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同样是做选择,杨玄感做错了身首异处,李渊做对了,得了天下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同样是做选择,杨玄感做错了身首异处,李渊做对了,得了天下》,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同样是做选择,杨玄感做错了身首异处,李渊做对了,得了天下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人的一生当中要做出许多次选择,有时候一时的错误会导致抱憾终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同样是做选择,杨玄感做错了身首异处,李渊做对了,得了天下。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后转宋州刺史,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

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及从征吐谷浑,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

时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名,阴求将领。谓兵部尚书段文振曰:“玄感世荷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

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

此时,杨玄感手下另一个官二代,这个人与之前出城投降的人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这个人之后将会在隋末唐初这个混乱的年代叱诧风云,他就是日后瓦岗寨的领袖——李密。

李密家也算是名门望族,只可惜,隋朝之时李密被隋炀帝罢了官后便再无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于是,李密就回家用功读书了。偶然一次机会,杨玄感与李密交谈,发现这个李密有志向、有能力,很快便与他结成了好朋友。

杨玄感有些轻视士人,李密便劝杨玄感说:我今天为你出谋划策,是因为你是我的朋友,但绝对不是因为你比我强。如果论打仗我确实不如你。但如果论任人识人、调用官吏来管理地方,你确实不如我。你适合做将,却不适合做帅。你有什么理由瞧不起士人呢?于是,杨玄感开始反思自己。

李密给杨玄感出了三条计谋。

上策是往西南,霸占涿郡,封锁临渝关,切断隋炀帝的归路,与高句丽两面夹击;中策是往西边打,间接取大兴城,让隋炀帝有家难回;上策是攻击东都洛阳。

这三策摆在杨玄感的面前,杨在思虑再三后,抉择了上策。由此人们认为这是杨玄感没有计谋思维,抉择了一条不归路,事实当真如斯吗?

上策,霸占北京,然后控制山海关,众所周知,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明军在关外构筑了关宁锦防线,但是却被强悍的八旗军给摧毁了,起初吴三桂守卫山海关,借助其险要地势作为屏障,又凭仗数万关宁铁骑而拒清军于西南喝冷风,可见这计谋是很完美的,但是细细想来,你会发现,李密的上策太甚理想化了。结合其时的现实背景来看,黎阳与涿郡相距千里,路程上就间接限制了其对涿郡的奇袭;再者,杨玄感也就万人的部队罢了,照样乌合之众,这对付其时的这些临时拼凑的部队来说,让他们转战千里,显然是有点太甚想当然了;同样中策,直取长安城,隋朝的心脏这与上策一样不尽然,由于两者相距同样是千里,并且帝都是城墙高大雄伟,囤聚着大量的精兵,杨玄感若何与之争锋;而唯有上策,东都洛阳距离黎阳很近,又是重要的计谋位置,洛阳一下,必然构成席卷世界之势,大事可期。

杨玄感是文官出生,不同于其父亲,但是将门虎子,这在起初杨玄感每战必身先士卒,并且对待兵士们极其关心友善,从人们把他比作项羽,就可见这是非同一般之人。

杨玄感对付抉择上策,在《资治通鉴》中有这么一段话: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先取之,足以动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公之下计,乃上策也。

从现实情况来考虑,攻取东都洛阳,于情于理都是最好的计谋,或者说是目前唯一的计谋,因而攻取东都的部署开端了,杨玄感两路士兵攻击洛阳,洛阳留守也调派出了两路部队抵御,倒是戏剧性的不战自愧或是一战而逃,不久以后,杨玄感军趁势成长成为十万之众,洛阳城下,杨玄感是一呼百诺,叱咤风波临时。

在洛阳留守将溃退并且横冲直撞的裴弘策推进来斩了以后,洛阳城外的大量权要后辈开端捋臂张拳,畏惧步了裴弘策后尘,因而很多人降服佩服了杨玄感,此中有些照样了不得的身份,他们分别是韩擒虎的儿子、隋初宰相观王杨雄的儿子、正当重用的宰相裴蕴、虞世基的儿子、水军大未来护儿的儿子,和内史舍人韦福嗣和上将李子雄,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杨玄感曾经达到了他的预期并且照样情势一片大好。

因而杨玄感包围了洛阳,可究竟洛阳城城坚并且城内还有很多雄师,再加上来自于都门的救兵到来,和不久后屈突通的雄师也渡过了黄河,杨玄感攻取洛阳的筹划至此算是泡汤了,因而他听取了李密和李子雄转而防御都城的计谋,至此,杨玄感的决议都可以说是相符现实的,而末了之所以杨惨死,这源于他起初被激愤和真正即将要揭秘的起因。

杨玄感想要借助权要后辈在手而让百官士气摇动,这一点并不能说是理想化,相反照样切合现实的,固然咱们看到,在最终对其的合围中,有着水师大未来护儿的身影,如斯不能说明没有对权要团体产生一丁点的摇动,杨玄感的做法就是错误的结论未免显得武断了,只能说,其时的隋朝尚未到国祚覆灭的地步。

同样的选择题,随后也轮到了李密自己。

杨玄感起义四年后的大业十三年。此时的李密早已成为瓦岗军割据军阀的首领,先后攻占兴洛仓、回洛仓,开仓赈民,军势大盛,达到数十万,同样进逼东都洛阳。

这时李密也同样面临当初和杨玄感一样的选择,他的军师柴孝和向李密建议,先不管洛阳,向西占领长安,以关中为根据地稳步发展,兵马强壮后再向东平定天下。这一策略,和李密当初向杨玄感提出的建议并没什么两样。

那么,李密自己是怎么选择的呢?

很遗憾,他否定了柴孝和的建议。给出了两条理由:首先自己的部下都是山东人,如果不打下洛阳,他们肯定不愿意西行入关;其次,投靠瓦岗的将领多半是强盗出身,组织纪律性太差,互不服气,如果自己离开,这些人一定会“各竞雌雄,如此,则大业隳矣”。

李密和杨玄感二人的理由可谓是出奇的一致。那么,李密最后的结局呢?跟杨玄感一样:失败、身首异处。

选择攻打洛阳的李密在洛阳一带与王世充、宇文化及死磕,一直打不停,最后耗尽老本,不得已向李渊投降。

问题是,李密曾经自己给了选项,为何最终跟杨玄感一样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他自己说的两条理由。

第一条理由完全是无稽之谈。所谓山东人不愿意跟随入关的问题,完全是个伪问题。军队哪有不调动而长期只待在一个地方的,那就不用打仗了,何况又不是一入关中就不回山东了。而且以李密“虽盛夏,皆如背负霜雪”的严明军纪,不可能出现他想打而部下不愿意跟的情况。

至于第二条还有点意思,第二点的重点是李密怕自己走了以后,部下“篡寨夺权”。李密的担心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当时瓦岗军的组成人员本来就很复杂,除了李密的蒲山公营,还有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元老型、以裴仁基父子为主的官军投降型以及以孟让和郝孝德为代表的山寨土匪型。

人员构成复杂,各有各的算盘。但分析起来,也是不成立的,正因为三股势力互不相让,所以瓦岗军能达到一种平衡。平衡即稳定。所以,他的担心也是多余的。

因此,李密之所以重蹈了杨玄感的覆辙,而且还是否决了自己当初提出过的正确策略,根本原因是李密这个人的问题。

首先他没把握,他对取长安还是取洛阳没有十足把握。当初作为杨玄感的谋士,眼看着杨玄感选择了打洛阳而不是长安,李密似乎也没有努力去争取一下,可见李密的态度也不是很坚决,对打洛阳还是存在侥幸心理。否则的话,自己作为一条船上的命运与共的人,想必不会坐视杨玄感大概率走向失败还一味死跟。

其次,李密骄傲自满。他太过于自信,当时的他是瓦岗军的首领,坐拥数十万之众。瓦岗军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起义军,我们从《隋唐演义》中已经领略到瓦岗军的厉害。什么程咬金、秦叔宝、徐茂公,都是瓦岗寨出来的人。

正因为李密太志得意满,之前瓦岗军发展太过顺利,以至于让他心态膨胀,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和目前的实力,夺取天下毫无悬念,根本不需要去先抢关中。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李密随便就被李渊灌了一下迷魂汤,就已经神魂颠倒,找不到北。

最后李渊自己一路顺利攻取长安,据守蒲津和潼关这些险要,安安心心扫清陇右凉州势力,然后毫无后顾之忧地东出潼关,此时各路势力便再难与之相抗。而李密还做了李渊的挡箭牌,顶在关外挡住东路势力。

所以说人性是个问题,所有的成败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在这个选择题上,李渊就做对了。

李渊自晋阳起兵,径直攻取长安,数年后平定天下,则充分证明攻取长安确实是正确的战略选择。长安有险可守,洛阳毫无屏障、四面受敌、无险可守,想要扎稳根基进而平定天下,除了自己要有足够的实力,否则免谈,这是毫无疑问的长安比洛阳有优势得多。

其实,当年如果李密选择先一步取长安,据守蒲津等黄河渡口,鹿死谁手还真是难以预料。如果李密占据了关中,李渊当时就面临前不能进、后有刘武周和突厥势力的形势,这可是灾难性的。

所以,李渊当时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关中,这就是根本所在。杨玄感和李密先后失败,证明当时的情况下,攻取洛阳的战略选择是不明智的,他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而李渊做对了,于是得了天下。

发布时间:2023-05-29 16:57

上述文字是💠《同样是做选择,杨玄感做错了身首异处,李渊做对了,得了天下》✨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想分家,首先得杖责一百下屁股开花!古代奇葩规定,绝对让你傻眼

如果一家人中孩子很多,孩子长大之后要分家过,这是人之常情,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可是在清朝,家庭的分家行为并不是被法律所允许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古代,很多人都是利益...

[历史] - 2022-04-15 23:32:19

中唐最杰出的君主,晚年却被宦官耽误,致使国运式衰

一说到中唐,其实首先想到的,便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的分水岭,也是由盛唐转向中唐的一个转折点。 我们对盛唐非常了解,创始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有...

[历史] - 2021-07-16 14:04:00

论五代十国时期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五代十国是唐灭亡后到宋朝建立的这段分裂时期,中原境内建立起了数不清的政权,其中最主要的有五个先后朝代和十余个国家,称为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从最早在南方建国...

[历史] - 2022-04-01 04:58:17

末代皇帝溥仪游玩故宫 历史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在古代,皇帝就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一生又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惜,晚清时期,溥仪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什么都没有享受到,由于慈禧的垂帘听政,他在位期间没有一天掌权。...

[历史] - 2022-09-07 22:05:05

左宗棠的做人智慧,竟然是与棋圣对弈时候领悟的

左宗棠是著名的晚清中兴四名臣,他收复了新疆,有着卓越的战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他的一则小故事。 左宗棠很喜欢下围棋,而且,还是个中高手,其属僚皆非其对手。 有一...

[历史] - 2022-01-19 09:12:47

赵匡胤率大军亲征北汉,水淹太原为何还是攻不下一座孤城?

你们知道赵匡胤率军亲征北汉,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 在平定荆湖、后蜀之后,原本按照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方案,赵匡胤应该继续向南进军,北方北汉虽然弱小,但有强大...

[历史] - 2021-06-27 08:03:21

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什么终身不嫁

英国的女王虽然不像我们历史上的女皇帝那般罕见,但是伊丽莎白一世却足够称得上一位杰出的女王,她的政治才能也非常高明。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的英国,国力达到了一个非常鼎...

[历史] - 2023-01-01 02:38:16

还原历史真相:清平乐梁怀吉是太监吗?真实的徽柔公主和梁怀吉是怎样的?

《清平乐》中梁怀吉是徽柔公主身边的一名内侍,他陪伴公主长大,是公主最信任的人。虽然梁怀吉跟公主身份有别,但是他对公主的感情却很深,让人看得很动容也很揪心。《清平乐...

[历史] - 2021-07-02 10:37:24

秘史:慈禧太后与她六大​绯闻​男友的真假传闻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

[历史] - 2023-03-26 20:43:20

明朝科举为什么要设立南北榜?,朱元璋这样处理实属无奈之举

导读;明朝科举为什么要设立南北榜?,朱元璋这样处理实属无奈之举 明朝的南北榜案,是一场著名的冤假错案,但是虽然是冤案,朱元璋的处理结果却是最为恰当的,只是可惜了当时...

[历史] - 2021-05-25 17:20:05

大明其实可以非常轻松地打败皇太极的后金_那么为什么大明没有成功打败后金

一直以来游牧民族的问题都困扰着汉民族的发展。千年以来,纷争不休。那么汉人王朝是真的没有办法解决游牧民族的问题吗?最近有一个说法认为,其实汉人王朝可以很轻松地解决游...

[历史] - 2023-02-18 04:15:24

揭秘:大唐王朝永泰公主的死因之谜,究竟是死于难产,还是遭遇武则天毒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着许多谜案,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其中一件,大唐王朝永泰公主的死因之谜,那么她究竟是死于难产,还是遭遇武则天毒手呢? 永泰公主,香魂依依;众说纷纭,扑...

[历史] - 2023-06-13 19:06:30

萧何本来是刘邦上司,名望更高,为何众人却拥戴刘邦当老大?

说到汉高祖刘邦相信大家都有所知晓,可是你知道早在刘邦还是亭长的时候,萧何却是他的顶头上司名望更高么,那么为何最后众人却拥戴刘邦当老大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萧何年...

[历史] - 2023-07-03 23:37:09

项羽自刎于乌江真的是无路可走了吗?项羽乌江自刎的真相是什么?

他勇武无双,打败曾了纵横天下的秦军,斩杀了四十万秦军将士,用兵谋略勇武天下无双,分封天下成为西楚霸王,建立的功勋简直可以媲美始皇帝,他就是项羽。然而英雄如项羽,只...

[历史] - 2023-05-26 14:15:52

明朝皇帝朱棣为何被称为“明成祖”,这其中包含着什么含义?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个王朝,在它历代皇帝中以朱元璋和朱棣最为出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皇帝朱棣为何被称为“明成祖”,这其中包含着什么含义? 朱棣在没成为皇...

[历史] - 2023-05-18 03:08:02

曹植比曹丕有才,为什么曹操会选择曹丕继承王位而不是曹植呢?

曹植和曹丕曾经在魏国的继承权上有过一番争斗,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死在了宛城之战,最喜欢的曹冲13岁时候得病死掉了,所以他只能从嫡子,也就是卞皇后生下的儿子中选择自己的接...

[历史] - 2022-08-17 11:27:00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