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十年吃掉三十万人,凶残的黄巢,也曾做过一件好事,铲除了一个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弊病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十年吃掉三十万人,凶残的黄巢,也曾做过一件好事,铲除了一个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弊病》,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十年吃掉三十万人,凶残的黄巢,也曾做过一件好事,铲除了一个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弊病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小编说的这位,他十年吃掉三十万人,然而却也曾做过一件好事,铲除了一个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弊病。

此人就是黄巢。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黄巢响应王仙芝,成为唐末那场农民起义的发起人之一,并在王仙芝战死后,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这个从一介书生,到贩私盐头领,再到农民起义的领袖,最后成为食人魔王的人的变化,是一言难尽的。窃以为,暴民往往是因为暴政而产生的,如果能够吃饱穿暖,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当那个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暴民的。但黄巢却是那个绝大多数人的例外。祖上三代以贩私盐为业的黄巢,家境殷实,吃得饱穿得暖。他之所以成为暴民,只是因为他想造反,想成为暴民,就像他当初的誓言一样,“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或许是他屡次名落孙山之后,对社会不满而产生的极端复仇心理,也或许是他后来不加选择地实施屠杀破坏的主要原因。历史规律证明,没有信仰的农民起义,往往在小有成就之后就走向衰落。秦末的陈胜如此;汉末的张角如此;明末的李自成如此;清末洪秀全也如此,黄巢当然也不能例外了。

起义之初,黄巢和他的义军可谓爱民如子,甚至因此获得“率土大将军”的美称,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他攻陷长安。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五日下午,当黄巢前锋未受到任何抵抗,顺利进入长安城时,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员数十人至灞上迎接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义军将士皆披发,束以红绫,身穿锦袍,手执兵器,簇拥黄巢而行。而黄巢则乘坐黄金肩舆,威风凛凛地招摇过市。“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对唐末酷政已忍无可忍的长安市民夹道欢迎黄巢和他的起义军,黄巢们也被当时的气氛感动得涕泪纵横。黄巢的副将尚让一再告谕市民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义军将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贫民,“往往施与之”,很有几分“黄巢来了不纳粮”的意思。以至民间甚至编出“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时节插艾草”的故事来褒颂黄巢和他的起义军。

但是,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并于翌日,在含元殿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大齐”,建元为金统起,作为分界线,黄巢和他的起义军就此变质了。黄巢几乎全盘接收了唐末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封其妻为皇后,尚让、赵璋等为宰相,郑汉璋为御史中丞,皮日休为翰林学士,孟楷、盖洪等为尚书左、右仆射兼军容使。并下令:唐官三品以上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则官复原职。可见,大齐是由农民军文武官员与唐朝官员混合而成的一个政权机构。农民军憎恨官吏,对唐宗室、公卿士族实行严厉的镇压政策,“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唐宰相及左仆射、右仆射、太子少师等藏匿民间,被义军搜出后“皆杀之”,连投降黄巢的左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因匿公卿于夹壁墙中,事发后亦被杀。黄巢这时露出了他“我花开后百花杀”血腥的峥嵘面目。他的起义军,则开始像强盗一样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抢男霸女。或许他们本来就是明火执仗,肆意妄为的强盗。在黄巢的统治下,老百姓连基本的农耕作业都已无法进行下去,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景象。

随之而来,黄巢的本性也开始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显露出来。有人题诗讥讽黄巢当了皇帝后,开始变得昏庸残暴。黄巢立刻组织人去查其作者,但是没有查出来,于是黄巢索性把长安城中三千多无辜的儒生砍了头;随着唐军的反攻,长安被唐军占领。但没几天又被黄巢夺了回来,对于长安的失而复得,黄巢却大光其火,他将之前的那次失利归罪于普通的长安平民,这个曾经被长安市民夹道欢迎的“率土大将军”,举起屠刀,血洗长安,将城中八万余名男丁杀戮殆尽。当黄巢于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再次被赶出长安后,率部出蓝田入商洛山。五月,黄巢派左军中尉孟楷为先锋进攻蔡州(湖北枣阳),唐节度使秦宗权战败后投降齐军,孟楷随即由蔡州移师转攻陈州(今河南淮阳)。

陈州刺史赵犨是唐朝的著名将领,本人多次参加过围剿黄巢的战斗,是大齐军队的夙敌。赵犨担任陈州刺史后,就对部下说过:“黄巢若不死在长安,必定向东走,陈州是他必经之路,不可不防。”看得出,他刚上任就已预见到黄巢的失败,并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孟楷刚入陈州境内,赵犨趁其不备,果断出击,齐军大败,孟楷被俘。赵犨为表示与黄巢绝不妥协的决心,命人将孟楷斩首。孟楷是最早追随黄巢起义的重要将领,素为黄巢宠信。黄巢异常悲愤,立即与秦宗权合军将陈州团团围住,并“掘堑五重,百道攻之”,大有不拿下陈州决不罢休之势。

赵犨刚任刺史之时,就一直不断地修筑城堑,积蓄粮草,缮治兵器,在黄巢到来之前,就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将方圆六十里内的居民迁入城中,同时募集大批勇士,由其弟和儿子分头统领,加固城防。赵犨对陈州保卫战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和到位,因此,黄巢攻打陈州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黄巢见自己带着几十万大军,却连小小的陈州都攻不下来,非常生气,干脆在陈州城下扎起营寨不走了。竟在陈州城下建起一座类似于皇宫的“八仙营”,并设置了百官曹属,“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结果,黄巢围困陈州长达三百多天,却始终没能攻破陈州。而唐廷却不断调动军队,开始了对黄巢的围剿。

黄巢在陈州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唐军的进攻,而是没有粮食。他是在唐军的进攻下败出长安的,不可能带有多少粮食。赵犨在他到来之前就采取坚壁清野,也没有给他留下粮食。而他手上有着一支几十万的大军,这支军队人吃马嚼,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可是这里没有粮食,那么,他们吃什么呢?黄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吃人。“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于是,这支曾经被称为“义军”的黄巢军队,成了一群吃人恶魔。据最保守估计,黄巢军队在这段时间至少吃掉了三十万人。这种吃人不吐骨头,以人肉充当军粮的行径,其野蛮凶残程度,确实冠绝古今。

虽然黄巢是无比残暴的,杀人无数,但是在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因为他的残暴,无意之间灭掉了一个在中国延续数百年的弊病,从而直接改变了后世的历史,使中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那么黄巢究竟铲除了什么样的弊病,才会使中国日后的历史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呢?其实黄巢铲除的不是别的,就是中国长达数百年的“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

汉魏以降的“门阀"一语,其形成有一个过程。按“阀"通“伐",义为功劳。与另一义指资历的“阅"字,往往连用。有无伐阅,乃任用、提拔官吏之极重要条件。考虑伐阅之风,先秦已萌芽。据徐中舒、唐兰先生考证,金文中屡见之“蔑历”,大体就是简阅、称美某人功劳、资历之意,“伐阅一语,就是蔑历一语的变异”。

本来,伐阅仅与官吏个人相关连,东汉以后因世家大族兴起,一个家族中往往多人出仕,于是出仕者的伐阅便又成为家族荣誉、声望的标志。《三国志·张练传》注引《吴书》载,张练草成关于孙坚与孙策经历、功业的文章,孙权读后日:“君真识孤家门阀阅也”。“家门阀阅”的简化,便是“门阀”。随着魏晋九品中正制之推行和士族之发展,“门阀”之义有时指“士族”、“高门"。《宋书·百官志》称:殿中将军等,“晋孝武太元中,改选,以门阀居之”,《周书》赵贵等传末:“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均其证。但更多的还是相当于“门地”、“门第”的同义语。如《后汉书.宦者列传》末范晔“论曰:“刑余之丑,一“声荣无晖于门阀",《北齐书·赵郡王睿传》:“世宗谓之曰:我为尔娶郑述祖女,门阀甚高,汝何所嫌而精神不乐?"由于两义可以相互补充,覆盖面比较宽,所以本文采用了“门阀制度"一语。

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

门阀士族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腐败的统治者,但后来也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话,混乱一些出自于寒门的庶族,才能够有出头的机会。一些门阀士族也都会选择一些门当户对的人进行内部通婚。所以这些门阀士族内部是相当腐败的。并且在当时,他们更是把握着天下的权力,一些出身寒门的老百姓是根本没有机会能够进入朝廷当中当官的。所以在当时也只有发生战乱,天下大乱或者出现外敌入侵,这时候才会给一些寒门子弟出头的机会。

虽然这些门阀士族中也有一些惊艳绝伦的大才子,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而更多的是一些不学无术的宦官子弟,他们虽然占着官位,却毫无作为。这些人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为祸一方,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拖累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黄巢在带领穷苦百姓起义时,首先就将目标放在了这些门阀士族的身上,对它们进行大肆的杀戮与抢掠。在黄巢起义期间,这些门阀士族基本上被起义军杀干净了。

虽然黄巢起义失败了,但在黄巢以后,又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在兵荒马乱年代里,这些门阀士族的生命安全没有任何保障,即使有一些门阀士族在黄巢起义军的手底下存活下来,他们也很难在这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继续生存下去。

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以后,开创了大宋王朝,但在宋朝时期,已经基本没有了门阀士族的干预,因此宋朝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明。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发布时间:2023-06-15 10:36

上述文字是💠《十年吃掉三十万人,凶残的黄巢,也曾做过一件好事,铲除了一个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弊病》✨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历史上真正的盔甲难道真像影视剧里的那般不堪吗 一直被骗了好久

古代战争中双方交战时拼杀的如火如荼,在影视剧中一把刀在一个士兵身上划一刀甲胄便破了一个大洞,但实际上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件盔甲重达几十斤若是一划就破也没有穿...

[历史] - 2022-10-14 20:17:28

朱熹评价李世民 善于假仁借义行其私欲吗

朱熹评价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有过很多的成就,当然他也犯过很多的错误,对此大家是否知道历史名人都是如何评价李世民的呢?朱熹又是怎么怎么评价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

[历史] - 2023-07-04 00:20:02

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王娡是个怎样的人?最后什么结局?

王娡可算是中国历代后宫中的一景,她以有夫有女之身不仅混进皇宫,而且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不要说在宗法制度严酷的封建社会不可思议,就是在已经开放的现代社会也难以...

[历史] - 2021-08-30 06:15:13

苏秦佩六国相印最后却遭五马分尸 苏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苏秦是如何游说六国合纵抗秦的?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后游说列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

[历史] - 2023-04-04 13:06:58

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

时代的变革往往会影响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守旧派才会对变革横加阻拦,这也就成了清朝时期我国维新变法的最大阻力。 每一个国家或许都会经过一次历史的蜕变,然后才可以成...

[历史] - 2022-01-25 02:20:58

盛唐诗人的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是现代人交友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盛唐时期有朋友圈,各路文豪们都会怎么使用它呢? 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文苑图》描绘的是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

[历史] - 2022-04-18 05:48:59

孝全成皇后凭什么能得到道光帝的宠爱?她有什么过人之处?

孝全成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在现代来说都是差不多年纪相仿左右的人会喜结连理,当然也...

[历史] - 2021-12-11 23:37:33

朱元璋出生于全罗南道?朱元璋是韩国人?

韩国有些历史结论总是令人大跌眼镜,这不,最近又有历史学家发声,声称朱元璋是韩国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网络配图 韩国历史专家的研究水平历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无非研究的...

[历史] - 2023-03-22 01:32:15

秦始皇嬴政真的得了软骨病吗?那么秦始皇到底长什么样呢?

秦始皇嬴政真的得了软骨病吗?那么秦始皇到底长什么样呢?说起秦始皇嬴政,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尤其是最近超火的《大秦赋》,又让不少人了解到了秦始皇这个人。关于秦始皇...

[历史] - 2021-09-09 01:32:57

乾隆给和珅的保命诏书写了什么 和珅最后为何被杀

对乾隆的保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和珅,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在很多电视剧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是清朝的一位巨贪,深得乾隆...

[历史] - 2021-11-13 06:23:32

揭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墓在哪里?

核心提示:700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因为元朝实行密葬,即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 一 网络配图 1227年8月25日晨,发烧多日的成吉思汗预感到大渐己近,将幼子拖雷唤...

[历史] - 2023-04-13 04:09:31

说吕布是三国第一武将,这个人第一个不服!

《三国演义》是我们从小就看的名著,里面经典的故事我们也都早已耳熟能详。今次我们不讨论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只关注小说中所写的内容。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不管是文臣...

[历史] - 2021-08-10 08:45:27

历史这个公主死后为什么要以军礼下葬

关于历史上古代的女将军,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除了她之外在古代还有一个出名的女将军,这个人还是一个公主...

[历史] - 2023-01-11 19:22:49

满清为何能凭十万八旗军入主中原?是运气,还是实力?

明朝后期的几位皇帝都是出了名的昏庸,再加上魏忠贤等奸臣的辅佐,各地纷纷起义,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最终却被一只关外的外族人夺了过来。 清朝以区区的十万之众的人数可以快...

[历史] - 2022-04-16 11:53:41

同为托孤大臣 为何诸葛亮位高权重 李严最后被废庶人?李严和诸葛亮的内斗到底是谁的过失?

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刘备把政务交给了诸葛亮,把军队交给了李严。可是后来,李严在诸葛亮的弹劾下,刘禅把李严废为庶人。那么...

[历史] - 2023-04-04 10:05:45

谁跌倒嘉庆吃饱?这种说法来源于何时,为什么这么说?

在民间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谚语,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谁跌倒嘉庆吃饱?这种说法来源于何时,为什么这么说? 和珅的出身可是不好,同殿为官的人在他背后起了一个“蜡头”的外号。...

[历史] - 2023-05-19 17:05:34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