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活着的滇西古镇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活着的滇西古镇》,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活着的滇西古镇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车,驶出石林,沿杭瑞高速过大理后,转向西南,朝着腾冲方向。路,似绵长白练飘柔于高山崇岭、万古江流之上。车窗外,山涧溪谷,峰峦簇拥,千山万壑躺在寂寥里宛延。今日,车轮碾过的路便是滇西的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右边前方的高黎贡山峰已进入眼底,自然而然又想起了游圣徐霞客,这里曾是弘祖先生千辛万苦游履之径。虽然,还是那山、那江流,但高速公路已飞江而驾,覆没了深苔古道,车轮代替了舟楫脚步。此时,我们坐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上,有天上的太阳陪着,有呼啸而过的车辆同行,这四面发出的声响、动静打碎周围山峰慢慢聚拢的静穆,撩起心中莫名地孤独和寂寞。无法想象,当年弘祖先生孤零零蠕动在千山万水间,不知以怎样的身板、脚板、心板从滇东一直走到滇西南。从先生留给世人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先生行走的孤独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先生孤单寂寞的外表,内心却装着何等丰富的精神世界。《越高黎贡山日记》中,先生是如何走过这条路的?他渡怒江、龙川江,翻高黎贡山,风餐露宿,遇雷雨、恐瘴疬,从保山到达腾冲,走了三个日夜,与之相比,我们今日的行走又算得了什么?
  
  明崇祯乙卯年三月十九日,弘祖先生游历了洱海苍山后,开始向着滇西行走,四月十日从保山出发,次日下午舟渡怒江,以寥寥数语描述怒江。江流颇阔,似倍于澜沧,然澜沧渊深不测,而此当肆流之冲,虽急而深不及之,则二江正在伯仲间也。其江从北峡来,按《一统志》云,其源出雍望。先生的行走,内心有份坚定的执念,记录履迹,留予后人。我辈今人,感悟至深,犹感身临其境。那一天,舟至西岸,遇暴雨急来,于十人合抱的大树下躲雨,大风凌厉飞扬,待雨散后,便向西行,攀登高黎贡山,随后阵雨重来,虽说暴雨时瘴气极毒,仍继续登上峰顶。其夜倚峰而栖,月色当空,此即高黎贡山之东峰。忆诸葛武侯、王靖远骥之前后开疆,方威远政之独战身死,往事如看镜,浮生独倚岩,慨然者久之。这一天这一夜,先生渡过怒江,登上高黎贡山,露宿顶峰,雨止云开,月色正好,独自一人背靠着高峻的山崖,望天慨叹,叹人生漂泊短暂,叹彼时此地历历壮举。武侯诸葛亮、靖远侯王骥前后拓土开疆,威远伯方政只身战死,往事如镜中之影,件件在前。先生哪里知道,是夜,他在高黎贡山上的月下之叹,竟成了后辈世人悲壮浩叹。三百多年之后,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这里经历了一场生死穿越,与日本倭人拼杀血战,取得闻名于世的滇西抗战惨胜。累累白骨、斑斑血迹,怒江流淌的每一滴水,高黎贡山上的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历史在此地重合,带给人们惊心动魄的壮举,无论是武侯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之处,或是弘祖先生游履之地,或是作为惨烈的滇西抗日战场,高黎贡山已成为历史的丰碑矗立于西南边陲,我辈后来者希望能捨捡起只字片文,留下永远的记忆,以抚慰泣血的英灵和民族的疼痛!
  
  此时,车已穿越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绕过高黎贡山,离腾冲很近了,晚上八点却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思绪随着那一抹晚霞飘向天的尽头。一路上,高原的风,彝人的味,构成了滇西风情的黄昏。和顺古镇以六百年前的明灭灯火、参透世情的淡定宁静迎接着我们悄悄地闯入。
  
  古镇的早晨,被一场清雨洗过,纤尘不染。古镇离腾冲县城约3公里左右,因四季温暖,古名阳温墩。当年弘祖先生到达腾冲后,考察大盈江时,他如此描述:大盈江过河上屯合缅箐之水,南入南甸为小梁河。在他的游记中称这里为河上屯。我们在街上逛荡着,我用六百年的心情在明代清朝的建筑群里穿梭留连。它的历史太短又太长,在五千年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八份之一,而与美国相比却早了三百六十年的历史。这是一个最早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外向型古镇,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打下江山后,便要坐定天下,一统中国,屯守边疆。从此,从内地四川、江南、中原来的戍边军人征战滇西后就留了下来,代代繁衍。接踵而来的是各姓民屯纷至沓来。因为地处缅甸边境,四百多年前,村民们渐渐地开始走夷方,陆陆续续,走缅甸、走印度、加拿大、美国、印尼。用奔走于世界各地赚来的钱,把徽派、江南水乡、欧式、南亚风格的建筑搬到自己的家乡,建造了一个既古典又时尚的家园。经过六百多年的时代变迁,它怡然故我,以明风清韵遗世独立。那些石头街巷里,似乎留有平底布鞋踩过的痕迹,发髻蓝衫飘过人影幢幢;牌坊照壁、四合五天井、雕窗和画檐,层层挨着的老宅门台里诉说着斑驳的岁月和岁月书写的故事。
  
  古镇背靠青山自东向西而建,火山石铺就的街道顺房屋一路延伸过去,陌巷里弄交错连接,每一个巷口、大户人家或祠堂前都建有大月台,石阶依墙而筑,拾级而上便是大平台。那条叫顺河的河流依街流过,河岸上新柳拂水,古树成荫。河南面是广阔的田地,正值播种的季节,远远地是一片片新土翻过景象。沿河慢慢地走,我能感受到这里昔日的繁华和恬静。大月台是古镇闲暇聊天之处,也是信息汇流之地。外面商贸、游学归来的士绅,在这儿天南地北、谈古论今,畅谈天下大事;农桑劳作归来的村民,利用饭前饭后片刻闲时,聚集在此,闲聊东家长西家短、谁家丧嫁生养、红白喜事。对面河里不时有小船悠悠划过,传来儿童戏水的欢笑声和鸭子游水的呱呱叫声;沿河岸每走一段便有一典雅的凉亭站立在水中,这是古镇特有的六座洗衣亭,四周是较大的圆木支撑着,底下阡陌交错石条支撑着,人站在上面,既能看到清清的河水,又能在上面搓洗捣衣,那一柱一石一瓦当,无不融入了那些走四方男人的心疼和体贴,他们为自己的女人建造洗衣亭,可以淋不到雨晒不到太阳,女人们把自己对于远走他乡男人的思恋、企盼和温情深深地揉进那一槌槌捣衣声里。
  
  我踯躅于古镇街头,徘徊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上,无数次想象过它曾经的辉煌,从丝绸古道迎来送往的大马帮、富商大贾、文化名人,古镇以大包容成就了大文化,使它在历经历史深重灾难后,依然深情款款地矗立在世人面前。我想,它的深情应该蕴藏在那些亭台楼阁、雕花瓦当、火山石墙中;也深藏在商贸文化和宗祠名号里;更镌刻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坎上。古镇著名的弯楼子既是一座独特民居又是昔日永茂和跨国商号,小地方做成大商贸,李氏家族五代人的经营,创造了一百年的辉煌成就,在腾冲商界,人们叫响叫亮的是东董西董弯楼子,李氏家族以何等至高无上的信誉,才荣膺万家之赞。
  
  和顺人多富商大贾,但他们不是土壕,他们是真正的富贵人家,这得益于世代亦儒亦商亦农,他们既重商业走四方,又重儒学博知识。八大宗祠至今还保存着祭祠礼教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元龙阁,名家名联增添了高古的色彩;和顺厚重的文化氛围培育了历代无数举人和秀才,一代哲人艾思奇更是为和顺人赢得了无尚的荣耀。走进和顺图书馆,古色古香建筑结构,7万多册的古籍、珍本,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文风扑面、书香扑鼻。图书馆成立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建,它被称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可见,和顺人的好学精神由来已久,他们不只是会赚钱更是好读书。有调侃的话,说和顺人不务正业,在田间劳动期间,也跑到图书馆先读会儿书。
  
  我站在滇缅抗战博物馆前踟躇,一种民族悲壮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这里承载着腾冲人民伤痛的记忆,也是每一个来到腾冲的中国人不能忘却的记忆。博物馆是个三进的古典院落,第一展厅停放着一辆当年军用吉普车,往里走,展框里摆放着飞机残骸、机枪炮弹,倭刀军徽、电令文稿、日本人用来活煮中国平民的汽油桶、炮弹壳做的和平鸽等等,每一物件的背后都有一个触目惊心的历史片段。件件与桩桩,又把我们拉回到那个血腥的战场,炮火隆隆,刺刀森森,旌旗猎猎,战马萧萧。在枪淋弹雨中,中国军队从怒江以东英勇苦战直至东缅边境,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腾冲、赶出中国,松山战役苦攻硬战,二十多万中国将士葬身滇西,魂飞疆土。这场惨烈战争背后,有多少母亲的眼泪,有多少闺妇的饮泣,有多少稚子的哭嚎。今日抗战博物馆,曾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收复腾冲时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部,七十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滇西血战壮山河,腾越悲歌昭日月豪壮,血渍溅河山、白骨堆焦土的战争残酷。说到滇缅博物馆,不得不说馆长段生馗,他用差不多30年的时间,倾其所有,借款贷款,并且几乎舍命,把散落在滇西和缅甸的抗战珍品一一找回,收藏了20多万件抗战文物。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员,仅凭一已之力,于2005年7月7日在和顺古镇,昔日抗战总司令部旧址成立了滇缅抗战博物馆,这件关乎民族荣辱的大事,却是一介民间人士在完成。其实,称赞一个人的伟大嘴上说说容易,而他却是几十年持之以恒,在寂寞中前行所完成的非凡之举。博物馆里的每件物品告诉我们,血债不能忘,罪证永远在。
  
  和顺人说:我们是一座活着的古镇。
  
  
                         

发布时间:2019-09-07 03:06

上述文字是💠《活着的滇西古镇》✨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年,来了

亲爱的: 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是否年味渐浓了呢?距离春节仅仅剩下一个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一年你有收获吗?工作,生活,爱情。 公司的春节放假通知下来了,我们有八天的休息时...

[散文随笔] - 2022-11-02 12:11:36

陋室之联想

说到唐代诗人,大家耳熟能详的,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诗仙李白,代表作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静夜思》。接下来可能要算诗圣杜甫,他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我念初...

[散文随笔] - 2022-04-28 11:47:45

为袁先生写的起诉状

原告:袁先生,男,54周岁,汉族,(身份证号码:)系村民。(现住幸福小区6栋2单元103室) 被告:袁某,男,约55周岁,汉族,(系原告同胞兄长)家住。 诉讼案由: 公司法人维权...

[散文随笔] - 2019-08-13 12:09:59

我想我能快乐

我想,我能快乐。当遭遇第N次情感挫折后,我还能坐在镜子前,从容地描眉画唇,我能过得看起来比每个热恋的姑娘都滋润。为什么不呢?通往美好姻缘的路本来就很漫长,不掉几个坑...

[散文随笔] - 2023-01-03 14:12:24

虫蚁蚊蝇们

今天早上四点多就醒了,跑了趟卫生间,回到床上没了睡意。窗外一片朦胧的雾白,雀鸟们已经零星的欢叫起来,开灯,床头拿了本林清玄的《孤独是一种大自在》文集,从夹书签的页...

[散文随笔] - 2022-09-30 22:49:31

消逝去了的江边柳林

离小城北面不远的江边沙滩,曾有一片柳林。 春天来了,高大茂盛的柳林,撑起一片绿色的天堂。芳草如茵林地上,五颜六色小花,像撒了一地的金银碎片。阳光透过厚重的柳树枝叶,...

[散文随笔] - 2023-01-09 21:33:16

人鼠之战

今天凌晨,厨房里又传来了老鼠活动的声音。这该死的老鼠天天在我家横冲直撞,如过无人之境,吵得我心烦意乱。那声音响得频繁,始终从一个地方发出来的。我起得床上,蹑手蹑脚...

[散文随笔] - 2023-06-30 16:27:31

一面镜子一面眼

编辑荐: 镜子偏爱光阴。一树风景,窥见寸金真身,一地萤光,惊现成长本色,一空灯火,开亮光阴足迹,一山妍语,流尽点高峰。 喜欢照镜子,思及年华频繁,思去人生频繁,思到...

[散文随笔] - 2022-06-24 03:16:38

留下相伴足迹,永远不离不弃

风,发出响声;远处的云烟,在不断地蜿蜒;远山,就这样悬挂在天空中,挟带着一丝朦胧,也带着岁月里面的沉重,进入了我的梦。不远处的蔷薇,带着雨水,在不断摆动,似乎是轻松...

[散文随笔] - 2022-09-02 14:13:36

我的天空有点阴《二十六》

胡 须 有人说我不注意外表形象,我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我依旧如故。有次朋友说我胡子拉碴有点过,其实我早已注意到了,只是我从来没有刻意的想过去修剪它,我只有对朋友浅浅...

[散文随笔] - 2023-06-07 01:32:57

那些年,我们一起进过的工厂

那些年,中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信息时代的兴盛时期,各大电子厂应运而生,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变成了制造业强国。工厂里最缺少的就是普工。 这时,二十岁的我...

[散文随笔] - 2023-04-03 01:46:22

谢谢您亲爱的主任

在来到硇洲岛支教前,我们最早接触的就是主任,是他早早的在码头等待我们的到来,也是他带领我们来到了孟岗小学。 在生活上,主任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我们的需求,并给予我们无微...

[散文随笔] - 2023-03-29 19:53:44

我和老乡朱自清一起写荷塘月色

(一)清华园荷花1927 朱自清在清华园写《荷塘月色》 1927年7月某天的傍晚,北平国立清华大学校园内,也就是北平清华园内,夜色初上,天空挂着一轮明月。 在这夜色里,有几个的年...

[散文随笔] - 2019-09-12 00:16:56

与石邂逅

与石邂逅,源于对石产生爱意之后,一次偶然的机遇与一个石头发烧友外出,在他的鼓动下到沙滩上捡石,琳琅满目的石头让人眼花缭乱,对石头毫无研究的我,看到每一块石头都爱不...

[散文随笔] - 2022-09-29 18:44:22

上“天”咯!

上天咯! 来到大洋学堂已经七天了,前些日子每天看着通天塔,这个湛江最高的塔,大洋学堂的标志建筑之一。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神秘,每天幻想着上面的风景。在上面,一定能够有一...

[散文随笔] - 2023-06-02 11:58:51

爱卫生是一种美德

习惯了干净,美如公园的校园,便在潜意识中认为,所有的校园都是一个美丽的风景线,而来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校园都是公园…… 回想起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景,遍...

[散文随笔] - 2023-04-05 22: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