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揭秘为何三国大墓多疑冢 非反盗墓刻意隐藏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揭秘为何三国大墓多疑冢 非反盗墓刻意隐藏》,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揭秘为何三国大墓多疑冢 非反盗墓刻意隐藏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自2008年底河南安阳西高穴汉魏墓(假曹操墓)考古之后,三国名人墓就引起了广泛了民间关注。曹操墓地、刘备墓地、孙权墓地在学术界和民间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三国疑冢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里面有很深的时代原因和民俗背景,当然还有史料记载上的缺憾。在史料不多的情况下,确证墓主最简单办法,是陵墓中出土能直接证明墓主的物件,如墓志、印玺、砖铭、哀册之类。由于时代原因,有的可能没有,也可能腐朽、风化,还有可能被盗墓者盗走或毁坏了。反正在古代墓葬考古中,发现墓主的“阴间身份证”,要靠运气了。就算有史料、有物证,三国墓葬还是较其它时期,在考古上更容易引起争议,这又与这一时期的特殊葬俗有关。

网络配图

史料原因:《三国志》埋下了后人争议的空间墓葬的考古发现,是补充和修正历史的最好办法,也最可靠。但确定墓葬的年代和墓主的身份,往往又要靠已有史料来提供线索,以佐证墓主所处年代的历史。

最权威的史料,无疑是“二十四史”、“通鉴”之类的官方认可的史书。但是,三国史书中最权威的《三国志》,却是写得最简单的一部,称其为“三国史纲”倒很形象。后来罗贯中据此编撰的《三国演义》成为古代的特级畅销书,而《三国志》却被冷落了,除了三国演义通俗好看外,是不是与《三国志》的记述过于简单,话说不透,有一定的关系?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三国志》给埋下了后人争议的空间。

魏国有本纪蜀吴只称“主”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跨度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之间的六十年历史。作者是西晋史学家陈寿。

据唐房龄编纂《晋书·陈寿传》(卷八十二),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今四川南充),本为蜀臣,曾任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等职。陈寿很有个性,为人正直,当时宦官黄皓专权,朝臣都曲意附从。陈寿独不拍马屁,不屈从于黄皓,屡遭遣黜。曹魏灭蜀后,陈寿也不得志,多年不得升迁。一个叫张华的领导(司空),认为陈寿是一个人才,不应该被贬废,推荐他当了佐著作郎,外补平阳令。

[page]

这段时间,陈寿开始编撰《蜀相诸葛亮集》,书成奉奏,被朝廷任命为著作郎。公元280年,魏灭了孙吴后,陈寿开始撰写魏、吴、蜀《三国志》,时年48岁。当时,写三国历史的不只陈寿一人,但只有陈寿写得最好。如当时夏侯湛写了《魏书》,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把自己的书毁了。陈寿的《三国志》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吴书》20卷,自已当年的蜀国却最少,《蜀书》仅15卷,陈寿这样安排是有原因。当时陈寿已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而吴、蜀只是“配角”。因此,《魏书》有本纪,而《蜀书》、《吴书》只有传,没有纪,形成了曹魏皇帝均有“本纪”,吴、蜀皇帝只能称“主”,不称“帝”,只有“传”,没有“纪”的独特现象。

网络配图

《三国志》上没有“志”

三国历史虽然比较短,但期间发生的事情,却比历史上的哪一个时期都复杂,都传奇。陈寿的《三国志》只有65卷,便把这一段历史写得很清楚了,可以想见,陈寿的功力是何等厉害。在《三国志》成书后,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其文笔之简洁、史料之剪裁得当,可以与《史记》、《汉书》相媲美。而《三国志》的真实程度和可信程度也是很高的,是部信史。这段历史是陈寿自己经历的,今天我们看《三国志》是古代史,但对陈寿那个时代而言,是部当代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史家对《三国志》的记载是少有怀疑。

但是,不论陈寿如何“善叙事”,区区65卷的容量,要想把波澜壮阔的三国志写得让后人都满意,没有遗憾,即使陈寿再有才,也是做不到的。所以,不同需要的后人看了《三国志》后,觉得许多地方是“点到为止”,简略得当的同时,也显得太过简单。

[page]

更主要的是,《三国志》是陈寿私人著史,并不是朝廷组织的“国家写作班子”,他也没有工资可领。私人写史的一大问题,就是史料占有不足,甚至很困难,特别是一些官方资料是很难看到了。所以,《三国志》上没有史书中必有的“志”,对三国的典章制度没有交代。当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所以,陈寿在写作这两国历史上就很方便,资料也多。蜀汉的历史,是他自己国家的历史,却写得最简单,重要的人和事都没有写,或是简单提提,这便反映了陈寿著史的困难,没有资料,巧女难不无米之炊。

网络配图

南朝皇帝令裴松之作补注

《三国志》除了借用史料不足,陈寿的写作也受到主观的影响,对于已灭亡的曹魏,陈寿下笔很实在,如对曹操父亲的出生,搞不清就搞不清,老实交代“莫能审其(曹蒿)生出本末”,而不像《曹瞒传》及郭颁的《世语》那样,妄说“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少帝曹芳是魏明帝的养子,曹芳生父也搞不清,便直言“宫省事密,莫有知其所由来者”。写魏文帝曹丕生母出生,把她娼妓出生的历史都点出来了:“武宣卞皇后,琅琊开阳人,本倡家。”

但对司马晋室,则多有曲笔、回护,就要“为尊者讳”,陈寿有掩盖历史、替司马氏美言的的嫌疑。

由于有的史实写得不清,给后世学者研讨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甚至连皇帝也不能容忍。到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因《三国志》太简单,欲言又止,看不明白,遂命当时的大学者裴松之为之作补注,通俗来说就是给陈寿擦屁股。

裴松之(公元372-451年),字世期,南朝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

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过程中,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多达150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竟然超过原文的三倍。裴注的最大特点,就是广采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

因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而在当代家喻户晓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对裴松之注《三国志》给予如下评述——

“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诏为注,所注杂引诸书,亦时下己意。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其中往往嗜奇爱博,颇伤芜杂。然网罗繁富,凡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皆翦裁割裂之文。故考证之家,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於陈寿本书焉。”

从纪昀的评述,可以陈寿《三国志》漏写了多少史料。

[page]

三国首脑下葬总共129个字

在重要人物的墓葬方面,《三国志》尤显不足。以三国风云中魏、蜀、吴三大顶级人物,即首脑之死及下葬的过程来论,笔者算了一下,总共129个字,加现代标点符号也没有200字。曹操之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一):“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刘备之死:《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卷三十二):“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孙权之死:《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卷四十七):“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对于高陵、惠陵、蒋陵的具体地点,下葬过程,均没有给出。史家只能去猜,只能从书中其它章节或其它史书上,寻找补证。在目前的“曹操墓真伪之争”中,正反两方都拿出《三国志》的记载来说事,但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就是因为各自对《三国志》记载有不同的解读。

网络配图

虽然曹操、刘备、孙权之死惜墨如金,但毕竟还是有记载的,相对很明确,对照其它资料不难弄准。对于其他人,如末帝、废帝、废太子的葬地往往就一笔带过,甚至根本不写。如蜀汉后主刘禅、孙吴后主孙皓,在被带到洛阳后客死他乡后就没有交代了,葬地之谜。

三国英雄好汉死无“葬地”

除了曹操、刘备、孙权,他们麾下的将领、英雄好汉何其多啊,但翻翻《三国志》,绝大多数不见死后葬地,他们的葬地成谜,疑冢多多。

或许有读者会认为,这是出于反盗墓的原因,才将墓址刻意隐藏的。这种说法在当世来说可能是有道理的,但对于史家来说,就不存在了。因为著史的规律是世朝著前朝,对于写前朝史的后朝史家来说,是没有必要考虑反盗墓因素。比较现实的原因,是史家掌握这方面的资料有限。

所以,他们的葬地到底在哪,也是说法多多,以桃园结义兄弟、刘备三弟张飞为例,目前在河北,重庆、四川,都有“张飞墓”,但到底谁是真的,无法说明。

曹操手下的干将很多,既有早年跟随的,也有后来归附的: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悙、乐进、于禁、张辽、张郃、徐晃、庞德……

曹操曾有遗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这些对曹魏立国有汗马功劳的臣将,后来陪葬高陵了吗?《三国志》上便没有记载。连负责安阳曹操墓考古发掘的潘伟斌先生也拿不定。在其之前出版的《魏晋南北朝隋陵》一书中,潘曾推测,“也许绝大多数人已陪葬在曹操陵前,毋庸再行赘述”。但在目前发现的曹操墓周边,却又不见陪葬墓,陵区陪葬空间并不广阔,令人对曹操墓的真实性起了怀疑。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找不到真实的曹操墓,找不到准确的三国陵墓,而责备或批评陈寿,陈寿在著史时,应该是作了很大的努力了。这个责任,这笔糊涂帐只能记到历史这个概念人的头上。

而现代人,也不应该责怪古人,争议是后人引起的。如果不是出于某种利益,争他墓地哪,是何方人士,又有何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8 02:43

上述文字是💠《揭秘为何三国大墓多疑冢 非反盗墓刻意隐藏》✨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去年中国游客送去日本近800亿元

这两年中国人去日本旅游状况有所升温,据媒体报道,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今年初在一次记者会上说,2015年访日外国游客总数达1973.74万人,在日消费总额为3.47万亿日元(约合...

[历史] - 2022-05-12 22:37:18

浅谈曹操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曹操在文学史上四言诗的突出贡献,还体现在他对四言诗歌的改造方面。文学史上四言诗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诗经》中。此后虽然不断有人写这类诗歌,但佳作却不多。尤其两汉...

[历史] - 2021-08-18 11:51:48

挖掘定陵:考古史上最大的千古遗憾

导读: 定陵是新中国第一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然而,这座辉煌的地下宫殿出土之后,无数奇珍异宝在接触空气的瞬间暗淡成灰,三口金丝楠木精制...

[历史] - 2023-06-04 06:55:46

神箭手花荣为何要射死晁盖,背后有什么秘密?

《水浒传》中的晁盖死因不明,有说法是被花荣一箭射死,那么花荣为什么要射死晁盖呢?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花荣是宋江的第一心腹。 若论...

[历史] - 2021-12-25 00:15:19

古代没有现在的普通话,那他们怎么讲话交流的呢?

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会想到这样的一个问题,现在每个地方都有很多方言,但交流起来用普通话,但是在古代所有地方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没有通讯发达,那么肯定每个地方的语音都会...

[历史] - 2022-07-03 17:07:03

元朝时候,北京到德州有专门驿道,12处驿站

邮驿,也叫驿传,是我国古代官办官用通信机构的总称,通过轻车快马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 德州的邮驿由来已久。元代从北京到德州有专用驿道,设通州、香河、河务西、杨村、天...

[历史] - 2022-04-07 21:13:41

为了恢复残垣的国土司马炎做了哪几件事

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咸熙二年司马炎登上帝位,史称为西晋。其实我们可以知道,在司马炎继承皇位的时候,此时的国家面貌因为常年的战争的影响社会其实还是动荡不安的。司马...

[历史] - 2023-01-09 17:58:08

历史上国君最为奇怪的癖好——与人角力、举大鼎

历史上有很多将军出身的君王,他们都深知君子不逞匹夫之勇的道理,但是下面这位却是一个十足的莽夫,为了与人比力气大,竟然失手将自己砸死了。 君主嘛,总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

[历史] - 2022-03-31 13:31:10

魏晋南北朝(公元420~589年)重要历史大事件概括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

[历史] - 2021-07-27 15:24:56

探朱元璋身后疑云:为何要匆匆下葬?

过去民间关于朱元璋的死亡时间,有各种说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一说是闰五月初五,一说是闰五月十七日等。但《明史·太祖本纪》上面对朱元璋死亡时间的记载...

[历史] - 2023-03-09 12:56:16

宋与金一荣俱荣,一衰俱衰

南宋和金的关系,现在看来就像是牙齿和嘴唇,平时吃饭的时候会不小心咬到嘴唇,但是一旦没有了嘴唇,牙齿很快也就掉光了。 前面有讲过,宋孝宗的“乾淳之治”与金世宗的“大定...

[历史] - 2022-04-30 00:27:05

老河口保卫战爆发的起因是什么 最后结果怎么样

老河口这个地方,是河南进入陕西的要冲地带。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便在这个地方修建了飞机场,从这里起飞的飞机就一个目标:轰炸日军的交通运输线,从而延缓和迟滞日...

[历史] - 2022-10-15 06:53:35

曾三次领导北伐的东晋驸马桓温,他真的有篡位之心吗?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桓温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领兵灭亡成汉而声名大盛,又曾三次领导北伐,掌握朝政并曾操纵废立,更有意夺取帝位,但终因第三次北...

[历史] - 2021-12-21 14:45:22

美女皇后与姐夫偷情 最后却成别人泄欲对象

李煜(937—978年),南唐后主,著名词人、诗人。原籍江苏徐州,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亦善诗词)第六子。年少聪颖,诗文书画、琴棋歌舞无所不精,相貌清癯,一目...

[历史] - 2023-03-09 18:33:28

曹丕之妻妾甄宓介绍,一生贤良淑德却含冤而死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 ,又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妾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历史] - 2021-08-12 22:59:05

唐僧的亲生父亲是刘洪_唐僧成了杀父凶手

在《西游记》中有这样一幕揭露唐僧身世的戏:唐僧师徒四人来到江州,遇到死在河里的水鬼陈光蕊,陈光蕊讲述被害死的过程。唐僧为了帮助陈萼惩治恶贼,遇到陈光蕊之妻殷氏,得...

[历史] - 2023-01-12 08:32:48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