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结束语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结束语》,很多网友都想阅读✨结束语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结 束 语

  
记得那是在1995年8月的一天,我正在地处青白江的成钢工程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五冶工人报》的一个叫做周敏的责任编辑,在46米高处的高炉钢结构平台上,他和我在一起谈论着高炉现场施工生产进度方面的情况。
  我们在谈话当中,谈起了79年建设公司的预算培训班,提起了他自己,在当时曾经还是预算班的学员,讲起预算班的一些点滴故事。在往事的回忆中。偶然间他仿佛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突然对我说:在我的记忆中,你好像是当过知青的?能不能给我们《五冶工人报》写点关于知青方面的文章。
  我是当过知青的,这在当时的五冶预算培训班里,相当多的人都知道。因为我们的科长,经常对学员们说:预算并不复杂,只要有心学就行。我们计划处合同预算科的小石头。你们大伙儿都认识,他就是一个知青出身的。也没有去过什么专业培训班,现在科里审预算,工作不是也照样干得挺好的。
  所以,这一回他也提起我当过知青的事,我真不好再说什么,当时碍于同事一场的情面,彼此之间又都是熟人熟事的,实在不好推辞,便顺口答应了。晚上回到宿舍,我认真而痛苦地回忆着当年的知青生活。充满激情地挑灯夜战,写出了一千多字的《弯弯的石板路》,(也就是现在做为本文的首页序言的前身)不久这篇文章就在《五冶工人报》的第四版上发表了。
  该文章发表后,很多朋友和熟人、老同事纷纷给我打来了电话,都说这篇文章中充满着知青的无限情结,也激起了他(她)们内心深处对当年知青生活的的永久回忆。他们说我的文章一开始还没有感觉到什么,但读到了文章的中间和结尾,就深刻地触及到他(她)们的内心深处的知青情结。已经引起了他们对当年上山下乡当知青那些不堪回首的痛苦回忆。
  很多的老朋友、老同事们都希望我能继续写下去。可是当时我却犹豫不决,一直不敢动笔。其原因是:
  一、是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静下来写;
  二、是顾虑写不好会丢面子,不敢写;
  三、是自己的文化底子太薄,做点数学题我还将就,搞写作根本不是我的强项;
  四、是因为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我极不情愿揭示那些已经尘封了近四十年的内心伤痛。
  这件事一直就这样被拖下来了。
  2006年6月我从五冶建设公司退休以后,应邀到一家民营施工企业《四川希望华西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继续发挥我的业务专长,继续做着工程造价管理。同年8月底到10月中旬期间。到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的《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工程项目部督促收尾施工,晚上就住在仪陇县马鞍镇的琳朗宾馆里。夜晚闲下来时为了打发时间,我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上相继写出了作为本文内容的《动员下乡》、《踏上知青的路程》、《五斤重的锄头》、《马灯》、《槇子饭好吃不好做》、《豌豆尖》,当时写这些短文章,其目的也只是为了排解寂寞打发难熬的夜晚。
  有一天晚饭后,我正在宾馆房间里,用手提电脑不慌不忙地练习写作,该工程项目部的几个年轻人突然来到我的房间,我在电脑笔记本上写的这些东西被他们意外地发现了。
  这些年轻人倒也挺实在,谁也没把自己当外人,立刻不由分说围上来,毫不客气地把我从手提电脑前驱赶起来。他们各自占据有利地形以后,在电脑显示屏上一鼓作气地阅览几遍以后,都说:石老师写得这几段文章实在太好了,简单易懂。最好是利用网络发出去,看看反映的效果如何。
  第二天,他们主动协助我,把这几篇文章在电脑上,通过《四川在线》网上发了出去。没有想到当天就得到4000多次的点击率。网上有更多的朋友建议我把下乡两年来的经历尽可能多地写出来。
  以后我就开始利用电脑进行写作,两年来实实在在的知青生活历历在目,以及知青生活对我参加工作几十年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促使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全身心的写作过程。一边写,一边在网上通过《四川在线》网站上发表,得到更多的网络朋友的批评帮助和支持。他们都一致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几年以后的今天,基本上算是脱稿了。
  曾记得我刚到《四川希望华西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希望华西公司机关当时的大多数电脑都不能连接投影机,只有我的手提电脑上可以连接投影机,在一次会议上,需要借助投影仪放大图表来介绍投标工程相关情况。两个年轻人来到我的办公桌前,把我的电脑搬到了会议室。摆放到会议桌上。
  当时我的电脑开启程序设置了密码。几个年轻人把我的电脑与投影仪联接好以后,抬起头向我问起开机密码,我当时就大声顺口地回答他们:1969122。
  旁边立刻站起了一个人。他是希望华西公司材料设备部的夏经理。
  他当时大声问道:这组数据,我听到起,咋个会那么熟悉喃,老石,你就是那天下乡当知青的吗?
  我回答道:是的,就在那天上午,在火车北站乘闷罐火车出发。夹江车站下车,再由夹江乘卡车转道去洪雅。
  夏经理兴奋地接着说:那太巧了。我们两个居然还是在同一天同乘一列火车下乡的知青。后来通过交谈得知,他是由原成都13中下放到丹棱县的。那天他是在眉山车站下车,转乘大卡车到丹棱的。他一下去就呆了十年,在生产队六年,农机站四年。
  大概是我和夏经理都有当过知青的经历。相互之间有着共同语言,在业务上很快就合上了拍。配合很默契。工作起来也很愉快。大家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效率也高。
  也许会有人问我们:什么是知青?知青的概念是什么?
  下面就是我的回答:
  知青这里所说的知青,并非如字面上的意思那样,是对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的泛指,它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包括的是曾在学校受过教育,然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山下乡这个特殊的政策之下,由我国政府所组织的到农村或连续从事农业生产的那批年青人。这里的学校,指的是高中、初中和小学,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大学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即使被分配到边疆和农村,也以干部的身份出现,领取国家的工资。普通中小学校的毕业生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在理论和政策的规定上,他们是被作为中国社会的最基层,被分派到乡下去当农民去的。这正是知识青年与其他到农村、边疆工作的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下乡知青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产物,实践证明这项决策是错误的,从1980年以后就已经没有了下乡知青这个产物了,将来也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从1969年到1978年的10年中,全国有两千多万大学、高中、初中毕业的学生成为下乡知青,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国家耗费了300个亿的投资,买到了三个不满意,国家和人民不满意,2000多万知青和知青的家长不满意,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不满意。恐怕就连制订上山下乡政策的那些人们自己本身也并非是满意的吧。
  有了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摸爬滚打的实践经历,也并非是一件坏事,正是经过了那两年的艰苦磨练,才给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精神柱石和基础。试问在我们国家里,无论在哪一级的政府,在哪一个行业,哪一个企业的各级领导层上,又没有当过知青的人呢?现在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习近平就是当过知青的。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的七个常委当中,就有五个人当过知青。党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在延安陕北当过九年的知青。从特种特殊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无所畏惧无私奉献的知青战友们,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毅力,克服着旁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辛勤地建设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他们支撑着人民共和国的天地,他们不愧为共和国的脊梁。
  每当我回忆起当年的知青生涯,总会让人产生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苦辣酸甜的各种滋味都有,在以后人生不同的历史阶段,每当我再回忆这一段非同寻常的知青经历,感想与体会肯定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论何时何地怎样评价这段经历,概括一句话,只能用四个字来做总结:青春无悔。
  2017.10.13于成都
                         

发布时间:2019-08-10 05:01

上述文字是💠《结束语》✨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岭南师范学院“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 心手相系

心手相系,教学相长 岭南师范学院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首次开班手语教学课程 7月9号,同心燃梦暑期社会实践队驻扎在吴川市博铺镇中心小学的第二天。同心燃梦支教组的组员们开始新...

[散文随笔] - 2019-08-18 10:11:33

家乡的春景

说起春景,相信正在看着这篇作文的你一定会想起所看到的春景吧,比如:太湖的春景、万佛山的春景、森林里的春景这些景色一定使你流连忘返吧,今天,我来介绍我家乡的春景吧。...

[散文随笔] - 2022-08-26 01:21:16

又是一年秋分过后

编辑荐: 不要想太多,或许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我们是一辆自行车也说不定,骑着就稳,停下就倒,只能说不管速度是多少迈,走,就有希望。 秋分过后,霜染红叶,如约而至。 当拥...

[散文随笔] - 2022-02-06 23:32:22

那幅幸福树

喧嚷的市街上多了一家修鞋铺。我每天都去那条街上买菜,却仍旧不知修鞋铺何时来的。明明是卖大饼的,饼香还在鼻翼间缭绕,再去看到的却是一家修鞋铺。门口挂着牌子,蓝色工整...

[散文随笔] - 2023-12-13 21:01:18

自由放空

自由放空 一汪浅水,细雨涟漪。古镇的青石瓦沿,滴水滑下,落在青藓附着的石板上,悠然宁静,一切都在自然简单的发生。缓坐屋檐下石阶上,沉醉在清新湿润的心境中,不想勉强幽...

[散文随笔] - 2023-04-16 20:14:06

窗外的古镇

常读到山中听雨的文字,闭了眼,仿佛亲历微风拂面,雨落伞沿,竹杖芒鞋,步履轻盈。心驰神往。 东山婀娜,早起倚窗,就为逢着日出东山。岁寒三友为她披上青裳,腰间是白雾制成...

[散文随笔] - 2022-06-27 20:00:31

羊台山(十四)

还好,这次去曲径通幽景观,真跟心中所预算与豫想一样,先是坐一小多时公交,再徒步一个多小时登山,赶到那儿时,刚好是下午四点多钟,将近五点左右,太阳快落山,景最美的时...

[散文随笔] - 2022-03-07 14:27:05

洗尽铅华,让生命付之一炬

到了鬓发染秋霜的年纪,突然觉得时光转瞬即逝。 虽然早已过了激情澎湃,但童心未泯,这就是最大的动力和源泉。 人生走过的几十年,从身边人和自己的经历中感觉到,人生就像太...

[散文随笔] - 2023-06-12 21:45:26

一城如豆,因人而异

编辑荐: 但许多世界现象证明了一城也是不一样的发生,但又共同搭起了一城山水,然而各自有各自的笔墨,习惯了一种现实步伐,平常了一种人生呈现。 城有今朝的路线,风有起点...

[散文随笔] - 2022-03-24 19:52:33

珍惜生活中爱和感动

当打开记忆的阀,思绪犹如泄洪的水,倾斜而下,那些过去的曾经,曾经的过去,那些以为忘不了的回忆,哪些以为已经忘记了的尘封往事,在杂乱的记忆中折折返返,往往复复。曾以...

[散文随笔] - 2022-05-07 15:11:01

八月十五垂钓东江

八月十五东江垂钓 作者/冬桃山人胡正根 离中秋还有好几天的时候妻就想带小孩去外地玩,我心亦然,也想出去散散心。掐指算到八月十四,弟弟要去上海,本来下午两点的大巴,到晚...

[散文随笔] - 2019-09-03 17:34:41

大集体时代的记忆

大集体时代,是一个时代的影子,这个影子拉得有点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拉到了八十年代,一直拉了三十多年;大集体时代,也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大凡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在...

[散文随笔] - 2019-08-21 15:19:36

雨后银杏

编辑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人生。 这树的世界,这叶的海洋,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美!蓬莱仙境,不在传说中,就在眼前。 入冬的这场雨,老天终于抖完了最后一滴。太阳从湿漉漉...

[散文随笔] - 2022-08-03 23:49:28

第一次养花

两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盆花,一盆是我的,另一盆则是朋友买的让我代为照料。 从卖花人的口中我得知这花的名字,一帆风顺。带回家中我就将它放置在书桌上,每天都...

[散文随笔] - 2023-01-11 20:20:20

《庆兔兔日记》1958公交站上的小姑娘

1958星期一小雨15℃~12℃室内最高温度20℃PM2.5-48 六点半起来的时候,外边亮度还不及昨天的一半,要不是闹钟响了,真的还不知道应该到点了。雾霾又盘旋在低位,气温也继续在下降,...

[散文随笔] - 2023-06-14 08:08:42

邻家女孩

傍晚下班,我到达房屋门前,摩托车还未停稳。一个浓妆女子从人群中站起来,向我问道:还认得我吗?我一时难以应答,只好笑着点头。妻子然对我说:这是你姐呀!怎么不认识了?哦...

[散文随笔] - 2022-03-10 14:26:39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