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为何说孙权的名声不好?孙权十万大军在逍遥津为何败给张辽的八百步卒?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为何说孙权的名声不好?孙权十万大军在逍遥津为何败给张辽的八百步卒?》,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为何说孙权的名声不好?孙权十万大军在逍遥津为何败给张辽的八百步卒?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继承父兄的基业,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他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还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免除租税、崇尚节俭,以至富国强兵。为何孙权的名声却不好?

人们说到三国,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魏蜀吴三国的当家人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其中孙权最小,曹操和刘备都是和他父亲孙坚一辈的人,从中也能看出来,曹操和刘备是打江山的,孙权是坐江山的。三人之中,如果要论后世的名声,喜欢曹操和刘备的都大有人在,唯独对于孙权,似乎对于他的非议不少,加在他身上的不太好听的外号也不少,比如孙十万,渣权等等。

按说孙权虽然没有像他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那样驰骋沙场,但是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孙权是功不可没,就连孙策临终前都这么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大概意思就是说打江山你不如我,坐江山我不如你。而且孙权在东吴任用贤能,为人也还算不错,和大臣的关系也算是其乐融融比较融洽,何以就得了这两个不好听的外号使得他名声在曹操刘备和他三人之中最不好?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主要就是孙权干了这么几件事情。

第一,东吴的战事虽然没有曹魏蜀汉那么频繁,但是也不算少,三国最大的三次大战中就有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两场和东吴有关,但是这两次大战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和孙权的关系并不是太大,直接指挥战役的一个是周瑜,一个陆逊。东吴不缺人才,四大都督更是能力出众,但是轮到孙权自己亲自指挥,几乎每一场都是大败。

最明显的就是三次合肥之战:第一次合肥之战周瑜忙着打南郡没来,结果孙权大败于张辽乐进和李典之手;第二次合肥之战周瑜死了,鲁肃忙荆州的事也没来,结果孙权又败于张辽三人之手,孙权自己差点被张辽活捉;第四次合肥之战,吕蒙已死了,陆逊没来,孙权又败于满宠之手。第二和第四次合肥之战,孙权都是率领10万大军结果都败了,孙十万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这两次大战还成全了一个张辽张八百和满宠满数十的威名,孙权纯粹是送经验来的。所谓“渣权”打仗很渣这是其中之一。

第二,逼死陆逊。陆逊一代名将,夷陵之战中击败刘备,在危急之中挽救了东吴。可是就是因为陆逊出身于江东大族陆氏和他是孙策的女婿这个身份,以及陆逊卷入了孙权晚年的太子之争,孙权就对陆逊非常不满,不仅拒绝陆逊回京,还几次派出使者质问陆逊,陆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久就在孙权三番几次的责问中“愤恚而卒”。

第三,冷落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孙策的儿子孙绍。虽然孙策临死前把大权交给孙权而不是当时只有几岁的儿子孙绍在当时的情形下是正确的,但是孙权日后的举动却显得薄情寡义:孙权登基后追封父亲孙坚为帝,却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恒王;自己的儿子全部封王,孙绍只是个侯爵,而且还把孙绍的吴侯爵位给剥夺了改封为上虞侯。

第四,为了利益把自己妹妹孙尚香嫁给大孙尚香有30岁的刘备,完全不顾自己妹妹的幸福;在没有得到预料中的利益时,又趁刘备取西川的时候把妹妹骗回了江东,虽然刘备和孙尚香感情未必好,但是孙权这种利益至上不顾亲情,两次伤害自己妹妹的行为还是让人不齿。

第五,不得不说,孙权袭取荆州是因为荆州关系自己的切身利益,孙权迟早要下手,但是孙权偷袭荆州总是背盟在先,而且还是暗中和曹操媾和,并且还杀了关羽。

所以,孙权打仗不行,屡战屡败;逼死陆逊;背盟弃约杀死关羽;薄情寡义对不起自己哥哥孙策和自己妹妹孙尚香,这应该是他名声不如刘备和曹操被人称之为”渣权“的原因。

公元215年,曹操率主力征汉中,张鲁根本没有一战之力。鉴于时局,结合自身的一统志向,孙权起十万大军,渡过长江,准备趁曹操阵营空虚,给与对方致命一击。曹操既然敢进攻张鲁,对孙权未来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也早有预料,临走前给守将合肥张辽、李典、乐进三人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敌军来了之后就打开。孙权包围合肥后,三人打开信,里面写着“孙全如果来了,张辽、李典出城迎战,乐进守城。”张辽决定,趁孙权大军还没稳定时发起进攻,挫伤对方锐气,当时合肥只有7000守军。

逍遥津上,千古传奇

张辽募集了800人的敢死队,杀牛慰劳将士。第二天,张辽亲自冲锋,冲击孙权军营,并靠近了孙权的指挥所。孙权的存在成为吴军掣肘,顿时大乱。孙权登上高地,依靠守卫保护而不敢移动。张辽喊孙权从高地上下来迎战,孙权不敢,东吴士气受挫。而张辽在吴军阵中不断冲杀,甚至能够随心所欲的在东吴大军中营救掉队的士兵。

战后,吴军垂头丧气,孙权本人信心也被击毁。包围合肥十几天后,孙权感觉短时间难以得手,又怕敌军增援,准备撤退。孙权撤退的时候,居然亲自断后。张辽率大军追击,差点活捉孙权,幸得凌统舍命相救,孙权才得以逃脱。脱身后的孙权痛哭不已,对张辽产生了畏惧。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合肥之战,其中最经典的800人大战10万人的战役,发生在逍遥津上,所以被称为逍遥津之战。曹操死后,孙权想要趁机攻打曹丕,当时的张辽已经老迈,且身染重兵。曹丕仍然派张辽迎战孙权,孙权听说张辽在迎战,告诉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可见,逍遥津之败对孙权的内心形成的冲击有多大。”

张辽死后,曹丕追念时说道:“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是的,无论张辽当时指挥的是骑兵还是步卒,以800大胜十万,都堪称千古奇迹。战役中的失败者孙权,是一代英雄孙权在我国历史上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父兄遗业规模其实并不大,而孙策遇刺时,孙权才18岁。

坐领江东的岁月,他在赤壁破曹操,夷陵破刘备,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他发展江南经济,开了万世鱼米之乡;他派军抵达夷州,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家对孙权的评价,也非常高:建安十八年,曹操出兵濡须口,孙权亲自率兵对抗,曹操望孙权大军兴叹,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毫无疑问,孙权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那么,逍遥津上张辽为什么能用800人击败十万人呢?要知道,冷兵器时代,800击败十万,是不可想象的。即便,合肥之战孙权输的有运气因素,可是作为一世枭雄,当张辽晚年,病魔缠身,时日无多,盛年的孙权为什么还会怕他呢?不得不说,孙权的内心变化,是非常坎坷的。曾几何时,孙权真的想与张辽拼命

张辽能够在逍遥津上靠800人的充分就接近孙权的帅营,显然是与孙权逞勇,帅营前置造成的;后来撤退,孙权作为统帅,还要自己断后,这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必要。其实,他心中不服气啊。孙权对自己的勇猛,其实很自负。《三国志·吴主传》和《三国志·张昭传》中可知,孙权喜欢打猎,而且面对猛兽没有惧色,更曾经在危急的时刻亲自用戟射虎。苏轼后来称赞“亲射虎,看孙郎”。从孙权父兄的遗传中也可以大体推测,孙权应该也是一个尚武尚勇之人。

孙权幼年时,其父孙坚是袁术的一员猛将,屡屡立下战功,一马当先追击敌军,被人射死;18岁那年,兄长孙策意气风发,打遍江东无敌手,正准备趁官渡之战,亲自偷袭许都,却因为自恃勇猛,出门不带护卫,被许贡门客所杀。基于这一传统,以及自身确实有一些武艺,动机上孙权或许是想立威,或许是想进一步证明自己,所以就在逍遥津之战上顶在了最前面,丢脸后,又想换回面子,要求在撤退时亲自断后。孙坚,孙策以前就是这样做的性格。当张辽真的靠近了,看到气势汹汹的对方,从来没有上阵迎敌的孙权,这个时候却有些怕了。

孙策临死前,告诉孙权: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意思就是打仗我比你强,治理国家我不如你。可是孙权服气吗?仅从孙权打猎时,几次与猛虎擦肩而过,就可以知道,他不服气。

而早在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孙权就曾经发起国第一次合肥之战,久攻不下之际,孙权想要亲自带领骑兵进攻,幸好被张纮劝说拦下来了。可见,对孙策遗言,他不服气。孙权对自己的武力极端自负,认为自己的手下将领不如自己,要带兵冲锋。这样的情况下,第二次合肥之战孙权冒进到什么程度,都可以理解了。可惜这一次遇到了武庙中位列第一位的三国武将张辽,孙权不仅没有发挥自己的勇武,反而因见识到了张辽的厉害,而彻底挫伤了自己的信心。

从自负到自卑,就是这么快。撤兵的时候还想挽回面子,结果又被痛殴,于是彻底绝望。孙权突然胆怯,错了吗?在孙权自己看来,面对张辽的冲击,自己并没有“承父兄之烈”,没有带兵迎战,是胆怯了。其实,正如张昭所说:“夫为人君这,岂谓驰逐于原野,校用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也。”与孙坚、孙策时代不同,白手起家的难关已经度过,孙权此时早已经不需要亲自上阵。

孙权退缩了,其实并没有错。处在重要位置上,他上阵杀多少敌人,并不能给东吴带来多少改变,而他如果被伤,危害却是巨大的。曹操年轻的时候,因为兵不多将不广,也只能亲自带兵杀敌,结果被董卓手下的徐荣所伤,从马上掉落差点死了。当曹操阵营稍微稳定,就再也不会带兵厮杀,始终将自己保护的非常周全。所以,孙权胆怯是没有错误的,错在最初没有胆怯。

发布时间:2022-06-01 13:53

上述文字是💠《为何说孙权的名声不好?孙权十万大军在逍遥津为何败给张辽的八百步卒?》✨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论古代正妻的地位有多高?地位如何得到保护?

古代封建社会流行一夫多妻制,每个男人都可以三妻四妾,我们都知道正妻的地位要高于妾室,那么到底有多高呢?她们的地位又如何得到保护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我们首先来看一...

[历史] - 2023-06-12 16:23:23

世界上最贵的四种水果你都见过多少样呢?

草莓阿诺 阿诺草莓 价格:1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76万元),产自美国新奥尔良市。一碗配着一枚4.7克拉粉钻的草莓卖140万美元,这就是在新奥尔良市阿诺餐厅(96年历史)的售价。不过这1...

[历史] - 2023-02-24 19:45:49

《司藤》西竹真实身份揭秘:西竹是司藤的女儿吗?

西竹真实身份揭秘:西竹是司藤的女儿吗?司藤曾经有过一个孩子,可惜这个孩子没能活下来,司藤也说自己当年是瞎了眼。其实在小说中,司藤另一个分身白英生过一个孩子,而秦放正...

[历史] - 2021-12-27 18:50:24

为什么唐玄宗当上皇帝后急于除掉他姑姑太平公主?

自古为了争夺帝位,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不在少数,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亲情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然大唐盛世也不例外。太平公主与唐玄宗李隆基本来是铁杆盟友,姑侄二人合力...

[历史] - 2022-10-01 22:45:00

第一个被称“万岁”的皇帝是谁?“万岁”最初什么意思?

“万岁爷”是对皇帝的尊称,这个称号反映了皇帝想长生不死的美好幻想,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能够永生的,这个称号在科技和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相当可笑,那么第一个...

[历史] - 2022-05-15 19:03:38

原本没有权利的太监,为何能够受到清朝皇帝的宠爱并获得权利呢?

太监在我国古代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太监设立的初衷只是服侍皇族,并没有任何实际权力,那为什么清朝时期的太监能有这么大的权利呢? 自从太监诞生之日起,地位就很卑贱。...

[历史] - 2022-03-11 15:09:57

淑惠妃是什么人?入宫后独自生活53年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淑惠妃的文章。 结婚后能够夫妻恩爱、白头到老是每个女人的梦想,可是古代皇宫的妃子如果遇到皇帝英年早逝,不得不独守空房,孑然终老。康...

[历史] - 2021-12-03 14:03:39

盛世末年的白莲教起义打破了康乾盛世粉饰的太平 使得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败 白莲教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白莲教起义爆发于嘉庆元年,持续九年的时间,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导致清朝一蹶不振,彻底走向衰败。盛世末年的白莲教起义为何会走向失败? 乾隆末年,由于乾隆皇帝的好大...

[历史] - 2022-05-23 03:46:53

邢丘和武王伐纣有哪些历史渊源?

邢丘,古邑名。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在今河南温县东。现更名北平皋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东南隅,濒临黄河北岸,处于温、武、荥三县交界之中心。东与辉县、获嘉县相...

[历史] - 2022-09-05 00:16:58

为什么现在看到的清朝照片中的宫女那么丑?难道皇帝喜欢丑女?

虽然古时候没有照片,但是在中西文化已经有交流的清末时期,还是保存了不少清朝后宫女子的照片,但是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这些所谓的后宫三千佳丽竟然都是些歪瓜裂枣,不是说...

[历史] - 2023-02-21 03:43:32

中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五件无价之宝,最后一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历史价值不菲的无价之宝,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许多都遗失在了历史长河中,至今都下落不明,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历史上至今下落不明的...

[历史] - 2023-06-24 19:56:19

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是否再婚?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一生经历了很大的起起伏伏,尤其是夫君的去世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那么在历史上李清照有没有再婚呢? 李清照相信大部分读者都知道她是宋代...

[历史] - 2022-01-04 01:55:39

守成之君的泥沼:咸丰皇帝变卖祖产,也没有挽回大清的衰败

爱新觉罗奕詝即清文宗,年号咸丰。作为清朝的第九代皇帝,也是清朝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咸丰帝逝世时,年仅三十一岁,但在他当政的十一年之中,国家发...

[历史] - 2021-04-29 20:54:17

为何明朝近三百年都没能降服蒙古,而清朝仅用不到二十年就让蒙古彻底臣服?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并将蒙古统治者赶回了草原。可是,明朝虽然打败了蒙古,却始终无法将其彻底降服。可是明朝末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后金横扫蒙古各部。...

[历史] - 2022-06-12 01:00:30

康熙启蒙老师苏麻喇姑 为何死后选择了火化?

1705年10月24日,苏麻喇姑逝世,康熙予以嫔妃之礼重葬,当时孝庄的梓宫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康熙皇帝决定将苏麻喇姑的灵柩也停放于此。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苏...

[历史] - 2023-03-12 16:50:23

顺治帝驾崩后有两人愿意主动殉葬,这究竟是无奈还是忠贞?

导读:顺治帝驾崩后有两人愿意主动殉葬,这究竟是无奈还是忠贞? “人殉”制度是古代葬礼中的一大陋习,不仅中国有,在世界范围内,都曾长期存在。《墨子》曾记载: 天子杀殉...

[历史] - 2021-04-14 13:38:14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