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三国最厉害锦囊妙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没有道理? 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哪个更强,为何?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三国最厉害锦囊妙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没有道理? 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哪个更强,为何?》,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三国最厉害锦囊妙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没有道理? 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哪个更强,为何?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三国是一个谋士人才层出不穷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有许多著名的锦囊妙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最厉害锦囊妙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没有道理? 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哪个更强,为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郭嘉,他号称三国第一鬼才谋士,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不多,却拥有大量的粉丝。郭嘉原为部下,后转投曹操,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作为曹操的第一谋士,郭嘉可以说是当时的人物,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请诸葛亮出山,同年秋,曹操北征大胜而归,郭嘉病逝在途中。

史书上称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郭嘉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而十胜十败论是三国著名谋士郭嘉为鼓励曹操的一篇激励文。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战胜袁绍信心不足,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分析曹袁之间的优劣,振奋了士气。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典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型战役,它创造新的军事奇迹,此战为曹魏政权奠定雄厚的基础。这一仗给后人留下许多可以吸收的经验教训和警示:一,战争开始,对峙双方的内部是否团结可以很大程度影响胜败、二,战争双方统率的智慧、度量和指挥才能对最终胜负有着决定性作用、三,强大一方轻敌冒进,很容易被弱小的一方抓住机会反败为胜。

官渡之战爆发之前,袁绍已经消灭割据辽东的公孙瓒,占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精兵十万,精骑万匹,粮草充足到可以打十年仗不停。中原之地尽在袁绍一人之手,可谓兵强马壮、志得意满、不可一世,实至名归的汉末第一诸侯,人望更是刘邦曹操等人望尘莫及,袁氏嫡子的袁术都不能与之抗衡。称帝不称帝,在他一念之间,当时汉室衰微,天子仍在,贸然称帝容易引火上身,所以袁绍决定先消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把天子拿到自己手里,顺便将曹操给灭了,统一北方。

话说袁绍和曹操两人关系不浅,值此乱世才不得已想对方举起屠刀,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因父辈同朝为官,两人幼年就玩耍在一起,青年时期一起闯荡江湖,干过不少“混账事”。人生三大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 曹操和袁绍差不多都干过,两人在入仕任官时,又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同进何进幕府。之后因董卓乱政,同属关东军集团的袁绍与曹操再次走到一块,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奋武将军。一起长大又长期共事,曹操对袁绍的弱点还是了解的。

曹军前线兵甲不过万,曹营诸将纷纷认为袁绍军势不可挡,须退避,但曹操不愿,因此人心惶惶。

曹操为了稳定军心,给大家壮胆,曾说这样一番言论:“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说是曹操为了稳定军心,给大家壮胆,曾说这样一番言论:“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这样说,但实际敌我双方实力摆在那,不止武将心里没底,后方的一些文臣也没底,对曹操这番话不太相信。曹操本人虽然说出这番话,心里还是对袁绍地光兵强、粮草丰足有所顾虑,因此找到谋主郭嘉请教,看能不能舒缓自己内心的焦虑紧张之情。郭嘉不愧是鬼才,说出的话让曹操豁然开朗,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自己。

《十胜十败论》: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这番话说的妙啊,直击曹魏优势处和袁绍薄弱处,说到曹操心坎里去了。是的,袁军虽强,满身破绽,我军虽弱,鲜有缺陷,这仗我赢定了。

曹操不仅向郭嘉问策,还有贾诩、荀彧两位某国老成的大才,通过这三问,曹操清楚认识到该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三人还提出别的看法,例如必须保证自己与袁绍决战途中没有第三方势力插手进来。曹操心里已经有数。于是派出钟繇安抚关西,南破张绣,东擒吕布定徐州。好了,周边环境稳定了,曹操这才进军官渡,与袁绍决一死战。

前面我们说到“十胜十败论”,里面郭嘉说到的问题,袁绍基本上都犯了。双方正面交锋之前,袁绍内部意见不统一,主公袁绍和谋士郭图、审配等急于消灭曹操,崔琰、 田丰、沮授等则希望能用稳妥的万全之策、徐徐图之,那么决定权在谁手上呢?袁绍那,袁绍坚持自己的意见,兵疲民困下大举进攻,还把沮授给免职关了起来。

然后曹操和袁绍双方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在下邳的刘备,该如何处置。曹营诸将纷纷说:“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曹操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郭嘉也和曹操一个想法:“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服,急击之,必败。”曹军打定战袁先灭刘。

见到曹刘大战,袁绍军中也有能人,田丰谏言“可公举兵而袭其后,可一往而定”,袁绍以小儿生疾而拒绝出战。虽然失了先机,袁绍一方的陈琳撰写檄文,散发至各州郡。曹操和其父祖的罪恶全部揭露,写的还很有文采,让当时犯了头痛症的曹操看到都不头痛了,觉着这写的太棒了,即使这是骂自己的。

陈琳《讨贼檄文》中的一段: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袁绍从战争开始到战争接受,始终认为自己是强势一方,当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敌方,所以根本不按兵法谋略,肆意出兵,在前哨大战就损兵折将,颜良文丑就是死在这里的。

连续的惨败并没有让袁绍清醒过来,反而让他陷入癫狂,但就算是如此,曹操依旧难以战胜袁绍。袁绍军中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问起你方军粮多少?曹操再三欺瞒最终还是说出曹军军粮只够支撑一月。不出意外,袁军耗也能耗死曹军。不过许攸来,不就是帮曹操取得胜利的吗?许攸向曹操透露出一个信息:袁氏辎重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若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

许攸这个消息,抵得上千军万马,直接把袁绍十万大军的命门(粮草)告诉了曹操在哪。曹操大喜过望,立马率主力前往乌巢,留少数人马固守大营。曹军直奔乌巢,放火烧营,及至天明还未烧完(袁军抵抗和粮草太多了)。袁绍得知这一消息,并未派出主力部队救援,而是派主力部队直奔曹营,对乌巢屯粮营只是轻兵回援。高览、张郃等名将深知此举的危险性,便建议不可,却被袁绍、郭图等人排除。最终曹军殊死奋战大败袁军,其粮谷尽焚,袁军士卒杀的倒不是很多。但目的达到了,十万大军的粮草全没了,十万大军的人吃马嚼成了大问题,而袁绍内部再次内讧——张郃与高览忿惧投奔曹军。

袁绍与子袁谭率本部八百精骑渡河逃走,袁军大溃败,曹操接收了袁军所有的辎重、珍宝、金银、图书等物。此战袁军前后共被杀被俘七万余。其实此战之后袁绍一方还有一战之力,可惜袁绍本人不久就离世了,留下的袁谭、袁熙、袁尚三子再次内讧起来。北方注定成为曹操的天下,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的剧本中,即使袁绍已死。

郭奉孝的“十胜十败”论在没有深远目的的情况下,为何浪费这么多口水?

目的有三:

其一,鼓舞人心是一定的。况且郭奉孝先后进过袁本初、曹孟德的幕府。

无论“十败”还是“十胜”,他都是最好的见证者,曹营中不了解袁本初的那些人更得信他的话。

其二,话是说给曹孟德听的,一方面是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变相进谏。

为什么进谏的方法只能是批评人,不能夸人呢?

曹孟德的这“十胜”有是固然真有的,但他未必都是有意为之。

未必有全面认识,也未必能一以贯之,日后心思动摇一念之间变“胜”为“败”也不是不可能的。

郭奉孝难得找到一个好老板,自然不乐见他糊里糊涂地退化掉。

所以郭奉孝先发制人,把“十胜”提升到理论高度,提升为曹孟德的立命兴霸之本。

让曹孟德明白自己哪里做得好,才能做下去,并且做得更好。

其三,最重要的一点,为他真正要说的话做铺垫。

由于“十胜十败”本身太闪亮,我们往往漏了郭奉孝吧自己老板夸得不好意思之后,还有下文。

郭奉孝是将曹孟德之前对袁本初的“骄慢”一向是怎么处理的呢?

一个字:让。两个字:忍让。

《通鉴》明确把曹孟德谦让的动机记为“操惧”,虽然难听,也是事实。

忍无可忍?继续忍才是正道,窝囊总比失败要好。

可曹孟德想听的会是这个答案吗? 曹孟德会想在众人面前承认这一点吗?

不能打,又要面子,难矣哉!

就在这时,郭奉孝排众而出,淡定地笑笑:谁说主公打不过袁本初了?

绍有十败,公有十胜,怎么会打不过呢?

至此,一场尴尬的危机消弭于无形。

郭奉孝也顺势推行了自己真实的战略规划。

所以,如果我们把干货定义为有用的东西,郭奉孝一篇“十胜十败”

僵局解了,计策行了,战略成了,面子有了,人心得了,主公也心理平衡加倍图治了,顺便还流传百世了。

所以,再看所谓的十胜十败论,从头到尾就在说一件事:

老板你比袁本初高明啊,你比袁本初高明,你方方面面都比袁本初高明,所以你一定能KO掉袁本初。

是心灵鸡汤无疑,但也有点实际作用。

隆中对

隆中对主题:曹孟德不可与争锋。

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这是大前提,所以要联吴扛曹。

“荆州四通八达,很适合您。

西川肥沃险塞,也适合您,刘璋和张鲁是可以搞定的。

将军您很牛叉,那么,跨有荆州益州,搞定边境部落,交好孙权,然后等天下有变,荆州益州两路出兵,搞定。”

孔明这里夸了刘玄德几句信义好,其他都是实操。

所以隆中对的问题,在于如何执行隆中对,以实现最终目标。

而必须要知道的是,当207年孔明策划隆中对,其最终目标是一统天下时,是刘玄德非常落魄的时候,才仅有1县之地。

但就在未来短短11年时间里,刘玄德从1县之地,到先后据、益州,与孙权结湘水之盟。

219年刘玄德、关羽开始2路反攻曹孟德,这一系列过程和成就,无疑是刘玄德按照隆中对,来一步步实践的。

诚然,计划赶不上变化,隆中对在实践过程中,出了不少偏差,甚至219年末关羽败亡,导致隆中对戛然而止。

但这也不能否定,刘玄德成就帝业,建立蜀汉,是构筑在隆中对之上的。

郭奉孝和孔明真要比较一下,就应该是这样:

郭奉孝“十胜十败论”:好听点鸡汤;一针见血的说法就是马屁文。

孔明“隆中对”:规划文。

性质不同,没得比。

郭奉孝:给曹孟德作了短期规划。(公元198年讨伐吕布)

孔明:给刘玄德作了长远规划。

从荆州到益州,让历史真如此发展,长到有点假。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发布时间:2023-05-17 03:19

上述文字是💠《三国最厉害锦囊妙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没有道理? 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哪个更强,为何?》✨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暮白首》梅雪漫结局怎么样了?梅雪漫和林敬在一起了吗

梅雪漫对林敬算是一见钟情,愿意为林敬付出自己的一切。不过梅雪漫的手段似乎有些过激,无形中伤害到了一些人。而且林敬只是把梅雪漫当成妹妹看待,没有其他的想法,林敬最爱...

[历史] - 2022-01-05 09:58:00

富丽堂皇的圆明园被毁之际,咸丰皇帝在做什么?

贪得无厌的英法两国,继续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蓄谋着想要对懦弱无能的中国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实就是,他们在鸦片战争中尝到了好多甜头。看着疆域辽阔的中...

[历史] - 2021-04-28 12:45:46

大闹天宫的时候 十万天兵为何打不过孙悟空?

在《西游记》中一直有个巨大的疑问,那就是十万天兵打不过孙悟空。这个原因让人很费解。是孙悟空真的很厉害吗?其实不是,要想知道背后的原因需要看看十万天兵的构成。 网络配...

[历史] - 2023-03-06 14:41:47

建文帝失败之谜:建文帝与郑和是什么关系?

郑和建文帝之间有什么渊源呢?在明朝时期,曾经有一场世界范围内的航海拓展,主导人便是永乐帝的亲信郑和郑三保,郑和下西洋给明朝的外交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改革,但在那时却私下...

[历史] - 2023-04-14 00:12:02

揭秘历史上的“丹书铁券”真能免死罪吗?

丹书铁券和免死金牌指的是同一样东西,也被称为丹书铁契或金书铁券等。最早的时候,牌文是用红色笔墨写在铁制的牌子上,因此得名丹书铁券。唐朝时改为在铁制的牌子上凿刻字迹...

[历史] - 2023-03-20 17:50:11

袁天罡到底有多厉害?死后连盗墓贼都不敢盗他墓

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术士神算,例如诸葛亮七星续命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说到算命最有名的那非袁天罡了,可以说是神乎其神,那又为什么他的墓连盗墓贼都不敢偷盗呢?接下了...

[历史] - 2022-10-14 21:29:52

古代流行以"礼"治国,为何邓析却公然反对呢?

邓析(?~公元前501),春秋末年郑国思想家和革新家。子产执政时,任郑国大夫。从现有史料看,他是坚决反对;礼治”的先行者,;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竟自己...

[历史] - 2021-12-11 04:36:57

朱元璋真实样貌到底如何?画像可信吗?

古代时候没有照相技术,我们想要知道古代帝王们的尊容只能通过画像来观看,但是历史上由于画师不同,手法不同,皇帝的审美不同,画像流传下来的相貌也是千差万别,尤其是明太...

[历史] - 2022-01-10 23:30:30

袁世凯身边为什么那么多人才_知道拉拢别人

导读: 当官者遇到的最大问题应该是:如何留住“人心”。人心齐,泰山移。这就足以证明给百姓办实事重要,但是人际关系处的好同样也很重要。但是怎样的为人处事才最能拉拢人心...

[历史] - 2023-05-22 10:19:11

清朝对于皇位的继承人,是如何进行教育的?

普通大众的孩子到了年龄就要接受教育,那么在清朝,皇家的子孙后代是如何接受教育的呢?他们的教育水平又是怎样的呢? 清代的皇子教育,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 满洲骑马民族进...

[历史] - 2022-03-18 01:11:17

作为千古明君康熙晚年为何会出现九子夺嫡的情形?

在中国历史上,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往往是争的头破血流,而历史上最精彩的莫过于康熙年间发生了九子夺嫡。九子夺嫡是中国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皇位争夺战。而康熙帝无论是功绩,还...

[历史] - 2022-09-17 18:47:17

秦朝帝国灭亡绝非仅因暴政!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秦国能以一国之力吞没蚕食其它许多同类国家,力量可谓大矣,统一天下后,把天下之力聚为一国所有,力量可谓空前绝后矣。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力量膨胀到了无限的秦朝平安之日只...

[历史] - 2022-05-20 03:53:11

武则天八大未解谜团:三千男宠是真?

1、面相之谜 武德七年(624年),武则天出生于今山西中部的文水县。武则天执政后,因她生于此地之故,曾更名兴武县,还效仿汉高祖刘邦,免除了这里人们的租赋。武则天逊位后,旋即...

[历史] - 2023-04-04 17:08:40

书同文的历史进程 秦始皇书同文字背景介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强行在列国推行“书同文”,并在期间发生焚书坑儒等惨烈的事件,并在其后千年中常常遭到痛斥,但是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仍不可小觑。历史上对于“书同文”更多...

[历史] - 2023-04-01 23:03:34

吕布被他追着打,溃不成军之时刘备为何还要与其结盟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但是他缺乏谋略的同时又两面三刀,因此多为后世所不齿,刘备也在吕布身上吃过大亏。 在第十二回中,刘备三番拒绝陶谦让徐州,我们仔细分析之后,可以知...

[历史] - 2022-02-25 03:24:03

“王佐之才”荀彧简介,辅助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王佐之才”荀彧简介,辅助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

[历史] - 2021-08-07 10:24:40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