[历史] - 2023-06-19 03:40:51

为什么古代最轻的刑法黥刑却最侮辱人格?

水浒108将无聊想打麻将,没牌。九纹龙史进脱去上衣道:我这九纹龙确是可做九条的,又指宋江道:哥哥脸上那刺青可做一筒!107将雀跃起来,照着镜子找脸上刺配图案…… 拿这108个人...

[历史] - 2023-03-28 11:11:42

关羽张飞一个是卖枣的 一个是杀猪的 为什么能成为超一流武将?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从桃园结义之后开始打天下,后来又请到诸葛亮作为军事,最终成功建立了蜀国,关羽和张飞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武将,但在最初的时候这两人一个是杀猪的,一...

[历史] - 2022-06-17 07:34:15

曾国藩有何教育法宝,曾家子孙皆非富即贵

曾国藩是我国清朝时期重臣,他不仅是国家的肱骨大臣,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曾家的后人个个都十分优秀。 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者之一,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

[历史] - 2021-12-12 01:46:56

安史之乱逃亡时期的李隆基,沦落到在百姓家讨饭吃

盛唐时期的一场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全方位打击的同时,也让皇家颜面扫地,在长安被攻破后,携带家眷仓皇出逃的李隆基,竟然沦落到向百姓家讨要粮食的地步。 天宝十五载(公元...

[历史] - 2022-03-04 10:34:26

如果秦国长子扶苏继位了,秦国会灭亡吗?扶苏比胡亥厉害吗?

如果秦国长子扶苏继位了,秦国会灭亡吗?扶苏比胡亥厉害吗?或许是因为胡亥太无能,所以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观点,觉得让扶苏成功继位的话秦朝的发展会更好。当然,这也是因为...

[历史] - 2021-09-07 13:21:52

揭秘;光绪宠妃珍妃死后尸体在井里泡了一年多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选”了隆裕皇后和瑾妃、珍妃之后,他与慈禧太后的亲侄女隆裕皇后的感情始终疏远,却渐渐地爱上了为人善良、聪颖、...

[历史] - 2023-06-21 05:17:37

民国时期开车考取驾驶证比现在都难 那都有什么要求呢?

考过驾驶证的人回忆起当时的过程想必都是一把辛酸泪,汽车在民国时期才引入中国,在那个时候也需要考取驾驶证才能开车吗?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发驾照的国家,在1893年,法国政...

[历史] - 2022-08-29 20:09:13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