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阅读土楼--为何客家人独建 为何独建闽南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阅读土楼--为何客家人独建 为何独建闽南》,很多网友都想阅读✨阅读土楼--为何客家人独建 为何独建闽南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为何客家人独建 为何独建闽南
共同阅读土楼

土楼,这是世界一大独特的民居,也是世界独特的一大风景。到福建,若没去土楼,总是一大缺憾。可去了土楼,随便逛逛,相互做个对视,甩几句幽思,可能读懂土楼?
一、要读懂土楼 先要读懂客家人
土楼,基本是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既然土楼是客家人的独特民居。那么,要读懂土楼,自然要读懂客家人。
1、要读客家人,就要读客家人来历。客家人,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那都是个谜。作为客家人,特指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原住民中,有山区少数民族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较小、比较弱势的民系之一。
哪汉族人咋变成了客家人,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秦末至宋初,黄河流域汉族居民数次南迁,抵达粤、闽、赣三地交界处;二是与瑶族、侗族、畲族等杂处通婚。汉族移民加同少数民族通婚,经千年演化,就形成了客家人。
从人种学上讲,客家人是汉族与山地少数民族千年通婚形成的一大民系,客家人和现在的中原人,从相貌上差距很大。
2、读懂客家人,先要读懂客家话。无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民系,能得以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要有共同的语言。或者说,共同的语言对民族和民系的形成至关重要。
客家人作为汉族的民系之一,能统一说客家话。客家语是客家人之间的独特语言,保留部分古汉语、畲语发音,本身是民族多语言融合的产物。客家话,又称客家方言,或广东话(土广东话)等,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以客家话为核心的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畲族文化、百越文化,又融合了古代汉文化,有相同的民俗和感情心态(客家精神)。
3、读懂客家人,先要读懂为啥叫客家人。名可名非常名,一个民系的命名,这绝非儿戏。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Manju),简称满族,有了这个统一的族名,才有了统一的满族。这被列为皇太极与建立后金政权,具同等重大的历史功绩。
客家人的成名,对于客家人成为一个汉族的民系,也是至关重要。客家人的成名主要来于两个原因:一是习俗。客家,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咖嘎(kaga),原有客户之意,系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对称,后相沿成为自称。二是官称。由于早期移民的客家粤语居民和闽南语居民时有冲突, 清朝当局为安抚早期移民,把后期移民都限定在广西,广东山区梅州,河源等多山地人口稀少的地带,并以客户籍来登记这些居民,被称为客家。
4、读懂客家人,先要读懂客家外迁。客家人的聚集地为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区,这里有29个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此后,因战乱、人口膨胀、土地稀少等原因,大批客家人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其它地。客家人从小父母就教育孩子,不外出谋生,就在家等死。这同很多地方的汉族人,喜欢固守家乡的观念不同。抓住一切机会,积极外迁移民去开拓生存环境,这就是客家人的一种不屈的进取精神。
据有关学者估计,全世界约有8000万客家人。但在外迁移民的精神熏陶下,客家人从赣南、闽西、粤东大量外迁,其中约5000万人分布到中国大陆180多个县(市),约600万人外迁到港、澳、台地区,约1500万人外迁到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封闭的鼓楼,开放的客家人,这是一个多大的矛盾,这矛盾却成为统一体。客家人行走天下,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才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
5、读懂客家人外迁,还要读懂四川客家人。在客家人大量外迁中,四川没有汉族人外迁与山地少数民族大规模通婚,又如何成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
因清兵攻占四川时,大规模屠川三次(说张献忠屠川,那是满清统治者对清军屠川残暴行径的遮掩)。康熙年间推行湖广填四川的外迁,将大批客家人移民到四川。现在的四川洛带古镇中85%以上,都是湖广填四川涌入的客家人后裔,他们至今完整地沿袭着客家风俗,说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方言。古镇仍保留地域性强的客家婚俗礼仪、客家火龙、水龙民俗文化等。
二、要读懂土楼 还要读懂地利与天时
客家人分布很广,可有客家人的地方,并非都建土楼。土楼,大多建在福建,还都建在闽南。任何一个事物的形成,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土楼的产生,土楼的诞生,自然离不开地利的因素。
1、读懂土楼,要读懂福建的地理。土楼之所以成闽南的专利,这同闽南的地理大有关联。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90%。在这八山当中,福建的地势特征,简单一句话就是负山面海,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和西南部,尤以玳瑁山脉、博平岭南段西、东两麓往沿海平原过渡的溪谷中最为密集,这一代的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也是土围楼分布最密集的地方。而在沿海地区平原、丘陵地带闽南人居住的区域中,土围楼分布相对较稀疏。
闽南的山区,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这在沿海海拔很低的地区,就已是高山峻岭。这样的山区没有大面积的平地,可供建设村落。由此可见,土楼属于闽南,属于闽南的山区。

2、读懂土楼,要读懂缘何建土楼。可没有大面积平地建设村落,为什么偏偏要建设土楼?这就要从人和客家人,地利闽南山区,天时社会安全,来综合考虑。
看看客家人历史上五次大规模南迁,其中,晋末、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元初,这几个重要时期中原居民为避战乱,大量从中原移到南方,并与南方少数民族融合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群体。
再看看土楼产生产生于宋代,普及于元代的年代。其中,汉民族首次受异族奴役,就是西晋末年。北方异族,舞起利爪,争先蚕食中原九州,掳杀万千黎民;安史之乱则使社会遭到空前浩劫,整个黄河中下游,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北宋末年,靖康之乱,更让宋朝亡国;至于元朝灭了南宋,屠杀汉人,更骇人听闻。
在战乱年代逃亡到这片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之中,一方面为抵御追讨;一方面为防范匪患和村落争斗,建筑科学与建村发展相结合,建村与建筑堡垒相统一,土楼就应运而生了。
正因土楼的设计很大程度出于安全考虑,才形成土楼这样一种独特的生命存在形式。可以说,土楼是在国难与逃亡中孕育,是在危机与忧患中产生,是在不屈与抗争中创造。土楼是智慧的,土楼是悲壮的,土楼是坚忍的,土楼是封闭的。
三、要读懂土楼 自然要读懂土楼的蕴含
建筑是科学,是艺术,也是文化。读懂土楼,无疑要探秘土楼盛装的文化内涵。
1、读懂土楼的蕴含,就要知道用什么建设土楼。任何科学的存在,都要依托材料科学存在;任何科学的发展,都要依托材料科学发展。在封闭的大山里,在几乎与世隔绝中,土楼用什么材料建筑?解开这个秘密,也是给世界建筑史一个惊艳。
土楼是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房屋。特别自汉族人从黄河流域辗转迁徙到永定,以建起的永定客家土楼为标志,客家人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了极致,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工艺也在闽南传播
没去福建之前,以为土楼被战火摧毁,被岁月侵蚀,被时代遗弃,可能就剩几座,在残喘地标志一个历史的痕迹还没消失。可车辆在闽南的大山之中蜿蜒,时不时地闪现一座土楼,让人不由心生疑问:这闽南到底有多少土楼?后经查证,现在福建全省大约还有3万多座各式各样的土楼,仅永定一县就存有2万座,南靖县则有1.5万座。
3万多座土楼,仍在岁月的流逝中,坚强地承载着客家文化。3万多座土楼,作为生土建筑的活化石,呈现给世界一个建筑的奇迹。
2、读懂土楼的蕴含,更要读懂土楼的人文。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的瑰宝,更蕴含一种特有的人文,也是一种特有文化的凝固。
在土楼建造中,是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是道家哲学思想精彩绝伦的闪烁,不仅八卦土楼完全以八卦精髓为建楼指南,其他类型的土楼建造亦多用八卦择地定位,镇宅禳邪,除煞保安。特别是田楼的建造,楼内门户讲究,每家的家门都有门楣和堂号,深得八卦之精义。
从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传统,最高长辈具绝对权威,更反映一种封建宗族制度;同楼人聚居共财,这是土楼客家人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所严格遵奉的一条原则;各土楼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又反映一种封闭的小生产经济形态。
从土楼中的祖堂是土楼聚族而居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楼居民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又是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如此重视文化教育,鲜明地反映了客家人的汉族文化特征。
因此,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
3、读懂土楼的蕴含,就要精读经典的六群四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令举世轰动,可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只有46座土楼, 俗称的六群四楼,并非所有的土楼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与之紧密相邻的土楼,也难免名落孙山,以致楼内的居民有些许心生幽怨。
这福建土楼的六群:初溪土楼群、永定洪坑土楼群、永定高北土楼群、南靖田螺坑土楼群、南靖河坑土楼群(云水谣)、华安大地土楼群。四楼:衍香楼、振福楼、和贵楼、怀远楼。
这六群四楼之所以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则是因其集中代表了土楼的建筑与文化。如果把土楼比作浩瀚的书海,那六群四楼就是经典书卷。要读懂土楼,就要读懂经典。
编后语:写学者型散文,写研究型散文,写知识性散文,写有厚重信息负载量的散文,这是笔者写散文的一个追求。本篇散文力争自己先读懂土楼,也力争成为中国负载土楼信息量最大的散文。更愿借助这篇散文,能有更多的读者,走进土楼,读懂土楼。

                         

发布时间:2019-08-09 08:45

上述文字是💠《阅读土楼--为何客家人独建 为何独建闽南》✨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珍惜生活中爱和感动

当打开记忆的阀,思绪犹如泄洪的水,倾斜而下,那些过去的曾经,曾经的过去,那些以为忘不了的回忆,哪些以为已经忘记了的尘封往事,在杂乱的记忆中折折返返,往往复复。曾以...

[散文随笔] - 2022-05-07 15:11:01

窗外的古镇

常读到山中听雨的文字,闭了眼,仿佛亲历微风拂面,雨落伞沿,竹杖芒鞋,步履轻盈。心驰神往。 东山婀娜,早起倚窗,就为逢着日出东山。岁寒三友为她披上青裳,腰间是白雾制成...

[散文随笔] - 2022-06-27 20:00:31

又是一年秋分过后

编辑荐: 不要想太多,或许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我们是一辆自行车也说不定,骑着就稳,停下就倒,只能说不管速度是多少迈,走,就有希望。 秋分过后,霜染红叶,如约而至。 当拥...

[散文随笔] - 2022-02-06 23:32:22

家乡的春景

说起春景,相信正在看着这篇作文的你一定会想起所看到的春景吧,比如:太湖的春景、万佛山的春景、森林里的春景这些景色一定使你流连忘返吧,今天,我来介绍我家乡的春景吧。...

[散文随笔] - 2022-08-26 01:21:16

羊台山(十四)

还好,这次去曲径通幽景观,真跟心中所预算与豫想一样,先是坐一小多时公交,再徒步一个多小时登山,赶到那儿时,刚好是下午四点多钟,将近五点左右,太阳快落山,景最美的时...

[散文随笔] - 2022-03-07 14:27:05

雨后银杏

编辑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人生。 这树的世界,这叶的海洋,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美!蓬莱仙境,不在传说中,就在眼前。 入冬的这场雨,老天终于抖完了最后一滴。太阳从湿漉漉...

[散文随笔] - 2022-08-03 23:49:28

一城如豆,因人而异

编辑荐: 但许多世界现象证明了一城也是不一样的发生,但又共同搭起了一城山水,然而各自有各自的笔墨,习惯了一种现实步伐,平常了一种人生呈现。 城有今朝的路线,风有起点...

[散文随笔] - 2022-03-24 19:52:33

那幅幸福树

喧嚷的市街上多了一家修鞋铺。我每天都去那条街上买菜,却仍旧不知修鞋铺何时来的。明明是卖大饼的,饼香还在鼻翼间缭绕,再去看到的却是一家修鞋铺。门口挂着牌子,蓝色工整...

[散文随笔] - 2023-12-13 21:01:18

自由放空

自由放空 一汪浅水,细雨涟漪。古镇的青石瓦沿,滴水滑下,落在青藓附着的石板上,悠然宁静,一切都在自然简单的发生。缓坐屋檐下石阶上,沉醉在清新湿润的心境中,不想勉强幽...

[散文随笔] - 2023-04-16 20:14:06

《庆兔兔日记》1958公交站上的小姑娘

1958星期一小雨15℃~12℃室内最高温度20℃PM2.5-48 六点半起来的时候,外边亮度还不及昨天的一半,要不是闹钟响了,真的还不知道应该到点了。雾霾又盘旋在低位,气温也继续在下降,...

[散文随笔] - 2023-06-14 08:08:42

邻家女孩

傍晚下班,我到达房屋门前,摩托车还未停稳。一个浓妆女子从人群中站起来,向我问道:还认得我吗?我一时难以应答,只好笑着点头。妻子然对我说:这是你姐呀!怎么不认识了?哦...

[散文随笔] - 2022-03-10 14:26:39

岭南师范学院“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 心手相系

心手相系,教学相长 岭南师范学院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首次开班手语教学课程 7月9号,同心燃梦暑期社会实践队驻扎在吴川市博铺镇中心小学的第二天。同心燃梦支教组的组员们开始新...

[散文随笔] - 2019-08-18 10:11:33

八月十五垂钓东江

八月十五东江垂钓 作者/冬桃山人胡正根 离中秋还有好几天的时候妻就想带小孩去外地玩,我心亦然,也想出去散散心。掐指算到八月十四,弟弟要去上海,本来下午两点的大巴,到晚...

[散文随笔] - 2019-09-03 17:34:41

洗尽铅华,让生命付之一炬

到了鬓发染秋霜的年纪,突然觉得时光转瞬即逝。 虽然早已过了激情澎湃,但童心未泯,这就是最大的动力和源泉。 人生走过的几十年,从身边人和自己的经历中感觉到,人生就像太...

[散文随笔] - 2023-06-12 21:45:26

大集体时代的记忆

大集体时代,是一个时代的影子,这个影子拉得有点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拉到了八十年代,一直拉了三十多年;大集体时代,也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大凡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在...

[散文随笔] - 2019-08-21 15:19:36

第一次养花

两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盆花,一盆是我的,另一盆则是朋友买的让我代为照料。 从卖花人的口中我得知这花的名字,一帆风顺。带回家中我就将它放置在书桌上,每天都...

[散文随笔] - 2023-01-11 20:20:20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