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章 > 百家杂谈 >

⭐刘辉京味儿散文 |曾风行一时的地下交易粮票唱主角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刘辉京味儿散文 |曾风行一时的地下交易粮票唱主角》,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刘辉京味儿散文 |曾风行一时的地下交易粮票唱主角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想当初,谁要迁徙一回,谁到哪儿出差,或是“老闲”了到哪儿溜达,可没现今“干巴利落脆”地那么简单。那会儿,但凡出门都要带着粮票,后来随着粮票有了结余,开始用粮票交易自个儿所需商品,渐渐尝到甜头。那会儿的私下交易,难被认可。因了会时不时地被街道有组织地监视与督查,偷偷摸摸、瞻前顾后的避讳成了一种不很阳光的“地下活动”。即便组织有足够“眼线”,也是禁而不止。或者,干脆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脚侦缉队怎了?“也得当家度日子”——好不易熬到粮票有点儿富余了,变换点儿啥不好?粮票粮本,实乃立身之本如今,天上飞地下行、住宿包车、包游景点、大众点评、叫个外卖,所有的衣食住行观游,一部手机就可全部搞定。揣好身份证,拽起拉杆箱,一拍屁股就能很潇洒地走人。到了异地,若看准了心仪的物品,没必要大包小包累赘着行程,自有快递程序为行者解忧。数字与网络的时代,大可不必为吃不到饭,断了饭辙而影响出门在外的情绪。这一路便利绿灯通行也没几年的光景。记忆中,每人都得与粮食有重要的特殊关系。从“呱呱”落地之日起,除了建立户口关系证明一个生命“名正言顺”地存在以外,赶紧地拿户口,跑所属地粮管所建立与就近粮店的“粮食关系”。这种实实在在的关系,是证实生存、证实供给、证实吃喝,能凭证人生起始的“硬关系”。有桥段说了,好多国语习惯都与吃有关。我联想,这肯定与“粮食关系”曾经的从一而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寻了份差事,就叫找到“饭碗子”;一旦被解雇,名曰被“炒鱿鱼”、砸了饭碗。嫉妒别称为“吃醋”;占人便宜,形容为“吃豆腐”;拿别人好处,那叫“吃回扣”;“吃多了”被起诉,遂成了“吃官司”;没遇着人,也就“吃碗闭门羹”;即便啥也没了,也会自嘲“喝西北风去”!月顶月耗等着领粮票的日子,那是肚皮敲鼓很难熬的岁月。可丁可卯的粮食供给,副食品种的严重短缺,近乎所有副食供应的票证化,全民缩衣节粮的一致性,那可经历了若干个年。一袭秋风劲吹而来,渐渐地零打碎敲了固有而铁打的供销模式。又算熬度了几个票证人生的蹉跎,用粮票绝对购粮填肚子的“唯一性”总算有所松动。平价议价,粮票“提”了身价熬这会儿,京城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些层面上的改观。因了计生政策的坚定不移,也因了供应副食品的渠道稍许增多,居民在餐饮上不再是单纯地吃粮度日。“啃”粮本“等”粮票的日子略缓,每月粮票或多或少有了结余。粮食供给一贯而之的政策有所缓松,国字号粮店,也就有了“议价粮”的供应。若谁家中有点儿状况,粮食暂不够吃,也可购买议价粮来补缺。简言之,“议价”粮,也就是高于粮票购买的两倍价格。平价、议价的出现,正是那个逐渐转型、类似转型时代的特有供销政策下的“胎记”。正因为这种遗痕数年段的流行,才催生了地下贸易的盛行。懵懂之中,人们顿悟了粮票所具备的“兑换”功能。随着居民手头存积的粮票越来越多,人们把它真真地当成了流通货币。用粮票交易自个儿所需商品,渐渐尝到甜头。这种暗地里互通有无,即便都心知肚明,谁也不会刻意点透。春夏秋冬的农家,总有忙闲之分。偷偷摸摸的自留地,除了家用外,总也有些富余,也就有了想进城淘换的原动力。城里的百姓也琢磨:净靠本、票、证、券,想吃喝换个样儿,想添置些日用品,怎么也不活泛。再说了,农民哥家没这证那票的,也不灵便。于是,各需所需成了最初的交易模式。其实搞“地下贸易”,是件很神秘很冒险很提心吊胆的事情。那会儿都是相好邻居,背地里没藏着掖着的且无话不说。什么眼瞅着一位挑担大米的农民大爷进了前院;什么换花生米换蚕豆的被对门的院里大婶拽了进去,什么一大兜子的杂货杂物进了左边那胡同里,出来啥也没了!相互使着眼色、努着嘴儿,不言尽在会意中。兑换双方心里都有小算盘粗粮票换天津小站米,要不换成新碾的棒子面。最最得意的是,把手里的粮票换成了花生豆或者是只有过节才能见到的葵花籽。豁出去好几十斤细粮票,兑一小瓶“滴滴香”的小磨香油也算值了。还有的农民哥可倒好:把别处倒腾来的塑料盆、塑料桶、碗碗罐罐,自家攒作的盖帘、炊笊、扫帚、葫芦瓢驮来,自然方便了你我他。几斤粮票换什么小物件?几十斤粮票能换多大尺寸的塑料大盆?兑换双方心里都有小算盘。有时好说话,可以往下侃侃价儿;有时看准喽,再饶上个小擀面棍或者搭上个炊帚算是找个平衡,没觉得吃亏。记着那会儿有句台词:“倒腾鸡蛋的富过发射导弹的。”隐行于世,窜行于巷,轻车熟道地与每一家“按需所供”而不厌其烦,“倒蛋”人群从乡下到城里,浩浩荡荡,却也学会周旋与隐蔽。经历过的一件“倒蛋”事件,至今使我记忆犹新。明里暗里,家家都把农家的新鲜鸡蛋“请”家来。回回换,回回觉得好划算:两斤粮票换三个,个个清儿亮黄儿明。煎煮鸡蛋,蒸嫩蛋羹,炒菜加蛋,闻着味道都觉得与商店里卖的不同。孩子喜欢,全家乐意。交易了,粮票变通成了货币,又何乐而不为?邻居王婶家有这么一档子事儿添堵。巷子里快走完一圈,“倒蛋哥”把最后十几个鸡蛋与西屋王婶几近交易完成:鸡蛋也过手了,粮票数清楚了。巧在这时,一位老大妈戴着红袖标领着巡逻队“挤”进了院子。这下可炸了窝喽!奉令打击投机倒把、取缔粮票倒卖、扼制不良之风,巡逻队铁面执法,任凭“倒蛋哥”一而再地哭求,还是将兑换一篮子鸡蛋的粮票全部没收。王婶手里的几十斤粮票打了水漂。也难怪,昨个儿戏匣子里刚广播“打击非法交易”。闲话说了: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嘚!西屋王婶算是与红袖标大妈结下了梁子。再解释,再分辩,没用!谁见谁都爱答不理,那都是后话。活泛些的,都得通风报信。戴红箍的大爷,碰着紧要关头,还就是信息传播员。“嗨!说您呐,这几天可甭来。想找不自在,您就乱窜吧您!”听话那,倒蛋部队也就歇歇气儿。“我说她林大妈,您就稍崩崩,就这些日子查得紧,少吃几个蛋,不碍得吧?”小孙子嘴儿再急,林大妈也不敢满街找“麻烦”,明白!消停了咱再说。阵痛阵乱,渐向正规转变一直不算是公开买卖,更不算是满大街扯着嗓子吆喝的喜事儿。仗着各取所需,地下交易还是有禁不止。有粮票,就有可心的交易;有粮票,就能换到小到痒痒挠大到钢筋锅的日用品。一时间,粮票拥有者,又能参与兑换物品者,似乎就是城市户口吃商品粮最最骄傲的“名片”。说句题外话,那会儿处对象,能吃商品粮定会优先考虑。时至1993年,粮票终于寿终正寝。四十余年,粮食的统购统销随着“三农”政策的渐渐入轨,已成为“过去式”。前些年闺女稍大,冷不丁儿地问我:“那大盆都裂了,怎还不扔啊?”“你可不知,这盆跟了你十几年呢!拿一百斤粮票换的,怎舍得丢?”我想说,暗地里淘换虽不光彩,但很实惠。挺大澡盆,洗衣洗澡泡被单,还真管用。后来的“自由贸易”满大街招呼。凭着智谋帷幄在胸,农民兄弟担起了城里人所有短缺吃喝及日用品的供应。骡马车、三轮车、自行车,再后来的电驴子、小面包、大金杯,运输车来回地鸟枪换炮,熬得时辰长点儿的都有老板头衔。再讲粮票兑换,已然没人信喽!废了那么多年,粮票都变成了收藏品。前些日子咱手机出了毛病,勤俭惯了舍不得丢。没事儿到大农贸市场转悠,顺带脚给手机“治病”。踱步间,眼前一店前柜台挤满了客人。凑到跟前儿细瞅,嘿,怎么面熟,哪见过?紧着搜罗一下记忆碎片,觉得这老板与多年前的“鸡蛋哥”相像。轮到小老板接我活儿,就势我念叨出心里想法。“老爷子,您小点儿声,行不?”小老板眨了眨眼,凑我耳朵边又补上一句:“您说得是俺爹吧?您瞅,俺有那么老嘛?”我说怎么那么像,真是巧了!心里纳闷啦,老爹地下交易倒腾蛋,儿子出息,搞上了高科技!恍然间,几十年光景都转了状态。倒腾鸡蛋的成了小儿科,满世界净是玩科技吃技术饭的。曾经的历史即瞬间,留下的许是幽默,许是伤悲,许是疑惑。这些挥之不去的回忆,恰又浓缩了一个社会发展的合理进程。这正如诗中所言:地下交换粮抵钱,餐中米豆各欢颜。昔日兑蛋怎惶恐,今朝吃喝不愁全。议价平价食为天,票多票少众化缘。揖别配置老传统,供销两旺新垄田。

发布时间:2022-11-17 14:59

上述文字是💠《刘辉京味儿散文 |曾风行一时的地下交易粮票唱主角》✨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写下《伤痕》的卢新华

40年前,初春的夜上海,一座普通居民楼里,一个大一的年轻人在他未婚妻家的小阁楼上熬夜写作。当最后的标点落下,泪水已经濡湿了脆薄的纸张……让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篇用心...

[百家杂谈] - 2022-10-26 08:58:59

我们也是圣诞老人

圣诞节快乐,很这个节日。因为有礼物和祝福。圣诞老爷爷会给孩子送礼物.。孩子很喜欢这一天,甚至很期待。因为他在等待礼物。 做父母的,在这一天都会给孩子讲这个故事,因为...

[百家杂谈] - 2022-12-06 08:47:42

盛大的元旦联欢会作文600字

盛大的元旦联欢会作文600字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盛大的元旦联欢会,我们都玩儿得十分开!我觉得我们班举办这次联欢会举行的很! 今天,我们大家都早早的来到了学校。由于我们想让...

[百家杂谈] - 2022-12-12 10:56:26

别让老人 活在过去

从焊窗的闪小说“活在过去”说开去 小说本来就是一种虚构的的东西,是不能拿真实生活与其较真的。但是,无论什么文艺作品,都有生活的影子,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成分,代表了作...

[百家杂谈] - 2019-03-10 09:35:05

有关恋情说说短语

1、远方的恋情,就向火与风,假如仅仅是小火苗,风一吹就灭,如果是熊熊焚烧的烈火,风吹过反而会越烧越旺。 2、有时候,在恋情都已经结束了很久以后,我们才渐渐醒悟。原来那...

[百家杂谈] - 2022-12-14 13:49:01

煤矿——路在何方

我们公司是一个在山沟里涅槃,山沟里腾飞的煤矿企业。它生在汾河畔,长在吕梁山。风霜雪雨的桎梏锤炼了他的筋骨,雷电寒暑的残酷铸就成他的肝胆。他是黄土高原上的一株红梅,...

[百家杂谈] - 2022-09-24 15:23:04

长白山岳桦

初见岳桦,在长白山山腰上。一望无际的郁郁葱葱里,它们星星点点地混杂在茂密的乔木中,不伟岸,不漂亮,也不醒目。与那些高大俊美的松、柏、云杉相比,显得那么瘦弱、低矮、...

[百家杂谈] - 2022-09-25 11:45:34

躬身耕耘付出必有收获

平素喜静,大多数时间是在书房里度过。在经历一场雨水的洗礼后,天气再次放晴,我被妻子拉到一方小菜地里帮忙。菜地不大,零零整整大概十多个平方。地垄上蔬果种类很丰富,有土...

[百家杂谈] - 2022-11-09 07:14:25

危难时刻见真情

鼠年春节,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影响波及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表现出了极大的凝聚力和献身精神,彰显出了中...

[百家杂谈] - 2022-10-28 09:29:56

打工女要回家,妈劝女别回来

我的女儿在外打工多年,每每春节临近时,她总是早早地把往返火车票买好。因为她思乡心切,巴不得早点到家与家人一块过大年,团团圆圆。可今年一反常态,孩子她妈却老早把电话...

[百家杂谈] - 2022-11-05 07:14:20

那片白杨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每当听到军歌《小白杨》,我就想起参军到西北的情景,那些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活,那片高大挺拔的白杨林。三十年...

[百家杂谈] - 2022-09-28 17:02:20

2017感悟人生的心情说说配图

生活在这纷繁世间,总有人说你好,也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我们做事无愧于,就不必于他人评议,无须看别人眼神,不必一味讨好别人,那样会使自己活得很累。 人一辈子其实会做很...

[百家杂谈] - 2022-11-30 01:17:09

一枝独秀藩国天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这便是桂林山水的真实写照,晴天青峰倒影,阴天漫山云雾,雨天烟雨如梦,千姿百态,如梦...

[百家杂谈] - 2022-10-16 11:10:02

童年印记

闲暇时再读《呼兰河传》,依然被作者清丽质朴的文字深深打动的同时,忆起故乡童年的过往。故乡亳州,旧时称作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小城东关的州东街,有座老宅,是曾祖父...

[百家杂谈] - 2022-10-19 14:44:55

柴期

柴期,这一词条早已被煤气替代了,渐渐地淡去了人们的记忆。上了年纪的我,一想起柴期,脑子里就会浮现出连绵的山,陡峭的岭,重重的柴担,浓浓的汗味,一路浩浩荡荡的挑柴大...

[百家杂谈] - 2022-10-30 16:18:03

微型随笔二则

人之老人之初,性本善。人之老呢?性若水。天下之大无所不有,但要找准人之老性若何,恐怕就只有这个“水”字最准确了。“性本善”出自南宋王应麟的《三字经》;“性若水”出...

[百家杂谈] - 2022-09-21 16:05:03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