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中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五件无价之宝,最后一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中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五件无价之宝,最后一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中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五件无价之宝,最后一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历史价值不菲的无价之宝,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许多都遗失在了历史长河中,至今都下落不明,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五件无价之宝,最后一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第一件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人为万物之灵,千百年来,人对于自己的来历就有过无数的推测,由此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而这些奇思妙想之中,古猿进化为人类最为流行。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古猿是如何变成人的?虽然有很多科学解释,但没有实质的证据,直到1929年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被发现,这个理论才得到公认。

公元1918年,瑞典科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古人类的遗迹。随后1927年,中美联合科考队对该地区进行发掘。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一颗保存完好的人类牙齿化石。当时定名为“北京猿人”。

公元1929年12月,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又在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个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周口店发掘化石工作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是一个创举,当时在中国无成法可遵。

生活在50万年以前的“北京人”头盖骨的出土,被当时国外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北京猿人洞是世界上发现材料最丰富、也是系统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

专家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属直立人种。他们过着以狩猎为主的洞穴生活,能够使用和制造粗糙的石制工具,并已学会使用火取暖和吃熟食。

实际上,大约在北宋时代,北京周口店一带就有出产“龙骨”的流传。人们把“龙骨”当作天赐的良药,把它研磨成粉末敷在伤口上,就可以止痛和利于愈合。因为盛产龙骨,所以人们就把这里的一座山称为龙骨山。

现在可以证实这些龙骨极可能就是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

本来一切进展顺利,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挖掘工作中断了。不过研发工作继续,可是到1941年,随着抗日战争进入到第四个年头,日美关系紧张,很多人都猜到日美之间难免一战。这时,中方有人想起了存放在北京的化石,担心这些化石可能会落到日本人的手里。

于是中方向美方提出,运到美国保存,等待战争结束后,返还给中国。当时美国人还是可以自由地离开中国的,带出头盖骨化石并不是什么难事。

运送者用极为精细的手法包装好全部头骨和大量珍贵的化石。为了掩人耳目,这些化石以美国军医私人行李的名义,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护卫运送。队伍离开北京到达了秦皇岛港,打算在1941年12月8日的时候登上美国邮轮,直抵美国。

然后有时候历史非常巧合,巧合到让人难以捉摸。就在第二天,发生了珍珠港事件。日美闹掰了,美国对日宣战。而那艘来接人的美国邮轮“哈里逊总统”号也在接近中国时,被日本军舰的追击而沉没。同一时间,日军突袭了驻扎在秦皇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化石的护卫全都成了俘虏。

而北京人头盖骨也就此销声匿迹,包括日本军方在内,没有人知道这批化石的下落。那么,化石是不是落入到了日本人手中呢?

反正二战结束后,美国、中国、日本都开展了对北京人头盖骨的寻找工作,但至今没有这些珍贵化石的下落。

第二件是战国时期的和氏璧

相传战国时期,秦国秦王欲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并才由此演变成出“完璧归赵”的传世佳话。

关于和氏璧的来历,在《韩非子》和《新序》中都有记载,相传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是一个琢玉的巧匠。有一次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经过雕琢后卞和就捧着璞玉去见了楚厉王,希望得到奖赏,但楚厉王的玉工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背上欺君之罪被砍掉左脚。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再次捧着这块璞玉去见楚武王,然而楚武王的玉工查看后又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又因此背上欺君之罪被砍掉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接着流血,血泪浸湿宝玉,因此和氏璧其实是一块血玉。

楚文王知道此事后,派人询查,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楚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遂命名这块璞玉为“和氏璧”,这便是和氏璧的由来。

到了战国时期,和氏璧阴差阳错到了赵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想得到这块玉,就派使者到到赵国说秦愿用15座城池换和氏璧,赵王明知道秦王想占便宜,但又不想得罪秦国,就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秦王看到和氏璧甚是喜欢,但只字不提15座城池的事,蔺相如借口说和氏璧上有瑕疵,拿过和氏璧当面指责秦王出尔反尔,秦王想命武士去抢和氏璧,蔺相如靠近柱子说敢靠近就摔碎它。并要求秦王斋戒3日并将原本交换的15座城池划归赵国,蔺相如在此期间趁机托人将和氏璧带回赵国,这便是完璧归赵的典故。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命工匠将和氏璧雕琢成皇帝印章,这便是后来的传国玉玺,秦末年子婴持和氏璧向刘邦请降,玉玺归汉。东汉末年董卓乱汉,玉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等人手里,后来又归魏。南北朝时又辗转后赵、宋、齐、梁、陈等,之后隋统一全国传国玺遂入隋宫。

隋灭亡后,萧皇后带着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后来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皇后又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唐灭后朱温得到玉玺,后朱温后梁被灭,传国玉玺又落到后唐李存勖手中。

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传国玉玺便不知所终。之后宋、元、明、清都相传传国玉玺重现,但均不能证明其真伪。

和氏璧至今下落在哪呢?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和氏璧,流传千年,奇货可居,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更传为千古佳话!和氏璧流向何方?众说纷纭,等待它重新出现在世人眼中的那一天!

第三件无价之宝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人称“二王”。王羲之,出身贵族,官做到右军将军,所以后人称他王右军。王羲之因为与王述不和,辞官归田,在会稽山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定居。王羲之的书法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的质朴书法,雄强多变,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于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暮春之际和朋友聚会时乘兴而作的。当年的三月三,上巳节,王羲之、谢安等高级士族相约于会稽山的兰亭溪畔,曲水流觞,把酒赋诗,好不快乐。

高兴至极的王羲之乘兴为之作序,就是明躁天下、千古流芳的《兰亭序》。《兰亭序》共28行,324字,其笔法、结构、姿态皆臻化境,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关键是这幅书法最后到了谁的手中呢?唐太宗。

作为王羲之书作的“发烧友”,自然是每件作品都不能放过。据史料记载李世民一共收集了3000多幅王羲之的作品。这其中最爱的两件当属《兰亭序》和《乐毅论》。

话说《兰亭序》到李世民手中可谓历尽波折,为了得到它,李世民甚至用起了坑蒙拐骗的手段。

事情是这样的,王羲之的《兰亭序》落到了智永和尚手中,保存在了云门寺。但智永作为出家之人,无子嗣,于是就把《兰亭序》交给辩才保存。

奈何这个辩才也是个王羲之迷,所以喜欢的不得了,生怕被他人抢了去。不过此消息还是被唐太宗知道了,唐太宗可是找了多年了,得知这个来源,自然不会放过,必定得到。

唐太宗先是叫辩才入京,劝其进献,但辩才一看就知道唐太宗的意义,于是谎称不知《兰亭序》所在。唐太宗也没办法,只好放他回去了。

知道却得不到,唐太宗忧心忡忡,每日茶饭不思,如同得了相思病一样,见到皇帝如此,朝廷重臣房玄龄说他有一妙计,可以得到,唐太宗喜出望外,问是什么妙计。房玄龄说此事他办不了,推荐了时任监察御史的萧翼。说此人有办法。

那么,这个叫萧翼的到底有什么办法呢?说白了就是坑蒙拐骗。萧翼乔装打扮把自己弄成一个穷困潦倒的穷书生,假称来自山东,路过会稽,投宿于辦才主持的永欣寺。

他在寺里一住三月有余,每日只与辩才诗酒唱和,论画下棋,高谈阔论,让辩才对其渐失警惕,甚至还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可见这个萧翼还是很有才的。

混熟之后,萧翼看实际差不多了,于是就把随身携带的几帖王羲之墨迹,拿出来让辩才掌眼。辩才自视是个识家,看了萧翼的那几帖墨迹,虽确乎真品,却无一件能与他所收藏的《兰亭序》相媲美。

于是一不小心就把实话告诉了萧翼,说你的这些藏品都很不错,但不是王羲之的顶峰之作,都比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因为喝了酒,所以,他一时间没管住自己的嘴,把《兰亭序》在他这的消息透漏给了萧翼。

萧翼将计就计,说不相信:《兰亭序》早已失传,人间哪有真迹?

没办法,辩才和尚上钩了,为了表示自己的确有,一不留神的把自己藏在秘龛里的《兰亭序》真迹拿了出来。

心里早就窃喜的萧翼却依然不动声色,说不信,要研究几日。辩才说好,谁知道几日之后,萧翼乘辩才外出之机,收拾起《兰亭序)》和他带来的几帖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偷偷起身,回长安复命了。

后来辩才得知,破口大骂萧翼小人,但也无济于事,不久积郁成疾,死时都未瞑目。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重病缠身,仍对《兰亭序》爱不释手,没过多久就驾崩了。临死前,唐太宗对儿子李治说:“我想跟你要一样东西,你不会不给吧!”唐高宗自然是个孝顺儿,不敢违背父皇的旨意,问要什么,唐太宗说:“《兰亭序》,让他陪葬我吧”。

唐高宗知道,于是就将《兰亭序》用黄色绫子包好,装进玉匣,放在父亲的枕边,然后再把其灵柩安葬在九宗山昭陵。当然,此事只是传说,没有实质的证据。昭陵如果不开,仍然不能证实此事的真伪。

据说当年朱温曾挖掘过唐太宗的陵墓,果真如此,《兰亭序》恐怕在劫难逃了。

所以说,《兰亭序》也至今成谜,下落不明,无人知晓。

第四件是乾隆皇帝的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是中国古代的一件宝物,该剑非汉家传统之剑,而是结合了蒙古式的弯剑,其剑身略弯,剑柄很长,上面刻了9条龙。霸气十足,又带有一丝丝的邪性,它曾经是清朝乾隆皇帝的收藏物,乾隆皇帝在清朝的皇帝中排在第六位,他除了是在中国历史上掌握最高权力时间最久的皇帝之外,还是活得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乾隆皇帝执政的时候中国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他不仅精通政治还是一个喜欢收藏文物的人,九龙宝剑曾是他喜爱的宝物之一,并且曾与他一起下葬。

九龙宝剑本来可以一直埋葬在地下,后来在1928年7月2日的时候被孙殿英盗出后便下落不明了。孙殿英是一个土匪,曾经盗了很多墓,其中就包括乾隆皇帝的墓,他把陪葬的宝贝一扫而空,其中就包括九龙宝剑。后来他盗墓的事被报道之后使他十分慌乱,他把盗来的宝物送给了戴笠、宋美龄、宋子文等人,其中得到珍贵的九龙宝剑的人就是戴笠,但是这把剑的归宿没有定下来,它后来又来到了蒋介石的手中,最后又落到了马汉三的手中,如今这把宝剑的去处无人可知。

第五件是明成祖修的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修了美轮美奂的紫禁城,派了郑和下西洋,无论干什么都要玩出吉尼斯的规模来,修书也一样。

此时的大明国力强盛,这位皇帝登基后决心修一套世界第一的大书,而他的朝臣中也颇有解缙这样文学出色的俊才,于是,《永乐大典》就这样诞生了。

这部书总计一万一千多册,收存了七八千部秦代以后珍贵图书的精华(这些图书今天已经大部份散佚),达3.7亿字,全部采用欧体手书抄写而成,按韵排列,佐以大量插图,问世时便被视为珍宝。这部书没有印刷出版,只是永乐年间制作了一套正本,嘉靖年间抄写了一套副本。可惜的是,今天这部书仅仅存世四百多册(其中大陆存244册),不及全书的5%。

《永乐大典》之所以存世如此之少,一个重要原因是1900年庚子事变的时候翰林院被烧,这里面残存的《永乐大典》被毁甚多。

这件事是谁干的也算历史之谜,因为传统的说法是八国联军所为,但翰林院被烧远在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前两个月,虽然时间对不上,但出于教育大家外国人总是干坏事的目的,硬说是他们烧的也无不可。

倒是有某个糊涂虫记载因为翰林院靠近外国使馆,义和团点燃了翰林院试图延烧过去,可惜没能成功。这多半是胡说八道,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的。

被焚毁的翰林院,可见残存大殿“敬一亭”的匾额——据说乾隆年间纪晓岚便是在这里找到了一大批《永乐大典》副本的存书,但庚子的战斗中,这里也成为部分《永乐大典》的葬身之地。

不管是谁干的,恐怕这也不是《永乐大典》散佚的主要原因,因为1894年的时候,这部书就已经只剩八百多册,不足10%了。

那么,其他的《永乐大典》到哪儿去了呢?由于目前所存,清代以降文献记载中谈到的《永乐大典》都是嘉靖抄本,也就是副本中的,对《永乐大典》副本的去向,监守自盗,战争火灾,多少能说清一部分。然而,对于其正本的去向,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一万多册的正本《永乐大典》,连一页也没有留下来,实在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五件无价之宝,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发布时间:2023-06-24 19:56

上述文字是💠《中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五件无价之宝,最后一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李世民死后谁陪葬 陪葬的显赫人物有数百位

李世民死后谁陪葬,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唐朝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在他的一生中为唐朝的崛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此大家是否了解过在李世民呢?在他死后又有谁陪葬呢?下面就让小...

[历史] - 2023-06-30 15:01:37

人死之后还有机会复生 七天之内还是有可能的?

在我国的古代,一旦有人去世,家人并不会马上把他埋葬,而是放置七天后,才会让他入土为安。直到现代在我国许多地方,也都有这么个习俗,那就是人死之后要停放七天的时间,第...

[历史] - 2022-12-04 04:57:15

情人节说《红楼梦》,贾政为什么偏爱赵姨娘?

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不过贾府的贾政这个人好像是没什么存在感,有他没他好像都没什么影响,或许正是这样,他才会对那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赵姨娘偏爱有加。 贾政除了正...

[历史] - 2022-05-15 18:18:24

历史上由麻雀变凤凰的第一夫人是谁?

在古代普通人家,如果能够被选作妃子进入皇宫,那是很荣耀的事情了,如果能够立为皇后,那简直是要光宗耀祖了。下面我么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 窦太后,闺名猗房,民间传其名...

[历史] - 2022-04-23 18:45:40

历代国家灭亡的时候很多大臣平民会选择殉国 为什么清朝却很少有人殉国呢?

改朝换代的时候有许多大臣和平民为了追随当时的皇帝都会选择殉国,有的朝代殉国的人数不胜数,但相对来说清朝为什么很少有人选择殉国呢? 宋亡之际,上到百官之首的宰相,下到...

[历史] - 2022-08-28 16:40:12

赤眉军刨了刘秀的祖坟 为什么刘秀还要对赤眉军如此之好?

建武三年冯异率军前去讨伐当时祸乱关中的赤眉军,赤眉军大败,死伤数万人,又投降了一部分;当时赤眉军向往东南方向逃跑,可是刘秀已经在那边等着了。 赤眉见状叫苦连天、心情...

[历史] - 2022-07-20 06:09:56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是怎么对待投降的战俘的?残忍的程度令人发指

清末的时候出现了一次非常强大的农民起义,这个组织就是太平天国,虽说太平天国在短时间内崛起又在短时间内灭亡,但他对清朝的打击是不小的,并且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这次运动...

[历史] - 2022-06-22 06:38:40

项羽武功盖世,初露锋芒的项羽拿了谁试刀?

项羽的武力值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项羽还未成名的时候,通过哪件事让他名声大噪,从此威震天下呢? 陈胜起义的消息也越过大江,传到了江东大郡——会稽,这会稽郡,说起来可是...

[历史] - 2021-12-17 04:45:48

宰相冯延已害怕老母鸡的原因是什么?

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

[历史] - 2023-06-08 15:23:39

抗清联盟的内斗分裂,决定了抗清大业注定会失败。

张献忠是明末清初一支颇有实力的起义军,他占据西北地区,如果联合其他起义军,本有机会将清王朝覆灭的,但是各个势力的分裂打破了这个可能。 张献忠牺牲后,大西军在孙可望、...

[历史] - 2022-03-16 16:36:13

张绣有什么功绩?为什么能被封为千户侯?

张绣有什么功绩?为什么能被封为千户侯?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是《三国演义》中的“张绣”因曹操派遣刺客刺杀张绣,被张绣察...

[历史] - 2021-08-06 10:18:04

原来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敲打过印度?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他这个历史就是一部被殖民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最近中印边境局势紧张,印方不断挑衅并企图越过边境线,这是赤裸裸的作死行为。不...

[历史] - 2022-05-06 09:47:01

史上最笨男主《漂亮书生》承骏见到彬弟穿女装非常震惊!却没有怀疑文彬是女儿身

导语:史上最笨男主《漂亮书生》承骏见到彬弟穿女装非常震惊!却没有怀疑文彬是女儿身 由宋威龙、鞠婧祎、毕雯珺、王瑞昌等主演的《漂亮书生》正在热播中,这周我们可以看见文...

[历史] - 2021-12-31 10:53:21

元朝时候,北京到德州有专门驿道,12处驿站

邮驿,也叫驿传,是我国古代官办官用通信机构的总称,通过轻车快马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 德州的邮驿由来已久。元代从北京到德州有专用驿道,设通州、香河、河务西、杨村、天...

[历史] - 2022-04-07 21:13:41

古代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皇子真的很幸福吗 人家早上四点就的起床了

在我们了解清代皇子教育之前,不妨先看看如今北京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此为参照,或许我们能看到古今教育的异同。北京五中紫藤文学社社长乔于月琪新学年将升入高二...

[历史] - 2022-12-12 20:22:09

揭秘: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

成吉思汗作为一代天骄,有着非凡的领导力和超强的军事素养,他统一了蒙古各部,给后来的蒙古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此英武之人自然非常重视自己死后的江山问题,因此他特意...

[历史] - 2022-04-14 13:22:02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