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实行“慎刑宽法”的清明政治。他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案。他还一再告诫大臣们说:“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从贞观六年(632年),他让近400名死囚犯回家过年的创举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犯人的关怀。对犯人尚且如此,那么对开国功臣和社稷重臣更应当珍惜呵护,但李世民却多次制造冤假错案,让一些有功之臣蒙受不白之冤,不少贤能之士遭受无妄之灾。

网络配图

盛彦师是一员武将,他剿灭李密、平定王世充,是难得的军事奇才,但如果让他当劝降的说客,那他可就是门外汉了。徐圆朗叛乱时,李世民有意选派盛彦师为安抚大使,目的是想借助他的威名让徐圆朗束手就擒,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效果。不料盛彦师话还没说上两句,就被徐圆朗活捉。据《旧唐书·盛彦师传》记载,盛彦师被俘后,面对徐圆朗的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对李世民的耿耿忠心。然而,“贼平,彦师竟以罪赐死”。盛彦师落入敌手,有辱使命,罪过不小,但李世民策略失准,用人不当,其罪更甚。李世民赐死盛彦师,与其说是为了发泄对盛彦师的不满,倒不如说是为了推脱自身责任,掩盖自身失误。

[page]

如果说盛彦师被赐死,有其自身过错的因素,那么李君羡的死就不可思议了。一句疑神疑鬼的谶语,一道无中生有的谗言,就轻松地让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李君羡断送了性命。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初年,一句“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谶语,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警惕和对大臣们的猜疑。当他得知李君羡小名叫“五娘子”,其武连郡公、左武卫将军、玄武门守将等一系列封号官职中皆带有“武”字,正好与“女主武王”暗合时,李君羡的霉运便接踵而至。他先是被皇帝“深恶之”,接着被调出京城,不久就被御史弹劾“与妖人交通谋不轨”,最后李世民连审都不审,就下诏“君羡坐诛,籍没其家”。厄运来得如此迅速,如此连贯,恐怕李君羡至死也弄不清楚自己怎么得罪了李世民。

网络配图

刑部尚书张亮被杀的罪名是“谋反”。因为其为官地相州被人传言是“形胜之地,不出数年有王者起”,因为有人发现了“有弓长之君当别都”的图谶,因为他私下里与几个江湖术士谈论了这些敏感话题,因为其老婆喜欢巫术进而干预政事对他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这位农民出身的凌烟阁功臣成员,很快就被推上了“谋反”的风口浪尖。“谋反”,是皇帝最不愿意听到的字眼,不管是真是假,必欲除之而后快。正当李世民为找不到过硬的证据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突然又听到张亮私下里畜养500壮士为义子的事,总算是一个现成的把柄。于是,李世民就来了个主观推断,对侍臣曰:“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将何为也?正欲反耳。”于是,这位当年辅佐李世民争夺帝位的死党,这位刚刚从高丽战场返回长安的沧海道行军大总管,这位临死前还在苦苦哀求宽大处理的刑部尚书,被“下诏处斩,籍没其家”。

[page]

能够得到李世民高度评价的人不多,除了“镜子”魏征,就应该是“性最坚贞”的刘洎了。因为刘洎忠于职守,敢于直谏,有能力,有忠心,所以李世民在远征高句丽时,才把辅佐太子监国的重任放心地交给他。贞观十九年,远征高句丽归来的唐太宗,听信了褚遂良谗言,在没有充分调查研究的情况上,草率地把刘洎给杀了。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得了“痈疽”,刘洎听到消息后,忧心忡忡,曾和同僚们说了八个字:“疾势如此,圣躬可忧!”这本是一句忧国忧君的肺腑之言,但被进谗者传到唐太宗的耳朵里,却完全变了味:“(刘)洎言国家事不足忧,但当辅幼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定矣。”宫廷中最敏感的字眼除了“谋反”,就是“传位”了。进谗者十分了解李世民的“心病”,在接班人问题上大肆进谗,皇帝因此才会失去理智,龙颜震怒。唐太宗二话不说,即刻下诏:“(刘)洎与人窃议,窥窬万一,谋执朝衡,自处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赐自尽。”

网络配图

唐太宗李世民一面倡导“宽大安抚”,实行开明统治,体现人文关怀;一面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猜忌心理,对大臣动辄问罪,轻则贬黜,重则杀戮。李世民是一位贤明的皇帝,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能比政局稳定更为重要。平庸之人犯了错误,他可以不予追究,一笑而过,但位高权重的臣属尤其是功臣,哪怕有一点点捕风捉影的风吹草动,只要有可能威胁到自身利益和皇家利益,他都会兴师动众,杀气腾腾。尤其是到了贞观中后期,随着“隋亡为戒”历史教训的逐渐淡忘,随着骄傲自满情绪的不断滋长,封建帝王的专制本能越来越多地在李世民身上体现出来。难怪岑文本被唐太宗任命为中书令后,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面露忧色。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非勋非旧,滥荷宠荣,位高责重,所以忧惧。”亲朋好友前来道贺,他正色道:“今受吊,不受贺也。”寥寥数语道出了他对“伴君如伴虎”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认识。

[page]

这些臣子害怕李世民我想是因为他们都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全过程!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禅位,霸占弟媳,尤其是更对亲兄弟建成元吉家的大批无辜,斩尽杀绝,其残忍可见一斑,足以让他们对皇帝胆寒!他们这些臣子算什么呢!呵呵!就是在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他们也亲自见识了什么叫做,真人不露相;见识了李世民的深不可测!

网络配图

话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设计欲杀李世民,秦王府中文臣武将齐劝李世民“先发制人”,而李世民却想沽名钓誉,装着不忍心,就在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奋起反击的时候!不了前不久竭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高祖诏令我等不得侍奉秦王,现在如果私自拜访,岂非死罪”?李世民见二人不肯前来,大怒,竟然把佩刀递给尉迟恭说:“两人怎敢判我?公持刀去看看,如果真的不肯来,即用此刀杀了,拿首级来见”!我想这场面,都能把满屋子的人吓个半死吧!呵呵!尉迟恭和长孙无忌一同去见房、杜,说:“王已决计行事,你二人快去商议”?我想聪明的房杜二人当时觉察到端倪,杜如晦当时没有说话,说不定是被吓到了,呵呵!房玄龄说:“四人同行太醒目,我们各走各的吧”!说不定此时二人有逃跑的打算也不一定!尉迟恭和长孙无忌先行,房杜二人各自换了衣服悄悄来到了秦王府中,大家一起商量好了对策!

[page]

当天晚上,李世民入朝见高祖李渊,李渊拿来一份太史令的密奏给李世民看,密奏中说依天象看秦王当有天下!李世民要求屏退左右,然后对李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私通皇妃,淫乱后宫。李渊听后大怒,李世民接着说:“臣儿无丝毫辜负兄弟之心,偏他二人时有加害之意,并说要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臣儿若果枉死,永违君亲,已是可痛,而且魂归地下时,也要被败在儿臣手下的王世充等讥笑了,请父皇救命”!说罢,便呜呜啼啼哭了起来。高祖更加错愕,说:“明天便审问他二人,你其实也应该早来参奏”!李世民玩过这招后随即退了出来,在夜里便连忙调兵遣将,名长孙无忌等带领,埋伏在玄武门外!

网络配图

第二天,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经过玄武门,察觉情况不妙,赶紧回头欲逃,却被李世民和尉迟恭拦下。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杀,李元吉被尉迟恭拿刀砍死。这时,太子和齐王的手下,带领了数千军队来攻打李世民,却被玄武门前的伏兵截住,后听说太子齐王都已经死了,也就鸟兽散了!李渊见事已至此,显然再去责斥李世民也毫无意义了,弄得不好,甚至可能自己也会身临险境,因为是那个满脸血污手执兵器的尉迟恭,前来告诉李渊的,其用意已经很明显了!于是李渊,就干脆封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任凭李世民对建成、元吉家门斩草除根,满门残杀!并且没有多多久,识时务的李渊就急流勇退,把皇位当给了李世民,当逍遥的太上皇去了!

网络配图

对于李渊来说,是个悲剧!由于李渊高高在上,不甚了解当时的朝廷内部情况,太子、齐王和秦王之间地位相当,势力各有强弱,因而实际上谁先动手谁便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者!在这一点上,李世民与他的文臣武将都十分清楚,就是太子齐王也想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权。由于李世民的确比他们高明,只有他才真正的巧用了“先发制人”之计。“先发制人”靠的是“先”,但“先”往往来自于“密”和“快”,李世民假装“不忍心”,表面上无所作为,实际上一方面是为了师出有名,保全面子;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行动的“秘密”性!君不见他授刀给尉迟恭欲杀房玄龄杜如晦灭口;君不见他半夜调兵遣将以防人知;君不见他杀却太子、齐王两家的大批无辜,足以可见其处心积虑只是个伪君子,足以证明其城府极深,行动秘密而迅捷!

我想这些文臣武将,经过这么一番变故,谁还敢小瞧李世民,更多的对李世民只是恐惧!呵呵,兄弟家人都可以随意屠杀,他们这些异姓臣子的命算什么!呵呵,也就能回答你岑文本为什么如此担忧了!

发布时间:2023-06-04 14:27

上述文字是💠《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道光帝派曾国藩去调查一场冤案,结果如何呢?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36岁的曾国藩官居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职位。跟着官职的不断提高,曾国藩的个人日子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他把家眷接入京城,一家人得以团圆,一同...

[历史] - 2021-05-07 14:46:13

卞玉京送别诗之巅峰之作《剪烛巴山别思遥》,堪比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剪烛巴山别思遥 剪烛巴山别思遥 送君兰楫渡江皋 愿将一幅潇湘种 寄与春风问薛涛 我就是通过这首诗认识大才女卞玉京的。这首诗才华横溢才情满满。是送别诗的巅峰。 李商隐的《夜...

[历史] - 2021-05-31 20:57:57

明朝历史中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后宫干政的情况?

明朝这个朝代相比其他的王朝,虽然在朝臣党派争斗和宦官专权上一点也不客气,但是明朝始终没有出现后宫干政的情况,这对一个统治时间将近300年的王朝来说是十分罕见的。唐朝的...

[历史] - 2022-11-18 17:05:07

朱元璋不看好朱棣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大费周章不让朱棣继位

朱棣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人称永乐大帝。大家都知道他的皇位是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抢来的,后来建文帝神秘失踪,这也成了朱棣的心结。据说,...

[历史] - 2022-12-22 17:16:53

历史上公认的最强军师排名,鬼才郭嘉只排第五!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如果想要建立一个朝代,建立一个新的秩序。那么也就意味要重新“洗牌”,所以说一定会爆发战争。 既然出现战争就必须有能够上阵杀敌的将军,除此之...

[历史] - 2022-11-13 05:28:47

曹操墓究竟在哪里?曹操为何要建72座陵寝?

我国古代帝王大都非常讲究排场,对自己的陵墓一定要修建富丽堂皇,但是从曹操开始,这个观念逐渐被一些皇帝所摒弃,薄葬的现象开始出现。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

[历史] - 2022-02-12 22:39:13

明朝最后的铁血忠臣:让李自成百万雄师寸步难行的“战神”,守着一座孤城带着数千残军

中国历史上明朝最后的皇帝崇祯帝可以说就是李自成逼死的,可是你知道吗,明朝有一位铁血忠臣曾守着一座孤城带着数千残军,让李自成百万雄师寸步难行,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明朝...

[历史] - 2022-07-13 22:21:23

慈禧太后为何打破“重满抑汉”的用人制度?

慈禧是怎样开始执政的?慈禧的执政手段是怎样的?据说慈禧执政期间很重用汉人,看重汉人的原因是什么呢?据历史记载,汉人那时候就连给他们的做奴才的资格都没有。这种政治体...

[历史] - 2023-03-04 05:24:27

脑残皇帝司马衷是西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从司马家族篡位以来,蜀国东吴先后灭亡,魏晋建立起了统一的中原王朝,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 西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西晋统一的时间短,公元266年到316年,共计...

[历史] - 2022-04-02 12:27:07

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什么没有解决掉赵国呢?原因是什么

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什么没有解决掉赵国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当秦始皇启动了统一中原这个发动机的时候,六国里面唯一能够和秦国抗...

[历史] - 2021-09-14 13:23:13

清朝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明知库兵从银库里偷银子却不抓 这是为什么?

清朝时期朝廷贪污腐败的程度已经达到了顶峰,就连国库内的财物也敢明目张胆的盗取了,不过那时候为什么明知道库兵从国库内盗取银子而不抓起来呢? 1843年初,大清户部的库兵张...

[历史] - 2022-06-18 14:02:00

揭秘一代佳人杨贵妃 离奇身死之谜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各有千秋,杨贵妃则是其中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美女的代言人,对于杨贵妃的如何死的至今是个未解之谜。 网络配图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

[历史] - 2023-04-06 11:24:43

李渊的正室太穆皇后窦氏为李渊生了几个孩子?

李渊的正室太穆皇后窦氏为李渊生了几个孩子?太穆皇后(约569年—约613年),窦氏,唐高祖窦皇后,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北周武帝之姐...

[历史] - 2021-07-20 16:49:14

周泰是谁?为什么是不死之身?

周泰是谁?为什么是不死之身?说到周泰,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作为孙权手下非常著名的大将,自然是立下了赫赫的战功。但是有一点是让人非常费解的,那就是周泰为什么是不死...

[历史] - 2021-08-02 18:12:37

明朝驸马遇害,朱棣为何杀害凶手,阻住他说出幕后主使?

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而在明朝有这样一位驸马,在他遇害后皇帝却杀了凶手,阻止他说出幕后主使,那么这是为何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贫寒,元末天下...

[历史] - 2023-06-22 00:39:20

朱翊钧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皇帝?是明君也是亡国之君

每当一提起朱翊钧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历史上在位的皇上基本都是日理万机,从早到晚都在为国事上操劳,批折子见大臣,每天都在考虑...

[历史] - 2021-12-04 17:04:58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