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歌 > 谈诗论道 >

⭐杜甫《月夜忆舍弟》古诗赏析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杜甫《月夜忆舍弟》古诗赏析》,很多网友都想阅读✨杜甫《月夜忆舍弟》古诗赏析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唐代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杜甫 拼音读音参考
yuè yè yì shè dì
月夜忆舍弟
shù gǔ duàn rén xíng, biān qiū yī yàn shēng.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biān qiū yī zuò: qiū biān
(边秋 一作:秋边)
lù cóng jīn yè bái, yuè shì gù xiāng míng.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yǒu dì jiē fēn sǎn, wú jiā wèn sǐ shēng.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jì shū zhǎng bù dá, kuàng nǎi wèi xiū bīng.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杜甫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杜甫 古诗赏析
意境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结构分析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思想感情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忆舍弟》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杜甫 古诗》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月夜忆舍弟》杜甫 古诗赏析二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忆舍弟》杜甫 古诗历史评价
  梁启超在“诗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杜甫,其实也没什么错,他是多情,但他的多情却是极宽广、极深厚的那种,是「人民爱物」的人道精神,所以,他的诗篇能写的好,能像电气一样的振荡人心不无道理。而这首《《月夜忆舍弟》杜甫 古诗》所给人的感动和冲击,正是如上所说的那样。
《月夜忆舍弟》杜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戍鼓断人的行为,边秋一雁声。
(边秋作一次:秋边)
露从今夜白,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有弟弟都分散,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寄书长不到,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发布时间:2022-11-18 09:33

上述文字是💠《杜甫《月夜忆舍弟》古诗赏析》✨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陆游《除夜雪》古诗句赏析

《除夜雪》 陆游 宋代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雪》陆游 拼音读音参考 ch y xuě 除夜雪 běi fēng chuī xuě s gēng chū, jiā ru t...

[谈诗论道] - 2023-01-12 15:51:33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词赏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拼音读音参考 y yǔ j běi 夜雨寄北 jūn wn guī qī wi yǒu...

[谈诗论道] - 2022-11-15 09:51:58

写景诗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出自两汉佚名的《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

[谈诗论道] - 2023-01-11 16:19:35

苏轼《浣溪沙》诗句赏析

《浣溪沙》 苏轼 宋代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

[谈诗论道] - 2022-11-17 08:33:10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诗句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魏晋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 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谈诗论道] - 2023-01-12 07:39:53

李白《望天门山》诗句赏析

《望天门山》 李白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李白 拼音读音参考 wng tiān mn shān 望天门山 tiān mn zhōng dun chǔ jiā...

[谈诗论道] - 2022-11-19 04:01:22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诗句赏析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谈诗论道] - 2022-11-18 03:03:04

白居易《春题湖上》诗句赏析

《春题湖上》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谈诗论道] - 2022-11-17 14:20:52

李白《赠汪伦》诗句赏析

《赠汪伦》 李白 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

[谈诗论道] - 2022-11-19 06:41:08

读秋水老师的《果园来信》有感

《果园来信》 中午 阳光透过玻璃窗 射在褐色的窗台上 你的 来信中 又一次提到姑苏城 提到苏州河倒映的晚春,纱窗后 掩着的女红 花雕酒 你数到十七岁 就停下来 回头看看竹林中 被折...

[谈诗论道] - 2019-04-01 09:10:41

杜甫《月夜忆舍弟》古诗赏析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唐代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杜甫...

[谈诗论道] - 2022-11-18 09:33:10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古诗句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唐代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谈诗论道] - 2022-11-14 20:59:44

考驾照(打油诗)

鬼打呢科目三 也是不好玩 本来时间紧 浪费我两天 昨天交了三百三 鬼火把冒完 等了一上午 只得绕三圈 屁股没捂热 教练喊滚蛋 还沒过倒瘾 这帐咋个算? 一圈一百一 奶奶的心里血在滴...

[谈诗论道] - 2024-02-12 04:49:08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赏析

《忆江南词三首》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谈诗论道] - 2022-11-18 20:57:58

陶渊明《杂诗》诗句赏析

《杂诗》 陶渊明 魏晋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谈诗论道] - 2023-01-12 06:54:16

梦溪流遗作《一朵菊的思念》

喜欢伊老师童话般的语言悼念梦溪流老师 睡前,我总是一个网站一个网站地浏览。 浏览到左岸,忽然看到了对谁的祭奠。 不敢相信诗人梦溪流(伊炳顺老师)他竟然与世长辞了。 急忙...

[谈诗论道] - 2019-03-31 19:51:30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