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史书上积贫积弱的宋朝,其实有更高的现代化程度

最近网络热点文章💠《史书上积贫积弱的宋朝,其实有更高的现代化程度》,很多网友都想阅读✨史书上积贫积弱的宋朝,其实有更高的现代化程度的详细内容,芒果文学(www.mangowenxue.com)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开心的阅读。

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历史书中,宋朝一直都以一个积贫积弱的形象出现,但其实宋朝的现代化程度很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繁荣程度都排在历史前列。

钱钟书曾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启蒙主义思想家严复说:“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比如说,中国主要朝代的创业君主中,真正由职业军人出身的只有赵匡胤。然而,赵宋王朝偏偏以对外军事作战不竞不振而著称。赵宋朝廷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多才多艺、长于思辨的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当时政治局面的特性,有学者批评为君主专制独裁,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帝制阶段中“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

与季风区重合的统治疆域

宋代(包括北宋和南宋)统治的疆域远远无法与汉唐相比。但北宋所承继的五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分裂程度最彻底的时代——北方有前后相继的五个王朝,周边先后分布着十个割据政权。北宋结束了这种上下重叠的分裂局面,它的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是前朝所难以比拟的。

如果把北宋的疆域与自然地理区域叠压到一起,我们会看到,其疆域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高度重合。东部季风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带,西北干旱区则是游牧民族较为活跃的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如果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均衡,那么农耕民族想把统治触角延伸到草原地区、游牧地区不很容易,反之亦然。古人心目中的“中国”,实际上是一种向边缘辐射延展的秩序格局的核心,在“澶渊之盟”的宋辽誓书中,我们看到了“各守疆界”的说法,“疆界”之内的主权意识反而更加鲜明、强烈。

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但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是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

理性与务实的执政理念

宋太祖看见城门匾额上写着“朱雀之门”。于是问随行的赵普,中间加一个“之”字有什么用?赵普回答说,是“语助”。太祖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助得何事?”

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53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一般人大概觉得这只是短命的第六代而已。但是这个王朝稳定了下来,法宝就是“防弊之政”,其核心精神是防微杜渐。宋太宗将谨守的法度概括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所有事情都要预先做出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

我们试以科举制度为例,看看宋代的“立纪纲”与“召和气”相辅而行的具体做法。“立纪纲(纲纪)”是订立制度。“召和气”,指的是能够感召天地,使万事万物充盈着雍睦和谐的自然之气。

唐代的考生,考前常把作品送给达官贵人乃至主考官员去看,得到推荐、受到赏识的考生有更多被录取的机会。宋代科举考试发展出弥封(糊名)、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使得主考官员即使有心照顾,也难以操作。苏轼任主考官那年,恰有一位门生参加科举考试,大家都觉得是天赐良机。但到拆号张榜,门生却榜上无名。

欧阳修称宋代的科举制度“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居官者得不到世代相承的保障;而缺乏家世背景的平民,若能脱颖而出,则得以进入仕途。欧阳修4岁丧父,买不起纸笔,拿芦苇秆在地上画着学字。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坚持学业。《宝祐四年登科录》记载是科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417人。

士大夫政治:敢当天下事

他们认为,“天下”者,是中国的天下、群臣的天下、万姓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天下。对于这一“天下”,士人都有一份深切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虽然一直占主导地位,但儒学的传承者作为一个群体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直到北宋才产生的现象,被称为“士大夫政治”。

公元1004年,辽军打到澶州,有大臣建议退到四川。宰相寇准挺身而出,建议御驾亲征。皇帝勉强北上,但不想再去北城,感觉至少还有黄河天险。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在寇准支持下,“急麾卫士进辇,上遂幸北城”。前方军士看到龙旗都欢呼起来。当时,辽方大将萧挞览被宋方射中阵亡,影响到士气,双方决定议和。

真宗的底线是不放弃祖宗留下的土地,银绢数额则以100万匹两为限。寇准命令曹利用不许超过30万。曹利用“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这一数额对宋代财政影响如何?河北在和平时期开设宋辽间的贸易榷场,官方所收商税,通常可达四五十万匹两。

范仲淹认为,一切为天下、国家、社稷考虑,而非唯唯诺诺听命于皇帝,叫做大忠。“天下”者,是中国的天下、群臣的天下、万姓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天下。对于这一“天下”,士人都有一份深切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他们很多人既是政治家,也是经学家、文学家、实干家。他们的追求,被概括为“内圣外王”:内心要达到圣贤的道德修养境界;在天下社会建设一种王道的秩序。当时的士大夫“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正像陈寅恪先生所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之一。

宋神宗倚重王安石推行新法,王安石性情刚烈,往往辞色俱厉,而皇帝竟也改容欣纳。王安石与朋友相处,也是信守原则。他和司马光曾是亲密的朋友,但随着新法推行,两人分歧严重,终于分道扬镳。王安石具有高深的文学造诣。苏轼在道教宫观西太一宫看到王安石题壁诗:“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不禁“注目久之”,道:“此老野狐精也。”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钱穆在《国史大纲》里讲到,范仲淹、王安石革新政治的抱负,没有从根本得到实现;但是他们为人、为学的精神意气一直影响到最近期的中国。1972年,毛泽东接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就提到王安石的“三不足”;2008年,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也说到王安石的“三不足”。

古今社会之变

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经历着一个重要的社会变迁过程——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

钱穆先生曾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莫不有变。”日本学者佐竹靖彦把它概括成是社会构造的变化,中国从以农村为主导走向以城市为主导;也是文化状态的变化,从宗教气氛很浓,走向一个学问上生机勃发的时代。

一、经济运行方式改变宋代没有国家分配土地的制度,土地买卖流转频繁。官府热衷于审核土地买卖契约、租佃契约是否齐备。财富流动迅速频繁,“贱不必不贵,贫不必不富”。

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11世纪前期,非农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在上层精英和民众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就是商人。他们不仅促进都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唐天宝年间一年铸钱大约32万贯,到宋神宗时期已经多达500万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

美国学者郝若贝有一篇文章谈到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铁产量的2.5倍到5倍,可以和18世纪初整个欧洲的铁产量14.5万吨到18万吨相媲美。

二、化民成俗的教育唐代学生因父祖官位高低不同,进入的学校就可能不同。宋代官学充分淡化了学生的身份背景,即便是艰难谋生的下层百姓,也要每日积攒一二文钱,让儿子将来有机会入学。宋代的书院是对官学的补充,书院提倡独立于选士、取士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在宋代,科举落第者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众事务。蒙学不仅教儿童识字,最关键的是把儒家的理念、价值观、核心思想变成现实的社会规范,传达到百姓中去。

三、都市景观的变化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开封海纳百川,城内有各种宗教活动场所。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表演等市井文化,在瓦子(瓦舍)、勾栏中展现雏形。

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发布时间:2022-02-23 13:56

上述文字是💠《史书上积贫积弱的宋朝,其实有更高的现代化程度》✨的美文内容,大家如想要阅读更多的短文学、文学名著、精品散文、诗歌等作品,请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芒果文学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

同样二十多年不上朝 嘉靖帝跟万历帝有何不同?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竟然敢如此消极怠工呢?

嘉靖帝和万历帝这祖孙俩可以称得上是明朝历史上的两个奇葩皇帝。两人在后世人眼中,都不能算是个功载千秋的明君。嘉靖皇帝在位44年,他的孙子万历皇帝在位48年,都是20多年不理...

[历史] - 2022-05-29 00:49:24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真能孤篇压全唐?为什么张若虚活着的时候,春江花月夜没被人赏识?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

[历史] - 2022-07-12 01:10:41

五千年悬案:唐伯虎为何点大他20岁的秋香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在江浙地区流传了500多年,说的是唐寅与文徵明、祝枝山都是吴中的才子,唐伯虎尤其能文擅画,气度潇洒,不拘小节。无锡望族华学士之夫人率婢仆乘画舫来吴...

[历史] - 2023-04-12 18:08:40

玄武门之变:身为皇帝的李渊为什么控制不住局面,任由儿子们厮杀

玄武门之变,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也同样改变了未来历史的走向,原本身为太子的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成为新的继承人,而也正是李世民,将唐朝的发展推上了一个高峰期。但是玄武门...

[历史] - 2021-07-21 03:52:07

官员都在坐等出事_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

一想起1813年秋天那件事,嘉庆皇帝就感到窝囊:他差一点儿就当了大清的末代君主,并且,各级官员早就知道要出事,却都像请客一样,把问题迎进了紫禁城。 1812年一个宁静的仲夏夜...

[历史] - 2023-05-21 03:54:35

在小说中窝囊软弱的刘表,其实是个不好惹的狠角色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的名著,根据三国的历史写成,它虽然使用的是三国的背景,但还是对其中的某些情节和人物设定做了很大的修改,由于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多人物同历...

[历史] - 2022-02-21 08:45:33

东晋皇帝多奇葩,晋简文帝司马昱不认识稻谷

晋朝的皇帝要么是平庸之辈,要么是傀儡皇帝,而历史上最著名的弱智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更是能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弱智言论,可以想象,在面对外族入侵的纷乱局势,亡国也就...

[历史] - 2022-02-08 03:21:50

唐朝高僧肉身至今不腐,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得道高僧的尸身能做到千年不腐,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那么唐朝的高僧尸身至今不腐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唐朝的慧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

[历史] - 2022-01-22 18:30:24

历史上的“楚河汉界”指的是什么地方?

据记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邝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大败汉军,刘邦退到荥阳。...

[历史] - 2023-03-29 11:06:59

现代铁路网的雏形,竟然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出现?

近现代由于火车的出现,人类的运输能力大大提升,同时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铺设铁轨进行货运的方式是先进的主流,但是在两千年前的秦朝,竟然也出现了这种形式的运输方...

[历史] - 2022-01-30 23:36:23

隋炀帝的萧皇后辗转各处,最后有没有被李世民娶回家?

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是历史上有名的才貌双全的女子,她在隋炀帝死后辗转各处,最后被李世民迎回长安,那么李世民最终有没有娶她呢? 提起萧皇后,熟知隋唐历史的朋友的都应该...

[历史] - 2021-12-17 22:16:27

宋朝明相寇准,二十岁中进士,四十三岁当上宰相,他究竟有多聪明?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清官,其中宋朝明相寇准绝对是其中佼佼者,他二十岁中进士,四十三岁当上宰相,那么他究竟有多聪明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寇准是华州下邽...

[历史] - 2023-05-29 10:40:36

文武双全的高顺为何被曹操杀死?

关羽,汉末三国名将,曾被曹操俘虏,但曹操没有杀他,后来他离开曹操寻找刘备。 高顺,吕布的大将,为人刚直,麾下有一支精锐部队号称“陷阵营”,所向披靡,高顺被曹操俘虏,...

[历史] - 2023-04-04 10:17:29

严嵩本是享誉大明的青年才俊 他是如何用四十年时间 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严嵩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严嵩年轻时也是一名青年才俊,他是如何一步步变成遗臭万年...

[历史] - 2022-05-25 20:50:56

民国皮条客段芝贵与杨翠喜之间有什么样的纠葛?

皮条客一般是妓女和嫖客之间的中介人,其在卖淫者和嫖客之间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勾通撮合,而民国时期的段芝贵正是如此,他与杨翠喜之间有什么样的纠葛呢? 说到靠女人上位,...

[历史] - 2022-07-03 00:11:13

二战时期 假如德国没有攻打苏联 那么苏联会打德国吗?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大举入侵苏联,这是二战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时苏德还是友好邻邦,互相签订了苏德友好条约,但德国为什么向苏联突然发难,进攻苏联呢...

[历史] - 2022-07-29 06:18:55
文章阅读TOP10
猜你喜欢