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古词风韵 >

⭐石苍舒醉墨堂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石苍舒醉墨堂》,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石苍舒醉墨堂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戃怳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

  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我每每自笑曾经爱好草书,不想你也有这个“毛病”,不知道哪年才能病愈?还说这里面有什么最大的快乐,非常称心合意,和庄子的逍遥游没有什么不同。最近,先生建造了醉墨堂,就像啜饮美酒能消愁销除烦恼一样。看先生这个样子,我才领会到柳宗元说得不错:嗜好土炭的病人吃起土炭就像美味佳肴一样。先生在书法艺术也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用坏的笔堆在墙边像山丘一样高。兴致来时,挥动笔墨多少纸都用得完,就好像骏马一转眼就踏遍九州大地。我的书法都是凭借想象力创造的,本来就没有什么章法,一点一画随手写来,也懒得去仔细推敲琢磨。为什么我的随口议论独独被先生所容纳,就连只字片纸也会收藏起来?如果用“不低于钟繇、张芝”来评价先生,先生完全当得起;如果用“向下和罗晖、赵袭差不多”来评价我,我似乎还要好些。从今后,先生不用再像张芝那样临池苦学,池水尽黑了;那些未曾染色的白绢与其先写字后再染色做衣服,不如直接拿来做被褥床帐。

⑴石苍舒——字才美,京兆(即长安)人,善草隶书。人称“草圣三昧”。

⑵据载,项羽年轻时候,曾对他叔父说:写字只要能记姓名就够了,不必再学下去了。苏轼化用其语。

⑶惝恍(chǎng huǎng)——模糊不清,这里形容草书变化无端。

⑷瘳(chǒu)——病愈。

⑸至乐——与下句的“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篇名,这里用其字面含义。至乐,最大最高层次的快乐。

⑹柳子——柳宗元。

⑺这两句说:这才知道柳宗元的话不差,只有得病的人才会把土炭当作美味。这里承上句谓石苍舒视墨汁如美酒而言。柳宗元曾说,他见过一位内脏有病的人,竟想吃土炭和酸碱之物,吃不到就很难受;凡是溺爱文辞、擅长书法的人,都像得了这种怪癖症。

⑻这两句说:石苍舒书法造诣也达到了极致,他用坏的笔已堆成了小山,足见功夫之深。唐代草书名家怀素和尚,把用过的笔积埋在山下,称为“笔冢”。

⑼这两句形容书写神速。

⑽意造——以意为之,自由创造。

⑾推求——指研究笔法。

⑿假——宽容,这里是作者的自谦。

⒀这两句说:为什么我的议论(即“意造无法”、“点画信手”之论)独独受到你的赞同,我的书法作品也受到你的偏爱,被你收藏?言外之意,石苍舒与自己观点一致。

⒁钟张——指钟繇、张芝,皆汉末名书法家。

⒂方——比。 罗赵——罗晖、赵袭,皆汉末书法家。这两句说:石苍舒的书法是可以与钟、张相比,我的书法也比罗、赵略胜一筹。

⒃这两句说:不必学张芝临池苦学书法;与其用绢素写字,还不如用作被单。据载,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家有帛绢,必先书写,后再炼制成衣。

石苍舒字才美(苏轼诗集作“才翁”),长安人。擅长草书、隶书书法,人称得“草圣三昧”。苏轼由开封至凤翔,往返经过长安,必定到他家。1068年(熙宁元年),苏轼凤翔任满还朝,在石家过年。他藏有褚遂良《圣教序》真迹,堂取名“醉墨”,邀苏轼作诗。苏轼回到汴京,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苏轼是大书法家,有多篇诗谈到书法。像《凤翔八观》里的《石鼓文》、《次韵子由论书》、《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和这首《石苍舒醉墨堂》,都是脍炙人口的。那几首诗都涉及论书,而这首诗纯粹从虚处落笔,尤其特殊。

  这是苏轼早期的七古名篇。他后来的七古中常见辩口悬河、才华横溢的特色,这首即是这种特色早期成熟的表现。堂名“醉墨”就很出奇,诗也就在这名字上翻腾。

  起首明要恭维石苍舒草书出众,却偏说草书无用,根本不该学。这种反说的方式前人称为“骂题格”。

  第一句是充满牢骚的话。这些牢骚是和苏轼那段时期的感受分不开的。在凤翔的前期,知府宋选对他很照顾。后来宋选离任,由陈希亮接任。陈希亮对下属冷冰冰的,又好挑剔,甚至苏轼起草的文字,他总要横加涂抹。苏轼对此很不满,在诗里也有所表现,如《客位假寐》。苏轼到了京城,正值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张变更法度,苏轼也不满意,以致后来因此而遭放逐。这时虽未到和王安石闹翻的地步,但心里有牢骚,所以借这首诗冲口而出。这句话表面上不怎么样,但把“忧患”的根源归于“识字”,是有点惊人的。至于“忧患”到底何在,作者却一点即收,使读者自己领会。古人轻视识字的,要数项羽最有名气。他认为字不过用来记记姓名,不值得学(《史记·项羽本纪》)作者巧妙地用了项羽这个典故而不落用典的痕迹。开头说,识字本是多余的事,更何况认草字;写草字,又写得龙飞凤舞,让人打开卷子一看惊叹不己,那就更不对了。“惝恍”二字形容草书的变化无端。“令人愁”明贬暗褒。这两句紧紧呼应下文“兴来”二句。这四句破空而来,合写两人而侧重对方。

  五六二句从诗人到对方,在章法中是转换之处。苏轼是书法家,《次韵子由论书》一开始就说:“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用“我尝好之”对比“君有此病”,也是明贬暗褒。“病”指其好之成癖,暗伏对方草书功力之深,引出下面六句正面点明“醉墨”的旨趣。七八两句把《庄子》两个篇名用来赞美对方草书功力之深。九、十两句正面点明以“醉墨”来命名的用意,十一、十二两句又用柳宗元的比喻回应“君有此病何能瘳”,看似批评,实是夸奖。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不倦,造诣必深。下面四句即是正面赞美。这四句极有层次,首句总提,次句暗用前人“笔冢”(如王羲之、智永、怀素等)的故事写其用力之勤。接下来写其造诣之深,这是用力之勤的结果。这两句又和篇首“神速”句呼应,一正写,一比喻。条理井然,语言飞动。

  “我书”四句回到诗人自己,呼应上文“我尝好之”句。诗人先谦称自己的书法“本无法”,即不合规矩,“点画”句和“惝恍”句相应。接下两句反问石苍舒为何对他的书法如此偏爱,表面上是诗人自我否定,实有自负书法之意。如果正写就显得乏味,而且易流为诗人的自我吹嘘,用反诘语气来表现,供人回味,深得立言之体。怀素说:“王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不减张。仆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不减钟张”句即翻用这个典故赞美石苍舒。汉末张芝(伯英)和罗晖(叔景)、赵袭(元嗣)并称,张伯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见《晋书·卫恒传》)“下方罗赵”句即正用此典以收束“我书”。张芝人称“草圣”,《三国志·魏书·韦诞传》注说,张芝家里的衣帛,必定先用来写字,然后才染色做衣服。他临池学书,每天在池里洗笔,池水都成黑色了。结尾两句,诗人又反用此典回应篇首四句,既点到了石苍舒,又点到了自己。这四句都用写字的典故,出神入化而又紧扣主题。

  这首七古体现出苏轼的作诗本领。赵克宜评价说:“绝无工句可摘,而气格老健,不余不欠,作家本领在此。”所谓不余不欠,就是既把题意说透,又没有多余的话。这正是苏轼风格的特色。善于在别人难于下笔之处着墨,把叙事议论抒情完全熔为一炉。语言形象生动,结构波澜起伏,正说反说,忽擒忽纵,意之所向,无隐不达。如同天马行空,去来无迹;细加寻绎,却又纲举目张,脉络分明。正如作者所说的画竹之妙:“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王维吴道子画》)至于使用典故,更是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体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

  苏轼对于书法技艺的看法是「由技入道」,追求无意的境界,但此一境界必须由积学勤练而得,诗中有「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便是积学勤练的过程,「我书意造本无法」则是所达到的境界。《苏轼文集》卷六十九〈评草书〉:「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

  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於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最足以作为证明。

此诗作于宋仁宗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时年三十四岁。苏轼由开封至凤翔,往返经过长安,必定到石苍舒家。熙宁元年(1068年),苏轼凤翔任满还朝,在石家过年。他藏有褚遂良《圣教序》真迹,堂取名“醉墨”,邀苏轼作诗。苏轼回到汴京,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发布时间:2019-12-03 17:29

上述文字是💠《石苍舒醉墨堂》✨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赠从弟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 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 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 及此桑叶绿,春...

[古词风韵] - 2020-06-06 06:32:57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

[古词风韵] - 2019-11-24 05:21:15

浣溪沙·寻旧居梦溪笔谈

水上游人慢渡船,不知山后有清闲, 掩楼竹影隐家园。 白发老翁相见笑,青丝邻女不能言,十年一换梦溪谈。...

[古词风韵] - 2024-02-12 05:06:50

咏史诗。江夏

黄祖才非长者俦,祢衡珠碎此江头。 今来鹦鹉洲边过,惟有无情碧水流。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

[古词风韵] - 2021-07-27 06:15:29

钗头凤

单恋花,传情鸟,怎奈思绪无人晓。 东风飘,心未了,一世情缘几声欢笑?少,少,少。...

[古词风韵] - 2019-08-08 18:24:56

复旦抄袭门

复旦抄袭门 向胤道(2015.6.2) 日前,顶级名校上海复旦迎来建校110周年校庆,原本应该喜气洋洋、彰显名校实力的当口,却被外人发现其对外公布的校庆宣传片《TOMYLIGHT》涉嫌抄袭日本东...

[古词风韵] - 2019-08-03 09:47:59

题龙爪槐

细叶游纤枝 藤丝绕空回 经年需养慧 登高待春时...

[古词风韵] - 2019-09-07 17:37:49

东湖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 泉源従高来,随...

[古词风韵] - 2020-05-28 22:58:57

劳停驿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

[古词风韵] - 2020-02-07 22:02:09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12

《蝉》 作者: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解】: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

[古词风韵] - 2023-04-07 05:29:08

惜黄花慢·送客吴皋

送客吴皋。 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 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 念瘦腰。 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 怅断魂送远...

[古词风韵] - 2022-03-20 21:44:18

九日雨中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

[古词风韵] - 2021-06-05 04:00:26

何处停留

高阁临眺, 断云流。 纵不见, 也晓人各匆匆, 未曾停留。 危栏谈笑, 秀风流: 任意游, 自在爱处停留, 怨则拂袖。...

[古词风韵] - 2019-08-19 18:11:34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

[古词风韵] - 2020-04-22 23:02:21

村景

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 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

[古词风韵] - 2022-05-15 20:16:27

人间词话七则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

[古词风韵] - 2019-11-27 1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