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青藜小学岁月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青藜小学岁月》,很多网友都想阅读✨青藜小学岁月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小时候,我总共在学校念过五年半小学,即三年半初小,二年高小。
  那时念书,我们既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也免念人之初,性本善或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的蒙学课本。大概,我们是从一二三四和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开始的吧。启蒙课本是什么内容,这一点其实无关紧要。反正,直到现在,我总记不起我启蒙时候读的书了。
  启蒙的那年,也就是一九六一年的下半年吧。一天,我正在茶盘庄前坪和几位小女孩做办年饭的游戏,我们几个小伙伴有的捡柴,有的砌灶有的淘米(泥巴灰尘),有的烧火,忙活得像一个大食堂的炊事员样,满脸都流着汗,糊着灰。这时,突然走来一个人,他系一条围裙,脸上长一脸横肉。来人一把抱起我,说是要送我去学校里读书,我怎么也不肯去。他弄坏了我们热气腾腾的食堂,损坏了我这个临时的家,气得我大哭大骂,直呼他南瓜倭瓜矮子等一连串的诨号。他可不管这些,一手夹着我,像老鹰捉小鸡一样,一直夹了我两里多路,将我送到南山小学的学堂里。他给我搬过凳子,又将我摁在座位上,等到我老实之后,他就打马回府了。我也立即安静下来,我第一次感到了新奇,学堂里有那么多小朋友,我在茶盘庄才有三四个小伙伴,我今后肯定好玩多了。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到学校念书的读书生涯。
  把我夹到学校里去的那个人是生产队长,他的名字叫做枣哥。
  头两年在学校里都学了一些什么知识,到底都有谁教过我,我是怎么也记不起来了。不是年深日久的缘故,也不是我不尊敬师长,的确是我那时太贪玩、后来的生活太平庸和自己愚不可及的一些本质特性使然吧!
  但是,其间的一些生活片段,我却是清楚地记得的。
  记忆最深的便是叶劲秋先生的手杖。叶先生是位女教师,她那时戴一副我们乡里人从没见过的眼镜,热天穿着白衬衫,冷天围着一条蓝色的围巾,显得斯文有致。可是,要我们这些山上捉来的野马变成驯服听话的学生,实在是一件令叶先生头痛的事情。
  我们所在的这个教室称为大教室,有六十几名孩子,分成四个年级,就叶先生一个教师。工作艰难常使得叶先生在课堂上耍一点小脾气,由于有四个年级,叶先生只能按行间编座位,按行间上课,没课的同学免不了要淘一点气,这时,叶先生就免不了举起她的手杖,用那个尖尖的把头在你的脑壳上砸一下。砸谁一下,就活该谁倒霉,除了你的脑壳会起一个包外,还会听到叶先生一声呵斥:蠢猪,十足的蠢猪!
  聪明的孩子往往受到老师的宠爱,我就既没有挨过打也没有挨过骂。不会读书的孩子往往要淘气一些,挨打受骂的几率就要高一些。记得有个叫小平的学生,他比我大四岁,我启蒙的时候,他读了四年一册,我初小毕业了,他还在四年一册读,这种学生只能淘气了。
  叶先生的手杖并不稀罕,竹做的杆,牛角做的把。那牛角尖利透明,特别好看。这手杖本来是助先生走路用的,想不到成了惩罚淘气学生的武器。于是,便有学生要报复叶先生。
  有几次,叶先生忘记了将这手杖和课本在下课的时候带回办公室,立即就被挨过打的学生踩断,要去扔掉还是不敢的。学校后面是一处很大的竹园,叶先生又马上叫大同学去竹园里砍一根来补上,重新给她做好。
  其次,记得最清楚的是怕彭校长。彭慧如先生是秀水完小的校长,那时候的建制,就是完全小学的校长管着下面村小的学校。彭校长长得人高马大,国字脸上架一副宽边玳瑁眼镜,虎虎有生气。彭校长不苟言笑,一脸的严肃劲。看到他那副尊容,我们那帮小淘气首先就怯了几分。我们怕彭校长,主要是怕他来考试。那时节的读书真是轻松,读一年上头的书,老师从来就不出卷纸考我们,作业也很自由。但是,彭校长来了就不同,他要检查我们的作业,还要考我们,每次来都是如此。有一次,彭校长点了我的名,先是问了我多大,读几册,家里都有什么人。然后问到这学期老师都教了什么,自己又学了点什么。彭校长轻轻松松地问,我惴惴不安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也从容地回答。彭校长待我脸色差不多恢复了平常之后,就开始考我。他和蔼地叫我背课文,默生字,亲自报着课文后的生字叫我默写,不会写的就叫我画个圆圈,还要叫我做几道算术题。当我觉得他和蔼可亲并不可怕的时候,我就从他的身边逃回了教室。其实,我们大家仍然是怕他。每当叶先生报告哪天彭校长要来的时候,我们哪天就规规矩矩地坐着,也认认真真地学着。有时,当我们没上课在教室里吵翻天的时候,若听到谁喊了一句彭校长来了,我们便立即到座位上安静下来,等了一会,没见到彭校长的影子,知道是受骗了,便破口大骂那个制造谣言的人。
  再次,记得比较清楚的便是我们的调皮和贪玩。叶劲秋先生家是一个教书世家,她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长子在长沙工作,是一位工程师。次子在立新小学代课,早出晚归。长女次女在家待业,满女在读书。叶先生经常外出,有时也是生病,这样的情况下,便让她的女儿代课。她的长女根本上就管不住学生,气得只知道哭,又不能给学生放羊。为了惩办调皮的学生,她便采取留置的办法,要留的学生是多而又多。学校的小礼堂东边有一个小教室,我们习惯上称为二教室。每当叶先生的长女将留置的学生赶到二教室排队读书的时候,她就手握一支长竹鞭,在学生面前走来走去的。就在这时,叶先生在立新小学校代课的儿子回来了,他因为在和他的大姐姐闹别扭,一回来就将留置的学生放回家。这样一来,他的大姐姐又要哭一场。
  比较起来,叶先生的二女儿就要会教一些,如果是她来代课,效果就好多了。她会唱歌,教我们唱歌时,是四个年级一块儿教的,大家唱得最斩劲。我记得最清楚的便是她教的《打靶归来》这支歌,还有雷锋日记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们那时候的贪玩和恶作剧是极其无聊的,回想起这些往事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教室里没有老师的时候,我们不但不读书,反而在龙头桌子上跑来跑去,学道士跑桥。有的装扮成老和尚,把手里的书一卷就当唢呐吹;有得做孝子,跟在老和尚的背后转;有的敲击桌子当做敲锣打鼓。女同学则哇啦哇啦地哭丧,真是一个热热闹闹的道场。每做到高潮时,站岗的同学喊老师来了,我们就立即归位,一边擦汗,一边做认真读书状。老师也感到纳闷:刚才还闹哄哄的,现在怎么啦!老师对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没人做奸细。
  玩得最痛快的是放风筝,当时有个学生叫做智妹子,他是从新墙集镇转过来的,见过的世面比我们大,至少,放风筝就是他的拿手好戏。我们几十个同学都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可是,我们却学不像,我们糊的风筝就不如他糊的好,放飞的技术更差。智妹子一天糊一只风筝,一天翻新一个花样,风筝放得老高老高又不掉下来,把我们羡慕死了。我们跟着他跑,尽情地喊他师父,也喊他法官师傅。有时,我们干脆躲到学校的南山坡上,一玩就是一个整午,课都不去上。老师和家长是找不到我们的,玩累了,肚子饿了,才知道已经耽误了课,垂头丧气地往家里走,去弄一点吃的。
  最有趣而又最幼稚可笑的一次集体顽皮,莫过于一次找马医官陪手。头天,一个叫马医官的医生,到学校里来为我们每个学生种了痘,当时不痛不痒的谁也没有在意。种痘的时候,我们捋着衣袖,比试着看谁最勇敢。第二天清晨,我们一早来到学校,一个叫专马虎的孩子王拦住大家要检查手,看昨天种痘的地方起坨了没有。专马虎那天起的忒早,到学校也忒早。他把自己的衫袖卷得高高的,将种了痘的地方,也就是已经起了个小坨坨的地方露给同学们看,同学们再一看自己的手,果然都有一个小坨坨。专马虎吓唬大家说,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就要死人。经他这么一说,大家面面相觑,一脸的死相。大家望着专马虎,叫他拿主意。专马虎似乎早已经成竹在胸,他用手指了指老师的房间,又指了指耳朵,又做手势捂住嘴,意思是叫大家别嚷嚷,让老师知道了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大家便屏声敛气听他说。专马虎说,我们应该去找马医官赔手。大家觉得这个主意高明,只是不知道这个马医官住在那里,怎样才能找到他。专马虎说他全知道,叫大家跟着他走就是了。我们都信专马虎,他虽然读书是个笨蛋,却是一个智多星,歪点子多,总之,他是一个有办法的人。于是,大家蹑手蹑脚去教室里放好书包又溜出教室,溜出老师的视线范围,翻过学校后山,便踏上了去集镇的道路。
  一路上,我们几十号人犹如脱了缰的野马,追逐嬉戏,蹦跳狂奔,打斗骂娘,只一眨眼工夫就到了秀水集镇的铁桥边。这支铁桥当时在我们这块小地方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它总共有两座桥,一座正在使用,南来北往的火车都从上面经过,还一座桥只修了桥墩,没铺上铁轨,是京广铁路复线备用桥。那时,我们还小,只听说过这座桥,从未近距离观察过这座桥。当我们跑近这座桥的时候,便被列车奔驰的壮美景观给迷住了。我们忘记是去找马医官赔手的,不想再往南跑了,大家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火车过桥的时候所发生的一切,有如一种强风拂过,有铁洞铁洞的声响。这时,专马虎一声令下:看铁路桥去啊,看大水去啊!我们一窝蜂冲上了陡峭高俊的铁路路基,只见洞庭湖白浪滔天,铁路桥上火车如织。我们惊得目瞪口呆,再也不愿回家,也不想去找马医官了。我们坐在还没有通车的那边铁路桥墩上,把火车过铁路桥的壮美景观看了一遍又一遍。饿了,就把晒在桥墩上的茴丝一把把塞往嘴里。后来,我们胆子大起来了,就在铁路桥上爬上爬下,捡起一截截铁丝放在铁轨上让火车压成小刀片,还有些小孩子捡起路基石去砸飞奔的列车,做了许多后来一想就心惊肉跳的事情。我们玩得忘乎所以,不知西方之既黑。就这样在铁路桥上玩了一整天,学校和家里也没有人来寻找我们,铁路上也没有人来管我们。
  在初小读了三年书后,我自动辍学了。为此,父亲拿扁担打我,我至死不从父命,表示坚决不读书了,并且振振有词地说,大舅父也只读了六册书,不照样当记工员、当保管员吗?就这样,我加入了铜盆冲的牧牛军团,当起牛倌先生来。也许是玩得好的孩子都在读书的缘故吧,半年之后,我跳过第七册,依然同原班同学读完了初小最后一期书。这一年,前来南山小学教书的是颜昌树老先生。颜先生是老大学毕业生,文化这么高的人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实属凤毛麟角,让他教小学岂不是大材小用?颜先生刚来铜盆冲,传闻就跟着过来了,说他是一位神经病患者。后来,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们看到他确实不太正常,的确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孩子们是很欺侮人的,管颜先生叫做神经病或者颜烧茴。
  颜先生和我家沾亲带故,他是我的二舅妈的父亲,按照辈分,我们兄弟该叫他干爹。颜先生来铜盆冲的时候,我们还在过春节,家里正是一年中最富裕的时候,母亲便请颜先生来家里吃饭。那天,正好是大雪皑皑,全家人困在家里。文兄已经辍学了,正在生产队里帮助父亲挣工分,大雪天,生产队没什么事情做,便坐在家里等颜先生这位尊贵的客人。席间,父亲把我读书烂学的事情告诉颜先生,并提出要求让我复学,还是去原班读书,读完初小最后一学期。颜先生说,没读过七册只怕读不了毕业班。母亲为我打包票,说我聪明,又肯用功,赶上班并不成问题,我亦怕胸脯作保证。后来,颜先生许是吃了我家饭的缘故吧,竟一口答应了我们提出的全部要求。临走时,颜先生拍着我的肩膀说:今后我们就是老表了,是很亲的亲戚,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啊!
  颜先生走后,我们一家人很是笑了一阵子。我跟他差了几辈,他竟说成是一辈的老表,还对学生说出那种哀求的话,实属神经有点不正常。我那时才十岁的样子,当然也弄不清辈分的大小,父母说错了就肯定就是错了。
  就这样,我又重新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涯。
  颜先生教书挺认真,一笔字也写得实在是漂亮,可是,他的口才太差,还经常说错话,组织教学能力又很差。这样一位先生在一个教室里教四个年级,终日只知道贪玩的学生娃真好比水里的摁浮萍,摁下这个又浮起那个。日复一日,学生便更加不怕老师了,所以就有许多学生公开欺侮颜先生。有一个叫剑泡桐的伢仔,年龄比我差不多大了一岁,却一点也不会读书,他那时还低我两个年级。剑泡桐说话口吃,在学校里尽做一些淘气的事情,出尽了洋相。他不会读书,又不认真读书,坐着做菩萨又十分难捱时间,于是,他每天上演许多耍戏令我们开心。
  颜先生在专心致志地给我们毕业班的学生上课,其余三个年级或自习或作业,剑泡桐坐在离我们两行的最前排。这时,他悄无声息地滑下凳子,从桌子底下钻过去,蹑手蹑脚地走到颜先生的背后,举起弯着指头的右手作丁弓婆状,两只脚同时蹬起,在颜先生后脑上作敲击状,下面的学生忍不住要笑,可是大家偏偏忍住不笑,因为还有好戏在后头。讲台上,一老一少两个人似乎在耍着把戏。颜先生当然不知道自己在扮演着一个角色,剑泡桐用牙齿咬着自己的嘴唇。
  第一个节目演完了,剑泡桐就开始上演第二个节目。
  颜先生讲课时总要走动的,剑泡桐如影随形在他后面跟着走动。待颜先生叉开双脚站定,剑泡桐便瞅准机会,一只手作抠卵状从颜先生胯下伸过来,伸过来的五个手指还在做着动作。当然,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样子,并不真正碰上颜先生身体的。剑泡桐这样的放肆,颜先生却一点都没有发觉,下面的学生群里却是有了一点骚动。
  我们的同学那时候来自两个屋场,我们铜盆冲是一个大屋场,学生占了四分之三。一个屋场的孩子自然有孩子王,大家都怕孩子王。只要孩子王与老师作对,便不敢有人告密。
  对颜先生的这种侮辱,一天总有几次,谁也不忍去说穿,去笑穿。因为大家不光是怕孩子王的揍,还要自己寻开心,何况颜先生又是一个有病的人。也有几次,剑泡桐的恶行还是被颜先生发觉了,有时是剑泡桐自己忍不住笑被发觉的,有时是颜先生在讲台上有急转身的动作,剑泡桐就自然暴露了。颜先生这时就揪着剑泡桐的耳朵,将他摁在座位上坐好。
  颜先生一惩罚剑泡桐便招来学生们更加疯狂的报复。
  同学们想尽了种种作恶的办法,有的直呼其名,不叫老师或者先生。有的干脆就叫他一连串的诨名:神经、芋头、烧茴。还有几个同学却做了一些丧尽天良的事情。每到星期天,颜先生便回老家了,那几个学生便撬开先生的门,把屎尿都屙到先生的饭锅里、水缸里,还跑到菜园里挖开先生种的南瓜,屙到南瓜里,又把挖下的那块南瓜糊上去。这样的恶行,害得先生每个星期来了就要清洗一次。
  颜先生并不是没有脾气的人,他苦于无法发现作恶者。有一次,他在后山竹园里斫了一根很长的竹子,放到教室里做专政工具。竹竿粗的那头就放在讲台上,尾梢那头则可以放到教室最后一排座位上。颜先生的想法是,不管教室里哪个方位出现捣乱者,他抬手就可以镇压。一次,中排有两个同学在打架,颜先生二话没说,双手举起竹竿,对着吵架的那行学生就扑打下来,眼明手快的就快往桌子底下躲起来,一个正在专心致志做作业的叫连伢仔的男生却挨了一竿,耳朵都被竹节打出了血,连伢仔哎哟一声,跳起脚来就骂娘。颜先生连赔不是,说是失措,失措,只怪你没有躲开。肇事者却在桌子底下哈哈大笑。于是,教室里也哄堂大笑起来。
  一九六五年上半年,我在极为混乱的学校环境中结束了初小读书生涯。
                         

发布时间:2019-08-27 19:52

上述文字是💠《青藜小学岁月》✨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竹叶青青,笛声悠悠

寒冷的冬季,万木凋零。校门口的那几竿翠竹就惹眼了许多,虽有些竹叶的边儿泛着黄色,但丝毫不影响整体的翠绿,仿佛那是与风霜搏斗而获得的勋章一样,挂在胸前炫耀着,让那几...

[散文随笔] - 2022-11-02 20:39:37

长衫客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旧上海已是一片灯红酒绿,但也不全是纸醉金迷。你自可见到娉娉婷婷的摩登女郎,又或是优雅自得的贵妇人,染几分烟花烫,在一声温软的侬好下时髦登场。...

[散文随笔] - 2022-11-13 14:28:35

校园往事:卢俊卿用暖壶煮红薯曾风靡校园

闲暇之时,回忆一下大学校园往事,也是很惬意的事情,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拥有时不懂得珍惜,现在只能在回忆中重温。我们无需抱怨时光太匆匆,只怪年少无知太轻狂,眼...

[散文随笔] - 2022-02-23 07:35:08

春困

春困,每次醒来,轻揉惺忪的睡眼,脑子里总会有这两个从记忆里冒出来的字。也许是太久没有你消息的缘故,时间模糊了曾经对你的万般不满,抹去了那些留在心里的伤痕,回忆里,...

[散文随笔] - 2022-09-30 19:15:07

痴人正是《南海十三郎》

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以说书人的视角告诉观众十三是痴人而非傻子。这就像世人读红楼一般,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

[散文随笔] - 2023-06-28 23:20:51

关于忆北

又是一个雨夜,当时间走到次日的零点,一个人打卡下班。我知道,接下来我要冒雨回去了。打开手机,塞上耳机,随机播放的尽是宋胖子的歌。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了这种感觉。当...

[散文随笔] - 2023-05-26 17:13:19

小留深圳

因为有事要去一趟深圳,停留了大概一天的时间。时间短暂,不可能将深圳的印象一一记在心上,但也是略有所知。 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全国闻名,确实有她的优势。无论从经济、...

[散文随笔] - 2023-07-01 17:10:00

锦瑟之意

编辑荐: 我梦也、悲也、泣也、惘也,一生路之茫茫,足矣。待归尘之际闻得锦瑟言语忆往昔旧事,亦足矣。窗外凄凉心亦凉,似是一绝秋时节,凉风似箫声,融锦瑟一同拨我心弦。...

[散文随笔] - 2022-12-01 03:34:55

腹有诗书气自华,心有百卷宇不凡

有时我在想:人生,什么样子才是无悔的?生活又是怎样过才是不虚度年华? 日复一日的吃饭穿衣忙碌,挣钱花钱的循环着。周围的人,聊着同样的话题,烦恼着同样的烦恼;似乎所有人都...

[散文随笔] - 2022-12-20 18:41:44

银杏金黄,灿烂着满天满地暮冬时节

对于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人来说,脑子里真是一片空白,毫无掩饰做作,绝对纯情,其实我也根本不懂爱情,从小学到大学,我是自修大学的,都只有暗恋,从未开口表白过,贫穷是一...

[散文随笔] - 2022-08-05 13:38:15

集市

正是日上三竿的时候。人头攢动的集市,充斥喧嚣与嘈杂。 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前一字摆开密集的货架、地摊,间或一两柄蘑菇状的五色遮阳伞,远远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太阳地里站立...

[散文随笔] - 2023-06-05 13:44:52

种子的信仰二

三月是一个关于希望的季节,就算被踩到泥土里再深,它也会破土而出,像弹簧一样,强势反弹。 它是一粒种子,属于四季和阳光。它在,希望就在。 黑暗和寒冷笼罩着大地,雨季的...

[散文随笔] - 2022-07-14 19:18:22

愿持千日醉,共做百年梦

这一次的相见,又是隔了很久。等待得都快绝望了。 你来的速度真是匪夷所思,问你,你说是坐飞机来的。自然不是,狐疑地望着你,你一脸疲倦的模样,你的坐骑风尘仆仆。 到海边...

[散文随笔] - 2022-10-06 06:33:38

鸡栖于埘

晚,躺在床上安静地看着书,忽然,安静地屋里门外,啪哩啪啦的,雨打阳台窗格的声音,吵闹着屋里安静的我,放下手机里的书,马上来到阳台,只见雨如线条条飘来,穿过铅合钢窗...

[散文随笔] - 2022-09-02 19:06:18

第一天心得:

今天,大家好像都很忙,很充实。 早上,我们参加了仪式,村长用特有口音,让这场仪式,在轻松的氛围中悄悄完成。 看到好多小朋友,感觉挺兴奋的。可是我今天没课,也不是后勤...

[散文随笔] - 2019-07-30 01:57:58

温情也伤情的黄土地

千百年来,黄河从黄土高原挟着大量泥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黄河下游地区,填海造陆,汇聚沃野,改造良田,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基本土壤。 记得很久以前,在某部文学...

[散文随笔] - 2023-05-23 12:57:35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