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沙苑之战是一场决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战 也是一场被后世忽略的经典 沙苑之战中西魏军是怎么以少胜多的?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沙苑之战是一场决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战 也是一场被后世忽略的经典 沙苑之战中西魏军是怎么以少胜多的?》,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沙苑之战是一场决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战 也是一场被后世忽略的经典 沙苑之战中西魏军是怎么以少胜多的?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公元537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亲率二十万军队至蒲津攻打西魏,西魏帝派遣宇文泰前来迎击,当时宇文泰的军队不满一万人,但他力排众议,率军轻骑急进,在沙苑一举击溃东魏军队,高欢狼狈而逃。

历史是漫长的,中国是广大的。然而历史事件有时却很吊诡,它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以特定的方式,仿佛如排演戏剧一样,把主宰全中国命运的一群人,驱赶到一处厮杀。南北朝东西魏于537年爆发的沙苑之战,便是这样一场战斗。

这场战斗的背景很简单,曾经称雄北方的北魏帝国崩溃,被两大军阀高欢、宇文泰一分为二,分别拥立北魏元氏,建立各自认为是正统的魏帝国,这便是邺城的东魏、长安的西魏。高欢自恃地大兵强,发动大军进攻关中要兼并西魏,统一北方。

可以说,沙苑之战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潞川之战、淝水之战等一样,都是争夺霸权的关键性战役。但与上述战役最大的区别在于,参战人员颇为奇特。东魏是失败者,其成员后来大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西魏的参战高级将领名单,说出来足以闪瞎眼。北周、隋朝、唐朝三个朝代的皇族祖先,全都参与了这场战斗。

北周太祖宇文泰,时任西魏丞相兼柱国大将军;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之父杨忠,时任宇文泰禁卫军督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祖父李虎,时任骁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周隋唐三朝上下370余年,开国皇帝的祖先们居然像鸡蛋一样,全放在沙苑之战这个筐里,历史之任性狂野,命运之波诡云谲,令人不得不舍书而叹。

西魏如此豪华的阵容,面临的却是最险恶的处境。彼时东魏军多达20万,西魏由于甫遭大饥荒,军队主力四散于各地就食,只有宇文泰麾下直接掌握的1万人开到沙苑前线。1比20的巨大差距,令宇文泰不敢硬拼,只能借助沙苑的地形,勉强与东魏一战。

沙苑地处洛水与渭水之间,由于河道经常变化,地势坑洼不平,沙多、沼泽多、芦苇多,非常不利于大兵团展开。而其中连绵不断的芦苇,又可为数量较少的西魏军提供掩护。如果部置得当,还有得一战。宇文泰遂以惊人的胆气,将主力埋伏在芦苇中,以少量兵力引诱东魏军来攻。

但这个选择并不见得高明。东魏主帅高欢亦是不世出的顶尖战略家,他第一时间发现了芦苇的战术价值,并作出了本能的反应。高欢询问诸将:我军不明敌情,先放火烧了芦苇如何?不用说,这把火一旦烧起来,躲藏在芦苇丛中的周隋唐三代皇帝祖先,势必命丧火海。纵使逃出大火,西魏军阵势一乱,人数又少,东魏军趁势压上,西魏也是难逃大限。

然而关键时刻,高欢突然犯了选择困难症。他自恃以多打少定能取胜,又想生擒宇文泰以宣扬军威。把明摆着该怎么做的计策拿出来询问,其实也是在问自己,到底该用什么办法取胜才更舒服呢?

高欢帐下头号妖星侯景,敏锐地揣摩到高欢的心思。身为大将,他也有点养寇自重的心思,如果这么容易便干翻西魏,有道是狡兔死走狗烹,以后自己岂不没了前程。因此他建议不要火攻,而以堂堂正正之师生擒活拿宇文泰。

结果就在将帅们的集体骚操作中,东魏军放弃火攻,笨拙地发动了大阵。由于地势起伏不平,将军们无法通视战场,阵形刚一展开便有些凌乱。西魏军乘势杀出,以精锐骑兵直穿东魏军阵,采取以快打慢、以骑击步的战法,经过惨烈的厮杀,东魏军20万人的大阵被冲的星落云散,一时竟不知狂暴的西魏人到底有多少兵。

多达7万的东魏士兵扔掉武器,向西魏人投降。沙苑之战惊人的结果,改变了整个北中国的局面。东魏经此一战猛挫锐气,不敢再来攻逼。西魏也暂时稳住了危如累卵的国势,东西分峙的形势就此奠定。

沙苑之战西魏军是怎么以少胜多的?

东西魏沙苑之战,主要是高欢的失策。对于入侵者高欢来讲,首先吸取了上次分进合击被各个击破的教训,坚持不分兵,集中一路大军渡河进入关中。高欢本来就是较为持重的人,加之上次教训实在深刻,以致于在执行是否分兵上过于抵触,过于僵化,这非常不利于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个道理高欢本来应该明白的,早年解决贺拔岳,就是通过伐谋,借刀杀人而达成目的。沙苑战前的形势也表明,交兵合战并不是东魏最佳的选择。

正如其谋臣薛琡所指出的,关西大饥荒,人都饿到啃树皮草根的程度了,所以冒死去攻弘农粮仓。如今我们只需要大军围住弘农,把西魏人逼进关内。他们求战不得,求粮不得,不是饿死,就是哗变,何劳用兵深入危险之地,冀望战场上的侥幸胜利呢?

但高欢不听,坚持出兵。侯景此时建议,分前后两军,相继而进,互相照应,避免一战失利,而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高欢这个时候最害怕听到的,就是分兵了,当然不会听从。如此教条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实在暴露其军事才能之不足。

其实并非不能分兵,而在于两军能否互相照应,一军遭遇敌人,另一军能否迅速急救。如果真的如此,则两军互为“正奇”。怎么讲呢?假设分甲、乙两军,甲军遇敌,则甲军就是“正”,与敌胶着,就是“以正合”。此时乙军就是奇兵,迅速乘敌之后攻击。反之亦然。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谓常山之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潼关之战失利,那是两军并不能互相接应,窦泰军成了孤军,不得不单独面对西魏全部精锐,遂致覆灭。要知道高欢军数量远超宇文泰军,把数量优势进行很好的展开,分进合击,互相照应,互为正奇,那是最佳选择。宇文泰攻一军要冒被各军围攻的极大风险,而不攻则坐以待毙。如果不能做有效分兵,则只能在一个战场决生死了。此时很多偶然因素可能会主宰战局。

更不利的是,西魏军渡过渭水接近东魏军后,迅速占据沙苑渭曲的有利地形。此处河道弯曲构成屏障,不利于大军展开;而芦苇丛生土地湿泞,更不利骑兵集团冲锋。以上地理因素,极大的限制了高欢所率东魏骑兵发挥数量和力量的优势。两军在沙苑渭曲照面列阵,临战之前,东魏都督斛律羌举突然建议说:不如在此与之相持,分精骑去袭击长安。宇文泰既被我军牵制于此,长安必定空虚,可以一战而下。巢穴既破,宇文泰不战可擒也。

这可谓当时最最佳的选择了!从地理上看,高欢军在西,宇文泰军在东,长安在西边,实际上高欢军和宇文泰军是互相截断了对方的归路,南边就是渭河,构成行动障碍。此时高欢如果分兵沿渭河西进长安,宇文泰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前面就是对峙的强大东魏军,想要撤走去救长安,谈何容易。军阵一动,很可能就不可收拾。

斛律羌举的建议,完全符合“以正合,以奇胜”的要点,渭曲已经“正合”,此时不出奇制胜,更待何时?高欢仍不愿意分兵!使人每次读史至此,真有徒呼奈何之叹。当然,我们事后诸葛亮式的分析,自然可以头头是道。当局者迷,在深入敌境与强敌对阵时,任何贸然的行动都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不过,这不正是区分天才和常人的关键点吗?

高欢虽不愿分兵,但其临阵常有奇计,此刻见芦苇草深,突发奇想道:如果我用火攻,会不会效果更好呢?比较一下分兵袭击长安和在此地放火,哪个更稳妥?显然放火的偶然性因素太大,高欢军在西边,宇文泰军在东边,当时是冬天十月(按今天的公历应该是十一月了),也许常常刮西北风吧?从西向东刮,火势指向东边的宇文泰军,但如风势一改,火苗倒窜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比之强行交战,放火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个时候,决定中国未来三百年命运的两个人站了出来,都反对放火,坚持交兵。这两个人,一个是侯景,一个是彭乐。侯景的反对理由完全站不住脚:烧死宇文泰,太便宜他了,应该活捉然后当众处罚。

这算什么理由,你当宇文泰那么好捉吗?你当已经胜券在握吗?显然,侯景此言,别有用心。从后面的历史事件进程来看,侯景和高欢貌合神离,由于高欢的崛起,使得侯景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可能跟刘备在曹操手下闲居的那段岁月有得一比。如果宇文泰也被消灭,这位乱世枭雄恐怕更无出头之日了。

侯景的军事素养可能甚至强过高欢,对其一再错失良机恐怕也有所察觉,甚至有所领悟。以其这样,不如干脆失败,高氏的统治如果就此土崩瓦解,正好浑水摸鱼一把。即便高氏不至于崩溃,但留下宇文泰这个死敌,侯景自己的身价不就更高一些吗?正所谓“养寇自重”,正符合我们对侯景当时心态的揣摩。

至于勇将彭乐反对火攻,应当是想逞匹夫之勇,活捉宇文泰以邀功。彭乐的这种怂恿,很可能不只是他个人行为,也许是很多东魏军将的想法。就像彭乐说的:我众贼寡,百人擒一,何忧不克?在将士们一片乐观情绪的感染下,高欢居然就听从了,放弃了纵火的打算,决定正面突击,把胜负的天平交给命运之神去裁夺吧。

命运之神早就偏向了宇文泰。宇文泰以寡敌众,本来极为被动。无奈高欢一错再错,于是在宇文泰非常有利的地理环境下发生交战。这一战,东魏军在战场上的直接代价不算太大,临阵被斩首大约六千余级,但在其后的仓皇逃窜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丧甲士八万人,弃铠仗十有八万”。这说明,战场上的主要损失发生在崩溃之后。

宇文泰在战术层面上做到了“以正合,以奇胜”。他占据了芦苇丛,并把老弱稀稀拉拉摆在前面,做为正兵诱敌。而把精锐做为奇兵,都藏在了芦苇丛中,只等东魏人深入,然后奋起合击,又命李弼所部铁骑横击。历史上一场惊天动地、血光四溅、以弱敌强、可歌可泣的沙苑大战就此名垂史册。

凭借这场以弱胜强的伏击战,宇文泰既巩固了建立不久的西魏政权,确立了东西魏割据的局面,同时也巩固了自己在西魏政权的主宰地位,为之后北周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沙苑之战后东魏不再能随意侵入关中,东西魏的主战场转为河东和河南。

发布时间:2022-05-25 07:01

上述文字是💠《沙苑之战是一场决定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战 也是一场被后世忽略的经典 沙苑之战中西魏军是怎么以少胜多的?》✨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他能征善战本该大展宏图,谁知为了银子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越是混乱的时候,涌现出来的杰出将领也就非常多,三国如此,其实五代十国也是如此的。 虽然因为是五胡乱华,这些人多暴虐之徒,但是也不乏优秀人将领,诸如郭威等人,但是这些...

[历史] - 2023-02-20 19:35:54

被软禁期间,明英宗朱祁镇生了多少孩子?他们结局如何?

封建王朝皇家人数众多,往往会出现十几个乃至上百个孩子的情况,这也决定了皇位的争夺将会十分激烈,明英宗朱祁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做过皇帝,被架空做了太上皇之后软禁,...

[历史] - 2022-05-15 10:47:02

成吉思汗怎么死的_成吉思汗墓葬之谜

成吉思汗原名叫孛儿只斤·铁木真,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共享年六十六岁,成吉思汗的一生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所开创的蒙古帝国,至今让人为之咋舌。 成吉思汗时历史上著...

[历史] - 2023-05-15 02:13:04

明朝这件出名招恨的缺德事,清朝其实办得更“强大”!

明清二朝是我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明朝后期朝廷贪腐严重,对于百姓的税收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因此大明逐渐失去了民心,但是清朝竟然做的比明朝更严重。 明朝为什么灭亡?坊...

[历史] - 2022-04-13 06:40:28

雍正暴毙也是因为丹药 雍正为何会犯糊涂信任道士

对于雍正的暴亡原因,坊间传闻颇多,其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说法是:雍正年间有一位叫吕四娘的侠女,她的爷爷和父亲都因为文字狱被雍正杀害,吕四娘最终砍下雍正头颅,为亲人报...

[历史] - 2022-12-16 10:06:26

夏侯惇拔矢啖睛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夏侯惇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员猛将,他不仅饱读诗书,而且作战异常勇猛,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将领,关于他独眼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聊一下。 夏侯惇眼睛怎么瞎的 三国名将夏侯...

[历史] - 2022-02-07 21:26:00

宋朝第一美人的魅力,连宋徽宗都为之迷恋,人到晚年却去向成谜

说起妓女这个词,大家心里的感觉一般都是嫌弃厌恶的,很少有人对这个词能够有好感。因为确实很多人都是因为看重钱财,才选择这个行业。李师师,北宋第一名妓,容貌倾国倾城,...

[历史] - 2022-09-06 15:45:19

赤壁之战前曹操有哪些优势?可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

[历史] - 2022-08-31 01:54:36

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为何胆敢杀皇帝的宠妃

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出身名门望族,最后家道中落,但是她却杀了杨坚最宠爱的妃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独孤皇后因嫉妒杀死隋文帝妃子真相:文献皇后(西元543年?602年)独孤...

[历史] - 2021-12-18 21:07:48

唐太宗人生最大的烦恼,竟然是来自于自己的亲生儿子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兄弟,又胁迫父亲李渊退位,才坐上了皇帝,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多年后,他还要面对自己儿子的篡位,并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 贞观十七年三...

[历史] - 2022-03-05 06:34:49

唐朝才女上官婉儿是何时死的?死于谁之手?

上官婉儿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才女,深受武则天的赏识,但是他最后竟然想要同太平公主一同称帝,最后与韦皇后一起被杀。 上官婉儿什么时间被谁所杀 上官婉儿是唐代一位举足轻重...

[历史] - 2021-12-31 11:06:11

历史上真实的妲己是什么结局?嫁给周公姬旦,被周成王姬诵无情抛弃

大家好,说起妲己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妲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尤其被《封神演义》一顿骚操作,其“狐狸精祸国殃民”的标签算是贴上了。其实这都是小说家言...

[历史] - 2021-12-09 16:36:43

韩国端午“申遗”成功 他们真的抢了我们的端午节吗?

2005年11月25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炸开了锅……但是韩国真的是抢了我们的端午节吗?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历史] - 2022-07-10 17:45:57

古代的毒药个个杀人不见血 那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哪几种呢?

在古代投毒也是一项技术活,在古代的时候最为广泛运用的毒药便是砒霜;那个时候的冶炼技术较低,但对于砒霜的提炼还是相对简单的,砒霜也就成了范围最为广泛的毒药。 李时珍的...

[历史] - 2022-09-04 22:28:18

黄瓜不黄为什么叫做黄瓜?这一点和一位皇帝有着深深关系

汉武帝时期一名叫做张骞的人奉汉武帝之命打通了历史上著名丝绸之路。这一伟大举动的最大贡献,便是他从西域带回了许多我们原本没有的东西。像是苜蓿、葡萄、核桃(胡桃)、石榴...

[历史] - 2022-08-02 11:17:39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就是因为他失了街亭吗?难道孔明真的糊涂到,连胜败乃兵之常情都不知道吗?又有几人是常胜将军呢?在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的时期斩马谡岂不是自断臂膀吗?...

[历史] - 2022-11-01 16:02:40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