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老宅的迁徙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老宅的迁徙》,很多网友都想阅读✨老宅的迁徙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编辑荐:蓦然回首,老宅搬迁己过三十多年。看着眼前的宅院,脑海里依然浮现着老宅的旧容苍藐,仿佛这一切都发生在刚刚过去的昨天。

关中之野,渭北台塬上的老宅,那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爷爷曾经告诉我,很早以前,大约在我的天祖辈时,我们这一支李姓家族是住在塬下的尧上村,家业兴旺,也算当地一富;其时塬上也有地亩,每逢季节耕种收割之时便暂住塬上的窑洞,俗称吊庄。到后来人口增多,高祖辈分家后才久居塬上,形成了这个自然村落一一尧上塬。那时,先祖们顺沟依崖凿窑而居,由北向南形成人字形的村庄。全村三十多户人家,尤以李姓居多,少有几户张、刘、陈姓人家。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为祷五谷丰登、神灵护佑,先祖又在那高高的台塬坡边上修建了坐南朝北的五神庙,供奉牛王、马王、山神、药王、土地泥胎之神像。从此,五神爷便日夜守护着这小小的村落。

高祖那时,先辈就住在沟西的一溜排土窑洞。人常说,树大分杈,业大分家。到祖父这辈时,爷爷和大爷只守着一排三孔两头通透的土窑,外加窑后的一方天井院和一孔半塌的土窑。

爷爷曾说他前半生命苦、难大,的确如此。

爷爷生于清朝未期的一八九三年九月。就在爷爷幼小之时,曾祖父便中年早逝,加之灾荒、匪患,小脚的曾祖母无耐,只好带着他们姊妹五人去娘家魏家堡投亲度日,直到爷爷成年才返乡居住。因此,爷爷对其舅家的恩情终生不忘,直到耄耋之年,仍然坚持每年春节都要亲自去老舅家行礼,尽管舅家的血脉已为晚辈。这是后话。

爷爷一生农耕,大字不识一个,尽管兵荒马乱,灾荒连年,但他硬是在生活的夹缝中求生存,忍着大爷早逝的悲痛,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靠着辛劳耕耘,勤俭持家,加上父亲在外公职的薪金收入,终于在解放前夕,积攒了百十亩土地的家产;还在前院盖起了五间踩有木板楼的土坯瓦房,靠北的一间作为通道,安有厚实的两扇大木门,还有那一尺来高的门槛,很是大气实用;这样的土坯瓦房在当时全村独一无二。

打我记事起,猪圈就在天井后院,前后院各有一个水窖,各有一棵粗壮的大椿树,看那树根都鼓出了地面,树冠超过了崖顶,枝叶茂密,扰如天然大伞遮住了小半个庭院,常常招来喜雀的喳喳声

这就是我幼小记忆里老宅的原貌。

老宅,是我生命的摇蓝,曾留下时光的乐甜与过往的酸楚。

童年,最好奇的当属那老宅崖壁上的高窑。听老辈讲,几百年前,人们为躲匪患,便在主窑的上方挖一孔小窑,通过竖井与主窑连通,高窑约有一人来高,窑内常备生活用品,以备急用。爷爷说,解放前他曾几次带着家人上高窑,躲过了土匪的打劫。天真的好奇心驱使我挺而走险,那年我还真和几个发小从土窑的竖井爬上了高窑,细瞧那神密莫测的结构布局,不意却惊飞了窑内的野鸽子,那群鸽子扑棱着翅膀窑内乱窜,也吓傻了我。初探高窑,虽然圆了我的童心梦,却遭到大人的喝斥。而我却偷偷的乐!

老宅距南沟口的五神庙不到二百米,当年庙北有生产队的饲养室和磨房,庙西北则是一方不大的涝池。每当夏日,老皂角树上蝉鸣不绝于耳,树荫下乘凉的发小打闹嘻戏;池水清清,耕牛低饮,玩童戏水,乐此不疲庙台,这块神圣的福地,那是我儿时的乐场,它悄悄记录着我儿时嫩稚无邪的童心和浪漫无比的童趣!

然,无邪的童心深处也曾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约摸是一九六八年的春夏之季,五神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神像被扳倒砸烂,村民木然。也就在那年,我家老宅也被造反派气势汹汹地翻了个底朝天,吓得我紧紧的躲在母亲身后。抬门扭锁挖窑肩,终没搜出什么值钱的浮财,但在那个极左思潮疯狂的年代,我家的阶级成份仍然由上中农补定为富农,大伯也成了富农分子,成天被游街批斗。当时幼小的我懵懂茫然,不知发生了啥事?为啥要这样?值到后来才明白,那是在搞文革运动。

光阴荏苒,转眼到到了一九七零年,那年我九岁,爷爷却已年近八十。此时,我家已有二十多口人,当年,父辈兄弟俩分了家,爷爷随我们生活。老宅被一分为二,我家分得院南的一孔土窑和两间土坯瓦房,并从前到后隔了院墙,另开了头门。

分家后,父亲在外工作,大姐、二姐已出嫁,我和弟弟还小,家里就靠辍学在家劳动的兄长和三姐帮母亲了理家务,照料爷爷。六年后,我上了初中,爷爷却离我而去。到了七十年代未,先是三姐出嫁,随后兄长结婚,一年后便添了小侄女。一家人的日子虽过的平凡但却和睦安逸。

新居位于老宅北侧,算是沟道西边最北的边沿。其实,另辟新居父母早有打算,因为我们兄弟三人,以后肯定是容纳不下。虽然庄基申请交的早,但因多种因素影响,直到八十年代初批复才转发下来。

那时,新居的地基原是队上的养猪场,长期挖土垫圈才形成了靠崖的一块凹地。因崖势较低,就不得不从其它地方取土将崖背垫高,以方便依崖凿窑。碌碡碾,锤子夯,好不容易才垫好崖背,再清理房基,就剩下备料盖房这件大事了。

那个年代,盖房要用好多木料,而市场上又缺货,需要四处打听采买,颇费周折。弱冠之年的我也曾初尝了世事的不易和人生的艰辛。

记得那是一九八一年的初春的一天上午,兄长来到学校告诉我,让我随他去南山拉木头;我知道兄长无帮手,便向老师请了假,随他和堂兄长途跋涉,傍晚才到达大白县那个叫箭沟的深山老林。说是拉木头,实际是扛木头。因为那长短不一的原木都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陡峭的山坡上,并未集中在山谷口。一连三天,我们早出晚归,吃着夹生饭,喝着凉泉水,肩扛绳抬,拖拉溜滑,终于集中了一大汽车原木。此时的我已是双肩红肿,胶鞋穿帮,两腿酸痛,走路打颤。虽是疲劳至极,但我心却依然坚强。

随后的日子里,离休在家的父亲和兄长又是东奔西跑买木椽买砖瓦。兄长是个巧手木匠,农闲时便亲自割门窗,预备小构件。到了一九八二年秋冬,终于动工盖房了。那时,我还在凤翔师范上学,寒假回来时,三间大瓦房主体己完工。那个假期,建房的零活都是兄长主事我来帮工,一个假期匆匆而过,房子也只是建了个大样,内工还有一半的工程量。可见从开工伊始,面对繁多的工序,供料堆砌,请人帮工,管待生活,那是何等的艰辛。

又是半年光阴转,我也师范毕业了,兄长也做好了大房前檐的四扇八卦木门和仿古式的木质雕花牌面,地面铺青砖,窗下雕砖面;屋脊嵌走兽,两端饰鸱尾;五檩一件套,飞檐溜水瓦;平整的灰色水泥檐台衬托着雪白的檐墙。尽管还是木色门窗、土墙垒壁,但却称心舒眼。

随后的时光,但凡星期天,我便学着做油漆,所有的门窗经我之手,都穿上了邮电绿的新衣;特别是那高高镶嵌的雕花木牌面,我更是细磨彩涂,梅花艳艳,荷叶青青,溢放出古色古香的流芳韵味。

新居落成,美中不足的是那房周的崖土却依旧占据着小半个院落。平时就靠邻居用土慢慢移除,家人很是无耐,而年轻气盛的我却不以为然。

一九八四年七、八月,闷热的暑假里,凭着一身好力气,乘着月明星稀天气凉爽之时,我赤膊挥撅挖土不止;烈日下又挥汗铲土,一车车拉运。饿了干面,渴了喝凉水。一个暑假的奔忙,虽然手掌磨起了厚厚的老茧,肤色也晒成古铜色,但那大堆的崖土消失了,呈现在眼前的是刀削般的崖壁和整洁的院落。随后,兄长又圈院墙又安头门,一院新居终于完工。

再回首,细打量,赏心悦目。越明年,当我大婚之时,婚房就布置在新居。尽管不常住,却时时心存挂念。因为那幸福的港湾是家的感觉!根的所在

搬迁之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步伐,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民的日子渐渐好转。家乡原始村落地形地貌的限制已无法满足村民想要搬出窑洞盖瓦房的美好愿望,加之半坡宝鸡峡引渭渠刷修护坡北扩,已严重压缩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于是,从一九八八年便陆续开始了北迁。

老宅怎么办?长时间的踌躇,最终还是决定老宅、新居一起搬。之所以有如此念头,除了迫于无耐、随整体搬迁大流而动的因素外,家里经济宽余才是敢动迁的底气。改革开放后的那些年,父亲扶持兄长精心作务着十多亩责任田,通过科学种田,粮食连年大丰收;饲养牛、羊、猪、鸡,种植经济作物;多种经营,丰盈了家底。兄长又精明能干,农闲不是外出做木工,就是跑运输,经常是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兄长的勤劳所得,父亲的工资,还有在外工作的我和弟弟的资助,老宅搬迁终于付诸行动。

一九九零年春节刚过,春寒料峭之时,先期拆了老宅的两间土房,兄长这才请人挖地基,拌灰夯锤。我从郭何砖厂用汽车运回机砖,又相继运回水泥、钢材、白灰、砂石、楼板兄长在家负责施工,父母了理后勤膳食。到夏收时节,三间两层楼房拔地而起,门前的三间厨房也己完工。待到秋收,新居的三间大房拆除后又照原样盖在了楼房西边。接着又打了一眼水窖,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整修院落,搭建牛棚、猪圈、鸡舍差不多两年功夫,新的宅院才算完工。

待全村住户陆续搬迁完毕,那昔日的村落原址便办起了机砖厂。随着机声隆隆,窑火烈焰,沟道两边的土崖便一天天的消失。没几年,那百年老宅已难寻踪迹。以后的日子里,工作在外的我每每回乡,都会情不自禁的去老宅的地方转转,怀揣一颗不泯的童心,以期找寻那昔日儿时的童真、童趣。

时代在发展,人们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便是最好的见证之一。从土窑到瓦房再到楼房,房子的变迁,折射出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新迁的村庄,昔日的老窑、土坯房再也找不到了,自来水进户,平坦的水泥路面干净卫生,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花圃里百花争艳、蝶飞蜂舞。房子装修也越来越讲究,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现实的巨变标志着乡村振兴已驶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快车道。

蓦然回首,老宅搬迁己过三十多年。看着眼前的宅院,脑海里依然浮现着老宅的旧容苍藐,仿佛这一切都发生在刚刚过去的昨天。回想起父母亲、兄长,为求一方安身的家宅,积年操劳,汗流浃背,奔波忙碌的情形,一股酸楚、温馨和崇敬的复杂感情便涌上心头。

新宅依旧,已物是人非。常言道,父母在,家就在。如今,父母和兄长已先后离我而去,再也看不到父母拄仗倚门望儿归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兄长做木工锯刨斧凿的声响,我不禁黯然泪下。

老宅一一新居一一新宅,是苍桑岁月的难忘记忆!土窑一一瓦房一一楼房,是社会变迁的足迹印证!乡梓、乡韵、乡愁,割舍不断的眷恋情怀!

发布时间:2022-01-20 23:47

上述文字是💠《老宅的迁徙》✨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呜咽

我是行人,亦是找不到归途的过客,在这喧哗的都市,细雨笼罩中,悲伤突然冒出。我想念我的小城,却又蜗居在这繁华大都市,为了所谓的梦想。 我很想念小城的那片山林,却囚住在...

[散文随笔] - 2022-03-13 12:43:53

回乡偶感

童年在行程里渐行渐远,往事在路途中随风飘散,而故乡却一直都在心上,不曾遗忘。尽管那里早已找不出当年的人事,但是,山水草木依旧,没有丝毫的改变,荡漾着堆叠在我心里的...

[散文随笔] - 2022-04-08 21:29:53

谏校长疏

尊老主任训诫一载有余,初拘谨,不苟言笑,颔首聆听,今交心之谊可谓推心置腹,正所谓朝闻道夕死足矣,幸己遇志同道合者,更甚慧光指引,以不致壮哉且惨烈的结局。然近闻老主...

[散文随笔] - 2023-04-10 08:26:26

绿萝

绿萝是一种遇水即活,因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翠绿的枝叶蔓延下来郁郁葱葱,感觉就是生命不止,蔓延不休。绿萝属于非常容易满足的植物,就连喝水也觉得自己是...

[散文随笔] - 2022-08-20 18:15:26

为谁辛苦为谁甜

今天是后勤组工作的第三天,经过两天的摸索,我们对后勤组的工作已经相当熟悉,并且不断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 与其他组相比,说辛苦,在安保组和新闻组面前也算不上...

[散文随笔] - 2019-07-29 01:26:21

心有桃源,处处皆是水云间

看到一个友友在朋友圈发了图文:假如我有一处小院,喝茶种花可好。我看完她发表的图文,想到的却是:假如我们有一处小院,种菜养鱼可好。 可能因为我是一个凡夫俗子,我第一时...

[散文随笔] - 2022-11-05 19:46:48

【苦难是修行】山

缠雨绵绵无绝期,低云环绕着山,洒下轻柔的每一滴让山披上轻薄的水衣。 处在山中,微微的雨沐浴身心,冲去疲惫让心宁静,致远方嘈杂的城市,让泥泞的土地留下一排排清晰可见的...

[散文随笔] - 2022-04-23 08:48:58

蒙山大佛

今年的清明,有些许的伤感。第一次离家千里,未能来得及祭拜祖宗。为了弥补内心的遗憾,也为了替家人祈福,更为了悼念逝去已久的亲人,我和同乡好友 一起去了蒙山,想在大佛的...

[散文随笔] - 2022-06-18 06:25:27

秋天的记忆

风渐渐的冷了,清晨的声音在轻柔了,我站在庭院里,一片树叶儿从眼前飘落,半黄的叶儿,第二片叶儿,第三片叶儿,,,黄了,落下,随着清晨的风,凉凉的,挨着我的脸颊,飞舞...

[散文随笔] - 2022-08-15 21:08:49

大陵深秋看红叶

享有洞天福地美誉的西楼观台已游过多次了,但大多都在春夏,秋末初冬游览却是头一回。深秋一日经典句子,二曲诗社三十余文友相聚西楼观,上午听老师讲老子文化,下午二时登台...

[散文随笔] - 2023-12-15 23:46:13

心与心

今天是晨曦逐梦来到北坡中学的第九天,晚上我还在风雨无阻地在为晚会做准备。今晚,我就只是锻炼他们的笑,让他们能在舞台上自信地笑出来。但是有几个小男生心事重重,硬生生...

[散文随笔] - 2023-06-04 21:17:27

听吧,这里有孩子的笑声

听,耳边传来了孩子的笑声。 这是用文字无法描述的声音。 这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感触。 时隔七年,我又一次站在了小学的土地上。这所新有小学不是我的所熟悉的小学,这里的一切...

[散文随笔] - 2023-06-11 07:02:18

十年树木,我已再来

清晨的凌寒仿佛是另外的世界,不是今朝;离得好远,记忆模糊,不是半日之前的黎明。而且,近十一时就开始进入这样的天气,没有阳光,灰暗却热炉般的天空,在人间向左右蒸腾着...

[散文随笔] - 2023-07-04 07:45:39

温情柔美风情的篇章

在百鸟争鸣万花争艳的季节,我情不自禁地躺在花的怀抱,感受玫瑰花郁金香的温馨浪漫,触摸微风的柔情,聆听着风儿吟诗绘画的意境,妙不可言妙趣横生。乘上春风制作的彩车,与...

[散文随笔] - 2022-03-03 12:34:43

儿时的端午节

编辑荐: 粽叶、苇叶一样飘香,飘出来的端午不一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从过端午的欢乐到粽叶飘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过去和现在过端午节的不一样。过去的端午节传统色彩浓郁...

[散文随笔] - 2023-06-02 16:59:04

家乡草原马术节、祭祀敖包

每年七、八月份,家乡都会开一年一度大型的中国马赛比赛那达幕,同时祭祀敖包,人们都穿上五颜六色的蒙古长袍、长靴戴上蒙古帽,非常隆重正式,远方来客很多,人山人海,车都...

[散文随笔] - 2019-09-11 03: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