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苏武牧羊的故事,对人们有何启迪?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苏武牧羊的故事,对人们有何启迪?最后他的结局如何?》,很多网友都想阅读✨苏武牧羊的故事,对人们有何启迪?最后他的结局如何?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为人所知晓的故事,主人公的民族气节让人感叹不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苏武牧羊的故事,对人们有何启迪?最后他的结局如何?

《汉书•苏武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之”,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西汉时期,我国有一位名垂青史的外交官,他忍辱负重,在匈奴那儿历尽19年艰辛岁月,方才回到自己的祖国,归来之时,已是须发皆白!没错,这位外交官,就是苏武。

“苏武牧羊北海边”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苏武在出使匈奴的时候,由于受到张胜的牵连,被匈奴扣押,期间寻死未果,后被单于送至北海边放羊,以“公羊产子方可归”作为刁难,直到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苏武才得有机会与汉使者取得联系,最终得以归国,历时一十七年!苏武凭借他那不屈服的精神以及忠心为国的气节而受到后世赞扬,但在此有些需要解释的疑惑:为何苏武前期想要自杀,后期在牧羊的时候又选择求生呢?

苏武出使匈奴到被送去牧羊,期间又两次想要自杀的举动,第一次是苏武得知副手张胜和虞常勾结谋杀卫律的事情败露,担心遭受牵连,受到审判,从而丢了国家的颜面,所以选择自杀!但是结果是被张胜和随员常惠阻拦,第一次自杀失败。第二次是卫律劝苏武投降于匈奴,苏武严词拒绝,为表明自身气节,举刀自尽!结果还是由于即时得到了救治,存活了下来,第二次自杀失败。单于为其气节感动,愈发想要促使其投降,但一直没有成功,威胁,利诱,折磨的手段都试了,奈何苏武任是不愿投降,所以将苏武送至北海牧羊!

如果说两次自杀都被阻止了,那为何在被关押的时候,苏武要饮雪水,食毡毛以保证自己不被饿死渴死呢?为什么在后期被送至北海牧羊期间,没有再寻死了呢?莫不是第二次自杀的强烈痛感,让其畏惧死亡,不再寻死了?不,如果仅仅是这样,苏武的精神也就不会被后世传颂了!

在这里需要说明下何为气节!气节,是指人的志气与节操,是指在面对敌人或压力时不屈服的品质!那何为不屈服?在受牵连,即将遭受审判时,自杀是为使民族的脊梁在敌人面前挺直,为民族的荣誉不受侮辱;此乃不屈服!在被捕后,敌人的劝降,严词拒绝,与其葬身敌手,不如自行了断;此乃不屈服!在遭受折磨之时,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展现民族气魄;此乃不屈服!

并不仅仅求死是气节的体现,求生也是一样!如果什么事情都以寻死来解决,那反而不是不屈服,而是逃避!当单于将苏武关于狱中,百般折磨时,苏武如选择死亡,于民族而言有何利处?于敌人有何坏处?到是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解脱!但这般之于懦夫又有何异?当苏武被送至北海牧羊之时,求死又有何作用?能为祖国做出贡献吗?能使敌人遭受打击吗?不,并不能!相比于“苏武牧羊北海边,难以忍受这般折磨,选择自尽!”难道不觉得“苏武牧羊北海边,忍受百般折磨,坚持19年,终得以回国!”更能体现民族气节的吗?正是为了这般气节,苏武从求死到求生,实乃真正的民族英雄!

然而其中也有许多让人不解的情节,那就是后单于让苏武去北海放羊,气候寒冷,条件艰苦,经常因没有吃的而饿肚子。

但纵是如此艰苦的条件,苏武也不曾吃掉自己放羊,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要活回到汉朝

苏武在那种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有一百多种死法一了百了,但苏武依然坚持了下来。就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他要活着,要活着回到汉朝,回到自己的家中,见自己的老母亲。

所以他不能触犯单于,不能让单于找到机会杀掉他。

他心里明白,单于让他放羊的根本目的,就是瓦解他的信念,一点点摧毁他的内心,让他自生自灭。他心中清楚,一旦他吃了匈奴的羊,就可能招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他深知匈奴单于善变,必定会借机逼迫自己归顺匈奴,而威逼利诱之后,自己依然不同意的话,一旦汉武帝再次发兵攻打匈奴,单于必定会拿自己出气,杀掉自己也是极有可能的。

果真如此的话,自己可能就再也回不去大汉朝了。

二、要让后世记得

苏武在放羊时,由于条件艰苦,经常会以大雪充饥。吃野草、昆虫、羊毡等等,能嚼碎的都吃了,但就是不吃匈奴的羊。

因为苏武心中明白,匈奴的羊不能吃。匈奴双眼睛盯着自己,就是想看看自己这位大汉的臣民究竟有多顽强、多倔强,看看这位大汉的臣民有多大的信念和超强的毅力。

苏武清楚的是,此时此刻的自己,代表了万千个大汉子民的形象,此时此刻的自己,正让匈奴人佩服的。

而一旦吃了匈奴人的羊,自己在匈奴人心中的光辉形象不再,大汉王朝在匈奴人心中的崇高敬意也随之不在。

而一旦当这些崇高的、光辉的东西不复存在之时,自己对于匈奴来说也一无是处。

匈奴人会接受自己顺从,但匈奴人绝不会接受一个平凡的、普通的大汉臣民的抵抗和拒绝。

一旦那时,自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顺从匈奴,从此违背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二是被匈奴所杀,从此被世人遗忘。

人们最多只会记得,曾经有那么一个人被抓到匈奴,然后被杀了。

那些执着与信念,理想与抱负统统化为虚无。

三、心系家中老母亲

苏武是个十分孝顺的人。

苏武后来回到汉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家中看望老母亲。得知老母亲早已去世,悲痛万分。在匈奴那么艰难的日子都挺过来了,在这一刻,这个堂堂的中华男儿却落了泪。

就像上面说到的,苏武深知自己如若吃了匈奴的羊,要么降,要么死。

但苏武知道自己是万万不能降的。就算一开始不知道投降的后果,但是后来是肯定知道的。

因为李陵来了。

李陵投降匈奴之后,曾多次来劝降苏武,最终苏武以死相逼,才使李陵自惭形秽,不再来劝降。

但苏武肯定知道的是,李陵投降之后,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

所以苏武也肯定知道,一旦自己投降了,汉朝的皇帝肯定也会杀了自己全家。

但是苏武也不能死,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死了,消息必定会传到中原。汉武帝一定会为自己举行风光的葬礼,并善待自己的老母亲。

但老母亲一旦得知自己死了,内心必定无比哀痛、凄凉,而年龄较大的母亲肯定受不了这种打击。

所以苏武还是想活下去。

用自己的能力,想尽各种办法,只为了活下去。

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回到汉朝的,也相信自己做的一切会被世人所感动。

他坚信自己始终是个汉臣,是个儿子,所以他不冒任何风险,不做任何祈福,不动用任何匈奴的物品。

只是为了看到活着的希望。

那么他回国后的结局又如何呢?

苏武,这个大汉忠心耿耿,无论艰难困苦都没有改变气节的臣子,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回到了离开十九年,朝思暮想的长安了。

那一天,一定是整个儿大汉天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如果那时候有评比的话,称苏武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应该一点儿也不过分。

苏武回到长安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活着,还健健康康的活着。

分别十九年,一家子终于得以团聚,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那苏武的人生应该相当圆满了 ,可遗憾的是,李陵所说,大汉皇帝如何对待功臣的话宛如一个魔咒,不久就降临的苏武身上,苏武因此而下狱,罪名居然就是:谋反

苏武谋反,你认为这是笑话吗,然而事实就这样发生了。

苏武回国后坚持先去祭拜汉武帝,向当年派他出使匈奴的汉武皇帝复命,然后才接受朝廷的询问。

朝廷对他的作为非常满意,当即就给加官进爵,这份恩宠享受了没多久,仅仅一年以后,传闻辅政大臣上官桀谋反,苏武与上官桀私交不错,儿子也和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元来往甚密,再加之当年回国时,上官桀很为苏武说了几句好话。

于是,苏武便毫无疑问的成了上官桀一党,和儿子一起,被下狱治罪。

最后呢,在朝内一些大臣的努力下,苏武因有功于汉室,被罢官免爵,贬斥在家,分别了十九年,见面没几天的儿子呢?

则坐实了谋反的罪名,与上官元一起给杀了。

其时已六十来岁,白发苍苍的苏武,这是要感谢皇帝的恩德吗。

六年之后,汉昭帝死掉,苏武这回紧跟形势,拥护汉宣帝上位,才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不但恢复了以前的待遇,还被赐爵为关内侯。

据说就是为了酬谢他留胡十九年,大节永不亏的功劳。

可这时候的苏武,的确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苏武的晚年当然是很幸福的,因为他这会才成了大汉的精神典范,死了以后,还被汉宣帝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享受后世敬仰、祭祀。

然而让我很担心的是,假如当年苏武因被诬谋反心灰意懒,从而远离政治,没有拥立汉宣帝的大功,那他还会成为大汉朝廷的精神象征吗,我们还会知道苏武的故事吗。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滑稽,你干的再好,也不如关键时刻站好队啊。

因此,苏武的下场,苏武的结局,不管是完美的,还是心酸的,当十九年的坚持,十九年的信仰还要用政治上一个很偶然的瞬间来证明的话,我认为,他都是悲哀的。

发布时间:2023-05-14 22:15

上述文字是💠《苏武牧羊的故事,对人们有何启迪?最后他的结局如何?》✨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若赵构坚决支持岳飞北伐不肯议和 其结果会怎么样?

其实说到宋朝我们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岳飞的这个问题,假若赵构全力支持岳飞而且是全力支持的那种,那么宋朝伐金的结果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在大家的映像中,似乎赵构就只是一个懦...

[历史] - 2022-09-28 15:59:07

赵光义是怎么夺取皇位的_真的杀了赵匡胤吗

公元976年十月的一个夜晚,大病中的宋太祖赵匡胤,召弟弟晋王赵光义议事,身旁下人全都退开,不一会儿,有人遥见烛光下赵光义起身离席,像在躲避什么,接着听到赵匡胤引柱斧戳...

[历史] - 2023-05-23 05:58:34

古代的时候没有身份证没有计算机怎么核查真实的户籍人口数?

人口户籍自古以来都是头等大事,在古代的时候想做好皇帝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和人口,现代社会中有互联网的存在能够很方便的查询户籍人口,但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是怎么统计人口户...

[历史] - 2022-06-29 22:05:16

皇权并不是无限的,限制使用是为了长远发展

我们常说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但实际上皇权并非能够被皇帝毫无节制使用,凡是古代的贤君,往往能够节制的使用皇权,以保证权利的威严。 在皇权运作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体统,同...

[历史] - 2022-02-10 22:39:49

清朝历史:晚清的恐怖分子已经被历史遗忘了?

在晚清时期,也是有恐怖分子的。他的恐怖事件策划能力不亚于今日的ISIS组织。这个人叫做周汉,是晚清时期的乡绅。你要知道,周汉是一个相当出色的煽动家。其撰写的宣传资料,全...

[历史] - 2023-06-12 00:18:37

揭秘邓九公之死:为何被斩首示众?

封神演义人物各具不同,邓九公何许人也?邓九公其女邓婵玉,女婿土行孙。虽结局邓九公是斩首示众,但姜子牙为其封神封邓九公为青龙星。邓九公在封神演义之中所塑造出来的人物身...

[历史] - 2023-07-03 04:49:29

李白的儿子为啥叫颇黎 原来这是突厥语中狼的意思

诗仙李白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李伯禽,小名明月奴;老二叫李天然,小名颇黎。李白给小儿子起小名为“颇黎”很让人费解。有学者曾指出李白有突厥血统,突厥语中狼的发音就为“颇黎...

[历史] - 2022-12-11 07:20:09

谁动了雍正的脑袋,吕四娘、宫女还是春药?

雍正真正的死因到现在都还是个谜团,平日身体一直正常的皇帝突然发病,三天之后就暴毙而亡,关于他真正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坊间流传的版本也是很多,野史讲述的更是离奇。...

[历史] - 2022-05-10 09:59:19

雍正帝对先帝康熙的嫔妃为何处处刁难?

雍正继位之后,对其他曾经与他争夺皇位的皇子进行了残忍的清洗,同样针对帮助过他们与自己竞争的先帝嫔妃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置。 宜妃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受宠的,在后宫每个妃...

[历史] - 2021-12-29 18:03:07

有人送给朱元璋一位妙龄才女 可为什么没过几天又把该女子杀了?

自古美女配英雄,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英雄身边几乎都有着比较漂亮的女人,但话说回来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明朝的朱元璋也不过如此。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30岁...

[历史] - 2022-06-18 15:21:13

李世民东征高句丽,为何能够短短数月就取得重大突破?

李世民是位马上皇帝,他虽然出身贵族,但却喜欢兵法、善于骑射,十几岁的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出征,曾一箭射死敌将。李渊称帝后,李世民率领军队征战四方,平定各地的割据政权...

[历史] - 2022-09-20 22:16:35

清末铁帽子王父子四人,最帅王爷败家败出新花样,他死后儿子靠捡破烂为生!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后期丧权弱国,对外完全缺乏斗志,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天我们要说的清朝末期最败家的王...

[历史] - 2022-06-10 04:57:15

在遥远的古代生活中没有电 到了晚上的时候人们都是怎么打发时间的?

在距今几百上千年前的时候人们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总会有一些人晚上会找一些事情来消遣一下,但在古代的时候缺乏照明也没有电,人们晚上都是做什么呢? 尽管古时候的社...

[历史] - 2022-06-24 01:46:04

细数刘备的女人,她们谁才是最好的贤内助?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贤惠的女人,昭烈帝刘备一生不可谓不英雄,但是刘备一生中娶过多位夫人,谁才是他最为强大的贤内助呢? 有经典歌词曰:皇图霸业谈笑中,...

[历史] - 2022-02-24 08:01:30

超前的一国两制是如何强大起来的

邓小平在谈“一国两制”时指出:“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的确,中国历史上北魏就曾实行过“一国两制”。北魏国家本是奴隶制国家,入主中原之后,国内实现了超前的“一...

[历史] - 2022-10-21 18:44:56

白莲教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清朝为何要花费九年时间镇压他们

对白莲教的影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嘉庆六年下半年,起义军活动基本上只限于川楚陕边境地区,转战在万山老林之中,人数已不超过两万...

[历史] - 2021-11-10 05:19:51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