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

⭐臧志奇随笔:说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14)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臧志奇随笔:说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14)》,很多网友都想阅读✨臧志奇随笔:说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14)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扬名世界的墓碑。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篇碑文时都感慨不已。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然有醍醐灌顶之感,觉得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暴抗暴来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历经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真的,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点不是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是别人,而只能是自己的心灵。

这是报刊文摘(2008.9.17日三版)上的一篇小文摘,我之所这亲自打字录在此,是因为俺浏览到这篇大境界的小文章时,又亲自想起来了二千多年前俺们中国孔子的弟子曾子在他的《大学》开篇的几行字里开宗明义说的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那个墓碑上的话,是不是从曾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来的翻版?俺亲自不敢断言,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真正勇于正视自己而善于体悟的人,往往得出的结论是惊人一致的。这里惊人一致的结论就是先自觉而后觉他的次第,是绝不能颠倒的。

俺也不知道曼德拉或者其他看到这篇碑文时都感慨不已的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是否读过俺们中国的曾子的《大学》,或者他们读过,却对他当时并没起甚作用, 而这样一个结论,放在墓碑上就有些个不一样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嘛,人们直接立在死者的墓碑前去体悟这样一些话,可能感到震撼的力度就不一样了。

俺们前面说过,文化这个东西最好不要打擂台,但是俺这里还是要特别地提一下,曾子的这个体悟的确好生了得。若是曾子的《大学》在此碑文之后才有的,则俺也就亲自不提了,可是他要早于这个墓碑两千多年哪,而且佛教文化若是早于曾子的时候传进中国,则俺也就亲自不提了,可是佛教文化那是在战国时期曾子以后的近五百年的时间的东汉时期汉明帝时才传入中国的俺今年四月初亲自在敦煌石窟某号洞窟里看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壁画,其中在汉明帝时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记载之前,还有一幅画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言下之意即佛教文化从那个时候就进入中国了,如果真能够成立的话,那也是曾子之后的约三百年而且按时间纬度来说,释尊仅比曾子的老师孔老先生略大数十岁。

俺之所以说曾子的这个体悟好生了得,其实不仅仅是说他把自觉和觉他的先后次第搞清楚了然后再要求俺们慎独一下就好生了得,哪怕俺们现代的人,只要不是太执我,也都应当知道应当先自觉而后觉他这样的次第,当然俺们现代人即使知道这样的一个次第,那也可能是粗线条的,其实,自觉怎么去自觉、自觉到什么程度,觉他又怎的去觉他,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里面的名堂多的很。这个体悟的好生了得,就在于它的内核和诸多细微的内容与佛学的东西是那么的相似。其实俺这里的意思也不仅是说,它与佛学的东西相似了就好生了得,而是它真的是太深刻了,以至于深刻到只要把它的三纲八目搞清楚,最根本的做人的道理和成就大业的道理道理,道理,大道之理也和实际的禅定修为所以释尊一再强调禅定是共法,而不是不共法全都在里面了,而且皆次第煞为分明。唉,按照孔子的这位高足的观点,大人之学还真个不简单,如果再加上孔子老先生在易经文言里说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那这种大人真乃菩萨也,又绝不仅仅因为年龄成为大人而就是大人了。

这里顺便说一下大学的意思,也就是大人之学。那时的古人八岁入小学,识文及学洒扫应对之事,十五岁入大学,学做人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此据大戴礼记保傅篇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和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这里的束发,意为古代男童成为少年,将头发束成一髻,一般指十五岁左右,孔老夫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名言虽可能事实如此,但也可能与此有关。

上面提到的三纲八目,所谓三纲,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三纲,如果拿佛教文化的语言来说,就是自觉,觉他,乃至觉行圆满。明明德,前一个明字为动词,后一个明字为修饰德的形容词,这个明明德,就是说人应该将生来具有的光明之德发扬光大,依俺的理解就是明心见性。亲民,就是推己及人,亲爱民众,以俺的理解就是普度众生。这两者若是都做到了,再加上三轮体空等等之类,那还不止于至善了么,如此当然则觉行圆满了也。所谓八目,即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还是自觉和觉他的更为具体的步骤。如果用佛教语言诠释起来,则与闻思修、信愿行都是大有干系的,而且一点也不会牵强附会的,这里就不再专门展开了。如果有朋友对此感兴趣,可以去深研一下南怀谨先生的《大学微言》,南师在此篇讲座记录里以儒释道相互诠释,在朱熹三纲八目之研判基础上,进而提出四纲七征八目,这里俺对七征提都没有提一下,一者是因为怕话头打开没办法收住,二者也是因为在前面讲观音时,已略为提到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并点到了它们实际上与佛家的止与观有极吻合的修证次第的内在的一致性,甚至直接可以作为禅用而且对儒道之内明外用、内圣外王的看法极为透彻,相信朋友们深研以后定会受用终身的。

说到俺们中国这些个内明外用和内圣外王之类,俺又亲自想起释尊教导弟子们行、住、坐、卧的四威仪,由这个四威仪,而反过来又想到俺们刚才说的曾子,他的老师孔子的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个曲肱而枕之,与释尊提倡的吉祥卧是多么的相似啊,哈哈,瞧瞧俺们的孔老先生,不用说别的,仅从饭蔬食,饮水,曲肱而卧这几个字看上去,再加上他老人家一生不屈不饶地对众弟子并试图对当时的整个社会所进行的教导开化,是不是活脱脱的俺们中国的释尊呀,所以后来有佛家人说,孔子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那也应当不是玩笑话。

上面还说到时间纬度上,孔子曾子与释尊相差无几,却在人的修证次第上有惊人一致的地方,这里还可以顺说这个话题略为打开一下。那就是,也基本在这个时间纬度上,孔子死后大约十年左右时间出生的苏格拉底也就是说虽然曾子与苏氏同时在这个世界上呼吸过地球上的空气,但他在当孔夫子门生的时候,苏氏还没有出生及其后苏氏的弟子柏拉图,他们的思想内核也与俺们中国的先哲有极为相似的地方。比如苏格拉底,毕其一生都在反对持有人是万物的尺子之类观点的诡辩家败坏道德的相对主义,他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着不以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绝对价值,这就是正义、真理、上帝,人的命运和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深入认识这些思想,并且按照这样的思想去生活,人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和对话达到这一目的。这与曾子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之内容是非常一致的,只不过没有说出那么细致的次第罢了。只可惜到头来,可敬的苏格拉底先生却自己被当成诡辩家被处死了,唉,这个世界往往就是这么奇妙。

而且俺们还可以看看苏氏的弟子柏拉图是怎么说的,人的灵魂来自一个完美的家园,那里没有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的污秽和丑陋,只有纯净和美丽,这是不是曾子说的明明德里那个需要后天的努力去明的那个明德?这是不是释尊所说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都具有的佛性?灵魂离开了家园,来到这个世界,漂泊了很久,寄居在一个躯壳里面,它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忘记家乡的一切。但每当它看到、听到或感受到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时,它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动,它就觉得非常舒畅和亲切它知道那些美好的东西,来自它的故园,那似曾相识的纯净和美好唤醒了它的记忆,这是不是在说曾子提出的明明德是多么的重要?是不是在说释尊的找回自己的妙明真心是多么的重要?于是它的一生都极力地追寻着那种回忆的感觉,不断地朝自己的故乡跋涉。人的生命历程就是灵魂寻找它的美丽故乡的归途,这是不是曾子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不是至少与曾子的老师孔子同一个极别的老子先生说的各复归其根的秘密?是不是与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有些相通?是不是俺们中国以后佛家弟子五祖慧能师的师兄神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体悟?所以说,俺们也不要小看那些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师们的经过翻译过来以后的大白话,俺们拿这些话出来对比的结果,也真的是应了与曾子同处在战国时期的墨家创始人也被后来的道家尊为前辈的列子的一句话,即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啊。

发布时间:2022-01-15 06:22

上述文字是💠《臧志奇随笔:说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14)》✨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愿你平凡一生

愿你跨过所有的千山万水,愿你跨过所有的磨难和不甘。 愿你是个明媚如昼的平凡人,过好你未知的明天。 我很喜欢那些华而不实的语言,他们让文字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感,随...

[散文随笔] - 2022-10-27 05:34:41

春茶采摘正当时

春茶采摘正当时 俗话:清明螺蛳谷雨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

[散文随笔] - 2019-09-15 13:09:46

当个好老师不容易

不知不觉中,今天已经是第六天了,来到硇洲岛之后,我们就被誉为“雨神”,因为,主任说在我们来之前,这里都快干旱了,而我们来到之后,就基本没有停过下雨,听到这些之后,...

[散文随笔] - 2023-04-06 07:18:48

儿童节纪事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早知天命如我,虽从未体验过儿童节的滋味,却依旧童心未眠,好想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 打开网页,才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真正来历: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

[散文随笔] - 2022-06-13 09:54:44

烩馍

半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了好都事情,突然就想起烩馍。恨不能立马起床去做一碗,刚好还有前一天烤馍,中学时代。那个时候的冬天,每到烩馍,烩馍,中午谁去吃烩馍?我,我...

[散文随笔] - 2023-06-19 19:41:23

沉醉的回忆——致青春

沉醉的回忆致青春 青春是美丽的,如初春的阳光,处处充满了朝气。我对青春的感悟就是:青春,如每年初春时节的植物萌芽;刚刚露出小小的尖角,在阳光沐浴下拔节长成绿叶。如每...

[散文随笔] - 2023-06-15 18:16:16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食育调研服务团走访焦作市饭店

摘要:走访焦作市饭店、调查有关“剩宴·省宴”情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近年来食品浪费问题愈发引起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7月15日,为深入实地调...

[散文随笔] - 2023-04-15 02:46:38

小小足迹印我心

清晨伴随着鸟叫声,小伙伴们都陆陆续续地起床了。今天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班第一天。七点半校门打开,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学校。身为五年级班主任的我当然不能闲着,...

[散文随笔] - 2023-04-12 13:51:06

视频里的自己

每个人都能正确地审视自己吗?每个人都把自己看得很全面、很透彻、很具体吗?我们不是明星,能把自己暴露在高清摄像头下,所以不是谁都有机会,在视频里清楚地看自己。如果有一...

[散文随笔] - 2022-07-31 03:00:19

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

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 站在一边看 细数人的一生,也许真的有很多很多难忘的时刻,但是,终究只有一部分才会是刻骨铭心的。公元2016年6月22日,我到中山大学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

[散文随笔] - 2023-06-23 08:34:15

连绵的雨

好像天上的云也有心事,化作雨已下了小半个月,我望着泥泞中的足迹,被雨水冲的不留痕迹,想起过客二字,莫名的有些惆怅、甚至于难过,不知为了谁! 连绵的雨,让我想起很多事...

[散文随笔] - 2022-09-05 04:17:44

《庆兔兔日记》2004一减二等于几

2004星期五阴天转多云14℃~7℃客厅早上温度14℃PM2.5-159 今天还是一个大晴天,蓝天变得更加浑浊,说不上是蓝还是白,太阳还是金光闪闪,就是太阳的四周多了更多的光芒,就像一副孩...

[散文随笔] - 2023-06-12 04:16:47

想起秦山

秦山仍是常常出现在梦里,它之于我,尽在一点安慰而已,可思而不可及。 廿载飘零,岁月蒙尘,唯秦山犹是一片净土,在塞上,在心底里。 老友佟少川惯常能做反动的言论,他讲生...

[散文随笔] - 2023-07-04 09:11:36

光阴的故事

编辑荐: 光阴的故事,匆匆而过的那年,一朝演绎,一城烟雨,时而妖娆,时而安静。将其排列有序地安放,谨记添香的人,记得赠于的玫瑰。 岁月存有一处,装下光阴的故事,让记...

[散文随笔] - 2022-04-24 16:45:20

一个复习生的心路历程

那个淫雨霏霏的夏季,将我的双眼也带入湿漉漉的雨季;那个愁云惨淡的夏季,使我心头笼罩着一层阴翳;那个泪珠与笔墨齐下的夏季,在素笺上写下不可言说的感触。 高考结束后,心里...

[散文随笔] - 2023-01-12 16:32:00

《生活秀》

生活总是最原始的状态,原始中离不开自然和真诚,就如稀饭离不开米粒和汤汁,浓稠也罢,稀汤也罢,都是生活的滋味!即便你不吃稀饭那也是生活,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各有不同,但...

[散文随笔] - 2022-01-12 04:57:46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