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连皇帝都做不了的天下第一等事, 他做成了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连皇帝都做不了的天下第一等事, 他做成了》,很多网友都想阅读✨连皇帝都做不了的天下第一等事, 他做成了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他开创了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全新的学说,并吸引了大批学者进行研究学习。

16 世纪初的王阳明心学,如同一道强烈的闪电,打破了当时死寂的学术风气,打破了朱子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士子,但也因此招来了朱子学者的攻击。他们把王阳明的新奇之说视为“异端”。

(图)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的一个显赫的官宦人家,向上可以追溯到晋代著名的琅琊王氏,算是东晋时期人称“王与马共天下”的宰相王导的后裔。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状元,官至吏部尚书。据说,王阳明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祖母梦见穿着红色衣服的神人踩着云将孩子送到,抱到她的手上。梦醒后,就听见新生幼儿的啼声了。乡里人传说着这个梦,把王阳明出生的楼称为“瑞云楼”。后来,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才举家移居,离开余姚,来到浙江绍兴府城。

十一岁那年,王阳明随祖父来到北京。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已表现出一般少年少有的豪迈。他十二岁时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有眼如天,真是气魄不凡。十五岁时,他开始习练骑射,经常被父亲责骂为“狂妄”。大概是因为心有旁骛,王阳明的科举不算是特别顺利的。尽管天资聪颖,二十一岁就中了举人,但此后两次参加会试都没有成功,直到二十八岁那年,王阳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王阳明曾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老师说:“读书登第。你的父亲是状元,你好好学你的父亲。”结果他说:“也许不是,也许是读书做圣贤。”他父亲王华听了以后,很高兴,也很震撼。王阳明心里的圣贤是什么样的,我们很难说,但他认为做圣贤就是天下第一等事,这是他的志向。

(图)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王阳明的宦途并不十分顺利。他在正德年间因为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谪,嘉靖年间则因为受到在朝大臣的排挤而郁郁不得志,最后死的时候还不准其爵位世袭。不过,仕途不是王阳明的终极追求,他将自己的心灵寄托到了思想领域。

王阳明不是一个离群索居、冥思苦想的哲学家,他同时是政治家和军事家。正如他曾经对学生说过,人如果只知道静养,临事便未必能立得住。他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宁静存心的状态,在王阳明看来,只是定得住气,而且会滋生喜静厌动的毛病。相反,王阳明注重在事上磨炼,而正是这种在事上磨炼的精神,最终成就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成熟。

“致良知”三个字,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什么是良知呢?王阳明自己曾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良知即是非之心,是认识的根源、是非的标准。

王阳明用很浅近的比喻告诉人们,当你见到一个小孩子掉入井中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恻隐之心,便是良知。在早年,王阳明还认为,因为人经常会遇到有私意的障碍,因此须有“致知格物之功”来战胜私意,来使良知不再受到阻碍,可以充塞流行。正德十六年以后,王阳明便独提“致良知”,认为这三个字不但揭示本体,而且是修行的功夫。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的核心。后人因此也称王阳明哲学为良知之学。据说,有人请王阳明讲学,问他:“除良知之外,还有什么可讲的呢?”问话人的意思,是希望他不要只讲良知,不要守着“致良知”不放。王守仁用了一模一样的话来反驳他,说:“除良知之外,还有什么可讲的呢?”

“致良知”很难理解。《孟子》里说,良知、良能就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性善所体现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原来具有的。王阳明的重大贡献,就在于把一个一般被认为是道德实践、道德哲学范畴的概念,变成了整个认识论和本体论的核心价值观念。

(图)王阳明文集

16 世纪初的王阳明心学,如同一道强烈的闪电,打破了当时死寂的学术风气,打破了朱子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士子,但也因此招来了朱子学者的攻击。他们把王阳明的新奇之说视为“异端”。在嘉靖二年(1523 年)由礼部主持的科举会试中,策论的试题影射王阳明学说,批评王阳明的心学“阴诋吾朱子之学”。面对这样的策论试题,正参加会试的王阳明门人徐珊,扔下一句“我岂能昧着良知以媚俗”的话,不答题就出了考场。

嘉靖七年(1528 年),王阳明病逝。朝廷非但没有表彰这位尽职而死的大臣,反而惩罚性地不给予他恤典,新建伯的爵位也不能由他的后代继承。在给吏部的批复中,嘉靖皇帝说:“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导。”皇帝的态度无疑是在说,王阳明的学说就是歪理邪说。如此不公正待遇,对王阳明心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阳明学派的活动却并未就此终止,相反还引起了士人阶层的逆反心理。王阳明的死以及相继而来的纪念和祭祀活动,催生了许多的祠堂与书院。阳明的门人,以书院为基地传播王阳明的良知之教。在嘉靖年间,南直隶、江西、浙江等地书院林立,讲学之风盛极一时。《明史·儒林传》的序中说:“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学,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王阳明死后五十四年,王阳明从祀孔庙。终明一朝,能够从祀孔庙的学者只有四人,即薛瑄、胡居仁、陈献章和王阳明。王阳明的从祀,表明王阳明心学最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王阳明心学后来还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写下《明儒学案》一书,把王阳明的门人按地域分为“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粤闽王门”“北方王门”“泰州学派”等派别。最杰出的当数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和泰州学派,前者以浙江山阴(今绍兴)的王畿、余姚的钱德洪为代表,后者以江西安福的邹守益、泰和的欧阳德为代表。

(图)王畿(1498--1583)明代思想家。明阳明学派主要成员之一。

王阳明的学生之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王畿。王畿是浙江绍兴人,字汝中,号龙溪。嘉靖六年(1527 年),王阳明受朝廷起用,前往广西征讨思、田。临行前,王阳明给学生留下了四句教言,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便是著名的“四句教”。王畿对四句教做了进一步的诠解,他说:“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这即是王畿的“四无说”。在王畿看来,心体既然是至善的,至善是没有“恶”可以与之相对的,所以便是“无善无恶”的。实质上,王畿的“性无善无恶”论是深得王阳明的精髓的。王阳明自己就曾经说过:“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然而,在一些志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儒家士大夫看来,“四无说”跟儒家自《孟子》以来的性善理论是相冲突的,容易让人心陷入无所忌惮的状态,

为害不浅。

泰州学派的发展离王阳明更远。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是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出身煮盐的灶户,读书不多,他强调圣人之道就是百姓日用之道。他的学说,有着学术民间化、儒学平民化的趋向,而且强调自我,具有向个人主义发展的趋向。

泰州学派之中,后来涌现了一些被形容成“赤手以搏龙蛇”“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的叛逆思想家。李贽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李贽,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晋江人。他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也攻击儒家经典,认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要求人们有一颗没有受到知识和伦理熏染的“童心”。李贽的著作流传很广,引起了儒学卫道士们的恐惧。万历三十年(1602年),朝廷逮捕正在通州养病的李贽。在狱中,李贽以剃刀自刎。

李贽之死,也表明王阳明心学的末流越来越跟当时的社会脱节而受到扼制。在整个明末清初,对王阳明心学的批评和对朱子学的重新提倡越来越明显。晚明著名的东林学派领袖顾宪成和高攀龙都提倡学术上回归程朱之学。明朝灭亡,清兵入关后,清王朝观察到学术界的动向,转而尊崇程朱理学。至此,在明朝流行一百余年的王阳明心学逐渐衰微。

发布时间:2022-04-26 19:00

上述文字是💠《连皇帝都做不了的天下第一等事, 他做成了》✨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他是明代最长寿的大臣,活了九十八岁,熬了九朝皇帝

人活七十古来稀,在医疗水平和生活条件都不发达的古代,能够活到70岁就是长寿了,但是却也有一些人长寿至百岁,在当时算得上是非常罕见。下面这位官员就非常长寿,并且受到了...

[历史] - 2022-05-15 08:36:24

抗日年间战乱不断 那些茅山道士都在干什么

抗日战争时期,战火不休,战乱不断,虽然我国已经脱离了朝代制社会,但是深入人心的封建思想却迟迟难以除去,自然那些茅山道长也就还在,那么当中华儿女还在祖国而战的时候,...

[历史] - 2022-09-09 05:14:59

慈禧太后一语成谶清朝的灭亡:怎么一回事儿?

慈禧是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但慈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祸国殃民的女人,据说慈禧太后一语成谶清朝的灭亡,现在想想,这诡异的历史,这诡异的历史让人哭笑...

[历史] - 2023-03-04 02:08:47

乾隆大婚,雍正含泪赐死儿子弘时了吗?

这边乾隆大婚,那边雍正含泪赐死儿子,多么强烈的戏剧冲突啊,但一看就知很假。 不过,我知道,这种形成强烈反差的戏剧冲突最能直击人心,能让许多人印象深刻,所以深受小说家...

[历史] - 2021-05-06 03:35:32

一面“死”字旗诠释川军 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的全面抗日时期也紧接随来,一时间中华大地每天都在接受战争的洗礼,中国每一寸山河都有着民族英雄的鲜血,在抗战时期,中国战力不如日军,日军在中...

[历史] - 2022-09-18 00:18:16

贾谊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为何汉文帝却视而不见

贾谊是汉初一个才华横溢的能人,一代大儒刘歆说,“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大文豪苏轼更是盛赞,“贾生,王者之佐”。 当然,并不是只有文人才对他推崇,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李...

[历史] - 2022-12-24 20:24:18

今川义元才能 东海道第一弓取今川义元简介

金川义元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人,生于公元1519年,在骏河、远江、三河的日本第一大名很有威望,实力也很强。他是骏河的名门望族金川氏族的第十一代当主,日本人称之为“东海道第一...

[历史] - 2023-03-08 13:48:37

唐太宗离奇暴亡之谜!到底是谁篡改了生死薄

我们来解析一下《西游记》里泾河龙王断头事件原委。很有意思! 在这出离奇事件里,共出现了两个死人。一位是李世民,一位是泾河龙王。其实,“死人”这词定义上述两人并不妥当...

[历史] - 2023-03-03 20:48:04

黑衣宰相姚广孝 大明神秘和尚军师 靖难之役的首功 姚广孝为什么被世人称为妖僧?”姚广孝为何不在朱元璋朝出世 却要劝朱棣造反?

姚广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虽为和尚,却拜了当时的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后来追随在燕王朱棣的身边,鼓动朱棣发动了靖...

[历史] - 2023-04-03 14:21:38

秦始皇耗资无数兴建的阿房宫,为何没有留存下来?

秦始皇被称为暴君的一个点,就是大兴土木耗资无数修建的阿房宫,但是这座传奇建筑并没有留存下来,那么是什么灾难摧毁了它呢?关于阿房宫又有什么秘密呢? 阿房宫是谁烧的?被...

[历史] - 2022-01-22 02:10:31

国家灭亡后,宋朝皇室的陵寝遭受了非人的侮辱

北宋灭亡后,江北地区沦为了后金和蒙古争夺的地盘,可怜宋朝列祖列宗的陵寝,也逐渐被野蛮的盗墓者蚕食殆尽。 盗僧们撬开理宗的牙齿,取出了理宗含在口里的夜明珠,又把理宗尸...

[历史] - 2022-01-01 12:51:09

有勇无谋的大明王爷朱高煦,一生都在觊觎皇位

大明皇朝在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来后,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开始稳定,皇朝慢慢进入正轨。 到了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越发强大,而作为成祖朱棣的儿子们自然...

[历史] - 2021-05-31 15:56:45

诸葛亮死后为何是刘备大舅子成为其军事接班人?

一直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诸葛亮死后,姜维开始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其实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除了诸葛亮为后主刘禅留下几名能臣之外,在军事上,诸葛亮也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历史] - 2023-03-16 05:15:17

萧宝卷是谁?齐废帝萧宝卷最后的结局如何?

皇帝的荒淫奢靡是王朝灭亡的前兆,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政权,萧宝卷就是这样一位昏庸的皇帝。 当将士在疆场出生入死的时候,当文武百官各行其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齐废帝萧宝卷...

[历史] - 2022-02-06 08:29:46

一场离奇的大决战,现实与理想的对决,淝水之战前后的实质分析

公元383年八月中国大地,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壮丽景象中国北方的土地上集结了九十万的大军,黑压压的一片向当时的南方进军,在中国大规模的作战历史有名的有很多,插句题外话...

[历史] - 2021-10-03 13:55:59

李景隆:看似草包,其实是个具备深厚演技功底的无间道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景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1402年九月的一天,登基刚满三个月的朱棣决定大封群臣,奖赏这些在靖难之役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 - 2021-12-24 05:47:33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