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在共青团工作的那些日子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在共青团工作的那些日子》,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在共青团工作的那些日子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一
  我的老家在奈曼旗南部山区,一个叫白音昌的地方。
  我感受到了山区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体味到了靠天吃饭的窘迫,想跳农门,走出山区是我最初的梦想。
  我总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那时已经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而且,旗一中文革后第一次面向全旗招收高中学生。
  我幸运的是考上了旗一中,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大中专一张卷,考不上大学可以漏到中专,我仅以十几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被扎兰屯农牧学校畜牧专业录取。
  虽然是一个高中中专,但是却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那是一个农牧业振兴的年代,农牧学校也就成了热门专业。仅哲里木盟地区(现在通辽市)就考录了108名学生。而且分数线都是高分。
  1982年8月,我从扎兰屯农牧学校畜牧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旗畜牧局经营管理站工作。当时,我们同学就有四个人分到畜牧系统。当时畜牧局在镇的西面,在路的南侧,是一个很大的院子,临街的北面是办公室,西侧是招待所,南侧是食堂和宿舍,院子里停着各种车辆,一片欣欣向荣。在欢迎新干部的大会上,老局长钟悦欣同志是五十年代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他满怀期望地说,你们是畜牧局文革后分配的第一批专业毕业生,为畜牧战线增添了新鲜血液,后继有人了。令我心血沸腾,也多了一份自豪和骄傲。
  那时,畜牧局的工作很繁忙,飞播牧草、畜种改良、种草苜蓿,搞青干贮,大有百废待兴的势头,上级经常在这里召开会议进行推广。我这个新参加畜牧战线的年轻人,经常跟老同志一起下乡搞青贮推广、搞羊毛鉴定,牧业经济普查.深入农村牧区,跟农民、牧民一起干活,可以说是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积极性很高,工作有使不完的劲,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时的情境,就是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那时畜牧局的福利也好,劳动保护齐全,如皮大衣、皮帽子、皮手套,由于会议多,吃饭也很少花钱,记得走时,一年节余粮票一百多斤。就是一个人一年三分之一的口粮呀。
  正在工作称心如意,风生水起的时候,我离开了畜牧战线。让我转行是不经意的,那时思想上进,经常写些思想汇报,还当了局机关团支部委员。在1984年5月的一次直属机关团支部书记会议,我代表支部书记做了一个发言。第一次大庭广众面前露面,让我有了一次出头的机会。后来才知道,正直旗团委选人,旗团委书记也在会上,就选中了我。
  1984年5月的一天下午,当兵出身的副局长王军同志找我谈话,告诉我,说旗团委要调我去工作。他帮助我分析了利弊,言辞恳切,态度真诚,不搀一点杂念,全是一个长辈对小辈的忠告,多年了老局长的话犹响在二畔,至今记忆忧心。那时局里的干群关系融洽让我无法忘怀。最后他嘱咐我,回去考虑一下再做决定。我当时都懵了,就说,我考虑一下,再答复。
  我当时已经有了女朋友,就与女朋友的家人商量,老岳父是1948年就在共产党修枪所的老革命,一直在工商联和工商所工作,政协委员,可能经历政治运动多,认为政治风险太大,不如搞畜牧专业踏实稳当。我又跟我本家大哥商量,大哥是军人出身,思路宽,视野广。他说看你自己的意愿了,在官场上闹好了,也有出息。我审时度势,从自己的性格、品质和写作能力进行了分析,觉得也是锻炼的机会。就这样,我选择了去团委,不知前途是好,还是坏,不甚明了,就是有一种热情,有股子闯劲。
  人生就是这样,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人都喜欢追求完美。虽然世界上没有完美,但我还是痴着心去追求,要在官场上飘逸起来。不论顺利还是坎坷,自由还是沉重,也许我们人生的命运之河波涛滚滚,澎湃汹涌,就像溪水一样汇流到了一起,奔泻而去。
  二
  我庆幸的是在青春的时代,在共青团战线工作过。
  1984年5月18日,我到旗团委报到,那时旗团委住在旗委大院,都是平房,旗委各部门与群团部门(除了工会)都在这个院子里。团委在第一栋房的东侧,与妇联是一栋房,西侧是机关党委和大会议室。当时团委只有5个人,都是新进入的,团委是一次换届。书记是梁金祥,蒙古族,老师出身,一个戴着眼镜,说话谦和,文质彬彬的人。我分在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文秘。那时,共青团工作开始活跃起来,主题活动是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加强支部活动,开展发家致富,建功立业。大家说,正是共青团的春天,郁郁葱葱的季节。
  那个时期,农村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农村经济生机勃勃,生活日渐好转的农民,一方面追求富裕一方面追求精神生活,这也迎来了共青团工作的契机。我们团委人员不多,但是工作劲头正足,风气正盛。我们组成几个工作组,到各个乡镇去开展工作。我第一次下乡是跟梁书记到桥河乡。
  那是6月份,当时的桥河乡党委书记林向阳同志对共青团工作非常重视,在村支书责任状里,将共青团工作也列入了进去。乡团委书记谭桂文有魄力,敢抓敢管,把共青团工作搞的有声有色,主要反映在两个点上,一个是兴隆庄,青年在发家致富涌现了几个典型,象种大棚的,搞修理的,做小生意的一个是刘家堡,那个年月农村经济并不富裕,村里集体经济刚开始起步,村里条件还很差,青年在修河筑渠发挥了先锋队作用,受到了乡里的表扬。
  我和梁书记在林书记、谭书记的陪同下,骑着自行车就下乡了。刘家堡离旗所在地很近,紧挨着镇郊。那时集体经济好一点的村子,村部逐步开始恢复。刘家堡有了一个很破旧的村部,是三间土房,有一部电话,有几个长板凳,墙上贴着花里胡哨的专栏。村子里召开团员青年大会,那时出去打工的人还不多,那时农村的政治意识还很浓,纪律观念还很强。一听说,旗里来人了,都来参加了。当时参加会议的有四、五十人。大家拥挤在黑乎乎的小屋子里。烟熏火燎的味道,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可是没有一个溜号的。不由得想想自己,如果不考学,不也听命村干部,听上级领导讲话,服从人家安排吗?!
  在开会前,梁书记嘱咐我,要在会议上讲几句。共青团虽然机关衙门小,但是是上级组织机关,群众团体,是来指导工作的。我说,我讲不了,怕讲不好。梁书记鼓励我说,要慢慢锻炼,以后许多场合都要去讲,许多活动要独立组织。我就挖空心思琢磨,应该讲点什么,想想最近共青团工作的要求,在本子上打了个草稿。梁书记的讲话铿锵有力,富有激情。我更胆怯了,梁书记用眼神鼓励我,用温热的手掌握了握我的手。我就走到人们的前面,当时真是紧张,眼睛不敢看下面,嘴也哆嗦,腿也哆嗦,讲完了冒一头汗。我现在都忘记了讲了什么,大概是青年是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大家要带好头,当好致富的先锋吧。
  会上,村里的小青年给表演了几个小节目,都是歌颂农村生活的。节目谈不上丰富多彩,却是朴实无华,说的都是心里话。我记得有个三句半,说的是计划生育,幽默风趣,引来一阵阵掌声。这是我第一次在这多人的场合讲话,第一次以领导机关人员的角度讲话。从某种角度也是心理意识的转换,梁书记的点化就这样把个小官僚催生出来。
  对于刘家堡,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不在于村庄的意象,青年们的活动,而在于梁书记的指点,第一次以领导的姿态讲话。自那以后,梁书记经常提醒我,指教我,没有官场的习气,没有投机的意识,只将怎么做人,做事。每次到梁书记家,一个小居室,都是书。梁书记跟我说,业余时间就是看书,都是名著。
  从梁书记那里,我学到很多,我觉得好好学习,锻炼自己。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领导不是装出来的,不是做作的,而是靠日积月累养成的。有着深邃的文化底蕴。自此,我们总是几乎一刻也不停歇的忙碌着。梁书记每天带着我们东奔西跑,擅于思考,性格内敛,总是默默地尽自己的职责。以一个人的务实和聪慧,成就了一个人的信心和骄傲。这是多么简单却又深情的呵护。
  然而,这些似乎还在眼前的镜头,不知不觉中竟匆匆远去了。每年回家,都是匆匆的,都没有见上一面。我有些歉疚。常常想,明年吧!一定聚聚。但明年又明年,我还是没实现我的承诺。2006年五一时,我到通辽,见到了已是职业学院院长的梁书记,依然那么沉稳,情趣文雅,俨然一个学者。
  人与人在一起工作,大概就是一个缘字吧。似水流年,人生若只如初见,任絮语绵长,却终是亲切而温暖。
  三
  每当想起在共青团工作的日子,总是想起南宋章良能的词句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其哲理意味,令人深思。时间这个东西,一下子增加了厚度,有了一种难以磨蚀的重量。
  在家整理一些文字,在纸堆里找到一叠资料,被牛皮纸封面上的字所吸引,有着很强大的磁力,弥漫着一股莫名的气味。面对旧稿,那是当年写的典型材料汇集,有一篇是在团委的时候,在1985年写的大镇三村团支部的先进材料,在内蒙古团讯登载。
  大镇三村是个富裕村子,三村党支部对团的工作非常重视,给团支部充足的经费,建设文化室,开展活动,支持青年发家致富。团支部的文化活动内容多,层次高,一些青年在团支部的扶持下摆脱了贫困。我们边帮助村里团支书袁凤珍设计文化室,边帮助村里的青年导演节目,让村里的文化室活动丰富活跃起来。我根据村里团的工作情况,写了这篇文章获得了内蒙古团委调研成果一等奖,当时内蒙古团委研究室主任任亚平同志专门写了封信给予鼓励,盟团委专门在三村专门开了全盟青年之家现场会。三村的青年之家出了名了。是不是奈曼旗团的工作一个里程碑呢?!
  还有一篇是写义隆永乡青年尉冬梅的典型通讯稿,在哲里木报发表的,尉冬梅是个有孝心的女人,侍侯瘫痪在床的婆婆五年,又和妹妹一起办服装裁剪培训班,自强自立,自主立业,不仅我们团委关注,妇联也给了关爱。我去了尉春梅的家里几次,了解了她家里的真实情况,通过我的材料整理,尉春梅被评为哲盟青年能手。由旗妇联推荐,被自治区评为百名尊老先进巾帼女状元。我也被旗妇联评为优秀作者。
  我写的那两个典型材料,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正是文明之风风靡全国的时候。我所处的旗也不例外。作为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常常被采访的人物事迹感动。经常组织几个采访组到全旗各地去搜集素材,撰写典型材料,各部门为推荐典型争的面红耳耻。感到荣幸的事,用我笨拙的笔、粗糙的文字,让一些先进人物生动鲜活起来,为时代增加了亮点。现在当初共同采访的一些朋友们,早已远离了这个行当,偶尔遇到他们,总会为当时那种激情喋喋不休,感慨万千。
  打开沉睡多年的文集,只见一篇篇散发墨香的文章订在一起,是科尔沁沙漠的一粒沙子,是斑驳的王府墙上飘下的一粒尘屑,还是叫来河反射的一滴水珠。其实,即使不翻阅它们,我也知道,这些人生往事,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精神光焰,永远都不会磨灭掉,它们将永远拥有一份资格,超越于我的记忆之上。那么,从前那些静止的、喧闹的、激情的场景在哪里?岁月是把刀,无情得让我来不及感慨,就见时光倏地一闪而过。那些美好青春,那个热血沸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共青团工作,那美丽的旧世界令我难忘。是的啊,风雨落花随波而去,应忆当年花开时!
  四
  我的青春岁月,就如这叫来河流水,无声无息地流失。
  过了清明,开始种大田,农活就忙了。到了农忙时节,农村青年活动就少了。
  那些年里,这已经是惯例,也是团的工作转型的时候了。那就转为城市团的工作吧。
  那时旗里还有几个大企业,如毛纺厂、针织厂、酒厂、水泥厂、拖修厂青年人多,搞活企业团的工作也是很必要的。当时主要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提高岗位技能,树立标杆,涌现了不少标兵人物。
  那时最具热闹的,最具时尚的就是推广交谊舞。那时还专门从文化口,调来了专业干部,充实团委机关,也作为团组织文体活动的指导老师。
  每天晚上,周末组织机关青年和企业文化积极分子到一中大礼堂去训练,那时青年人愿意学,家里人有抵触,跳舞会跳出事来,当然也有跳舞,找到对象的,也有跳出绯闻的。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妻子就很反对我,怕我红杏出墙。可是作为团干部是不能回避的。有时妻子埋怨我了,我没等回答什么,就走了。妻子劝不住,也就视而不见了。
  直属机关有一个女干部,由于跳交谊舞,跳到要离婚的地步,闹的不亦乐乎,老公还去女方单位闹事,还跑来团委问罪,埋怨我们。是我们团委搞交谊舞,把社会风气搞乱了,家庭不稳定了。我好言相劝,最后就偃旗息鼓了。前几年回去时,我还见过他们,现在日子过的很好,孩子上了大学,说起过去的事情,脸红红的,不好意思了。拍着我的肩膀不停地地说,别提那些破事了。
  由于交谊舞的推广,在那年的那达慕大会上做了表演,成为那达慕大会的一个亮点。还参加了盟团委组织的比赛,获得了不少的奖项。
  大千世界,各有千秋,年轻的心犹如一树繁茂着的花在心里绚丽着、蓬勃着。它反晕着的是人生的梦想和谐相融着的一种亮度。青春,总是燃烧着一种激情,热烈而澎湃,引领自己向梦的高处一步一步进发。
  五
  过去三十多年了,我仍然深深为刊授大学推波助澜而罪过,忏悔过。
  学历是人生的追求,但是不是时尚。它的内核是真才实学,是阶梯性的攀登,不能一杵而就,不是一步登天。文化是一个领域的职责,造人是全社会的责任。不是哪个部门就能自主完成的,它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文化之重。
  那是1985年下半年,内蒙古团委牵头搞了刊授自学大学,不用入学考试,就可以参加学习,学习两年,就可以获得大学文凭。那时正是重视学历的年代,无疑对人们有极大的诱惑,人们纷至涌来,全旗竟有三千多人报名,那真是火呀,在大家的印象,就付几百元的学费,就可以获得一个大学文凭。何乐而不为,真是房顶掉馅饼呀。
  当时刊授大学,当作团委的一项事业来做。有计划,有要求,有目标。我们团委几个人,忙的不亦乐乎,报名的报名,发书的发书,这是为民谋福利办实事的事呀,满腔豪情,热情周到的为学员服务。刊授大学不是幼儿园,需要师资,需要辅导,需要解答,但是没有配套的规划,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有些学员就怀疑,上个大学这么简单吗,当时,我们也怀疑,就是呀,这也太容易吧。我记得有一个义隆永乡的一个姓王的民办老师,快到五十岁了,就因为没有学历,教了半辈子书也没有转正,这可是解决饭碗的好机会呀。
  一开始,人们对刊授大学抱有很大的信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提出质疑。不可能只看书,没有人辅导,成绩谁给做评价。闹的沸沸扬扬,怨声载道。
  我们及时将情况向上级团委进行了反映,到年末,自治区团委就停止了刊授大学,对学员开始注销,书费开始退补,才了却了一件大事。当那位民办教师来取退的书费时,那佝偻的身子,幽怨的眼神,无奈的话语,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这对一个从事了半辈子教育的人,内心的创伤又加深了吧。
  智者难有,盲者俱是!面对众多的学员的嘲笑和讥讽甚至是谩骂,我唯有沉默,只求宽恕,悄悄忍下所有的怨恨。我不知道此刻我还能做些什么?!只知道向那些痴情的学员无休止的解释!当他们的梦再次受挫,当支撑着的信念再次被摧毁时,也许,我只剩下沮丧和祈求一分安宁了。
  不由得想到圣经故事里讲到,耶酥只受过施礼约翰在旷野的传道,既没有上过学校,也没有弄到文凭。我们不仅要问,全智的上帝既然选择耶酥传达天国的福音,为何不给他闹个名誉博士。没有文凭,这是耶酥成为基督的优先条件,不识文字。这是慧能革新禅学的雄厚资本。
  可是,文化是人创造的,也是用来塑造人的。没有文化是万万不可能的。因此,无论何种文化总有一定霸权的色彩,有化人的意图,没有文化,人类世界就是失去光明,多些安逸。少些烦恼。提升人类的文化水平,可以说是人类追求文明的目的。
  我们的心是好意,也是应时而动,但是,好心却办了坏事,令人不满意的事情。人们的迷茫在于不懂得人与文化是递进式轮回中,文化是渐进的,文明是逐步的,不是拔苗助长。一旦成为盲目,不遵循科学,难免成为败笔,也成了不能不背负的十字架。
  六
   在团委工作时,有一件事终身难忘,差点成了遗憾。
  那年要开全旗工作会议,旗委抽调了部分干部准备材料,我被抽到材料组。记得那是1986年1月25日,那天,我正在旗里北部老河沿子的明仁苏木南大德号村董书记家进行采访,董书记是旗委确定的一个先进人物之一,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取得了好的收成。为了改造盐碱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加个人收入带了个好头。在那兔子不拉屎的碱疤瘌地,亩产水稻一千多斤,创造了奇迹。
  我与旗委办公室副主任涂显春同志一起去的。刚采访完,正准备吃晚饭,旗里的电话就打到了董书记家。单位通知我,说我妻子要生产了。涂主任立即做出决定,我们回去吧,别影响了家里的事。我们就连夜往回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到了旗医院。
  妻子和岳母都在医院的妇产科病房,已经待产,羊水都破了。一看到我。妻子就说,你还回来了。说了些埋怨的话,我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沉默。
  我也知道,妻子就是这两天的预产期。可是由于旗委统一抽调一些人搞会议材料,时间紧,任务重,就把我也抽了去。那时年轻,对家庭事情没有考虑那么多,没有跟领导打招呼,说句心里话,也就没有在意。没有犹豫地就下乡了。
  妻子告诉我,那天下午五点多,她感觉肚子痛的厉害,可能要生。同事小白就找了个毛驴车把她送到了医院,随后岳母也赶了来。我们就在医院里等着,那时医院要求不严,又只有妻子一人待产,就允许家属在产房。
  妻子一会站起,一会躺下,经过六个小时的阵痛,在1月26日两女儿落了地,我记得是张医生给接生。生下来后,妻子露出了笑容,一个母亲的自豪写在了脸上。即使头上、脸上满是汗水,却是幸福的。人世间最美的东西是痛苦付出后得来的东西,孩子的出生是妻子痛并快乐的过程,是上帝送给我们最美好的礼物。
  岳母说,是个小丫蛋。特意看了我一眼。我已忘乎所以了。岳母说,怎么不哭,就拍孩子屁股一下。女儿大声的哭起来。妻子对我的态度很敏感,以为我不喜欢姑娘。常常说,一说生了个小丫蛋,脸上象一瓢水似的。意思是,我的表情冷漠。让我有话说不出。
  我怀抱着女儿,聆听女儿的啼哭。好在我回来的基石,按期赶回来了,我看到了女儿降生。有人就会说,女儿出生时,她爸爸不在。那样我会遗憾一辈子。
  我的心泛起的片片微澜,一个柔嫩的身体,天真的眼神,纯洁的心灵,被一束束目光暖融融的簇拥着。是的,这是一个澎湃着生命的活力和激情的生命。感悟了这种灵魂深处的歌唱。在瑞雪缤纷的季节里也沐浴到了暖人的馨香。
  实际上人生就是一场邂逅,虽然有时身不由己,但是上天赐予了我的机会,让我看到孩子降生,让我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在我的心弦上奏起,继而这些跳跃、奔腾着的童音醮着希望和光明的色泽在我的心湖久久回荡,激荡出一片鲜绿的波澜。
  女儿,亲爱的,是爸爸身不由己,那夜我一生的春意。有这,人生就足矣!有这,就是最好的幸福和快乐!
  七
    一个血性的年轻人,太需要温暖的呵护和滋养生命的营养元素。而我,我都不放过。
  我置身在团的工作,置身在年轻人队伍里,细数着岁月里的那些记录,静静地整理纷乱的思绪,经常努力地试图从平淡的光景里寻找着闪光点,哪怕是仅有一点微弱的火星。
  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捕捉生活的亮点,正是共青团工作所需要的。做共青团工作,需要典型的推动,加强交流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我们办了一个《奈曼团讯》,那时我已成为团委宣传部长,《奈曼团讯》是团委的宣传工具。对工作中出现的典型经验、工作动态予以刊登,如号角吹拂,于是,让沉默的集体有了生机,让务虚的工作有了朝气,让外界体味到共青团工作的风的和煦,光的灿烂。
  其实典型是很朴实的,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是在认真的挖掘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深刻的感悟中升华的,是心情激越出的语言,是解读后的一种共鸣,是内心涌动着的一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对那些追梦人的一种理解和默默地祝福。那时,各乡镇的团干部配的不全,后来团委建议招聘团干部,那也是开了全盟先河吧。多数干部是军转干部,或文化站干部转过来的。有一次,我去了青龙山镇,团委书记是高富,就是一个招聘团干部,我跟他去了一个叫草帽山的村子,看了村子里的文化室,观看了村子里的文化节目,真是丰富多彩,赏心悦目,这与高富书记的指导分不开的,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干部。高富、于耀飞等那批招聘团干部都是个人物呢。后来都成了乡镇干部的骨干。
  我和同事们一起,经常深入各乡镇,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捕捉典型。我记得,在农村,我们推广了得胜乡的青年文化活动,以文化促团的建设的典型经验;大镇的共青团工作,促进发家致富的经验;治安镇的立足沙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经验学校的共青团工作和少先队工作以及企业团的工作经验,许多典型在全盟都得到了推广。
  在1987年下半年到1988年年初,我在盟党校学习期间,还在盟团委跟大家一起创办《科尔沁团讯》,当时的盟团委书记史文清同志,领着我们一起策划,栏目设计,确定文章主题。我和娄枫还去了科左中旗舍伯吐镇娜仁嘎查去调研,了解了嘎查团员青年发家致富的经验,撰写了题目为草原的娜仁花的调研报告发表在团讯上。
  让我在文字上有所认知的是在盟团委办团刊时,那真是一次文字历练。盟团委史书记是盟委秘书出身,他对每个文章的题目都亲自审定,对每篇文章从题目、结构、逻辑、语言、标点符号都一一确定,逐句推敲,在样刊上一次次修改,看到他拿着铅笔在纸上笔走龙蛇,非常羡慕,非常敬佩。我走时,正好临年关,史书记给我拿了两条凤凰香烟,还带了几百元钱,说,回去好好过年,给老人带个好。让我着时感动,眼睛也湿润起来,领导和部下的关系,胜似兄弟情。这一次,跟史书记办团讯,让我长进不少,不仅学到了作文的真谛,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文如其文,做事如做人,让我受益一生。
  我有幸拾取那些生命的光泽,对自己也是一种荡涤和净化。油墨的淡淡清香熏醉着心境,年轻的心绪深深地浸润其间。这种对命运深沉的理解和执着之声,在我的血液里回旋、上升,撑开一片豁达的天域,诠释灵魂与梦相约相守的渴望和祈祷。
  八
  我在团委的日子不长,那几年的情景,记忆深刻。团的工作有雷有电,有风花雪月,但并非处处是歌舞升平。共青团有远方,这是我的一段人生历练。又是我人生岁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6年春天的时候,梁书记得了胰腺炎做了手术,我陪了一个阶段床,病恢复的很快。梁书记原来好多年没有怀孕的妻子也怀孕了,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我在1988年7月份毕业时,梁书记已任职旗委组织部长了。我从盟党校毕业,我找梁书记谈,想转为经济口吧。梁书记爽快的答应了。我就转到了新成立的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从此,又到了旗委办公室,后来来到青城,从事保险业工作。由公务员转为企业职员。
  历经四年的共青团工作,我跑了全旗很多地方。常常被那些可亲的同龄人所感染,直抵心中的温润,让兴奋的心域开始理智,激荡的心湖渐渐复归宁静,眼前展现的是一片更为丰富的世界,这是一个灵魂逐渐走入的静谧的远方,去走近它,亲近它,去聆听这种高响于天地间的散发青春活力的生命之声。
  望着阴郁的天空,我的梦里的青城要下雪了。梦中的雪要比现实的雪更凉,我醒来,对着窗外的月光,喝一杯茶,然后,望着窗外要下雪的天气,整个人都很敏感。我觉得自己已经愈来愈老了,在那灵魂脆弱的瞬间,我总会想念故乡的雪季。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年过知天命的人,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用朴素的记叙,向我的共青团岁月致敬,包括共青团委的人,梁金祥书记、王月英、周爱民、崔岗、徐丽华、徐立、吴金花、孙燕枝还包括奈曼旗的蓝天白云、山水田园、花朵草木。
  世上的喧嚣、浮华,只能用过往烟云这四个字来形容,仿佛尘世的一切,在它的面前,都如过眼烟云,不值得一提了。但是,往往不经意的一件事情,一句话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历久弥香。
   
                            

发布时间:2019-08-31 15:40

上述文字是💠《在共青团工作的那些日子》✨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悠闲的一天——岭南师范学院馨光实践队

7月18日,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三天了。由于昨晚临近睡觉时间时没电,太热了就比较晚睡,所以今天是我这几天起的最迟的一天,不过其实我觉得今天是我这几天最悠闲的一天了。早上因...

[散文随笔] - 2023-04-12 16:38:06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不久前,在挖掘整理监狱历史文脉工作中,偶然发现一张影像斑驳带有明显历史印迹的老照片,照片是一个梳着两根麻花辫,充满朝气,略带羞涩的女孩子站在监...

[散文随笔] - 2023-04-04 17:48:47

四声猿·翠乡梦

阿难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他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华,一次化缘时路遇摩登伽女,身份低贱的摩登伽女对视众人平等的阿难陀心生爱慕。佛曰:汝爱阿难何? 女言...

[散文随笔] - 2022-12-16 16:10:26

曾经沧海难为水

编辑荐: 曾经的沧海终究无需再次重逢,即便有人告诉我它将要干枯,我也无法赶回那方再见它最美的模样,忘不掉的风景也会慢慢变化,握不住的沙,就请拂袖潇洒一扬。 世间情话...

[散文随笔] - 2022-05-14 17:18:54

愿有一天能再见星光璀璨

这个世界恶人很多,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你想的那般善良、友爱,黑暗、野蛮始终存在。 我一直把学医当作理想。我和家人的身体都不怎么好,深知处在疾病中的痛苦,因此我期望自己能...

[散文随笔] - 2022-04-08 23:23:02

高中聚会歌

国庆佳节,高中聚会。恩师教诲,难忘没齿。同学友谊,弥足珍贵。四面八方,云集祁地,执手泪眼,肝胆相遗。觥筹交错,不禁自醉;流觞曲水,语无装缀。金龟换酒,难能比拟;管鲍...

[散文随笔] - 2023-06-05 04:51:51

别样的乐趣

刚到北坡,队长与后勤组组长就计划着找一天大家一起包饺子,让大家体验一下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而时间定在了今天下午。 一直热衷于包饺子的我,表现得十分积极,参与了每一个...

[散文随笔] - 2023-06-02 21:52:52

这一世,我还是那么爱你

编辑荐: 依稀记得那一年你曾说过,如果某天,你未嫁,我未娶,人海中如能再次相遇,便放下所有,重新在一起,但愿,我们不再相见,你若幸福,我就心安,你若孤独,我便祝福。...

[散文随笔] - 2022-01-30 14:40:27

喜欢你,是我做过的最漫长的事情

喜欢你,是我做过的最漫长的事情。因为不仅要追逐你的脚步,还要学会耐心等待,守着也许不会有结果的日子,高兴是自己一个人,悲伤也是自己一个人。在你没喜欢我之前,我世界...

[散文随笔] - 2022-08-07 22:10:43

少年伴 三

她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孙子辈。成为家族的一大喜事。 妈妈专程带她回小城向爷爷奶奶报喜。 于是有机会和妈妈做火车回小城。 快到的时候,离去时穿越的铁轨再度出现。右边是工厂...

[散文随笔] - 2019-08-22 06:45:43

公车随记

每天坐公交车上班,正赶中小学上学高峰,拥挤是在所难免的。可,眼前总有一些引发我趣味盎然的关注。 每天都会不期而遇几对祖孙,都是老人送孙子辈上学的,这些孩子大多是才上...

[散文随笔] - 2023-07-01 07:33:08

深秋的夜

月影绵绵,花影婆娑,秋天的夜里,一个人,更多的是一份安静,秋虫入了眠,落叶也停止了纷飞,仿佛都学会了留恋,学会了沉稳。喜欢秋天的夜,虽然孤独,但更多的是学会了和孤...

[散文随笔] - 2022-02-06 07:54:38

强风吹拂

那还是冬天最冷的时节,踏雪下山,我要重新找到一条能向前走的路,一座可以跨越激流而到达彼岸的桥。我说,即使冷风突起,也要选了这冷风来踏冰地上的第一脚!于是,便第二次离...

[散文随笔] - 2022-12-01 13:58:13

成功在背后

走进我们的校园,就会看到有三块巨石鼎立在校园里,分别刻着这样的三句话有一个快乐的地方叫学校、我自信、我成功、我快乐、这是一所没有失败的学校。这是我们学校成功教育的...

[散文随笔] - 2023-05-29 02:47:04

愿时光温柔以待

此去经年,时光荏苒,翻开过往的扉页,仿佛时间依旧停留在昨天,蓦然回首,那些过去的岁月已成夜幕下最璀璨的流星,追随夜的脚步,转身划破夜空变成了永恒。 愿把生活当做羊群...

[散文随笔] - 2022-04-01 12:27:33

调研无止尽

今天是岭南师范学院星源社会实践队工作开展的第五天。作为调研组的我们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麻章区红色资源的开发推广状况,在7月16日上午八点,带齐装备的我们冒着雨水,来到了...

[散文随笔] - 2019-08-16 15: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