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灭了与蒙古素无瓜葛的西夏?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成吉思汗为什么要灭了与蒙古素无瓜葛的西夏?》,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成吉思汗为什么要灭了与蒙古素无瓜葛的西夏?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李元昊在建国时以夏为国号,称之为“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西夏自公元1038年元吴建国至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经历了大约200年的时间。西夏与蒙古素无恩怨,亦无瓜葛,成吉思汗为什么连续发动6次征伐西夏的战争,必使其国破人亡,才肯善罢干休呢?成吉思汗在攻金之前,为了免于受到西夏的牵制,决定先用兵西夏。

为什么选择西夏开刀

这得从西夏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来分析。西夏位于黄河以西,因此又被人称为“河西,其国土狭小,方二万公里”,其辖境相当于今宁夏、甘肃以及青海、陕西等部分地区,北靠蒙古,西连西辽,东邻金国,南界大漠,居于各大国强权之间,是蒙、金必争的中间地带,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因它东与金接壤,北与蒙只有一漠相隔,助蒙则蒙军可居高临下,直抵金朝心脏——河南;助金则可使蒙古腹背受敌,受到左右夹攻,无论蒙古还是金国都不敢轻视西夏的重要战略地位。

西夏地理位置

当时,成吉思汗虽然羽翼渐丰,觊觎金国日久,但金国兵多地广,军力雄厚,不可小视,所以成吉思汗没有草率发兵攻金,“未敢轻动也”。在这种势均力敌的情形之下,西夏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而西夏正与金联盟,使蒙古备受威胁。成吉思汗要解除后顾之忧,就必须征服西夏,这是成吉思汗对西夏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而且西夏相对于金国势小力弱,较宜取胜,况且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法,正是成吉思汗一贯的作战方针。攻取西夏除了战略决策的需要外,还是很好的物资配备和兵源补充地。西夏“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岁无旱涝之虞”,是西部的天然粮仓。除盛产粮食外,西夏的战马、乘骆亦相当出名,这对以骑兵作战的蒙古人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素享盛名的还有西夏的“良弓”与“甲胄”。据《兵策》记载,西夏甲胄“由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沈括也在《梦溪笔谈》中对西夏良弓大加赞赏,“(西夏)神臂弓,最为利器”。战马、良弓是蒙古骑兵的最佳配备,西夏的30万骑兵如果臣属于成吉思汗,则蒙古骑兵的力量会大大增加,以上这些无疑也是成吉思汗征伐西夏的原因。

物资富饶的西夏

更何况西夏这个地方有大量的战略物资,西夏“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是西部的天然粮仓,这对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来说无疑有巨大的诱惑。除此之外,西夏的武器装备也很出名。北宋名家沈括在名著《梦溪笔谈》中就对西夏的良弓大加赞赏,除了利弓,西夏的战马和甲胄也很有名气。对于成吉思汗来说,西夏就是一个资源库,而且还是在自己的后方,将它吞并势必会影响蒙古和大金之间的天枰,况且西夏的30万铁骑如果能收入成吉思汗麾下,何乐而不为呐。

试探性进攻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终于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一次征伐战争。但这次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并未深入其地,仅“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以还”。西夏虽国小力弱,但也曾是能抵抗北宋几十万大军的劲旅。因此成吉思汗的第一次征伐仅是一次以追击逃敌为借口的抄掠性战争,其目的是观察一下西夏的反应和其军事实力。这次试探性战争,西夏军队还未来得及反应,蒙古军队已大掠而还了。它造成了西夏朝廷的极度恐慌,甚至导致了一场宫廷政变。
公元1206年,夏桓宗李纯佑被废,李安全继位,称夏襄宗。夏襄宗登基后,依然主张联金抗蒙,自甘为臣,以求共同抗蒙,这无疑是对蒙古的挑衅与威胁。成吉思汗于公元1207年秋,再次出兵征讨西夏,历经数月,“克(西夏重镇)斡罗孩城”。后因粮草不继,夏天已到,遂撤军回蒙避暑。第二次征伐战争宣告结束。

尝到甜头
吃够了不善攻城之亏的蒙古人,经过一年多的练兵备战,于公元1209年秋卷土重来,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三次征伐战争。面对有备而来的蒙古骑兵,西夏军队步步为营,顽强抵抗。双方在黑水城之野摆阵厮杀,西夏军队本想依靠人多取胜,但却忘了自己不是早先的西夏劲旅。长期缺乏训练的西夏军队,交战不久,便被凶悍的蒙古人冲乱了阵脚,被杀得落花流水、尸横遍野,落得个副帅被杀、主帅逃跑的可悲下场。蒙古军队乘胜轻松攻克西夏重镇斡罗孩城、克夷门,使得西夏无险可守。
蒙古军队如入无人之境,直逼西夏首都中兴府下。夏襄宗求救于金,而金章宗已死,卫王永济懦弱无能,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竟然声称:“敌人相攻,吾国之福也”,拒绝出兵救夏。
夏襄宗求救无门,只好困守中兴。亏得中兴府城高池深,蒙古兵屡攻不下,后来蒙军竟引贡问之水淹城,但城墙高厚,水不能进,却差点倒淹了蒙古军队。成吉思汗派人前去招降,夏襄宗走投无路,不得已献女求和。蒙军掠夺了大量的人民、财物及牲畜满载而归。这次战争不但解除了蒙古的后顾之忧,而且成为蒙古攻打金国的桥头堡。

消磨对手
第三次征伐战争后,蒙军开始向金国进攻。西夏又发生了一次宫廷政变,夏襄宗李安全被废而死,夏神宗李遵顼夺取政权。他仇恨金人见死不救,正式宣布与金朝断交,开始助蒙攻金。
西夏降蒙之后,“合兵攻金,役为藩属。”在蒙古利用下与金作战13年,大小战役25次,动辄征兵数万人。“继征发日多,(西夏)不堪奔命,礼仪渐疏。”

当成吉思汗准备西征,派使前来征兵之时,西夏大臣阿沙敢不出口相讥,“气力既不足,何以称汗为?”惹得“蒙古主怒,渡河来攻”。蒙古军队再次兵临中兴府下,夏神宗走西凉,遣使来降,因成吉思汗急于西征,遂罢兵息戈。第四次征夏战争暂告结束,但成吉思汗留下话说:“待西征胜利归来,却再理会之。”李遵顼让位于次子李德旺,称夏献宗。夏献宗企图改变依附蒙古、屈辱投降的政策,欲与金重修盟好,共同抗蒙。金国也看到只有两国联手,才能自保,他们企图趁成吉思汗西征之机,“阴结外援,蓄异图”。
但这一情况还是被成吉思汗知道了,他密令木华黎之子孛鲁征讨西夏,“斩首万余级,获牲口马驼牛羊数十万”,又使西夏受到一次沉重打击。
夏献宗的错误
西夏作为一个小国,长期在大国之间的夹缝中生存,只得用投降与对抗的巧妙方针周旋于各国之间,一会联辽抗宋,一会联金抗蒙,一会又反过来联蒙抗金,有时甚至同时臣服于两国。但这次西夏人分析错了形势,在受到孛鲁的第五次征讨后仍坚持联金抗蒙。
当成吉思汗西征归来,看到唐兀惕人乘他不在时变得倔强,动摇于降叛之间。于是他意识到,西夏反复无常,不灭之难以灭金,成吉思汗不顾七年西征的疲劳,毅然发动了对西夏的第六次征伐战争。但成吉思汗已64岁,是一位老人了。在一次打猎时,不慎从马上坠下,生起病来。西夏本应趁此机会言和,却口出狂言,“要打便打,要作战便作战”。惹得成吉思汗狂怒不已:“听彼出此大言,即死也,亦应就其言而行之。”并下令破城之后“自唐兀惕百姓之父母甚至其子孙之子孙,尽殄无遗矣。”蒙古大军兵分两路,从西面和东北夹击西夏,一路攻城陷镇,无坚不摧,直奔中兴府而去。
蒙古兵沿路烧杀抢掠,西夏人挖洞躲避,幸免者百无一二。战败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城池接连丢失,可怜的夏献宗李德旺早已没了当年的勇气,在惊惧中死去。

西夏灭亡

西夏南平王李睨在忧患中继帝位,得知蒙军正攻灵州,亲率50万大军前去支援。成吉思汗见西夏倾全国兵力来援,便亲自坐镇指挥,并趁黄河结冰,用弓箭射退援兵,强渡黄河,大败西夏援军,攻克灵州城,西夏兵将全军湮没。李睨困守中兴府,蒙古兵第三次兵临城下。
公元1227年6月,“帝遣察罕入城,谕以祸福”。夏王李睨自知西夏已无力与蒙古相抵抗,决心投降蒙古,永不再叛,并“向成吉思汗表示奴隶般的顺从”。他请求成吉思汗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其实是借此观察成吉思汗的病情,以决定降或不降。
当时,成吉思汗旧伤未愈,又添热病,果真一月不到便驾金车西去。但成吉思汗料事如神,在留下的三条遗嘱中,其中一条便是如何灭西夏的。因为成吉思汗曾发誓,“既死也,亦应就其言而行之。”成吉思汗密令:“我死之后,不要发丧、举哀,好叫唐兀惕人不知我已死。待一月期到,唐兀惕国王和居民从城里出来时,你们可将他们一下子全部消灭掉。”臣子们依计行事。西夏人不见蒙军举哀,以为成吉思汗未死,乖乖出城投降,蒙古军队一涌而上将他们全部杀死,中兴府无一活人。西夏人在抵抗了蒙古4年之后,终于寿终正寝了。
蒙古消灭了西夏,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南下攻金作好了充分准备。“唇亡齿寒”,金人已领悟到了,南宋却还未尝到苦头。结果,金亡了,南宋也亡了,历史的重复有时真简单的可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22-10-28 10:14

上述文字是💠《成吉思汗为什么要灭了与蒙古素无瓜葛的西夏?》✨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探索西汉后宫巫蛊之乱之谜

在中国古代史上,秦皇汉武被相提并论。汉武帝一生大有作为,但在他在位时又上演了一幕幕巫蛊闹剧,致使皇后、太子、丞相和无数大臣都成为巫蛊的牺牲品,史称“巫蛊之乱”,它...

[历史] - 2023-06-27 22:52:35

他是发自内心只爱一位女子的皇帝,一夫一妻制的典范。

一夫一妻在古代比较少见,稍微有权势的男子大都会选择纳妾,不过明朝的这位皇帝可谓是好男人的典范了。 作为一代帝王,拥有三宫六院、成群的嫔妃相伴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历史] - 2022-03-24 07:28:15

皇太极死后,弟弟多尔衮大权在握为何不篡位?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钦定的继承人,在皇太极死后,大清的皇权有一段时期的真空期,这个时候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暂为摄政王,代替年幼的皇子顺治治理国家。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

[历史] - 2023-03-30 03:48:51

刘邦的皇后吕雉,真的是得狂犬病死的吗?

吕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狠毒皇后,刘邦死后她对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彘之刑,作为报应,她的死同样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谜团。 公元前180年,吕雉得了重病,吕雉死...

[历史] - 2021-12-20 06:02:05

刘邦能成功全靠一个优点,善于用人

著名学者,河南大学知名教授王立群,在《百家讲坛》的最新讲座“大风歌”已于本月25日首播,他的新书《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也同步首发。昨日,记者电话连线王立群和他...

[历史] - 2022-01-05 11:01:22

曹操为什么选曹丕作为接班人?而不是曹彰和曹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实力最强的霸主,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征战,面对刘备、孙权这样的强敌,他能一直屹立不倒也是有他的过人之处。但是最强的人都逃脱不了命运的轮回,而在他死后...

[历史] - 2022-10-02 01:37:12

慈禧死前做出来两个决定,内容极其肮脏,让人听后大骂卑鄙无耻!

作为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是一个善于权谋且权力欲极强的人,从入宫到掌权,只用了20年她牢牢把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甚至连皇帝也必须要听她的指示。在她统治的48年时间内...

[历史] - 2021-04-22 10:28:47

水浒中公孙胜为何第一个弃梁山而去?

《水浒传》中的公孙胜是个牛鼻子老道,他通晓阴阳八卦、识五行运转、观天象、降妖邪。他的师父罗真人是位神通三界、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的世外高人。公孙胜抱负远大、志在千...

[历史] - 2023-03-28 16:53:48

明朝权臣张居正轶事,对曾经让他落榜的人心怀感激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并不是唯一手段,明朝权臣张居正就是科举落榜生,但是并不妨碍他平步青云,成为重要的权臣。 张居正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他...

[历史] - 2022-03-04 18:07:45

地公将军张宝:黄巾起义三首领之一

张宝,汉末农民起义首领。张角之弟。熹平年间,张角创太平道,宝与角同在河北一带传教,秘密进行组织工作。中平元年(184),发动黄巾起义,号称“地公将军”。张梁战败牺牲,宝...

[历史] - 2022-11-15 09:40:54

长孙无忌究竟是怎么死的 揭密长孙无忌之死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因“谋反”罪被削职流放,三个月后被逼自缢身亡。 网络配图 关于长孙无忌之死,普遍认为是武则天及其党羽下的毒手,原因是长孙无忌曾在唐高宗废立皇后...

[历史] - 2023-06-07 04:18:22

为什么六大名著到如今却变成了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现在成为中小学生必读的书籍,可见这四大名著对其意义匪浅,但是大家知道吗?在改革解放前,其实是有“六大名著”的,那么多出来的两大名...

[历史] - 2022-09-19 13:53:51

此人是寒门的噩梦,内政能力不输诸葛亮,刘备错失他如同自断一臂

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之后,武将和谋士的作用不再像战争时期那么巨大,这个时候内政能力出众的陈群就显得非常出色,他虽没有明显战功,但是出色的内政能力还是让...

[历史] - 2022-04-25 20:24:07

中国不仅仅只有四大发明,牙刷的发明比西方早800多年,看一支牙刷的进化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的诸多发明至今都被广泛的运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不仅仅只有四大发明,牙刷的发明比...

[历史] - 2022-06-08 17:43:20

揭秘:古代女子未婚先孕,究竟都会有怎么样的结局?除了被烧死,还有3种下场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在男尊女卑的思想下,贞洁对于女子的重要性不下于性命,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揭秘:古代女子未婚先孕,究竟都会有怎么样的结局?除了被烧死,还有3种下场 。...

[历史] - 2023-05-26 23:37:34

朱元璋诛杀功臣,真的只是为了维护统治吗?

朱元璋由于诛杀功臣的行为,被后世称为暴君,他这一系列卸磨杀驴的行为看似不够仁义,其实有着非常深远的考量。 朱元璋诛杀功臣似乎有瘾,不管是明初的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

[历史] - 2022-01-26 14:56:44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