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以三百人抵抗几万人入侵,虽然结局惨烈,但是他们赢得了胜利!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以三百人抵抗几万人入侵,虽然结局惨烈,但是他们赢得了胜利!》,很多网友都想阅读✨以三百人抵抗几万人入侵,虽然结局惨烈,但是他们赢得了胜利!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这是画家左国顺的作品,叫《十三将士归玉门》,它描述的是东汉将领耿恭和他手下的将士们,以汉军区区几百人,成功抵抗了匈奴几万军队对疏勒城的进攻,最后几百人只有十三人活着回来了。

他们坚决抵抗侵略,对他们而言,义重于生,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是让我感动落泪的超级英雄。

细节,这位战士心境苍凉而坚定地眺望家乡的方向

中间手执盾牌的将领在疲惫中流露出刚毅与自信

左边的伤员看到了生的希望艰难地向前迈近了一步,而怕他跌倒匆忙扶他的战士身稍倾两眼却盯着玉门关不忍移动。

后边的将士有的急切的登高遥望,有的则泣不成声。

身旁的老兵眼望大汉边关不禁想起了家中的妻儿老小百感交集,老泪在混浊的眼中打转。

右边背弓弩的壮汉虽受伤却乐观地看到了希望,他可以自豪地告诉亲人他英勇的战斗经历。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知道苏武、霍去病、岳飞等民族英雄,但对耿恭却不太熟悉。

下面我们讲的这个故事与《拯救大兵瑞恩》有些类似,但如果拍成电影则肯定要精彩得多。

我读资治通鉴,读到这个故事,感动落泪。

《后汉书·耿恭传》中,记载了东汉军队一次跨越数千里、冒雪翻越天山拯救孤军的行动,虽不长,但惊心动魄,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堪称两千年前的“雷霆救兵”。

这次军事行动,后人所知甚少,但细细琢磨,能从中悟出汉朝气质特有的雄健浑厚,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涓流至今,让今天的中国人,愈加珍惜一个“汉”字。

这场火线救援发生在西元75年,完全具备一部战争大片的所有元素:宏大的战争场景,史诗般的远征,残酷的搏杀,坚忍的意志,震撼人心的兄弟情谊,还有各种千钧一发、绝地反击、将计就计…

当然,还少不了壮美的风光、人性的温暖、绝望中的希望。

男主角登场了:耿恭,出自东汉盛产将军的耿氏家族,他是《耿弇列传》传主耿弇的侄子,史书这么写他:“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在他小时候,父亲耿广就去世了,一个名门望族的孩子,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心智较同龄人成熟,又兼有耿家人的强健体魄与军事天赋,所以耿恭完全胜任大片男主角的形象:高大英武,有勇有谋,又带些小忧郁。

西元74年,耿恭来到西域与匈奴作战。

众所周知,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大汉王朝将此作为自己的核心利益来经营维护,屡屡与匈奴发生战争。

汉军神勇,匈奴不敌,尤其是著名的猛男陈汤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并发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后,汉匈战争告一段落。

但西汉覆亡后,匈奴卷土重来,西域各国也生出二心,蠢蠢欲动。

东汉国力恢复后,重新经营西域,再断匈奴右臂,复置西域都护府——这是耿恭出场的历史背景。

他在西域打了一年仗,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戊己校尉,这是汉朝在西域专设的一个中高级军官职位,仅次于将军。

翌年春天,东汉大军班师,耿恭率三百人驻守车师后国之金蒲城,此地经考证在今天新疆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与驻扎在车师前国之柳中城的同僚关宠互为奥援,防备匈奴侵入西域北道。

但大军一退,匈奴又开始大举进攻了,两万人把金蒲城围得水泄不通。

耿恭临危不惧,他站在城头对匈奴大军喊道:“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这是一种心理战,告诉对方,咱们大汉的箭可不一般,射中你了,让你生不如死。

匈奴悍勇,哪听这一套,加紧攻城,到了射程内,城墙上黑压压一片箭射下来,匈奴人果然鬼哭狼嚎——耿恭让部下在箭头上涂了毒药,一被射中,剧痛无比,继而伤口溃烂,史书记载说是“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那伤口血流不止,血水像沸腾一般往外喷,这景象确实吓人。

到了夜晚,伤口愈发地疼,整个军营都是哀嚎声,可见那年头化学武器的恐怖。

匈奴人郁闷坏了,没想到,更大的郁闷接踵而来:数百人的守军,居然胆敢趁着暴风雨来劫营!毫无防备之下,被耿恭组织的敢死队一个冲锋,砍瓜切菜般蹂躏了一番,“杀伤甚众”。

匈奴头领撑不住了,“震怖”,哀叹说“汉兵神,真可畏也!”

溃败而去。

虽然此役大胜,但耿恭知道,匈奴人迟早要回来,金蒲城无法固守。

他旋即把部队带到了疏勒城,位于今天新疆奇台县,当年是汉军修建的一个要塞,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宜于久守。

果然,匈奴人又来了,几万人打不过几百人?

匈奴人咽不下这口恶气,非得把疏勒城踏平不可!

残酷的攻城战开始了,匈奴人数占据绝对优势,但死伤无数,就是攻不下城来。

他们于是变强攻为久围,把河流上游给截断了。

这一招很毒辣,守军开始缺水,一度“笮马粪汁而饮之”。

耿恭下令打井取水,打到十五丈深,仍不见水。

耿恭下拜祈祷,奇迹出现,“飞泉奔出,众皆称万岁”。

在姜文主演的电影《天地英雄》中,就有这么一幕,如有神助。

其实完全可以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匈奴人把河流上游截住后,水渗到地下。

耿恭继续他的心理战:站在城头,朝匈奴泼水玩。

用今天的话来,匈奴人肯定郁闷坏了,嘴中喃喃道:真是活久见!

漫长的围城仍在继续,这时又传来汉朝皇帝汉明帝驾崩的消息,而车师人也叛变了,与匈奴一起攻城。

几个月过去了,城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把弓弩上用动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等都统统煮了吃了,战士们一个个死去,但要塞仍然没有陷落,幸存者宁死不降,汉军大旗高高飘扬。

匈奴人也精疲力竭了,使出招降一招,许诺让耿恭当他们的白屋王,给他找美女当老婆。

耿恭说:好啊,叫你们的使者来。

匈奴使者来了,耿恭把他抓到城头,一刀杀了,然后用火烤其肉。

匈奴人见了,跪倒在地,一片哭声。

一千年之后,岳飞写下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即典出于此。

耿恭此举,断掉了匈奴人最后一个幻想,他们疯狂地攻城,想杀光这些汉人。

城里活着的人越来越少,但他们仍在坚持,杀掉每一个靠近的敌人。

激战间隙,耿恭遥望家园方向,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此前派遣到敦煌寻求援军的部下范羌身上。

范羌,你在哪里?

就在耿恭在西域激战的时候,万里之外的东汉首都洛阳,皇帝与大臣,也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要不要派救兵?

那个时候,通讯极其不便,反对派遣救兵的一帮人说,咱们接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被匈奴重重围困,等到咱们援兵赶到的时候,他们估计早已尸骨无存了。

反对派以司空第五伦为首,“司空”为重臣,“第五”为姓。

此时另一高官司徒鲍昱站出来,竭力请求派援兵,他面对皇帝和文武百官,说出了在历史上有名的一段话,至今读起来,仍荡气回肠: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这是古代版的“不抛弃、不放弃”——咱们大汉,做人做事要厚道,将士远征,危难之际,不管他们了,对外是纵容了残暴的蛮夷,对内是伤了那些忠臣良将的心。现在要是不救他们,以后匈奴再卷土重来,谁还为大汉效命?所以,一定要拯救自己的英雄!

汉朝不是宋朝,汉章帝虽然刚登基,但仍有着大汉满满的血性,下令:启动救援计划!

西元75年冬天,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军队共计七千人,出发了。

援军中,就有耿恭部将范羌在内。

接下来的故事将说明:范羌是这部大片的男二号。

西元76年正月,七千人的援军赶到柳中城,大败匈奴与车师联军,“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

虽然柳中城守将关宠此前已经在艰苦卓绝的守城中战死了,但救援关宠一部的战役已大获全胜。

要不要救天山以北的耿恭,大家又吵起来了。

反对的意见称:柳中城距离耿恭部还有数百里路,而且中间横亘着天山,又是大雪封山季节,救援成本太大,再说,耿恭被围困这么长时间了,说不定早就全军覆没了…大伙儿还是撤吧。

但范羌站出来,坚决说:不!

几个将领都不愿意继续往北走了,见范羌这态度,便分了二千士兵给他。史书没有记载范羌率这两千勇士翻越天山的艰难,只记载他们在疏勒城胜利会师的一幕,“开门,共相持涕泣”,这帮经历了炼狱般的战争的幸存者,九死一生,堪称铁打的汉子,此刻也不禁流下英雄泪来。

回家!回家!

疏勒城的守军,能够踏上回家路的,只有区区26人了。

他们与援军一起南返,但是匈奴人怎肯放过他们?

匈奴人要用这群汉人的血,来洗清自己失败的耻辱。

回家的路同样充满杀机,有满怀仇恨的追兵,有大雪肆虐的天险,他们且战且退,不断有人倒下,三月,他们进了玉门关,安全了,26人,只剩下了13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但他们是伟大的胜利者。

在今天,回顾这次汉军的守城与救援,不由感叹当年汉朝军队的强悍。

数万匈奴铁骑,加上西域叛军,也未能将这几百人击败。

这并非史书的夸大,无论是组织制度、将帅能力,还是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汉军堪称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史载,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邓众,见到这13名勇士归来,感动不已,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并给皇帝上疏为13勇士请功: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下面是《后汉书·耿恭传》记载这一幕的原文:

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殁,至玉门唯馀十三人。 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 。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

今天,读范晔为耿恭作传的文字,能够想象当年他是含着热泪写下来的:“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发布时间:2022-12-08 12:56

上述文字是💠《以三百人抵抗几万人入侵,虽然结局惨烈,但是他们赢得了胜利!》✨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攻与守的博弈 历朝修建长城利大还是弊大

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防御外族入侵。在古代我们无法彻底打败游牧民族,为加强江山巩固,只能修长城。搁现在说,长城除了作为奇迹欣赏就没其他用处了。当然当年忽必烈打宋朝直...

[历史] - 2023-03-30 17:55:38

孙殿英所盗掘清东陵的稀世珍宝最终流落到了何处?

1928年春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北撤,而冀东一带散匪非常多,异常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抚。孙殿英看到东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盗运...

[历史] - 2022-10-22 09:44:10

郦食其忠心耿耿的当说客 最后竟被猪队友给害死

说到楚汉时期的郦食其,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没怎么听说过他的名字吧,这个人替刘邦去游说齐国,却被齐王活活煮死,这又是为何呢?齐王为何要杀他呢? 郦食其,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

[历史] - 2022-09-02 23:35:49

他因为拿刘备的胡子找乐而暴尸街头,诸葛亮都救不了他!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朋友开玩笑,打打闹闹倒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与皇帝打交道还这么不知礼义,可是要掉脑袋的。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受邀进入西川,张裕作为益州别驾从...

[历史] - 2022-05-04 03:18:19

三国吕布一生战绩平平 为什么他能一直占据着三国第一猛将的位置呢?

在三国中群雄四起,那个时候的名将也是同时期最多的时候,当时人们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便是吕布,但吕布一生中几乎从来没有斩杀过有分量的名将,那为什么他依然能占据第一猛将...

[历史] - 2022-07-07 20:36:20

曹魏第一个傀儡皇帝,一生受三个权臣挟持,最终什么结局?

曹魏第一个傀儡皇帝,一生受三个权臣挟持,最终什么结局?要说司马懿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我不赞成他是三国第一。但要论蛰伏的能力,我觉得三国最能隐藏最能装的非司马懿莫属。...

[历史] - 2021-08-03 06:15:49

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领袖之一,可曾对曾国藩投降过?

太平天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作为运动的高层领导之一,李秀成有着非常显著的军功,然而最后还是死在了曾国藩手下,那么他是否曾经向曾国藩投降呢? 李秀...

[历史] - 2022-01-27 12:07:06

著名高级抗日将领 浴血台儿庄 他说:“决心死拼,以报国家。”

抗日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这场遍及世界的战争给中国带...

[历史] - 2022-08-22 00:18:22

袁术称帝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术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不堪

导读:袁术称帝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术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不堪 东汉末年,皇权衰微,群雄逐鹿。在众多诸侯中,袁术是很特别的怪咖。在《三国志》中,名士孔融评价袁术“冢中枯骨...

[历史] - 2021-08-10 10:19:22

富可敌国的和珅被抄家之后,财产都去哪了?

和珅抄家之后,查封的财产总和,竟然相当于整个大清三年的财政收入,那么这些巨额的财产,最后都是怎么处置的呢? 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对康乾盛世这个词并不陌生,没错,它...

[历史] - 2022-02-13 17:17:23

俗话说男女授受不亲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男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也大致知道它的意思,是说男女之间要保持距离。 但这个距离的度...

[历史] - 2021-12-05 18:06:08

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当了多少年皇帝?朱允炆介绍

明朝第二个皇帝 :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一直是个迷:建文帝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吹过一阵清风,他重...

[历史] - 2021-06-19 05:17:05

元朝为何没有皇帝陵墓?竟然是因为这个

在现存的皇帝陵墓中,元朝皇帝的陵墓十分少见,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元朝属于游牧民族,他们的习俗中并没有固定的陵墓,而是采用可迁徙的陵墓或者干脆实行天葬,但是真正的原因可...

[历史] - 2022-01-26 19:11:19

秦二世胡亥之死,宣告了秦朝崩盘的开始

胡亥是秦始皇之后大秦的第二任皇帝,但是秦国最终却亡在了这位无能的傀儡皇帝手上,那么历史上胡亥是怎么死的呢? 之前说赵高篡改了遗诏让赢胡亥登上了帝位,虽然是个傀儡皇帝...

[历史] - 2022-01-04 00:15:39

世界历史上身份最高的小偷

说起古今中外的国家领袖阶层,按理来说应该能够享受到的是当时社会的最优质资源,物质生活应该是不缺才对,但是国王当小偷,下面这位可谓是古今中外第一人了。 二战时期,在一...

[历史] - 2022-04-22 12:22:37

清朝顺治皇帝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是出家了还是病死了?

在金庸所著的鹿鼎记中顺治在五台山清凉寺剃度做了和尚,那顺治到底有没有做和尚呢? 最早记录顺治帝接触和尚的时间,是顺治八年十一月初八日(1651年12月20日),地点是今河北省唐...

[历史] - 2022-09-17 22:27:47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