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别了村校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别了村校》,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别了村校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别了村校
  看中央台新闻,一所27名教师的学校只有一个学生,另一所25名教师的学校只有几个幼儿。
  不由得想起那几所自己熟悉的村校。其实,在南江,空壳村校已有很多。
  02年我们从一所煤炭子弟校移交到南江,03年与水洞乡中心校合并,两所学校的学生加起来1119名。原水洞乡有五所村小:桃红,黄龙,水洞,金碑,文安五个村都有村校。水洞村校在原水洞乡政府位置,由于采煤导致地裂,滑坡,水洞乡政府迁移,原水洞乡学校操场起裂缝,石梯滑动,石条拱起断裂,学校外迁,村校保留,利用老乡政府食堂做校舍。那时一至六年级俱全,有4名教师,100多名学生。黄龙村有80多名学生,金碑村有60多名学生,桃红有20多名学生,文安有10多名学生。
  04年,原水洞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向县财政争取到了10万元村校维修经费,那时经费非常紧张,过去80年代修的土木结构房子已经老化,年年改危,年年又冒出无数D级危房。今年改危剩下的有40多万平方要放到明年再改,可到年底统计,校舍危房又增加到了80多万平方了。要争取改为经费,是多么不容易,我对彭书记、王副书记、杨乡长等人佩服不已。由于是教育经费,要通过学校账户报账,我们学校负责工程监管、经费过账,乡政府负责实施改危。当时水洞乡搬走后,原办公楼留在那儿,人都不敢进去,四周围有警示绳,而下面就是村校校舍、操场,很想找一处安全之地重修一所村校。局里符主任介绍了有业务关系的604工程师董千里,董很快来到南江,我陪他实地踏勘,在水洞走了一整天,上到最高处,又沿河巡查,在二台上来来回回跑了四五遍,再到煤电公司查看煤层分布及踩空情况,结果是,有法建房的地方是滑坡带,或者是采空区,只有现在的位置是保安煤柱之上,相对安全。跟地质工程师跑了一天,我也长了不少见识,怎样识别滑坡带,土层和岩层的布局走势,地探探什么,在岩层结构复杂的山区生活工作,这些东西比我学四年中文管用得多。村校背面阳沟外就是采空区,而那边垮塌得一塌糊涂,校舍这边地面没有一点变化,靠河边及上面坡坎,便有滑动变形,水洞村校,就在那个不大的保安煤柱之上中央点默默地伫立着。渴了,我们俩就拿树叶舀起校舍外坎子下那股咕咕的泉水猛喝。没隔几年,那股泉水也消失了。
  董千里回去后就被调到三峡勘探去了,他们公司另安排了一位老工程师负责,我亲到广元接老工程师过来,这人很和蔼,吃饭住宿都是自己掏钱,说公司安排的,他可以报账,其实他们大老远过来,都是看在符主任面子上,是义务为我们搞勘测。我又陪他走了一遭,结论跟董千里一样,没有地方适合修一所村小,滑坡带治理后可以,地探、治理大概要300万元以上。我和乡领导一起郑重地开了个会,大家决定,水洞村校原址维修,计划7万元,把原广播站买过来做教师办公室和宿舍。其余3万元用于其他四所村校维修。在维修过程中我找了一位老总赞助了4吨水泥,给水洞、黄龙各2吨。暑假,我和乡领导们到现场去看,水洞村支书带着几个人正在加固老墙,内部加5公分水泥抹墙,尹书记一边用倒拐子擦汗水,一边给我介绍进展情况,我们对进度很满意。由于对地方财务一窍不通,乡上拿来的票据都是做工的签了字的白条,水洞乡随即合并到南江镇,人员四散,后来开发票学校倒贴了4千元税费。
  几所村校面貌一新,只有桃红村校还留下了后遗症。当年的房子垮了,村校教师周安才主动把儿子打工存的5万元拿出来修校舍,乡政府认账,认利息。可现在一分钱都没还,乡政府也解散了,债务转到南江镇,镇上也没钱马上还,周老师随时找我,说本钱还给他,不要利息了,我哪里拿得出,何况这是政府该还的。后来,到普九债务偿还,周老师终于拿到了钱,那时他已退休。
  别看我们离县城只有几公里路,全是深沟峡谷高山陡岩,到黄龙要沿小溪而上,一路脱七次鞋,踩七次水,到桃红还要多两次。到文安先爬山两三个小时到金碑,再沿山顶走一个小时,06年后才陆续有公路贯通这些地方。有一次,往黄龙去,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山顶掉下来挡住了去路。
  地震后,金碑村校和黄龙村校受灾最严重,黄龙村小挨着的几家住户房子全部垮塌,金碑堡坎垮塌。两所学校各安排了11万重修。09年3、4月份,正是撒秧时候,金碑山水贵如油,建修商拿钱买水,用车拉水,突击建好了新学校,一排砖瓦结构,白墙青瓦,漂亮多了。新学校建起了,我松了一口气。村校,学生一年比一年少,但涉及面宽,一定要有学校在那里。
  早在地震前,最边缘的文安村就只有3个学生,一个幼儿园,一个一年级,一个二年级,彭老师,是桃红人,一直想到桃红村校去,那年周安才退休,他觉得机会来了,暑假,走遍文安每一户家庭,了解老百姓意见,最后,一年级那个学生愿意到金碑,二年级升三年级到中心校来,幼儿园的父母接走到打工地去读,下学期一个学生都没有了。我派人重新走访,情况属实,于是同意彭老师到桃红,桃红也是最远的,不派他派谁去呢?正好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最不好安排的就是村校教师,这些年,随着生源递减,水洞只剩下30多学生,金碑只有10几个,黄龙20多个,桃红只有7个了。还好,没有安排一个到村上去,还陆续调回了几个老师。合并后我任校长,中心校建起了食堂住宿,早知道要派教师到村上去比登天还难。早就打定主意,村校缩减规模。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诞生了:中心校有英语、计算机课程,而村校没法开设,三年级起就到中心校来读,开始有些家长不愿意,保留了水洞、黄龙的三年级,只两年,三年级全部到了中心校,他们确实怕耽误了学英语、计算机。
  学校离矿山公园很近,有老师反应,公园开餐饮的老板给他说,只要有人办席,就有几个学校的小娃儿去围了一桌,吃了就大摇大摆地走了,老师说:那几个都是金碑山上的。我模糊记得小时候老家的习俗,跟金碑的李书记联系,果不其然,山上哪家过事(办酒席),8岁以下的小孩都可以去吃饭,这是习俗。我给李书记说了发生的事情,叫他给家长们说一下,不能让孩子再到公园去吃席了。后来,再没发生过。老板是我教过的学生,他笑了:真是无奇不有,没见过有这样的习俗,想想也还有道理。
  11年我离开了学校,但工作上仍然与学校关联紧密,也无数次到过那些村校。陆续地,金碑村、桃红村、水洞村都成了空壳,现在只有黄龙村还有8个学生。金碑的校舍门洞大开,有人堆了杂物,灰土厚积,杂草疯长。文安的老木屋早就消失了,剩有地基石条待后人考察。水洞那几间食堂房子没有去看过了。桃红是应该消失的,海螺水泥已征用了那些山,人都搬走了。
  有次跟苏校长下村校,他说,八九十年代,水洞乡3000多人,05年,只有1700多人了,在家的大人恐怕300不到,有人住进了城,有人全家外出打工,城市化,务工潮让山里的人没见了。矿上的人也没见了,90年代,矿上35岁以下青年工人1200个,破产后,重组的煤电公司员工不到1200人,真正上班的800多人,年轻人都到外面去了,绝对不是到了农村。如今,中心校只有500学生了。
  显然,从大场镇、到县城、市城、省城,哪里每年不增加成百成千的、上万的学生,优质教育资源紧张至极,城市教育资源10年内膨胀了多少?
  社会转型到了今天,教育的课题不仅仅是教改、现代化之类,资源的重设、重组、重配已经摆在大家面前。
  我又记起了周安才第一个被评为省烛光杯优秀乡村教师,彭星孝被评为工行优秀山村教师,我与他们一起写事迹材料的情景。他们冒着瓢泼大雨,翻山越岭到县城开表彰会,戴大红花,领奖金时的憨笑。历史,会镌刻下乡村教师的形影吗?                          

发布时间:2019-09-10 03:55

上述文字是💠《别了村校》✨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我没有很想你,只是想你

编辑荐: 我没有刻意,我没有执着,我就单纯的想念你,像那年闷热的夏天,手摇蒲扇的我想永远不要长大,像那年寒冷的冬天,小手藏进你的大衣,想时光永远。 生命太短,没时间...

[散文随笔] - 2022-11-04 20:24:43

滂沱大雨爱国情

这几天,爱国主义主题晚会的筹备正在敲锣密鼓地准备着,各个小组都在为此忙活着,爱国主义宣传是我们这次下乡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我们星源社会实践队的一大特色。雨在淅...

[散文随笔] - 2019-08-15 21:47:44

人家说的

人云亦云人家说的,一个书面一个口语,甭问都没进过自己的脑子想一下,就去做了。这一现象这一行为,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习以为常,可就是没人较一下真儿-----这,对吗? 一个电...

[散文随笔] - 2023-05-12 00:24:07

惬意的假日

夕阳最后一抹余辉给山城披上金边的衣裳。她懒懒的伸伸腰,轻拢如瀑的秀发,轻轻的起身,撩开粉紫的窗叶,静静的相依在这暮色迷离的傍晚。晚风轻拂柳枝舞,芳草萋萋花飘香。她...

[散文随笔] - 2022-05-09 12:32:24

总会想起那张旧照片:“它在闹,我在笑”

总会想起那张旧照片,抽屉里的旧照片上,它在闹,我在笑。题记 回忆里,儿时地童年里我总是一个人,而某一天它的出现,像一道光,照亮了我那时的岁月。伴我欢笑,伴我哭泣,伴...

[散文随笔] - 2022-06-02 14:25:41

文明家庭离不开好的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

[散文随笔] - 2023-05-13 06:26:14

暴风雨来临

晨曦逐梦实践队下乡支教倒计时第三天。由于近期台风天的影响,今天我们三下乡地点这边一直下着大暴雨,很多室外活动都搞不了,走读学生也来不了学校上课,大雨着实是一只猛虎...

[散文随笔] - 2023-06-05 10:05:12

张扬青春,勇敢飞翔

是你,是你,我在梦中见过你。看着他们在讲台下一张张稚嫩却又渴望着知识浇灌的脸庞,我总觉得似曾相识,仿佛透过她们的眼睛,看到当年的自己。 一些学生内敛文静,在体育课的...

[散文随笔] - 2023-06-04 19:22:48

童年拾柴火的乐趣

我家住在绵水河边,地势平坦,风光秀丽。这里的人们烧火做饭用的大的柴火,圩镇上逢圩就有卖。农历三、六、九,我们那里的那个圩镇就逢圩,山里人大担小担的挑着一捆捆大的柴...

[散文随笔] - 2022-04-23 17:04:26

回不去的,才是故乡

龙应台的《如果》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 乡里,已无故人 读到这里,不...

[散文随笔] - 2022-12-16 08:49:07

考溪的河蟹

考溪是鸳鸯溪风景区的一条很小的支流,尽管如今景区熙来嚷往繁华如城市公园,这里却依然偏僻清冷,寂静如常。 考溪村以溪为名,一个仅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座落在上游的山谷溪畔...

[散文随笔] - 2023-05-18 14:31:21

柳匠

柳匠 她是位柳匠。是柳匠中的天才。但她却是一位哑巴。 她在家排行老大,还有两妹妹,生长在农村。但不幸的,她们都是哑巴。父亲早世,贫穷的年代里,对于像她这样的一个家庭...

[散文随笔] - 2023-06-05 20:23:47

宁静成佛

佛教之信仰者,修成正果,立地成佛是生命追索的最高境界。人在世间都是一个修的过程,这种修绝大多数人都是拟渡沧海欲达仙家佛地。可沧海波浪滔滔、狂风飙卷,加之渡沧海之人...

[散文随笔] - 2023-12-15 10:08:06

锦瑟之意

编辑荐: 我梦也、悲也、泣也、惘也,一生路之茫茫,足矣。待归尘之际闻得锦瑟言语忆往昔旧事,亦足矣。窗外凄凉心亦凉,似是一绝秋时节,凉风似箫声,融锦瑟一同拨我心弦。...

[散文随笔] - 2022-12-01 03:34:55

那些暖,时光会替我记得

每当看到你,最吸引眼球的总是那一脸浅笑,淡淡的而又甜甜的,让人不禁心花怒放。初见的美好,自始至终。时光清浅,情意渐浓。然, 并不是所有的真情都能随心表达,也不是所有...

[散文随笔] - 2022-06-03 00:32:05

夏之忆

虫儿飞,花儿睡,一双有一对才美。不怕天黑,只怕心碎,不管累不累,也不管东南西北。 走在熟悉的路上,哼着童年的儿歌,恍惚间我走到了从前,每天我都会走过这条路,也是上学...

[散文随笔] - 2023-05-12 21: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