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相比,尽管中国的传媒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慢,但我们一点都不必自卑,因为一百多年来,在新闻方面中国偏不乏大师级人物,就是随便从大街上请出一个人来,哪怕极普通,也会对新闻侃侃而谈议论风生甚至妙语连珠。这就难怪为什么我们身边许多没学过新闻写作的人会写出极好的新闻,没学过新闻管理的人会极好地管理新闻了。
清末名臣李鸿章便是如此。李大人饱读圣贤之书,有学问,但若论起新闻来,怕是一个外行。但是,在中国,若论起看问题之尖锐之深刻,外行往往要略胜内行一筹,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山”外,当一个外行,才能不被假象所惑,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所以当李鸿章这位连报纸都没读过几份的外行,论起新闻来,其精彩程度真的让你瞠目。前不久,我偶然在《读者》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标题是《1896年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文章记述了1896年8月28日大清帝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赴美访问,9月2日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的情况,其中涉及新闻的一段谈话真是精妙绝伦。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网络配图
李鸿章:“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的报纸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为更好地理解李大人的这段论述,我们不妨把他的谈话分解一下,看看他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1.中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2.西方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3.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有时只讲部分真实;4.由于不讲真话,中国的报纸没有西方的报纸发行量大;5.因为不真实,中国的报纸便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6.因为不真实,所以中国的报纸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page]李大人的精彩论述,除了使我们了解到中国的报纸不讲真话而西方的报纸只讲真话外,至少还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1.新闻必须真实;2.真实是报纸高贵价值的体现;3.新闻是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4.报纸的发行量和新闻的真实性成正比。
一个封建王朝的中堂大人有如此发人深省的新闻理念,真让人拍案叫绝。只是让人愤恨的是,中国的编辑们糊涂至极,不愿自己的报纸实现“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不愿自己的报纸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害怕自己的报纸一旦讲了真话,报纸的发行量会一路飙升,以至洛阳纸贵。所以“不愿把真相告诉读者”,顶多“只讲部分真实”,搞得李鸿章这位满清重臣忧心忡忡。
不过李大人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对中国刚刚起步且相当稚嫩的新闻事业,理应多多理解扶持而不是横加指责才是,尤其应该内外有别,否则人们会以为这位李大人犯了资产阶级自由化,不然,为什么面对一个西方记者,对自己国家方兴未艾的新闻事业进行全盘否定,对西方资产阶级标榜的而且是虚伪的新闻真实全盘肯定呢?他去了美国才几天,凭什么就一口咬定西方的报纸讲真话,而且只讲真话,如此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的不负责任的议论,使得中国的编辑们百多年来,一直不能扬眉吐气。
网络配图
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一贯以穷追猛打专捅人家肺管子的西方记者,为什么就没有追问一下李鸿章大人,中国的编辑们为什么不愿意讲真话?为什么不愿将事情的真相告诉读者呢?记者没有问,所以李大人也就没有说。不过,据我所知,当时在中国出现的一些报纸,也是很希望自己能够真实一些的。比如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的《申报》,其口号就是“新人新闻,真实无妄,明白易晓。”还有1893年创刊的《新闻报》,其宗旨是“无党无偏”。还有一些报纸也是如此,恕不赘述。但问题是,中国的编辑们理解的真实和李鸿章大人要求的真实是有相当的距离的,难怪李大人要发脾气了。看来,加强对新闻的管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否则,那些“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只讲部分真实”的情况就会经常发生,那些煞有介事的关于“真实无妄”“无党无偏”的标榜就只能是标榜了。
[page]所以,愚以为,把不愿讲真话的责任简单地推给中国的编辑们,是有欠公允的,那位李大人就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他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出严格的新闻管理制度来,比如新闻检查制度,新闻通气会制度等等,强令报纸只讲真话,以及“不得缓报、漏报、瞒报”等等。要对不讲真话的文章进行删改,对屡教不改的报纸提出警告,令其整改,甚至停刊。把那些不听招呼,自以为是,“不愿把真相告诉读者”的编辑们清除新闻队伍,直到关进监狱,甚至送上断头台。
网络配图
遗憾的是当时的李大人们除了对康有为的一会三报(即强学会、《万国公报》、《中外记闻》、《强学报》)进行查禁外,对那些“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的报纸似乎还没有采取哪些强有力的措施,依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倒是辛亥革命之后,远见卓识的大总统袁世凯,冲破重重阻力,不顾千古骂名,对新闻来了一番严厉整顿。据陈力丹先生的《世界新闻史纲》介绍,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用刺刀把中国的报纸引上“讲真话”的轨道,宁缺勿滥,致使“当时全国的报纸减少了三分之二,有71家报馆被封闭,49家受到审讯,25位新闻工作者被杀害,60位新闻工作者被捕入狱。”
不过,袁大总统的整顿也并不十分彻底,许多报纸不久之后,便又旧病复发,重蹈覆辙,只要一有机会就又不讲真话了,以至国民党反动政府不得不花费许多力气去整顿报刊市场,做袁世凯曾经做过的事情了。
发布时间:2023-03-18 22:19
上述文字是💠《李鸿章:清国的编辑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古代有句俗话叫“五月生子勿举”,意思就是五月份生的孩子不养活。为什么父母不愿意养五月份出生的孩子呢?五月份出生有什么忌讳吗? 都说“虎毒还不食子”,五月份生的孩子...
西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凭借强大的武力,频繁骚扰我大汉北边境,多亏了卫青霍去病将军神勇无敌,将其驱逐,大汉才得以国泰民安,那么这个匈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 匈奴是古代...
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结束了当时众多国家并立的局面,实现了王朝大一统。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虽然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但也是...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蜀汉政权的历史,有一点称得上十分尴尬:那就是,蜀汉朝廷正式开张,刘备登基称帝的时候,蜀汉政权已经过了巅峰...
其一,官员赞助的。孔子虽然家境不富裕,但孔子靠着自己的辛苦付出,学习很勤奋,因此孔子的名气很大,至少在鲁国国都曲阜,大家都知道孔子,连国君都知道,孔子很不一般。孔...
导读:耶律隆绪在位期间是如何让契丹族达到鼎盛的? 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贤长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
历史上,司马炎这个人在处理公事上虽然称得上是英武果敢,但是一关系到个人感情就会变得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了。 他的一生有许多的嫔妃,这样的结果导致他有了许多的儿子,多达...
纳兰明珠,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迎娶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起家蓝翎侍卫、治仪正,迁为内务府郎中,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
说起西汉的皇帝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特别是在“爱情”这一方面,汉成帝刘骜宠幸赵飞燕姐妹多年,为了取悦赵飞燕姐妹不惜亲手掐死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以至于刘骜绝后了,最...
说到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著名的楚汉成皋之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楚汉成皋之战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役中,刘邦在兵力不占优势,且先失军事重地成皋的情况下,充分发...
都铎王朝是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三十年的玫瑰战争终于结束,英国局势进入稳定期。国王专权的力度达到英国历史顶峰,可以说是君主专制的黄金时代,但是在这段繁荣昌盛背后,却是...
貌似越靠近北极的位置,人们的战斗属性就会越发的强悍,下面这位人物可谓人中之狼,自小目睹父亲被杀,年幼的他独自摆脱追兵,长大后卧薪尝胆,终于复仇成功,可谓真男人。...
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贪官就是和珅了,他之所以能贪污这么多钱财,是因为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爱,那么乾隆为何不收拾他呢? 清朝时期,和珅是出了名的大奸臣、大贪官,乾隆皇帝是...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操作为一方霸主可谓是一代袅雄,曹操这个人一生机智多谋,最大的特点就是惜才,在曹操手下的谋士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不过曹操手下有一位谋士,他非常...
清朝雍正时期的时候大力整治朝廷作风,严惩贪污受贿,奖励勤俭节约的大臣,雍正听说两江总督很节俭,天天吃最便宜的白菜,穿补丁衣服,心里很是感动。但在调查之后事实确实如...
高丽王朝是十世纪建立在朝鲜半岛上的政权,是继统一新罗之后成为朝鲜半岛历史上又一统一的国家。元末明初,1388年,高丽禑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出高丽地区后,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